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報是學生和家長維護自身權益、監督學校教學行為的重要途徑。只要舉報內容屬實,訴求正當,對當事人或學校來說,都是一次警醒和糾錯的契機。但一些“非常態”的不實舉報,如道聽途說的、無中生有的、惡意中傷的,會給學校工作造成負面影響,也會給當事教師造成極大的精神傷害。
假如有一天你被“非常態”的惡意舉報撞了腰,該有什么反應呢?從此憤恨交加、伺機報復,還是消極頹廢、破罐破摔?這些都不是明智的選擇。勇敢的教師會冷靜面對,追根溯源,對癥下藥,盡量降低負面影響,并以此歷練自我,促進自身成長。
面對“道聽途說”的舉報,須厘清事實,正本清源
一個老師能夠與一個好校長共事,真是一件有福分的事。我就很有福分,曾在一所鄉村學校里遇到了和藹可親的孫校長。孫校長經常跟我開玩笑,有次他說,假如有一天好運撞了你的腰,你該怎么辦?我笑嘻嘻地說,我會分享一半給你。又一次,孫校長把我單獨叫到他的辦公室,亦莊亦諧地跟我說,假如有一天,你被某個人的舉報撞了腰,你該怎么辦?
這次我沒有笑嘻嘻,心里冰冷了一下,但立刻就放松了。畢竟我兢兢業業地工作,沒干虧心事,就不怕風吹門。孫校長看我無所謂的樣子,就認真地說:“劉老師,有同學向我舉報你體罰學生。我不太相信,你一向恪盡職守…但是,你畢竟被舉報了,該怎么辦呢?”
我感謝孫校長,他做事從不武斷,不主觀用事,而是以啟發的方式給我省察的機會。根據孫校長描述的情形,我很快推測舉報的學生是小易。我立馬找到小易,小易嚇得直想哭,但還是承認了向校長舉報我的事實。
提起這事,要從我的一個壞習慣說起。因為我很喜歡孩子,我總會有事無事地拍拍小孩的肩膀,甚至會戲謔地說一聲“揍你一下”。事實上,這只是一種愛撫的表達方式而已,但一旦以訛傳訛,夸大事實,輿情就來了。這不,祁祁被我輕輕拍了幾下肩,被小貴看見了,小貴就夸張地跟小易說我打了祁祁…正巧那時候學校正在搞師德師風和文明校園建設,學校對師生發出“敢于向體罰和校園欺凌說不\"的倡議,并暢通了舉報渠道,讓學生們做監督員于是,好事的小易就將道聽途說的“事實”寫在紙上,投進了學校舉報箱。
真相大白,如夢方醒。孫校長聽了我的反饋報告后,笑了笑說,這不是學生的錯,而是我們的錯。學生尚小,分辨是非的能力有限,有時候分不清體罰與非體罰的界限,甚至錯把愛當作傷害。我們很有必要向學生講清楚這些,讓他們有清晰的邊界感但以往我們做得很不夠。
孫校長馬不停蹄地開始了行動,當天下午就召開了全校師生會議,明確了欺凌與非欺凌的區別、體罰與非體罰的界限,讓師生提升分辨是非、明察丑惡的能力,切勿杯弓蛇影、草木皆兵,冤枉了人。
我還針對這個問題上了一堂班會課,讓同學們通過討論、演說、表演等形式,知道欺凌與體罰的危害,認識什么是真正的欺凌和體罰,并且要以事實為依據,正確行使手中的權力,不可捕風捉影、盲目舉報。
活動有效提升了同學們分析和辨別的能力,也給了我一次正本清源的機會。我認識到,教學無小事,君子無戲言,對待學生,尤其是小學生,一定要減少語言和行動上的隨意性與戲謔性。孩子幼小的心靈來不得半點馬虎,他們也往往會把虛幻理解為現實,把玩笑當真。而若老師無緣無故地被“非常態\"的舉報撞了腰,則需要厘清事實,沉著應對。
面對“無中生有”的舉報,須透析事理撥亂反正
這件事情過去之后,我總是想,一個校長不僅對一所學校的興衰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還對老師的成長起著關鍵的作用。具有責任心的校長總是想老師之所想,時時處處做老師的撐傘人,守護老師的寧靜,保護老師的正當權益。孫校長是如此,周校長也是如此一一周校長是我來到另一所學校后,遇到的另一位深明大義的好校長。
一天,周校長將我叫到他的辦公室,又是一個啟發式的發問:“劉老師,假如有個家長向學校反映一個老師的情況,該怎么辦?”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聽到此話,我立刻感到不妙。
果不其然,周校長說,有個家長向學校舉報我對待學生不公平,尤其是在班干部的評選上失之偏頗,影響很壞,建議學校嚴查,給予處理,給家長一個滿意的交代。
周校長沒有粗暴地給我扣帽子、下定義,而是先將問題拋出來,讓我知悉并查找問題的原因,做到有則改之,無則加勉。于是,我坦誠地向他講述了我發揚民主,由大家評議提出候選人,然后通過競職演講、民主投票競選班干部的全過程。周校長認為我的選拔過程公平公正,不存在違規問題,個別家長投訴舉報可能是別有用心,希望我盡快查清事實,還原真相,以消除影響。
周校長給我吃了個定心丸。沒過多久,我就查出舉報人是小童的媽媽。從幾次接觸看得出來,小童媽媽是一個性格強悍的女人,平時說話如連珠炮似的,既嗆人又噎人,給人一種不太通情理、不按常規出牌的印象。每次碰到我,小童媽媽就會提出很多自私的要求,又是想給孩子調座位,又是想給孩子開小灶,又是想讓孩子當班干部…
如果訴求合理,我當然會適當考慮,盡量滿足,但像班干部競選這類事,不該由老師或家長個人意志所主宰。更何況小童不僅學習成績不佳,還經常破壞紀律,在同學們心中威信比較低。這樣一個連自我管理能力都欠缺的孩子,何談當班干部呢?
小童媽媽倒也是個敢作敢當的人,很快承認了因我沒有“照顧”她的孩子而怨恨交加,從而向學校寫信投訴和舉報我的事實。
周校長做事雷厲風行,在收到了我的反饋后,立刻聯系上了小童媽媽,并把她“請\"到了學校。我通過多媒體播放了一部分競選班干部時的實況錄像,包括推薦候選人、競職演講、投票唱票、就職演說、宣讀賀詞等環節。
現在工作“留痕\"受到很多人抨擊,大家一致認為這是形式主義的突出體現。其實凡事都有正反兩方面,“留痕”有時候并非只為了應付檢查,還可以起到事實證據的作用,關鍵時刻是可以證明自己清白的周校長等學校領導充分肯定了我的做法,不存在小童媽媽所說的“徇私舞弊”“不合程序\"的情況。周校長認為小童媽媽的心理可能出現了偏差,有必要做一番心理輔導。周校長還表示,事發后,他也曾連同部分教務干事對我班學生進行過暗訪,均未發現什么異常,對我的工作還是十分認可的。
在事實面前,小童媽媽羞愧地低下了頭,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周校長對小童媽媽進行了批評教育,嚴肅地指出她這種捏造事實、惡意中傷老師的做法非常惡劣,不僅是對學校教學秩序的嚴重擾亂,還是對老師人格的極大侮辱,要求她引以為戒,以后做個誠懇待人、尊師重教的好家長。
通過擺事實講道理,小童媽媽認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當面向我道歉,并向周校長保證以后絕不再干這種事情,全身心地支持學校和老師的工作回家之后,她又立刻在班級群里發了致歉信。后來,周校長在全校家長會上向所有家長發出鄭重聲明,聲稱學校和老師的工作都是公開而透明的,希望得到家長和社會的支持、監督,但要實事求是,一切道聽途說、無中生有的\"非常態\"投訴和舉報,都應該批評和睡棄,甚至要追究法律責任。
跪著的老師永遠教不出站著的學生,老師可以考慮家長和學生的正當訴求,但凡事都要有限度。如果學生或家長失去了道德底線,通過種種方式向老師提出無理要求,甚至想方設法去傷害教師,教師要據理力爭,捍衛自己的人格尊嚴,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每個老師的教育之路都不是平坦的。這兩件有關舉報的辛酸往事,雖然已經過去很長時間了,但現在想起來仍歷歷在目。于是我懷著顫抖的心情寫下來,與大家共享,希望給大家一點啟發。
(作者單位:山東省臨沂湯頭中學)
教師博覽(上旬刊·文摘)2025年4月要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