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融入中國傳統文化是一項重要的任務。通過豐富語言表達、培養思辨能力和創造力、增強文化自信心以及促進跨文化交流和理解,學生可以提高自己的英語寫作能力,同時也能夠更好地了解和傳承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因此,高中英語教師在寫作教學實踐過程中,則應通過多元化的教學引導方法促進高中英語寫作與中國傳統文化的協同發展。
一、“三新”視域下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融入中國傳統文化的意義
1.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
在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關注中國傳統文化的各個方面,如歷史、哲學、文學、藝術等,使學生在學習英語的同時,了解和認識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和價值。通過對比中西文化的差異,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中西方思維方式的不同,從而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教師可以通過講解一些著名的歷史人物,如“孔子、老子、孟子”等,讓學生了解他們的思想和學說對世界的影響。此外,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學習中國古代的文學作品。唐詩、宋詞、元曲和明清小說等都是中國文化的瑰寶。教師可以選擇一些經典的文學作品,如《紅樓夢》《西游記》《水滸傳》和《三國演義》,讓學生了解這些作品的創作背景、主題思想和藝術特色。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中西文化的對比研究。例如,可以讓學生分析中西方節日的差異,如春節和圣誕節;或者讓學生探討中西方飲食文化的不同,如中式菜肴和西式餐點。通過這樣的對比研究,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中西方思維方式的不同,從而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
2.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許多青少年容易受到外來文化的影響,對本土文化產生疏離感。這種現象在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尤為明顯。為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關注中國傳統文化在現代社會的發展和創新。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了解中國的傳統節日如何在現代社會得到傳承和發揚,如春節、中秋節等。此外,教師還可以讓學生關注中國傳統藝術在現代社會的發展,如京劇、書法、國畫等。通過對這些內容的學習,學生可以認識到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的緊密聯系,從而增強他們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
3.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水平
高中英語寫作教學過程中,教師科學融入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能夠豐富學生的寫作素材庫,激發濃厚的寫作興趣,提高學習效果。在深入探索中國傳統文化的過程中,學生不僅領略到其深厚的歷史底蘊,掌握諸多修辭手法和表達方式,包括比喻的生動形象、擬人的妙趣橫生、夸張的震撼人心,這些都是英語寫作中不可或缺的“調味劑”,能夠賦予文章以靈魂,使其更加鮮活、更加感人,學生運用比喻來描繪美麗的風景畫,使讀者仿佛置身于其中,提高學生的能力素養,改善教學指導的效果,達到預期的目的;通過學習和運用這些修辭手法,學生可以提高英語寫作的表現力和感染力,使文章更加吸引人。中英文之間存在著許多差異,包括“語法結構、詞匯用法和表達方式”等。通過進行中英文對照的寫作練習,學生可以比較兩種語言之間的差異,并學習如何將中文的意思準確地轉化為英文表達方式。例如,學生可以將中文句子翻譯成英文句子,然后比較兩種語言之間的差異,并找出翻譯中的問題和不足之處。
通過這樣的練習,學生可以提高對中英文差異的理解和運用能力,從而提高英語寫作水平。
4.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在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關注中西方文化的差異,使學生在寫作過程中注意文化差異的表達和處理方式。通過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學習,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中西方思維方式的不同,從而在跨文化交際中避免文化沖突和誤解。同時,教師還可以通過設計跨文化交際的寫作任務,讓學生在實際的寫作過程中提高煉跨文化交際能力。教師可以通過講解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幫助學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價值觀、信仰、習俗等方面的差異。例如,中國人重視集體觀念,而西方人則更注重個人獨立;中國人講究委婉,而西方人則更直接地表達自己的觀點。這些差異在寫作中可能會體現出來,因此,學生需要學會如何在寫作中恰當地處理這些差異,以免引起誤解。此外,教師還可以設計一些跨文化交際的寫作任務,讓學生在實際的寫作過程中體驗和鍛煉跨文化交際能力。例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寫一篇關于中國傳統節日的文章,并在文章中介紹節日的起源、慶祝方式以及與西方節日的異同。這樣的寫作任務既能讓學生深人了解中國傳統文化,又能鍛煉他們在跨文化交際中的寫作能力。
二、“三新”視域下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融入中國傳統文化的策略
1.探究教材中的傳統文化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英語教學不僅僅是要傳授語言技能,同時也是文化傳播的重要途徑。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引入中國傳統文化元素是非常必要的。通過講解中國的節日、風俗習慣和歷史故事,以及選擇與中國傳統文化相關的主題進行寫作練習,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和理解中國文化,提高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文化素養。這對于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學生具有重要意義。因此,高中英語教師應該在教學中引入中國傳統文化元素,以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和理解中國文化。教師可以在課堂上講解中國的節日、風俗習慣和歷史故事等。通過介紹春節、中秋節、端午節等傳統節日的由來和慶祝方式,學生可以了解到中國人民對于家庭團聚、感恩和祈福的重視。同時,教師還可以講解中國傳統的婚禮習俗、葬禮儀式等,讓學生了解中國傳統社會的價值觀念和禮儀規范。此外,通過講述中國歷史上的一些重要事件和人物的故事,如孔子、屈原等,學生可以了解到中國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對世界的影響。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選擇一些與中國傳統文化相關的主題,讓學生在寫作中表達自己對這些節日的理解和感受。例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寫一篇關于春節的文章,描述各自家庭過年的傳統習俗和慶祝活動。通過這樣的寫作練習,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體驗中國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教師還可以選擇一些中國傳統的故事、詩詞、成語等,讓學生在寫作中運用這些素材,以展示他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理解。例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寫一篇關于《紅樓夢》中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故事的文章,或者寫一篇關于李白的詩歌的評論。通過這樣的寫作練習,學生可以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同時也能夠更深入地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和特點。
此外,教師在批改學生作文時,也應注重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引導和糾正。如果學生在作文中使用了不恰當的詞語或表達方式,教師應該指出并糾正,同時解釋正確的表達方式。如果學生在作文中成功地表達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元素,教師應該給予肯定和鼓勵。最后,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在課外活動中深入了解和體驗中國傳統文化。組織學生參觀歷史博物館、藝術展覽等,讓他們親身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同時,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參加一些與中國傳統文化相關的活動,如書法比賽、詩詞朗誦會等,以提高他們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2.創新寫作教學方法
在英語寫作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講解、討論、案例分析”等方式,讓學生了解中國的歷史、地理、民俗、藝術等方面的知識。這些知識不僅能夠豐富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還能夠提高他們的文化素養,使他們在寫作中能夠更好地體現出中國特色。在英語寫作教學中,教師應該鼓勵學生關注中國傳統文化的發展和變化,關心民族文化的傳承和創新。通過培養學生的文化自信,使他們在寫作中能夠自覺地運用中國傳統文化元素,提高作文的文化內涵。教師可以采用“任務型教學法、情境教學法、合作學習法”等多種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此外,教師還應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在英語寫作教學中,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興趣、特長和需求,設計不同層次的寫作任務,引導學生在寫作中發揮自己的優勢,充分展示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教師可以通過講解和分析優秀的中國傳統文化英語作品,幫助學生掌握如何在英語寫作中運用中國傳統文化元素。例如,教師可以選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中國古代詩詞、散文和小說,如《詩經》《廬山謠》,讓學生閱讀并分析其中的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如詩詞中的意境、散文中的修辭和小說中的人物性格等。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學生可以在欣賞優秀文學作品的同時,學會如何在英語寫作中運用中國傳統文化元素,使作文更具中國特色。此外,教師還應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在英語寫作教學中,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興趣、特長和需求,設計不同層次的寫作任務。例如,對于對中國傳統文化感興趣的學生,教師可以鼓勵他們撰寫關于中國傳統文化的英語論文或報告;對于擅長英語寫作的學生,教師可以要求他們嘗試用英語創作一些具有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的詩歌或故事。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教師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他們發揮自己的優勢,充分展示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總之,在英語寫作教學中融入中國傳統文化元素,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是提高學生英語寫作能力和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的有效途徑。廣大英語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策略,努力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3.根據傳統文化設置寫作元素
首先,教師可以提供一些常用的成語和典故給學生。例如,“亡羊補牢”“破釜沉舟”“臥薪嘗膽”等成語,以及“孟母三遷”“孔融讓梨”等典故。這些成語和典故都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蘊含深厚的文化內涵,能夠在學生的作文中起到畫龍點晴的作用。然后,教師需要指導學生如何恰當地運用這些成語和典故。在運用成語和典故時,學生需要注意其適用的語境和含義,不能隨意使用。例如,“亡羊補牢”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出了問題后及時改正錯誤的行為,如果用在其他語境下,可能會引起誤解。因此,教師需要引導學生理解成語的真正含義,并在實際的寫作中靈活運用。此外,教師還可以通過設計一些相關的寫作練習,來提高學生的運用能力。教師可以讓學生以“我最喜歡的成語”為題,寫一篇短文,介紹他們為什么喜歡這個成語,以及這個成語給他們的啟示。這樣的練習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記憶成語,也可以提高他們的寫作能力。
4.開展多元化高中英語寫作活動
中國傳統藝術源遠流長,包括“書法、繪畫、剪紙、陶瓷”等多種形式。每一種藝術都有其獨特的魅力和價值。為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教師可以開展中國傳統藝術的英語寫作活動。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研究內容進行深人探索,增加他們對所選藝術形式的了解和興趣,提供的資料包括書籍、文章、圖片、視頻等,學生可以通過閱讀和觀看這些資料來獲取更多的信息和靈感。同時,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參觀相關的展覽或藝術工作室,讓他們親身體驗和感受中國傳統藝術的魅力。在撰寫文章時,教師可以指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研究和觀察,用清晰、準確的語言描述所選藝術形式的歷史背景、發展過程、藝術特點以及創作技巧。同時,學生還可以加人一些個人的觀點和感受,使文章更加生動有趣。
通過這樣的英語寫作活動,學生不僅可以了解和欣賞中國的傳統藝術,還可以提高他們的英語寫作能力。這樣的活動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藝術鑒賞能力和創造力,還能夠促進跨文化交流。
綜上所述,在“三新”視域下,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融入中國傳統文化是一項重要的任務。教師、學校和家庭要共同努力,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傳承和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培養出既具有國際視野又具有民族情懷的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徐春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中英語教學的策略初探》,《校園英語》2023年第52期。
[2]陳延洲《中國傳統文化導入與融入在高中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應用研究》,《中學生英語》2023年第46期。
[3]張思《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傳統節日文化融入》,《中學課程輔導》2022年第25期。
[4]王慧《中國傳統文化在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融合》,《學苑教育》2022年第16期。
[5]陳碧芬《如何在高中英語教學中融入中國傳統文化》,《校園英語》2022年第11期。
[6]陳利維《新高考下中國傳統文化在英語寫作教學中的融入》,《校園英語》2022年第2期。
(本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2023年度課題《“三新”視域下高中英語教學中融入中國傳統文化的實證研究》的研究成果,課題編號:GS【2023】GHBZ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