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這座創新之都,有著一顆“科技心臟”——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當大疆的無人機、比亞迪的電池、華為的芯片里都跳動著它的“技術DNA”時,這座校園無疑就是“工業大佬”的南方基地。
“名校+名城”產生的特殊效應,讓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成為無數學子向往的學府。
百年工科王者的血脈
哈爾濱工業大學想必不用多說,作為工科中的王者,被譽為“工程師的搖籃”。學校始建于1920年,1996年進入國家“211工程”首批重點建設高校,1999年被確定為國家“985工程”首批重點建設的9所高校之一,2017年入選“雙一流”建設A類高校名單,2022年8個學科入選新一輪“雙一流”建設名單。
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則是由哈爾濱工業大學與深圳市政府合作共建,以全日制本科生與研究生教育為主、非全日制教育為輔的本碩博培養體系齊全的高水平校區。
和清北是鄰居
這可不是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想要硬蹭清北的熱度,事實上是深圳大學城只有3所院校,另外兩所剛好是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和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
雖說是3所院校,但彼此之間沒有圍墻,可以自由穿行。大學城內的食堂、圖書館、體育館等公共設施都是共享的。大學城有3個食堂:荔園餐廳、燕園餐廳、荷園餐廳,此外還有麥當勞、星巴克、全家福等商鋪供學生們就餐和購物。
除了公共設施可以共享,課程也可以共享。2022年8月,深圳市教育局印發《深圳西麗湖科教城片區高校課程互選、學分互認工作實施方案(試行)》,西麗湖國際科教城片區5校[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南方科技大學、深圳大學]課程互選落地實施。從2022年秋季學期起,跨校課程互選啟動。授課方式有純線下、線上加線下兩種,均認證學分。
深圳的科技心臟
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依托校本部深厚的學術積淀,立足深圳這座充滿創新活力的現代化大都市,緊密圍繞新工科建設,聚焦于人工智能、機器人、電子信息、新能源等前沿學科領域,成立了一批有特色的研究院、學院。
● 空間科學與應用技術研究院
該研究院近七年先后承擔包括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項目、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子午工程二期(參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廣東省重點研發計劃等在內的100多項國家和省部市級科研項目。2024年學校在空間科學與應用技術研究院的基礎上成立了空天科技學院,以空天科技數智化為綱,設置空天數智環境、空天數智計算、空天數智大腦、空天數智技術、空天數智應用5個前沿專業方向,并開始招收第一屆空間科學與技術專業本科生,形成了本碩博一體貫通培養的人才培養格局。
● 國際人工智能研究院
哈爾濱工業大學的人工智能研究起步較早,早在1958年就建成了國內首臺“能說話、會下棋”的計算機,之后在自然語言處理、計算機視覺、智能控制、機器人等領域形成了比較完善的技術體系,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國際人工智能研究院以學科交叉為特色,以打造國際一流的科研平臺為目標,開展人工智能基礎研究和“人工智能+”賦能應用研究。
● 醫工學院
新成立的醫工學院聚焦國家醫療衛生事業和醫學教育發展的重大需求,依托哈爾濱工業大學在工科領域的深厚底蘊和粵港澳大灣區的產業優勢,致力于打造集人才培養、交叉研究、落地應用于一體的高水平學院,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和創新能力的醫學工程人才,為國家醫療衛生事業發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撐。
聽說,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的實驗室里連掃地機器人都開始自學量子力學了,你還不考慮報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