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身體里藏著一個神奇的“生物宇宙”——60萬億細胞在瘋狂打工、206塊骨頭暗中組隊、640塊肌肉隨時準備“蹦迪”!想學醫卻擔心自己不能接受人體解剖這樣的課程?那就快來云體驗一下,在人體解剖學的世界進行一場酣暢淋漓的探索之旅吧!
系統解剖學
授課名師:霍琨,中國醫科大學教師
課程簡介:這套課程系統全面,共設59講,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習,助力學習者扎實掌握解剖學知識,為醫學學習筑牢根基。霍琨老師憑借深厚的專業功底與豐富的教學經驗,將復雜知識進行深入淺出的講解。
霍琨老師擅長用手繪的三維解剖圖解析人體結構,將復雜的二維課本內容轉化為立體空間關系。在講課時,霍琨老師會將解剖結構與臨床病例結合,培養學生的診斷邏輯。最重要的是,霍琨老師會編一些順口溜,把枯燥的術語變成趣味的記憶點。不少同學看完霍琨老師的網課后表示:學習系統解剖學沒那么依賴死記硬背,理解知識之后就容易記憶了,不過要記得在觀看網課之前和看完網課之后各看一遍課本。
配套教材:《系統解剖學》(第10版)。
局部解剖學
授課名師:劉紹壯,大連醫科大學教師
課程簡介: 局部解剖學是以系統解剖學為基礎,將人體分為頭部、頸部、胸部、腹部、盆部與會陰、上肢、下肢、脊柱等局部,側重研究正常人體各局部的層次結構,各區域內的器官和結構的形態特點、位置與毗鄰關系及臨床意義的科學。劉紹壯老師的講解通俗易懂,畫的圖也很容易理解,通過圖片引導學習者學習和記憶。
配套教材:《醫用局部解剖學》(第10版)。
提問:系統解剖學和局部解剖學這兩門課程有什么區別和聯系?
回答:系統解剖學和局部解剖學是醫學生在本科階段要學習的兩門人體解剖課。系統解剖學是根據系統對人體進行解剖,比如運動系統、消化系統、呼吸系統、神經系統等;局部解剖學則是根據部位對人體進行解剖,比如上肢、下肢、頸部、腹部等。系統解剖學的實習課以觀察標本為主,不需要學生自己動手解剖;而局部解剖學的實習課會讓學生自己動手解剖,在解剖的過程中觀察神經、肌肉、血管等結構的分布和走形。
局部解剖學與系統解剖學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醫學生學習時應將這兩門課程的內容聯系起來,進行系統化學習。學好系統解剖學可以幫助醫學生更好地理解局部解剖學的細節,同時提高學習效率。
斷層解剖學
授課名師:劉樹偉、侯中煜,山東大學教師
課程簡介:斷層解剖學是研究人體結構的學科,主要的研究內容包括人體結構的橫斷面、矢狀斷面和冠狀斷面。這一學科旨在通過對這些斷面的研究,讓學習者更好地理解人體內部結構的空間關系。在這套課程里,老師們的講解很詳細,內容涵蓋范圍廣、圖像精致、標注詳盡,無論是用于學習還是工作都很實用。
配套教材:《斷層解剖學》(第3版)。
小鏈接:什么是大體老師?
在系統解剖學、局部解剖學等人體解剖學課程中,大體老師是醫學生們第一場“手術”的“患者”。大體老師其實是對供教學使用遺體的尊稱,是醫學生認識和學習人體結構的引路者,也是醫學生感知生命的領路人。醫學生們能從大體老師的軀體上學習人體的構造,感受組織的質感和可能的結構變異。了解人體的構造是從事醫學、醫療工作的基礎。
大體老師雖然不說話,但是以他的軀體教給醫學生們豐富的人體知識,也被尊稱為“無言良師”。這些默默奉獻的大體老師用無私的愛與堅定的信念為醫學生們打開探索生命奧秘的大門,成為醫學生們無聲卻珍貴的啟蒙老師。大部分學校會在人體解剖課開課之前舉行開課儀式,醫學生們向大體老師致敬,以敬畏之心開啟“助眾生求福祉”的醫學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