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學習任務群背景開展的閱讀教學,可以借助任務探索的形式引導學生進行閱讀文本的深入分析和理解,拓展學生的思維發展,促進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提升。高中語文教師應當重視學習任務群在閱讀教學中的有效運用。本文以《故都的秋》為例開展探討。
學習任務群概述
學習任務群是指在教學中通過結合特定的學習主題設計一系列的任務,引導學生深入探索分析學習主題的內容,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為了確保任務教學效果,教師需要結合課文來制定一系列相關的多元化學習任務,引導學生進行整體化學習,構建更加有趣和更具實踐性的教學環境,進一步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習任務群背景下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基本要求
1.加深學生對于閱讀文本的理解
基于學習任務群背景開展高中語文閱讀教學,需要進一步加深學生對于文本的理解。教師要設計相關的學習任務,引導學生深入理解閱讀文本的含義,深入分析作者情感和觀點,分析文本的結構組成、語言風格等,進而對閱讀文本進行全面深入的分析。
2.提升學生的文字運用能力
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還應當借助學習任務群來提升學生的文字運用能力。通過設計合適的任務引導學生深入分析與運用閱讀文本,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還可以鍛煉學生的口頭表達和書面表達能力。例如,教師可以設計虛擬的教學情境,設計情境教學任務,從中鍛煉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此外,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開展辯論賽,進行讀后感的撰寫。
學習任務群背景下高中語文閱讀教學實施策略
1.引導學生進行閱讀和鑒賞
郁達夫的《故都的秋》是一篇抒情散文,文章描述了多種景物,通過景物的描寫表達了對故都的一往情深,滲透著消極與積極情緒在糾結與斗爭的痕跡。結合文章的主要內容和情感,教師可以設計一系列多元化的任務來引導學生深入鑒賞。例如,主要的任務可包含:請閱讀文章,分析文章所描寫的景物有哪些?請結合文章所描寫的景物來分析作者的情感?請說說自己閱讀后的感悟。
通過學習任務群的驅動,在閱讀文章過程中,學生可以帶著問題進行閱讀,一邊閱讀一邊標記重點段落和詞句,方便總結,為之后的情感分析提供重要的參考。例如,在描寫“秋蟬”時,作者寫下了“秋蟬的衰弱的殘聲,更是北國的特產”,由此句可以感受到作者表達出來的秋天是悲涼的,令人感同身受。
在學生基本了解文章的內容后,教師需要設計其他的任務來引導學生進行文章細節的分析,從而達到深入理解的目的。例如:請再次閱讀文章,分析文章所使用的寫作手法;請思考作者創作《故都的秋》的目的是什么,是為了歌頌秋天還是為了悲傷秋天?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請再次深入分析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
2.引導學生進行表達和交流
借助學習任務群,能夠引導學生將自己的認知和感受表達出來,從而中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在學習《故都的秋》課文時,教師可以設計互動性的學習任務,引導學生交流互動,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認知和觀點。例如,設計學習任務群:課文中“可是啊,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這句話在課文中起到什么作用?課文的結尾兩段話主要描寫了什么內容?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情感?
在分析關鍵句子時,學生可以通過小組協作的形式進行。各個小組成員分別闡述自己對于該句的認知,表達自己的觀點。小組長則需要整合小組成員的觀點,形成小組觀點。在分析文章結尾時,學生發現,結尾處強調了秋天對人的感情作用,通過“秋天,這北國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話,我愿把壽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換得一個三分之一的零頭”一句,可以明顯看出作者對于北國秋天的喜愛。
通過細節鑒賞和相互交流,學生對于《故都的秋》有了基本的認識。為了進一步加深學生對于文章內涵的認識,教師可以設計相關的任務來引導學生深入探索文本的內容。學習任務可設計為:文章通過描寫五樣景物來描述了北國的秋,請問這些景物分別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情感?文章在開頭和結尾,分別將北國的秋和南國的秋進行了對比,請結合文章內容深入分析北國和南國的秋天有什么區別?在完成學習任務群時,教師可以再次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協作學習。在分析課文景物時,小組成員可以分別閱讀對“秋晨”“秋槐”“秋蟬”“秋雨”“秋果”的景物描寫,并深入分析不同景物所表達的情感。例如,有關秋蟬的描述,表達了作者對于生命短暫的哀嘆,展現了感傷的情感;有關秋槐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內心的孤獨和落寞。雖然文章整體上流露的是感傷、孤獨和落寞的情感,但是作者并非想傾訴情感,而是通過故都的秋景來抒發對于人生的感悟。
3.引導學生進行梳理和探索
完成文本的深入閱讀分析后,還可以借助學習任務群引導學生進行文章的梳理和探索,形成整體全面的知識架構,進一步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提升。
首先,教師需要借助學習任務群來引導學生進行文章內容的總結,并通過書面文字的形式表達出來,鍛煉學生的文字表達能力。可以要求學生繪制思維導圖,從而加深對于文章內容的理解。在引導學生繪制思維導圖時,教師可以設計一系列的學習任務群,例如:文章的結構是什么?文章主要描述的景物有哪些?這些景物有什么特點?北國和南國秋天之間的區別是什么?作者對于北國秋天和南國秋天的情感是什么?學生通過逐一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做好文章思維導圖的繪制。
其次,教師需要借助學習任務群來引導學生進行反思和質疑,鍛煉學生的批判性思維。繪制完文章的思維導圖后,學生已經對文章有了整體的認知。為了做好查漏補缺,教師可以讓學生自主提出不同的學習任務并獨立解決,在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中加強學生之間的思維碰撞,推動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形式進行反思,分別提出自己在學習《故都的秋》中存在的疑問,并作為學習任務群來進行共同研究、共同解決。例如,學生在閱讀文章過程中,只發現了對比的藝術手法,并不了解其他藝術手法。學生可以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再次進行文章的共讀,在多次閱讀中,發掘文章使用的其他修辭手法,如排比、比喻、夸張、比擬、摹繪等。點題句“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就通過排比手法的運用,進一步增強了語言的表現力。
總而言之,基于學習任務群開展的高中語文閱讀教學,能夠促進學生對于文本的深刻理解,也可以促進學生語文思維的發展,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因此,高中語文教師應當加強對學習任務群教學方式的認識,設計多樣化的學習任務,來引導學生進行深入閱讀,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
作者單位:湖北省云夢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