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只給了我們生命,藝術卻使我們成了人。
——席勒(Friedrich Schiller,1759—1805)《威廉·泰爾》
從生活藝術化到生命藝術化
藝術常常被認為是“可有可無”,事實證明藝術對于美好生活來說是絕對必要的。通過藝術,我們可以激發創造力、治愈身體、舒緩心靈,并改變周遭的環境,讓藝術與美感天衣無縫地整合到生活之中。你可以在家中創造豐富環境來反映你的美感。你必須重視自己的主觀品位,而不是盲目聽從大眾文化,因為你了解自己美感的獨特組合。你也知道自己的預設模式會如何從生活經驗中汲取意義。你創作或收藏的藝術品,挑戰了自己的思維,豐富了自我。你的個人美感生活選擇,滋養了你獨特的自我。
為了完成從生活藝術化到生命藝術化的轉變,發展精神生活非常重要。你應該有日常的藝術實踐,對你如同運動與靜心一樣重要。你現在知道,藝術不僅僅是一項嗜好,也是與自己的對話,它連結身心靈,有助于健康幸福。有些日子,藝術只是20 分鐘的涂鴉速寫來降低壓力產生的皮質醇。有些時候,使用觸覺進行藝術創作,如黏土雕塑、編織或園藝,會讓你心智自由奔放,進入一種心流狀態。用雙手處理黏土、線團、土壤,可以刺激皮膚與神經末端,啟動身體內部的感官接收。透過感知運動回路,你會感覺專注、清醒與接納。這里的藝術創作不是為了最終的成品,而是一種過程,一種積極的存在與知曉。創造環境來恢復你的心理與生理健康。
當艱困的感受、極具挑戰性的情況或心理創傷事件發生時,你會記得我們都必須經歷生命起伏,藝術與美感可以幫助你度過。當你感覺脆弱與不確定時,用寫作來表達,用繪畫來抒發情緒。藝術的轉化能力是難以取代的。它幫助你從生病變成健康,從壓力變成平靜,或從悲傷變成快樂,讓你充實而茁壯。藝術轉變你的意識,改變你的整個生理。
讓藝術為生活增添激情
把生活當成藝術,用藝術喚醒生活的熱情是我的人生態度。將藝術融入生活,用藝術重建社會是我對藝術的追求。藝術是人類文明、情感和智慧的體現,它能夠豐富人的內心世界,提升個人的精神層次。藝術是人類特有的創造,幫助我們超越純粹的物質生活,追求更高層次的精神滿足。
為了從生活藝術化邁向生命藝術化,由物質生活到精神生活的轉變,發展你的精神生活非常重要。誠然,物質的滿足是精神滿足的基礎。一個人的精神世界應由三大部分組成:思想、審美(美感)、成就感。
無聊,即使諸神也無法逃脫,而藝術正是對抗無聊的良藥。偉大的思想家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1844—1900)在《悲劇的誕生》中提到,藝術是此生的最高使命,是真正的形而上學活動。這些觀點體現了尼采對藝術在人類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價值的認識,他認為藝術不僅能夠提供精神上的滿足與挑戰,還能幫助人們對抗日常生活中的無聊與空虛。我的藝術收藏由“三個味”構成:品味、趣味、意味。這“三個味”在個人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不僅能提升生活的質量,還能豐富個人的精神世界。品味,提升生活品質;趣味,增加生活樂趣;意味,深化生活意義。通過品味、趣味與意味的培養,可以使生活變得更加美好、充實與有意義。
不用怕藝術脫離生活,要擔心生活脫離了藝術。藝術可以是一種探索自我心靈表達的過程。藝術總是提供了巨大的希望,現在科學研究也證明,藝術不僅影響情感,還能深刻影響人的心理狀態。腦波隨著電子能量韻律而振動,聲音與色彩的振動穿透了你。正如具有傳奇色彩的極簡主義畫家阿格尼絲·馬丁(AgnesMartin,1912―2004)說:“美是生命的奧秘。它不在眼睛里,而是在心里。在我們的頭腦中,存有一種完美的意識。”
這個世界與它的美,正等待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