“一根跳繩舞動家校同心,多元評價賦能終身成長!”長沙市雨花區砂子塘集美小學以“四有一核”策略為核心,構建起“有計劃、有制度、有措施、有評價”的全員文體生態鏈,錨定“學生終身健康快樂成長”的育人靶心,融合集團“和孩子們一起成長”的理念,創新構建“多維聯動”文體育人模式,通過空間破界、課程筑基、活動賦能、協同共生、評價革新等措施將文體活動轉化為學生成長的“多維舞臺”,讓“美的教育成就美好人生”的辦學理念躍然于每一個生命個體。
破空間之界:讓校園處處成為成長“磁場”
傳統的校園場館往往是限制學生文體活動的“壁壘”。但在砂子塘集美小學,這一“壁壘”被徹底打破。學校匠心獨運,全力打造沉浸式文體生態圈,讓每一寸土地都成為學生成長的“養分”。
600㎡的省級跆拳道示范基地,是力量與技巧的舞臺;專業攀巖墻,是勇敢者挑戰自我的高地;充滿藝術氣息的版畫室,是創意的孵化園。在這里,學生們參與活動不再是走馬觀花,而是全身心沉浸其中,興趣特長在這片沃土中蓬勃生長。
課間十五分鐘,學校更是搖身一變——教學樓從安靜的學習場所瞬間成為活力四射的“躍動星球”;走廊里,跳繩的彩繩如靈動的游龍,上下翻飛;操場上,籃球在空中劃過優美的弧線,撞擊地面的聲音似激情的鼓點;就連走廊的角落也被巧妙利用,變成了“迷你健身角”,仰臥起坐、跳繩挑戰隨時上演。學校的每一處都承載著學生成長的足跡,真正成為他們的成長“磁場”,源源不斷地吸引著學生釋放活力、追求卓越。
筑課程之基:開啟從“健體”到“強心”的成長進階
課程是教育的核心,在文體育人方面,砂子塘集美小學構建了以“集運動之美,全員文體促成長”為核心的“健體”課程體系,這一體系采用“1+X”文體融合課程模式,如同一張雙軌并行的育人網絡。
基礎體育課是“1”,可牢牢夯實國家課程的根基,為學生的身體素質打底。跆拳道、攀巖、跳繩、版畫等豐富多樣的“X”拓展課程,則成為激發學生個性潛能的關鍵。這些課程并非簡單的技能傳授,而是更注重對學生內心的滋養。例如,攀巖課程磨煉了學生的意志;版畫創作培養了學生的耐心與專注力;等等。
校長蔡熔表示:“我們不想打造一所安靜得‘無聲無息’的學校,而是要打造充滿活力的‘躍動磁場’,讓每個學生都能在運動與藝術的氛圍中散發自己的光芒。”這種課程設置,讓學生在強健體魄的同時,更讓學生實現了心靈的成長與蛻變。
構賽事之鏈:鋪就從“日常磨礪”到“年度創變”的成長之路
為了讓學生在文體育人過程中持續進步,學校打造了一套科學的“日練—周訓—月賽—年創”四級賽事體系。
每日課間的“繩舞飛揚”挑戰賽,激發了學生的運動熱情,讓跳繩成為課間的熱門活動;每周的“家庭跳繩比賽”,將運動從校園延伸到家庭,增進了親子關系;月度“校園擂臺賽”為學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臺,賽場上的競爭氛圍激勵著他們不斷突破;每學期的“親子運動嘉年華”,更是將運動的歡樂氛圍推向高潮。
豐富的賽事體系促使學生不斷成長。2024年,四年級學生李謹騫憑借“一秒七跳”的驚人速度,斬獲雨花區冠軍、長沙市U10亞軍及湖南省季軍,成為校園里的“跳繩小天王”。通過持續的訓練與比賽,特殊兒童譚某從最初的“零基礎”,成長為每分鐘170+跳繩的“運動之星”。這些成績的背后,是賽事體系對學生成長的有力推動。
促協同之力:構建雙師共育與家校社聯動的成長共同體
學校積極創新“雙師協同”機制,為學生的成長注入更多的能量。專業教練專注于傳授跆拳道腿法、攀巖技巧、花樣跳繩等專業技能,學科教師則敏銳捕捉運動過程中的教育契機,挖掘“堅持”“協作”等品格教育元素,雙師攜手,共同助力學生成長。
同時,學校積極推動家校社聯動,織就一張立體的成長網。“客廳賽場”這一創新概念,讓家庭成為運動的新陣地。在親子運動日,餐桌變身乒乓球臺,陽臺化作跳繩擂臺,運動成為家庭幸福的“黏合劑”。社區的“躍動集美”公益實踐活動,將學校的文體能量輻射到周邊鄰里,營造了良好的社會運動氛圍。家長李女士感慨道:“以前運動對我們家來說是個任務,現在成了全家最期待的歡樂時光。”
創評價之新:以“四維一體”為成長軌跡精準導航
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是文體育人不可或缺的一環。砂子塘集美小學獨創“四維一體”評價體系,為學生的成長軌跡保駕護航。
一是發展性評價聚焦學生成長軌跡。學校為每一位學生建立“文體成長檔案”,依托學校爭章體系,激勵學生在文體領域不斷進階,見證從“新手小白”到“賽場王者”的蛻變。二是過程性評價貫穿文體育人全過程。學校組織編寫《砂子塘集美小學3+2成長手冊》融合運動、閱讀、勞動等多方面內容,為每個學生量身定制“健康成長套餐”,幫助學生形成全面的“健康畫像”。三是綜合性評價整合素養育人目標。學校通過套級、考級等方式,挖掘學生的特長與閃光點,讓每個學生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舞臺。四是多樣性評價建立多維觀測體系。學校充分利用雨花區綜合素質評價手冊,引入學生自評、家長互評、社區實踐評價,構建起全方位的“立體觀測網”,將過程性評價和表現性評價量化,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副校長黃麗珍強調:“評價不是終點,而是激發學生潛能的新起點。”
展數據之效:見證成長路上的堅實步伐
三年來,砂子塘集美小學在文體育人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一系列數據便是最好的證明。學生體質健康優秀率直線上升,近視率下降12%,這一升一降,彰顯了學校在促進學生身體健康方面的努力與成果。“家庭運動微項目”覆蓋了92%的學生,讓運動成為家庭生活的一部分。近三年,學生在省級運動會中斬獲獎項超5000項,學校也憑借出色的表現,榮膺湖南省“十佳校園”“突出貢獻單位”等省級以上榮譽30余項。
比這些數據更動人的是學生的變化。五年級的李同學說:“我四年級轉學來到集美小學,以前身體弱,經常生病。現在,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家里,我都有充足的運動時間,這一年我感冒都少了很多。”學生眼中的光芒、臉上的笑容是學校文體育人最生動的注腳。
繪未來之景:拓展文體生態圈的無限可能
展望未來,砂子塘集美小學將全力推進“全員文體生態圈2.0”計劃,充分利用AI運動分析系統,為學生精準制訂個性化訓練方案,實現更加科學有效的訓練。同時,學校將攜手社區打造“鄰里運動學院”,進一步拓展運動空間,提升社區運動氛圍。學校還將依托跆拳道基地,積極培育省級運動梯隊,為有體育天賦的學生提供更廣闊的發展平臺。
校長蔡熔滿懷期待地表示:“我們希望每個孩子都能在文體領域找到專屬賽道,無論是跆拳道的剛毅、跳繩的靈動,還是攀巖的堅韌,都是他們生命最美的表達。”千根跳繩劃破長空,學生們的歡呼與汗水,正書寫著“美的教育成就美好人生”的壯麗篇章。
砂子塘集美小學的“多維聯動”文體育人模式,從空間、課程、賽事、協同、評價等多個維度發力,為學生的成長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這一模式不僅是學校管理的創新實踐,更是對教育本質的深刻詮釋。未來學校將繼續秉持創新精神,不斷豐富學生健康成長文體體系,為學生的成長鋪就更加堅實、廣闊的道路,讓文體育人新圖景綻放更加絢爛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