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在某平臺博主發布的相關視頻中。通過視頻,滾燈復雜精密的制作過程如一幅畫卷在我們眼前徐徐展開。從選材、加工到裝配,每一個步驟都凝結著匠人的心血與智慧。大小不同的竹、燈燭、紙張···這些簡單又日常的材料卻能構成如此特殊、有趣的燈籠,令人驚嘆。為了進一步感受滾燈的魅力,我們決定自己動手制作一盞滾燈。
我們并不具備像視頻博主那樣砍伐竹子并將其加工成竹的條件,因此只能退而求其次,在網上尋找現成的材料制作滾燈。但省去這道工序并不意味著我們的制作會簡單而輕松,竹圈的組裝與宣紙的粘貼也很考驗動手能力。各個竹圈的大小并不一致,組裝位置也各不相同,這些差異增加了組裝難度,以至于我們在組裝竹圈時出現了步驟顛倒的錯誤,不得不將它們全部拆開,從頭開始。頻繁的失誤無疑會令人感到疲憊與煩躁,滾燈的每一個制作步驟都是對我們的耐心與細致程度的考驗。慶幸的是,我們最后通過了這場考驗。雜亂無章的材料被慢慢拼接起來,滾燈逐漸成形,我們內心的喜悅和成就感難以言表。最終,我們點燃了滾燈內的蠟燭,得以近距離欣賞到滾燈旋轉飛舞而燭火不滅的奇景。
在制作滾燈的過程中,我們不僅感受到了動手制作與團隊合作的樂趣,也意識到了保護和傳承傳統文化的重要性。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我們需要更多地關注和傳承這些優秀的傳統文化,它們有著如此深厚的意蘊與歷史內涵,我們不應坐視其走向消亡。
匠心獨運, 手工滾燈


(編輯:王一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