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宋】"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情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八百多年前一個盛夏的早晨,楊萬里出凈慈寺,送別林子方。林子方此番是要到福州任職。來到湖邊,楊萬里不由得高聲贊嘆:到底是西湖啊,到底是農(nóng)歷六月中旬的西湖!這時候眼前的景象與別的季節(jié)大不相同。一眼望去,密密層層濃綠的荷葉不知道有多少里路,一直鋪到了天的盡頭;映照著太陽光的荷花,格外嬌艷鮮紅。
讀到這里,有人不由得要問,這樣美妙的所在,都留不住林子方嗎?這個問題問得不講道理了啊,林子方到福州任職是工作需要,成年人,總還是要遵守規(guī)則,不可以隨心所欲、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的。
又有人要問了,林子方臨走前,楊萬里為什么陪他看這么美的西湖,看這么漂亮的荷花?
我們都有過這樣的體驗:好朋友要遠行了,而且這次分別之后,不能確定什么時候能夠再次相聚,想到這些,內(nèi)心充滿依依不舍,這時候,就想要給朋友送點什么表示心意,給朋友留個念想,西湖的荷花盛景,就是楊萬里想要送給林子方的應景禮物。
夏天的清晨,涼爽宜人,荷香滿溢,無邊的蓮葉,映日的荷花,陪伴著朋友,這個特殊時間的特定環(huán)境,讓詩人覺得格外美好;他對西湖強烈的喜愛,他對西湖的獨特感知,他熱烈贊美西湖的強烈情緒,一定會感染林子方,我們可以想象,隨著詩人楊萬里的指點,林子方也深深沉浸在美妙景色的觀賞和體味之中,而這些,可以大大消減古人離別前慣有的離愁別情。情境影響了兩人的感知和情緒,帶著美麗的畫面,帶著賞景的歡喜作別,認知又改變了情緒,此時,可以“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不是灑淚而別了。
楊萬里不僅是陪伴朋友欣賞美景,他還寫了這首詩。他心知留不住朋友,但是,他知道可以為朋友留下珍貴的回憶。他寫這首詩,用細致的筆觸,精準的描繪,再現(xiàn)了西湖獨特的美景,用走心的文字,記錄了美好時光。假如林子方再次讀到這首詩,可以再一次沉浸在荷香水韻之中,再一次享受和回味,那么,這一次清晨游賞的所有愜意、舒爽,就能又一次延伸價值。
都說友情珍貴,楊萬里這首詩,不經(jīng)意間為我們留下了一個經(jīng)典范例。
【編后】
楊萬里的詩,畫面開闊,色彩明亮。他邀請朋友觀賞西湖美景,并且用詩篇詳細描繪、記錄下來,也帶領千年之后的我們進入到專注享受的狀態(tài),啟發(fā)我們:放慢腳步,用心感受眼前的美好,可以沖淡離情別緒,也能讓我們暫時忘卻煩惱,心情自然放松。自然景象,能滋養(yǎng)心靈,修復疲憊的身心,請明智的你別放棄這份免費的精神保養(yǎng)。
編輯"木木"69137296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