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階段,學生正處于世界觀、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時期,將優秀傳統文化融入英語寫作教學,不僅能夠豐富教學內容,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夠培養學生的文化自覺與自信,為他們的全面發展奠定良好基礎。近年來,隨著國家對傳統文化的重視與保護,如何在英語教學中有效滲透優秀傳統文化,已成為教育領域關注的重要課題。本文將從實際教學出發,探討優秀傳統文化在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滲透策略,以期為初中英語教育提供新的思路與啟示。
一、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滲透優秀傳統文化的意義
1.提升文化素養
文化素養并非僅僅是對文化知識的淺嘗輒止,而是一種對文化深層次內涵的深刻理解與由衷認同。通過巧妙融入傳統文化元素,如歷史故事、詩詞歌賦、傳統節日習俗等,教師能夠引領學生在英語寫作中深入探索并細膩表達對這些文化瑰寶的理解與感悟。這種教學方式不僅豐富了學生的文化知識庫,更重要的是,它促使學生主動思考文化的內涵與價值,從而培養他們的文化批判性思維與創新能力。舉例來說,在寫作教學中,教師可以啟迪學生探究春節這一傳統節日的起源、歷史演變及其在現代社會的意義,并鼓勵他們用英語生動描繪春節期間家人團聚的溫馨場景、貼春聯的喜慶氛圍、放鞭炮的傳統習俗,以及這些習俗背后所蘊含的團圓愿景與美好希望等文化內涵。這樣的寫作訓練不僅教會學生如何用英語去傳達傳統文化,更使他們在寫作實踐中深切感受到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與深遠價值,從而循序漸進地提升自身的文化素養。
2.豐富語言素材
優秀傳統文化為初中英語寫作教學提供了豐富的語言素材。傳統文化中的成語、俗語、詩詞、典故等,都是經過千錘百煉、富有哲理與美感的語言精華。將這些語言素材巧妙地融入英語寫作之中,不僅能夠顯著提升文章的文采與思想深度,還能使學生在實際應用中深化對語言的理解與掌握。在寫作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積極鼓勵學生運用成語或俗語來增強文章的表達力度,例如,用“水滴石穿”這一成語來描繪堅持不懈的精神風貌,用“畫蛇添足”這一俗語來告誡人們避免做出多余且無益的舉動。同時,教師還可以引領學生嘗試對英語與古詩詞進行互譯或改寫練習,比如,將李白的《靜夜思》譯成英文,讓學生在翻譯實踐中感受中英文表達方式的異同與各自獨特的魅力。這些練習不僅豐富了學生的語言素材庫,還鍛煉了他們的語言轉換與創新能力。
3.增強民族認同
優秀傳統文化在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滲透,有助于增強學生的民族認同感與自豪感。通過深人了解并傳承傳統文化,學生能夠更加清晰地認識到自己民族的文化特色與歷史傳承,從而增強對民族的歸屬感與認同感。在寫作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探討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與價值,如中醫的博大精深、書法的藝術美感、京劇的唱腔身段等,鼓勵學生用英語向世界展示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獨特之處。這樣的寫作練習不僅讓學生學會了用英語講述優秀傳統文化故事,更使他們在寫作的過程中深刻感受到自己民族文化的獨特魅力與深厚底蘊,從而更加珍視并致力于傳承民族文化,進一步增強了他們的民族自豪感。
4.促進文化交流
優秀傳統文化在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融入,為文化交流搭建了橋梁。通過英語寫作這一載體,學生能夠將傳統文化以更加生動、直觀的方式呈現給世界,促進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與理解。在寫作教學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用英語撰寫關于優秀傳統文化的文章,如介紹我國的茶文化、飲食文化、服飾文化等,并鼓勵他們在國際交流平臺上發表自己的作品。這樣的寫作練習不僅讓學生學會了用英語表達傳統文化,更讓他們有機會與世界各地的人進行文化交流與互動,增進彼此之間的了解。同時,通過文化交流,學生能夠更加開放地擁抱其他文化。
二、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滲透優秀傳統文化的策略
1.挖掘教材內容,融入傳統文化元素
在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教師應深入挖掘英語教材中的文化元素,將與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相關的內容融入其中。以八年級下冊Unit6“Anoldmantriedtomove themountains”為例,該單元講述的是《愚公移山》這一寓言故事,教師需先引導學生深入理解愚公移山的故事精髓,分析愚公堅持不懈、持之以恒的精神內涵,進而將其與我國的傳統文化精神相結合。例如,教師可以啟發學生探討這種精神在現代社會的實際意義,諸如在學習、工作和生活中遭遇困境時,如何效仿愚公,不輕言放棄。
接下來,教師應進一步挖掘與愚公移山故事緊密相連的傳統文化元素,如古代的寓言故事、富含哲理的成語、意蘊深厚的詩詞等,這些均是英語寫作教學中值得珍視與融入的寶貴資源。例如,教師可以安排學生嘗試用英語翻譯并闡釋“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這一成語,同時引導他們領悟這一成語與愚公移山故事所蘊含的共通哲理。在寫作訓練環節,教師可以布置以愚公移山故事為靈感的英語作文任務。學生可描繪一個類似愚公的角色,在面對重重困難時,如何憑借堅定的信念與不懈的努力,最終贏得成功的輝煌篇章。在寫作實踐中,教師應激勵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的傳統文化元素,如成語、寓言故事等,以此豐富作文的文化底蘊。通過這一系列教學策略的實施,不僅能夠切實提升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還能讓他們在創作過程中深切感受到優秀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與深遠價值,進而增強他們的文化自信與民族自豪感。
2.創設情境教學,體驗傳統文化精髓
初中英語教師通過創設與優秀傳統文化緊密相連的情境,諸如模擬古代文人雅集、重現傳統節日慶典等生動場景,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親身體驗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從而在寫作中更為生動地刻畫傳統文化場景與人物形象。以九年級Unit2“Ithinkthatmooncakesaredelicious”為例,該單元聚焦于我國的傳統節日一一中秋節及其特色美食月餅。在實施過程中,教師可先利用多媒體或實物展示,創設一個中秋節的慶祝場景,包括懸掛的燈籠、擺放的月餅、家人團聚的溫馨畫面等,營造濃厚的節日氛圍。隨后,教師應引導學生深人了解中秋節的起源、傳統習俗及其背后所承載的文化意義,如賞月、品嘗月餅以及寄托對親人的思念之情等,確保他們對中秋節形成全面且深刻的認識。在此基礎之上,教師可設計一系列與中秋節緊密相關的寫作任務,比如讓學生撰寫一篇關于自己與家人共度中秋佳節的英語作文,細致描繪節日的氛圍、品嘗月餅的獨特感受以及對中秋團圓文化的深刻理解。
為了進一步增強情境教學的體驗性,教師還可以組織一次手工制作月餅的活動,讓學生在親身實踐中深刻感受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并鼓勵他們將這一寶貴經歷或體驗融入寫作之中,使文章內容更加鮮活、真實。另外,教師還可以邀請學生分享各自家鄉關于中秋節的獨特習俗或感人故事,通過小組討論或全班分享的方式,進一步拓寬學生的文化視野,激發他們對傳統文化的濃厚興趣。這樣的情境教學不僅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夠讓他們在親身體驗中深刻感悟傳統文化的精髓,從而形成強烈的文化自覺與文化自信。
3.利用網絡資源,拓展傳統文化知識
初中英語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充分利用網絡資源,為學生搭建起一個廣闊的知識平臺,讓他們在傳統文化的海洋中自由探索,汲取豐富的文化養分。以七年級上冊Unit6“ADayintheLife”為例,雖然該單元主要講述了日常生活的安排,但教師可以巧妙地結合網絡資源,將傳統文化元素巧妙融入其中,使英語寫作教學與傳統文化學習相互促進,相得益彰。在實施過程中,教師可先引導學生理解并描述自己日常的一天,隨后引入與我國傳統節日或習俗緊密相關的網絡資源,包括官方網站、文化論壇、教育平臺上的專題文章或視頻等,以此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以春節這一重要的傳統節日為例,教師可以指導學生查閱網絡資源,深入了解春節的起源、歷史變遷、豐富多彩的傳統習俗(如貼春聯、放鞭炮、包餃子等),以及全國各地不同的慶祝方式。
在積累了豐富的傳統文化知識后,教師鼓勵學生將這些寶貴的知識融入自己的英語寫作實踐中,比如,撰寫一篇題為“My Ideal DayDuring the SpringFestival”的作文,生動描繪自己理想中的春節的一天,包括參與的傳統文化活動、與家人共度的溫馨時光,以及對春節文化的深刻理解和獨特感悟。通過這樣的寫作練習,學生不僅能夠有效提升英語表達能力,還能在寫作的過程中進一步加深對傳統文化的理解和認同,從而在英語學習中自然融入我國文化的精髓,增強跨文化交際能力。另外,教師還可以激勵學生利用網絡資源進行自主探究學習,如組建傳統文化學習小組,在線上分享學習資源,共同探討傳統文化與英語寫作的結合點,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
4.組織實踐活動,感悟傳統文化魅力
在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教師運用“組織實踐活動,感悟傳統文化魅力”的策略,能夠讓學生在親身體驗中深切領悟傳統文化的獨特韻味,進而在英語寫作中自然而然地融入文化元素。比如,圍繞七年級上冊Unit4“MyFavouriteSubject”的內容,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思考并分享他們最喜愛的學科,隨后巧妙地穿插與傳統文化相關的實踐活動,如書法、國畫、剪紙或茶藝等,讓學生親身參與并體驗。具體來說,教師可以組織一次書法體驗活動,邀請書法專家或擅長書法的同學進行現場指導,傳授基礎的書法技巧,讓學生在實踐中深切感受漢字之美,并深入了解書法的悠久歷史與豐富的文化內涵。
實踐活動結束后,教師鼓勵學生用英語撰寫一篇短文,細致描繪他們的書法體驗,包括學習過程中的點滴感受、對書法藝術的由衷欣賞,以及對傳統文化的全新認知與感悟。這樣的寫作練習不僅能夠有效鍛煉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還能促使他們在寫作中自然而然地融入傳統文化的精髓,使文章更加鮮活。另外,教師還可以策劃傳統文化主題的英語演講比賽或寫作競賽,激勵學生圍繞傳統文化進行創意創作。通過競賽的形式,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培養他們的文化素養與跨文化交際能力。通過這一系列實踐活動,學生不僅能夠在英語寫作中充分展現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還能在參與過程中加深對傳統文化的理解,實現知識與情感的雙重飛躍。
5.進行文化比較,深化傳統文化理解
在寫作教學中,英語教師可以積極引導學生進行中西方文化的對比分析,深入探討兩者在價值觀、思維方式、習俗等層面的異同。通過這種對比,學生能夠更加深刻地認識到傳統文化的獨特性與價值所在,并且能夠在寫作中更加自如地運用跨文化視角。以七年級上冊Unit10“I’dlikesomenoodles”為例,該單元聚焦于食物與飲食習慣這一主題,因此,教師可以巧妙地從文化比較的角度入手,將我國傳統飲食文化融入英語寫作教學中,讓學生在對比學習中領悟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
具體實施時,教師可先引導學生展開討論,共同總結中西方飲食文化的顯著差異與共同之處,比如中餐強調色香味俱全與西餐注重營養平衡的差異,以及中餐使用筷子與西餐使用刀叉的不同餐飲文化等。隨后,教師再進一步引入我國傳統飲食文化的具體實例,如詳細講述八大菜系的歷史淵源、特色菜肴的精湛制作工藝及其背后的豐富文化故事,讓學生在深人了解中感受到我國傳統飲食文化的深厚底蘊與博大精深。
在此基礎上,教師鼓勵學生用英語撰寫一篇短文,對中西方飲食文化進行全面對比,并重點介紹一種或幾種傳統美食,涵蓋其歷史背景、制作工藝、獨特口感以及所蘊含的文化寓意。這樣的寫作練習不僅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還能讓他們在對比學習中深化對我國傳統飲食文化的理解與認識,進而培養他們的跨文化交際能力。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參與“文化小使者”活動,讓學生用英語向外國友人熱情介紹我國傳統美食,通過模擬交流的形式,進一步鍛煉他們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和文化傳播能力。通過這一系列文化比較活動,學生能夠在英語寫作中展現出更加豐富多彩的文化內涵。
綜上所述,將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初中英語寫作教學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這一舉措不僅能夠加深學生對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理解和認同,還能在提升他們英語寫作能力的同時,培養其跨文化交流的能力。通過這一教學過程,學生將更加珍視自己的文化根源,學會在全球化背景下以開放和包容的心態去理解和接納不同的文化。這樣的教育模式,無疑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空間。
參考文獻:
[1]周情《淺談如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滲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2023年第4期。
[2]李英杰《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初中寫作教學的實踐》,《中學語文》2023年第35期。
[3]余莉《初中英語教學中滲透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探究》,《中學課程輔導》2023年第9期。
[4]鐘艷《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滲透中國傳統文化的策略分析》,《中華活頁文選(傳統文化教學與研究)》2023年第1期。
[5]張巧云《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初中記敘文寫作教學》,《好作文》2024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