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我決定競標一件作品時,就認定它已屬于我,唯一需要明確的只是價格。
——阿薩·奧·塔維蒂安(AsoO.Tavitian,1940—2020)
2024年10月,一場意義非凡的捐贈讓克拉克藝術中心(ClarkArtInstitute)成為焦點,阿薩·奧·塔維蒂安將畢生珍藏的330余件古典大師作品及4500萬美元資金悉數贈予。這位低調的收藏家生前精心遴選的藏品,將于新展廳向公眾呈現。3個月后,隨著紐約蘇富比塔維蒂安專場拍賣的落幕,外界方得以深入了解這位傳奇收藏家的收藏版圖。
美國夢想
塔維蒂安于1940年出生在保加利亞首都索非亞的一個亞美尼亞裔家庭。19歲赴黎巴嫩貝魯特求學,因家境貧困幾近輟學,幸得英語老師匿名資助其完成學業,老師的善舉也成為他日后回饋社會的起點。
兩年后,塔維蒂安移居美國,在紐約以開出租車為生,同時堅持學業。1965年,在學校獎學金的支持下,他獲得了哥倫比亞大學核工程碩士學位,并與友人聯合創立辛克索特公司(Syncsort)。在軟件行業蓬勃發展的彼時,辛克索特迅速嶄露頭角。1975年,塔維蒂安出任首席執行官,2008年卸任后仍擔任董事直至2015年。
1995年,他創立塔維蒂安基金會,資助亞美尼亞裔和保加利亞裔學生,并且支持亞美尼亞共和國的發展項目。2004年,涉足藝術收藏領域后,他通過基金會持續支持文化藝術與高等教育,同時在克拉克藝術中心、弗里克收藏館(TheFrickCollection)、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MetropolitanMuseumofArt)歐洲繪畫部等機構擔任委員會理事。
2020年,塔維蒂安因癌癥辭世,享年80歲。
收藏契機
2005年,65歲的塔維蒂安剛完成紐約上東區新宅的翻修,家具軟裝亦進入了尾聲。面對滿屋子的古董家具和裝飾掛毯,他意識到需要繪畫作品來為空間增添藝術氛圍。經由他的律師坎迪斯·貝內克(CandaceBeinecke)的引薦,他結識了藝術品修復專家大衛·布爾(DavidBull),并委托其在一年半的時間里尋覓15幅畫作以裝點宅邸。彼時,塔維蒂安對藝術收藏尚無濃厚興趣。
布爾注意到,這所新宅擺滿了古典家具、掛毯與地毯,藝術品卻寥寥無幾,僅有的幾幅肖像畫亦乏善可陳。通過長時間的交流后,布爾發覺這位新手藏家對人物肖像畫情有獨鐘,而風景畫與靜物畫卻鮮少能引起共鳴。
應塔維蒂安之邀,兩人在同年冬天赴巴黎和倫敦拜訪畫商。出乎意料的是,此行中購得的兩件作品,并不是布爾預期中的人物肖像畫:一幅是老揚·勃魯蓋爾(JanBruegheltheElder)的風景畫;另一幅則是烏巴爾多·甘多爾菲(UbaldoGandolfi)的《沉睡的孩子》(SleepingChild)。
真正令塔維蒂安點燃收藏熱情的是次年1月紐約蘇富比的一場古典大師作品拍賣會。塔維蒂安拍得一幅佚名畫家的女子肖像(編號295)。學者們對這幅作品的創作背景莫衷一是;唯一的共識是,其出自意大利畫派,創作于17世紀。這幅作品背后撲朔迷離的故事令塔維蒂安深深著迷,他始終習慣稱呼這幅畫為“295”。圍繞這類佚名作品的研究與爭論從未停歇,而塔維蒂安卻對此喜聞樂見。他認為這正是藝術收藏的樂趣所在,這種發現、探索、研究的過程令塔維蒂安尤其享受。
當然,這種態度并不適用于所有的購藏個案。當他考慮購入巴洛克畫派代表彼得·保羅·魯本斯(PeterPaulRubens,1577—1640)等大師之作時,他會對作品進行嚴格的核查,綜合多位專家的意見后再作決策。
從最初僅需幾幅畫裝飾新居,到每日在早餐時間研究拍賣圖錄,塔維蒂安對藝術收藏的興致與日俱增,預算亦從最初的40萬美元攀升至數百萬美元。
當收藏當代藝術品在紐約上流社會蔚然成風時,正值收藏鼎盛期的塔維蒂安敏銳地把握住了市場機遇,反而以適宜的價格購入多件古典大師佳作。據巴黎藝術品經銷商艾蒂安·布雷頓(EtienneBréton)回憶,塔維蒂安目睹當代藝術品以數千萬美元成交時總會忍俊不禁,在談及自己收藏的古典大師作品時,他評價:“這價格和那些(當代藝術)相比根本不算什么。”
藝術品位
盡管收藏生涯僅10余年,但塔維蒂安的藏品規模與品質已令人矚目。克拉克藝術中心館長奧利維耶·梅斯萊(OlivierMeslay)稱贊其有“王子般的品位”。他專注于歐洲古典大師繪畫與雕塑,收藏了逾200幅畫作,其中三分之二為人物肖像——塔維蒂安被肖像畫承載的人物軼事與其中的歷史脈絡深深吸引。
他最鐘愛的作品之一,是雅格布·達·蓬托爾莫(JacopoPontormo,1494—1557)的《男孩肖像》(PortraitofaBoy)。這幅繪制于陶土瓷片上的肖像畫,溫柔捕捉了少年稚嫩的面容,非傳統的材質則暗示了其并非正式委托所作,而更可能是藝術家為助手所繪。此作與魯本斯(PeterRubens)、老盧卡斯·克拉納赫(LucasCranachtheElder)、阿尼奧洛·布龍齊諾(AgnoloBronzino)的作品一同懸掛于塔維蒂安的書房內。
他的臥室中則珍藏著喬瓦尼·巴蒂斯塔·莫羅尼(GiovanniBattistaMoroni)的一幅《女子肖像》(PortraitofaWoman)。2019年,弗里克收藏館(TheFrickCollection)舉辦莫羅尼特展時曾借展此作,當策展人艾米·吳(AimeeNg)盛贊這幅畫作的展出效果時,塔維蒂安微笑著回應:“的確如此,但她在我的臥室里看起來更動人。”最終,他將這幅畫捐贈給了弗里克收藏館。
低調行事的塔維蒂安,樂于在圈內分享收藏之趣。遷居紐約后,每逢軍械庫藝博會(ArmoryShow)與秋季拍賣會期間,他都會舉辦年度晚宴。受邀的藝術品經銷商、博物館館長、修復專家及藏家們不僅能鑒賞其珍藏,分享各自的專長和收藏經驗,而且能欣賞到小型音樂會或歌劇演出。
他晚宴的常客之一、蘇富比主席兼西洋古典油畫部主管喬治·瓦赫特(GeorgeWachter)曾評價塔維蒂安“頭腦清晰且目標明確”。某次拍賣會上,一幅佚名藝術家的作品估價僅為1萬美元,而塔維蒂安最終以26萬美元競得。事后瓦赫特問他為何不停止競標,他答道:“當我決定競標一件作品時,就認定它已屬于我,唯一需要明確的只是價格。”
回饋社會
克拉克藝術中心坐落于美國馬薩諸塞州西部的威廉斯敦(Williamstown),距塔維蒂安在斯托克布里奇(Stockbridge)的鄉間別墅僅35英里。該機構由斯特林與弗朗辛·克拉克夫婦(SterlingandFrancineClark)創立,于1955年向公眾開放,是一座集美術館、視覺藝術研究與高等教育功能于一體的藝術中心。
自2006年加入克拉克藝術基金會董事會起,塔維蒂安始終與克拉克藝術中心保持著緊密聯系。他曾慷慨借展30幅畫作和1尊雕塑,用于舉辦“眼對眼:歐洲肖像,1450—1850”(EyetoEye:EuropeanPortraits,1450—1850)特展。
塔維蒂安在生前就已決定將大部分藏品贈予克拉克藝術中心,并多次與館方討論方案。在2019年秋罹患癌癥后,塔維蒂安加速了這項捐贈的進程,令人惋惜的是這位慷慨的收藏家在半年后便與世長辭。4年后,由塔維蒂安基金會完成其遺愿,向克拉克藝術中心捐贈了331件珍藏,并注資逾4500萬美元用于設立策展職位、藏品維護及建造以塔維蒂安名字命名的新翼樓。
新翼樓將由紐約建筑設計師安娜貝爾·賽爾多夫(AnnabelleSelldorf)操刀,預計于2027年—2028年竣工,實現塔維蒂安希望永久且集中展示其藏品的夙愿。
捐贈涵蓋了100多位藝術家創作的132幅繪畫、130件雕塑、39幅素描及30件裝飾藝術;囊括帕爾米賈尼諾(Parmigianino)、魯本斯、伊麗莎白·維杰·勒布倫(ElizabethVigéeLebrun)、讓―奧諾雷·弗拉戈納爾(Jean-HonoréFragonard)和雅克―路易·大衛(Jacques- LouisDavid)等名家的畫作,以及吉安·洛倫佐·貝尼尼(GianLorenzoBernini)、安德烈亞·德拉·羅比亞(AndreadellaRobbia)、吉爾·德·西洛埃(GildeSiloé)等雕塑大師的杰作。
其中,尤為矚目的是15世紀揚·凡·艾克(JanvanEyck)的油畫《噴泉圣母》(MadonnaoftheFountain)。這件藝術家晚期的創作較為罕見,其同題材作品最早可追溯至1439年,現藏于安特衛普皇家美術博物館的版本即為明證。
克拉克藝術中心的館藏重點,與塔維蒂安的個人收藏方向不謀而合,均聚焦于文藝復興至19世紀的歐洲繪畫和雕塑。克拉克藝術中心原有藏品重心偏文藝復興后期且以繪畫為主,而塔維蒂安的捐贈則側重文藝復興早期繪畫,并囊括了更多的雕塑作品。此舉有效填補了克拉克藝術中心在早期藝術與雕塑收藏上的空白,使其藏品體系更趨完整。
典藏視野
20世紀90年代末起,塔維蒂安開始為兩所自宅購置古董家具和裝飾藝術。他精心且有規劃地選擇室內陳設,每件作品都有設計預留陳設位置。住宅中每間房間都展現了巧妙的組合:喬治時期的紅木家具與日本木制面具相映成趣;法國刺繡抱枕與清代青花瓷器和諧共處;意大利鍍銀托盤與黃花梨案幾相得益彰;波斯手工地毯與大理石鑲嵌桌面完美搭配——每件藝術品都在恰當的位置上熠熠生輝。
在2025年2月落幕的紐約“古典大師藝術周”中,蘇富比推出名為“阿薩·奧·塔維蒂安的典藏視野”(TheVisionofAsoO.Tavitian)系列專場拍賣。4場拍賣以18世紀下半葉的精美紅木家具為核心,集中呈現他位于紐約與斯托克布里奇兩處住宅中的900余件瑰寶。拍賣所得用于支持塔維蒂安基金會的公益事業。
至此,塔維蒂安的每件珍藏都完成了它們的使命。正如他所言:“我的生命終將消逝,藝術品經銷商也是如此,拍賣行亦然,唯有作品將會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