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出生在一個淳樸的農民家庭。第一次正式邂逅報紙,是在那段青蔥的大學時光里。
20世紀90年代初,電腦還是稀罕物,手機更是從未見過。課余,我們除了呼朋引伴一起打球、逛街、周邊游,更多的還是沉浸在自修室和圖書館。
那時候的師范院校,有國家的專項補貼。每月44元8角的生活費,加上32斤的糧票補助,還有父母給的交通費和零花錢,日子過得也還算滋潤。對于喜愛讀書的我,買大部頭確實有些奢侈,可每當心里那份渴望翻涌,還是會摳出一點零花錢,奔向報攤,買下那五角或一元一份的地方報紙。捧著報紙回到寢室,心里那叫一個美,好似真的在字里行間找到“顏如玉”和“黃金屋”。現在想想,正是那些讀報的日子,悄悄引領我踏上閱讀和寫作的奇妙旅程。
還記得,校門口,報攤一個挨一個,報紙琳瑯滿目,大的有《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經濟日報》,小的有《參考消息》和各種地方報紙。我最愛看的,莫過于《宜昌日報》和《三峽希望報》。前者是地方黨報,后者是共青團地方報。這兩份報紙不僅有我關心的家鄉事,更有我心動的悅讀和文學版面。接地氣的內容,讓我產生了共鳴,感受到了文字的魅力與力量。
我常常在報紙上讀到似曾相識的故事,再看看作者的單位姓名,心里就會萌生出一個小念頭:要是哪一天我的名字也出現在報紙上面,那該有多好呀!于是,在那些孤獨的課余時光,我會悄悄拿起筆,有樣學樣地寫一點生活小感悟,然后認真地譽寫成正式文稿,裝上信封,滿懷期待地投給報社。投稿,盼回復。那種滋味,真的挺享受。雖然很多時候,稿件都石沉大海,但我從未放棄過對文字的熱愛與追求。因為我知道,沒有回音并不代表努力白費,這只是在告訴我,我還需要不斷學習,不斷成長。
讀報的日子就這樣繼續著。后來,我聽說有個橘頌文學社,是中文系的文學骨干們創辦的,經常會發一些海報征集文學作品。得知這一消息后,我這個理科生也心動了。大二那年,我寫了一篇題為《草垛》的小散文投去,沒想到竟然獲得了二等獎。當獲獎通報張貼在學校大門內的宣傳櫥窗里時,好多同學在那里圍觀,特別是我們化學系里的同學們和校友們,紛紛祝賀我,夸我“才華橫溢”。那一刻,我更加堅定了對文字的熱愛與追求。
走上工作崗位后,我讀報的機會更多了。單位訂閱了各種各樣的報紙,《人民日報》《湖北日報》《宜昌日報》應有盡有。剛工作那會兒,家庭負擔輕,每天盼報、讀報、剪報,成了我精神世界的重要慰藉。在讀報中,我不僅了解了國內外的大事小情,還學到了很多社會常識和表達技巧。報紙上的文章,讓我感受到了文字的力量和美感,也讓我對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思考與領悟。或許正是那段讀報時光,在我心里悄悄播下了一顆小小的“文學種子”吧。
我曾在《宜昌日報》(科技版)《三峽晚報》“教育頻道”發表過一些“校園短波”。雖然都是兩三百字的豆腐塊,卻給了我極大的寫作動力,讓我逐漸在鄉里小有名氣,成了“筆桿子”和學科領域的學術帶頭人。我寫過一篇《讀書:在享受中學習》,表達了我對讀書的摯愛。因為享受文字的快樂,無論工作多忙,我都保持著讀報讀書的習慣。在這個充滿焦慮感的時代,讀報給了我一片寧靜的天地,讓我的靈魂得以蕩滌。
如今,即便新媒體層出不窮,我仍然堅持每天讀報、剪報和分享的習慣。當紙質報紙還沒有到時,我會迫不及待向編輯索要電子版,先睹為快,享受那些心儀的好文章。讀報多了,學到的也多了,寫作的素材自然也更豐富了,被報紙錄用的機會也就更多了。
近十年來,我在各類報紙和雜志上發表大大小小的文章600多篇。2018年,我幾乎每周都能收到編輯發來的\"此稿錄用”的小驚喜。這對我來說,是一種莫大的鼓勵與肯定。我還把其中一些有影響力的作品匯編成冊,出版了《找到做教師的感覺》《做一個不再倦怠的教師》兩本集子。這些成績的取得,都離不開多年來堅持讀報所積累的知識和素養。
讀報,不僅助力了我的專業成長,還讓我結識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在教育戰線上,我訂閱了更多與教育相關的報紙和雜志,如《中國教師報》《德育報》《甘肅教育報》《江蘇教育報》《教師博覽》等。它們不僅為我提供了豐富的教育資源和教學經驗,還為我搭建了與編輯老師及優秀教育專家學者互動交流的平臺。通過與他們的交流和學習,我不斷開闊視野,提升思維,為自己的專業成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獨行快,眾行遠。如今,我已成長為楚天名師、特級教師、正高級教師,也認識了更多大學教授、教育學者及中小學名師。在他們的指點下,我制訂了新的專業進階計劃,掛牌成立了市縣兩級名師工作室。訂報、讀報,帶領同伴們一起動筆寫作,是我堅定不移的選擇。
2021年至今,團隊同伴們已經發表近100篇文章。讀報,不僅是我們團隊獲取信息和知識的重要來源,更是我們不斷精進的導師。我相信,在未來的日子里,我們會繼續堅持讀報的習慣,與時俱進,不斷汲取知識的養分,為自己的專業成長和人生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朱永新教授說,一個人的精神發育史就是他的閱讀史。回顧多年的讀報經歷,我深感,讀報不僅是一種習慣和愛好,更是一種精神追求和人生態度。讀報,讓我學會了觀察,學會了感悟,學會了表達。報紙陪伴我度過了無數個寂寞的夜晚和繁忙的白晝,成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讀報,恰如呼吸一樣自然。我會繼續保持讀報的習慣,讓報紙成為我人生道路上的一盞明燈,照亮我前行的方向。
(插圖:羅家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