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探討了人工智能(AI)背景下出版物插圖質量保障機制的探索與構建,分析了當前出版物插圖質量存在的問題及成因,分別從國家政策及行業要求、新聞出版機構、內容創作者三個層面出發,提出了一個多維度、系統化的實施框架,強調建立“宏觀引領一多方實施一分級細化”的插圖質量保障機制,并就AI生成圖的審核標準進行了初步探索,以期為提升出版物插圖質量提供實踐參考。
插圖作為出版物的重要組成部分,既能提升作品的吸引力,也能加強信息傳播的效果。插圖的本質是“視覺語言”,與文字互為經緯。從古老的敦煌壁畫到現代交互式插圖,其核心價值始終在于:將抽象轉化為可感知,讓信息擁有溫度與生命力。在注意力經濟時代,無論是紙質還是數字出版機構,都已充分認識到插圖的重要性,但市場上仍存在插圖質量參差不齊、標準化程度低、版權糾紛頻發等問題,亟須建立系統化的質量保障機制。在人工智能被廣泛應用的今天,如何更好保障出版物插圖質量成為新的課題。
當前出版物插圖質量存在的問題及成因
在人工智能高速發展的信息化時代,人們愈發認識到插圖的重要性,也在嘗試通過插圖來為文化傳播賦能增效。若在當當網搜索,會發現書名包含關鍵詞“圖解”的圖書高達672845件、包含關鍵詞“一圖看懂”的高達14819件。但在出版物插圖的引用和創作過程中,暴露出的質量問題也令人擔憂。插圖質量需要結合出版物類型和內容定位進行差異化評估,因此有關質量問題也呈現出行業性差異,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插圖功能虛化:圖文“皮肉分離”。如學術出版中存在示意圖與文字描述脫節、箭頭標注錯誤、比例失真等問題,讀者需反復對照文字理解,導致插圖未能發揮應有的功能;某些社科類暢銷書或大眾讀物濫用裝飾性插畫填充版面,且插圖與文章核心觀點缺乏邏輯關聯,形同擺設。
價值導向偏差:隱性風險較高。如某些少兒讀物的人物插圖存在性別刻板印象、文化偏見等問題;歷史類讀物的插圖中存在清朝人物佩戴明朝冠飾等細節錯誤,易傳遞錯誤歷史觀;某小學數學教材插圖中的服飾引發爭議,也是價值觀導向存在問題的典型事例。
原創性缺失:同質化與版權風險。如某些圖書的插圖過度依賴網絡素材或模仿國外作品,缺乏本土文化特色和創新表達,導致作品缺乏新意;多家出版機構使用同一圖庫素材,導致越來越多的圖書存在插圖重復使用的問題,影響圖書品質的提升。
出版物插圖質量問題是由多重因素導致的,包括市場逐利性與專業性沖突、審核體系不完善,以及監管執行力度不足、美育素養缺失等,可從宏觀引領、多元共治、分級細化三個層面出發,探討出版物插圖質量保障機制的建設與實踐路徑。
國家層面:健全標準,強化監管與宏觀引領
國家層面的標準制定與審核監管機制是保障出版物插圖質量的核心,具體舉措如下:
標準引領,健全規范體系。目前我國關于出版物質量管理的規范主要有《圖書質量管理規定》《報紙期刊質量管理規定》等,但對于插圖質量均無專門的闡述。在全國標準信息公共服務平臺搜索關鍵詞“插圖”,僅查到一條行業標準:《學術出版規范插圖(CY/T171一2019)》,對學術出版物的插圖格式、標注方式、清晰度等基礎要求作了規范,在科技類圖書出版領域發揮了重要作用。而在出版物種數更加龐大的教材類、大眾類、少兒類和數字出版物等領域,卻缺乏針對性的規范。因此,迫切需要制定統一的插圖質量國家標準,并推動行業組織細化分領域指南(如歷史類、科學類插圖規范),形成“國家標準 + 行業標準 + 企業標準”的多層次標準體系。
監管護航,形成閉環管理機制。事前預防,壓實出版單位主體責任,將插圖專項審核納入“三審三校”流程,針對重要選題的插圖增設專家外審環節;事中監測,建立專項抽檢及動態抽檢制度,對高風險領域(如教材、少兒讀物)進行重點督查;事后追責,完善違規處罰機制,問題作品要下架整改,將相應的出版機構納入出版信用黑名單,倒逼其提升圖書質量。
生態優化,促進多方協同治理。加強創作、編輯人員培訓,設立行業獎項激勵優質創作行為,為提升插圖質量提供人才支撐;開通公眾監督平臺,鼓勵讀者積極反饋圖書插圖問題,形成“政府一行業一公眾”共治格局;加強正向引導,通過推廣優秀案例,推動出版機構加強插圖質量內控,實現從“被動合規”到“主動提質”的轉變。
總而言之,可通過強制性標準,確立質量底線;通過構建統一標尺,以分級分類標準解決行業無序問題,推動插圖質量從“經驗判斷”轉向“科學評價”;通過強化監管,倒逼各環節落實質量責任,最終形成“標準引領一監管護航一生態優化”的良性循環,構建覆蓋出版全鏈條的質量保障閉環,促進出版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執行層面:創作者、審核者、讀者多元共治
在出版物插圖質量管控中,構建創作者、審核者、讀者三方協同的多元共治機制,是提升內容質量、平衡各方訴求的有效路徑。
創作者:專業為本,責任為先。創作者是插圖質量的第一責任人,在選圖、配圖、制圖方面,應具備一定的專業功底和審美素養,能根據出版物類型和內容選擇適配的風格(比如教材嚴謹、童書活潑),并遵循行業技術標準;能主動規避敏感元素,自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杜絕濫用外來風格或扭曲歷史形象的行為。另外,優秀的創作者在文本創作階段就會同步規劃插圖的定位,為插畫設計師提供詳細的視覺描述(如場景、人物特征),避免圖文割裂(如科技類插圖應咨詢專業人士,確保科學性和準確性)。
審核者:分級管理,多層過濾。從創作規律看,單一的創作者主體因存在認知、專業方面的局限,很難憑一己之力完全杜絕插圖質量問題,因此必須建立分級管理、多層過濾的插圖審核機制。目前,針對出版物插圖質量,業內已形成“行政管理機構一出版機構”兩級審核機制,針對重點出版物還設有多級審核。以筆者從事的職業教育教材出版為例,目前已經形成包含國家新聞出版署、教材出版基地(國家級/省級重點基地)、出版機構、教材編寫單位、第三方機構(行業協會、認證中心)等的多級審核機制,更大程度上保障了出版物質量,也為其他領域出版物插圖質量審核機制的建立提供參考。具體實施過程中,各級審核機構需明確權責,形成全覆蓋、無死角的監管網絡。
讀者:主動監督,理性反饋。讀者是出版物最終的“質量裁判員”,在閱讀或使用圖書的過程中,如發現插圖問題,應通過官方渠道舉報問題插圖(如扭曲英雄形象),推動出版機構整改;避免通過網絡肆意轉發和宣傳圖書插圖問題,從而造成不良影響。在購買圖書時,可優先選購內含優質插圖的作品(如“中國好書”獲獎圖書),淘汰劣質產品;也可通過社交媒體分享優秀案例(如《中國國家地理》科學插圖),形成正向引導。
唯有創作者嚴守專業底線、審核者筑牢制度防線、讀者發揮市場力量,方能構建“生產一監管一反饋”的良性生態,實現插圖質量的長效提升。
重點環節:構建分級細化管理機制
出版機構在出版物插圖質量保障工作中,承擔
著核心責任主體和全流程把關者的雙重角色,應從以下方面著手,建立分級細化的管理機制。
1.插圖內容審核標準
插圖內容審核是指就插圖的功能性、導向性、科學性、藝術性進行審核,可從這四個核心維度對插圖內容進行全面評估,確保其符合出版規范、社會價值觀及專業要求。具體審核要點如下:
功能性 審核繪畫和攝影類插圖是否準確輔助文字表達,是否符合目標讀者認知水平(如兒童讀物插圖應簡潔直觀,學術著作插圖應嚴謹專業)、圖表類插圖是否清晰易懂,能有效傳遞信息,避免出現圖文不符或冗余等情況。
導向性審核插圖是否存在國家版圖錯誤、歷史虛無主義、民族宗教歧視等內容,是否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否尊重傳統文化。避免出現低俗化或歪曲經典形象(如惡搞歷史人物),以及宣揚暴力、性別偏見、拜金主義等不良傾向的內容。
科學性審核動植物解剖圖、地理示意圖等自然科學類插圖是否準確嚴謹、符合學術共識;技術流程、歷史事件等插圖是否邏輯合理、符合客觀規律,避免誤導讀者。還應對圖片內容的時效性進行審核,及時更新修正過時內容,比如高職教材中涉及材料、工藝和技術的插圖,應與時俱進、及時更新。
藝術性 審核插圖的構圖、色彩、風格是否符合主流審美,避免粗制濫造或造成視覺污染;同一出版物內插圖風格應協調統一,避免突兀凌亂。
以上四個方面中,功能性是基礎、導向性是底線、科學性是硬標準、藝術性是加分項。在此基礎上,還要注意對圖片進行法律與版權合規性審核。出版機構要探索建立多維審核機制,確保插圖“好看、好用、無害、無誤”。
2.插圖形式審核標準
插圖形式審核是指對插圖的編排形式、印制質量等進行審核。應結合《學術出版規范插圖(CY/T171—2019)》《圖書質量管理規定》等標準及規定,制定針對插圖形式方面的審核標準,具體包括插圖要素是否齊全、插圖編排形式是否合理、插圖大小及清晰度等方面是否合規。
3.插圖專項審核標準
插圖專項審核是指就重點類型的插圖或重點問題進行專項排查性審核,比如對地圖、少兒繪本類插圖、AI生成圖等進行專項審核,規避常見問題。AI為出版物插圖審核帶來顯著便利,但與此同時,利用AI生成的圖片也開始在出版物中大量使用,為插圖質量的保障帶來隱患。對于AI生成圖,應從以下四方面重點審核:
內容合規性AI可能會生成不符合國家政策或意識形態的圖案(如錯誤地圖、不當符號),可能隱含暴力、色情、性別歧視、宗教爭議等不良導向,以及生成扭曲傳統文化、歷史人物或錯誤表現民族服飾等的內容。
科學性與事實性AI可能生成不符合科學常識的插圖(如錯誤的動物解剖結構、違背物理定律的人物動作);在科技、醫學類出版物插圖中,AI可能生成不合理的設計(如反重力結構、錯誤機械構造)。諸如此類,均需進行專業的人工判斷及審核。
藝術性與原創性AI生成的插圖可能缺乏創意,風格單一或低質,無法滿足圖書對于高質量插圖的需求;也可能會模仿特定藝術家風格,或直接復制受版權保護的素材,導致侵權風險,引發版權爭議。此外,AI生成圖常出現細節性錯誤,如人物手指數量異常、場景透視錯誤、光影不合理等,均需要仔細審核辨析。
倫理與法律風險AI可能生成虛假名人肖像或歷史照片,誤導讀者;若訓練模型使用的基礎數據中包含未經授權的人臉或個人信息,則生成圖可能侵犯他人隱私權。
人工智能時代背景下,出版物插圖質量的保障更加需要管理者、創作者、讀者的多方協同共治。相信隨著智能技術與人工審核的深度融合,未來將實現更加高效、高質的插圖生產與管理,出版物插圖質量也將得到有效提升和保障。
作者單位: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