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養老資本變動對農村老年人養老策略的動態影響機制研究

2025-06-12 00:00:00王萍張浩川李亞靜
人口學刊 2025年3期
關鍵詞:養老老年人策略

【關鍵詞】養老資本;養老策略;養老風險感知;農村老年人;動態影響【中圖分類號】C913.7 【文獻標志碼】Adoi:10.16405/j.cnki.1004-129X.2025.03.006【文章編號】1004-129X(2025)03-0081-16

一、引言

聯合國在全球老齡議程中將人口老齡化描述為一種具有重塑未來可能性的全球趨勢。中國2024年7月召開的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指出要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完善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政策機制,特別要加快補齊農村養老服務短板。1]與城市地區相比,農村地區的人口老齡化增長速度更快,應對能力更弱,城鄉老齡化倒置的趨勢更明顯,2隨著時間的推移,農村地區老年人口的數量不斷增加,其在總人口中的比例持續上升,農村地區的人口結構正逐步轉變為老齡化。3-4作為一個社會問題和現象,農村老齡化對社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并將對全球的農村地區經濟增長、社會穩定以及城鄉發展平衡等方面產生深遠影響。5]

農村老年人面臨的養老環境相較于城市更為惡劣,這一現象的產生與多方面因素緊密相關。6-7]首先,農村經濟的發展水平普遍較低,社會保障體系不完善,導致老年人的經濟來源單一且不穩定,難以滿足其基本生活需求。8-9]其次,大量青壯年勞動力的外流對農村傳統的家庭養老模式造成了沖擊,留守老人和空巢老人的問題變得更加突出。10最后,農村地區的醫療資源和養老服務設施相對匱乏,老年人的健康保障和日常生活照料面臨較大挑戰。11]農村老年人的養老環境呈現出一種較為嚴峻的狀態。傳統的家庭養老模式在現代社會中受到沖擊,2隨著現代化的推進,傳統觀念(如\"多子多福”)受到挑戰。13因此,探究農村地區養老資本對養老策略的影響對于完善我國農村地區養老問題具有重要意義。

鑒于此,本文利用\"安徽省農村老年人生活福利狀況\"調查數據,從養老資本視角出發,構建農村老年人養老資本變動與養老策略的動態分析框架,探討以下問題:第一,養老資本包含哪些及其動態變化特征;第二,養老資本如何通過養老風險感知影響養老策略;第三,養老資本變動與養老策略在其中的影響機制如何?在可持續發展的框架下,探討養老資本與養老策略之間的關系及動態影響機制不僅為政府制定科學的養老政策提供實踐參考,更有助于在更廣泛的范圍內實現長期可持續性的發展目標。

二、文獻綜述

(一)養老資本的相關研究

養老資本實質上反映了老年人在面對養老選擇時所具備的資源和能力,它代表了老年人實現養老保障的“可行能力”。9]針對養老資本的研究大致可分為兩個方面,其一,老年家庭的生計資本是養老資本研究的主要依據。英國外交、聯邦和發展事務部(DFID)構建的可持續生計分析框架將生計資本劃分為自然、金融、物質、人力和社會資本,以全面系統地分析農戶的生活狀況;[14楊軼華等人認為老年人選擇養老策略時不僅考慮五類資本的根基與資源,更關注自身能力與權益以及獨立尋求養老保障的實際可能性。15其二,養老資本的研究主要包括子女、家庭及其他特征。張若恬等發現在性別結構對養老資本的影響中,女兒數量的增多對養老資本有顯著的正面作用;趙鋒研究發現對于農戶而言,擁有兒子就能顯著提高其生計資本;16]Stark和Aboderin研究發現家庭中有勞動力外出務工會引起農戶家庭生計資本變化,被迫留守農村的老年人養老資源更為匱乏。17-18]以上國內外對養老資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農戶生計資本方面,缺乏針對老年人群體的研究。因此,對養老資本的研究仍需要進一步深入和拓展。

(二)養老策略的相關研究

當前針對農村老年人的養老策略的研究相對缺少,現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對策略進行細分以及將老年人的養老策略放在家庭策略和可持續生計策略的框架中進行探討。一方面,將養老策略進一步細分,陳皆明提出三種策略,即利用遠期利益吸引子女靠近、與子女進行服務交換和強調家庭內部代際利益的一致性。19Lachance等人認為家庭成員在群體團結的推動下,可以在沒有直接報酬的情況下繼續承擔義務; 等人和Hajam認為父母除了加強養老的道德責任約束、建立牢固的情感聯系和增強家庭團結之外,沒有其他選擇。21-22]另一方面,將養老策略視為家庭策略,家庭扮演著核心的角色,適應性問題在家庭中已不再被視為一個被動的過程,相反地它被看作是一個積極、策略性的適應過程。23]Gustman等人指出隨著年齡的逐漸減小,“獨立型”養老策略的比例在穩步上升,這揭示了養老模式正在從“依賴型”向“獨立型\"發生轉變;24陸杰華認為鑒于養老風險及形式的多樣性,農村老年人因地區差異而采取了各自的應對策略。25]當前的“養老安排\"實際上是老年人與子女在福利與家庭再生產需求之間矛盾的妥協與折中,這種安排在一定程度上調和了兩者之間的矛盾,實現了雙方利益的平衡與協調。2總之,養老策略存在代際和地區差異。

(三)養老資本變動與養老策略關系的相關研究

關于養老資本變動與養老策略的關系,以農戶為主體研究生計資本對生計策略影響的研究較多,但針對養老資本變動對養老策略影響的研究較為稀缺。為確保農村老年人的持續生計,需要制定有效的養老策略,同時,加強農村社會保障制度能夠促進老年人生計的持續性。孫晗霖等人研究發現金融資本和人力資本的提升更可能促使他們選擇非農業主導的生計策略。27]于長永等人通過一個評估體系衡量農民養老的脆弱程度,該體系全面地納入了個人特質、家庭狀況、社會保護機制以及社會動態等多個因素進行綜合分析。28張若恬等人利用可持續生計框架理論和福利理論對養老策略進行了研究,并將其置于對養老資本配置的理解之中。7]以上研究顯示我國老年人在人力資本的表現上最為顯著,而在金融資本的表現上則不盡如人意。總體來看,老年人更傾向于采取依賴型的養老策略。

(四)養老風險感知與養老資本、養老策略的相關研究

養老風險感知可能在養老資本與養老策略中間發揮中介作用。據舒爾茨的小農理論,農民被視為具有理性的行為主體。個體在受教育水平、健康狀況和經驗積累等方面存在差異,這可能使他們對信息的反應能力出現不同,農民擁有評估成本、收益和風險的能力,他們心中仿佛有一本賬本,用以決策和衡量。29]老年人根據自身的養老資本狀況感知養老風險,并據此做出養老策略的決策選擇。王慶明從農戶生計資本的角度出發,得出風險認知是農戶適應性行為選擇的核心要素。29唐素云等人認為影響農戶選擇生計策略的一個主要因素是他們對風險的感知。30]李樹茁等人從養老策略的角度研究發現養老風險感知是老年人選擇養老策略的一個重要影響因素。31]大多數研究集中于探討養老資本與養老策略之間的關系、養老策略的影響因素等議題,而將養老資本、養老風險感知和養老策略整合到一個統一分析框架下的研究相對較少。

綜上所述,在我國老齡化趨勢加劇和家庭養老功能逐步弱化的背景下,針對農村老年人的養老問題采取優化的保障策略顯得尤為關鍵。本文基于已有研究,發現以下兩個方面有待進一步完善:第一,鮮有研究將養老資本、養老風險感知、養老策略選擇納入統一分析框架進行綜合研究;第二,養老資本變動在農村老年人中是一個動態變化的資源,目前的研究多以橫斷面為主,缺少對這一過程的縱向追蹤。鑒于此,本文嘗試將養老風險感知作為中介變量,探討農村老年人養老策略選擇的動態變化以及養老資本變動的影響。

三、研究設計

(一)分析框架

本文從養老資本視角出發,在剖析農村老年人現有養老資源的基礎上分析其養老策略。在養老資本方面,本文認為其包括人力、自然、物質、金融和社會五個方面;9在養老策略方面,本文根據養老資源的獲取途徑將養老策略劃分為自我養老型、家庭養老型、社會養老型和平衡養老型四類,[15][32-3]并從經濟支持、照料服務和情感慰藉三個維度來分析其養老策略。本文的動態分析框架如圖1所示,首先分析養老資本變動的五種類型,在此基礎上引人養老風險感知作為中介變量,考慮老年人的健康狀況、經濟狀況、社會關系等個體特征以及家庭結構、家庭支持體系等家庭特征,進一步研究養老資本變動對農村老年人養老策略的影響機制。

圖1農村老年人養老資本變動與養老策略的動態分析框架

(二)數據來源

本文使用的數據來自2001年西安交通大學人口研究所在安徽省巢湖市開展的關于“安徽省農村老年人生活福利狀況\"的問卷調查,該調查通過分層多階段概率抽樣方法進行,并在此后每3年進行一次追蹤,共已完成8期追蹤數據。選擇安徽省作為研究對象是因為該省普遍存在農村勞動力外流現象,這有助于深人了解這一現象對老年人生活狀況的影響。本文的核心變量為2018年新增變量,只使用了2018年和2021年2期追蹤數據。同時,本文旨在探索相鄰兩個調查周期中農村老年人養老資本變動的情況,所選樣本需在兩個連續調查周期中都有參與,排除掉主要變量缺失的部分樣本。因此,本文最終分析數據由2018年和2021年納入模型的剩余樣本量986和986數據構成,合計樣本量為1972。

(三)變量測量

1.因變量

因變量為農村老年人養老策略(來自2021年跟蹤數據),本文借鑒李樹茁等人和于長永的做法,[-34綜合考慮養老資源提供主體(自我、家庭和社會)與內容(經濟保障、生活照料和情感支持),以“養老資源提供主體”為主要劃分依據,結合不同類型養老資源的主要來源對養老策略歸類。首先,本文對養老資源的主要提供者進行了分類,包括經濟保障、生活照料和情感支持。為了衡量老年人的經濟保障,對個人(包括配偶)的勞動所得、家庭給予的經濟支持以及社會經濟援助在其總收入中所占的比例進行比較。當個人及其配偶的勞動所得在總收入中占據較大比例時,這種情況被歸類為自我養老型;若子女和孫輩的經濟援助在收入中占主導地位,則被視為家庭養老型;若政府補助和社會援助是收入的主要部分,這種情形被定性為社會養老型;若上述三種來源的收入比例相近,則歸入平衡養老型。其次,生活照料主要通過“由哪些人提供了家務和生活起居照料\"以及這些人“提供照料的頻率”來測量。個人和配偶提供照料頻率較高的被劃分為自我養老型,子代與孫代提供照料頻率較高的被劃分為家庭養老型,其他人(朋友、鄰居、機構等)提供照料頻率較高的被劃分為社會養老型,而提供照料頻率相等的劃分為平衡養老型。最后,對于情感支持,我們根據\"與哪些人有來往”和\"親近程度\"來進行衡量。如果老年人沒有與子女、孫子女或其他人(朋友、鄰居、機構等)有來往,被劃分為自我養老型;如果與子代有更緊密的聯系,被劃分為家庭養老型;若與朋友等有更密切的聯系,被劃分為社會養老型;而如果三者的情況相當,被劃分為平衡養老型。因此,根據上述劃分結果,本文將養老策略劃分為自我養老型、家庭養老型、社會養老型和平衡養老型四類,形成四分類的養老策略變量。

2.自變量

自變量聚焦農村老年人2021年相較于2018年基期的養老資本變動,本文對五大資本進行量化時,參考李聰、李小云等學者的研究成果,[35-36]通過對調查數據的多次比較,確定了測量內容和權重。在度量人力資本和金融資本方面,本文參考了張若恬等學者的研究成果;在測量自然資本、物質資本和社會資本時,本文借鑒了李聰等學者的方法。35基于此,本文中人力資本包括受教育水平、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和工具性日?;顒幽芰?。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指老年人在吃飯、穿脫衣服、洗澡、在房間走動、下床或從椅子上站起來、上廁所等六個項目方面的表現。而工具性日常活動能力則包括利用設施進行生活自理(如買東西、做飯、單獨坐車、管理錢財、做家務)以及活動能力(如搬重物、爬樓梯或臺階、跪坐或彎腰、步行100米)共九個項目。最終得分是將這些項目的得分相加而得到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得分范圍是6\~18,工具性日?;顒幽芰Φ牡梅址秶?\~27。得分越高說明老年人的行為能力受限程度越低。金融資本由個人年收入、社會保障收人和個人儲蓄組成。本文中金融資本用以下三個問題度量:老年人年現金收入是多少?老年人每月享受的社會保障收入是多少?老年人的個人儲蓄有多少?由于金融資本測量中初始數據的多個指標與人力資本等存在不同的評價尺度,本文采用了極差標準化技術對這些指標進行了適當的調整,以便將數據值的范圍統一到[0,1]區間內。在金融資本維度上,接近1的數值表示該指標的表現水平相對較高(自然資本、物質資本如同)。具體的指標選取與計算如表1所示,極差標準化計算方法如公式(1)所示:

式(1)中i表示資本第i期 , j 表示老年人個體, 表示資本第 i 期中第 j 個老年人個體每年的養老資本指標標準化后的值。后文納人表中的養老資本均是標準化后的變量。

表1養老資本指標選取與計算
資料來源:2018年和2021年\"安徽省農村老年人生活福利狀況\"追蹤調查數據,下表同。

3.控制變量和中介變量

本文根據以往研究的基礎上確定控制變量:老年人個體特征包括年齡、性別、婚姻(婚姻狀況:夫妻同住、未和配偶居住、喪偶、離婚和從未結過婚,夫妻同住與未和配偶居住為在婚,喪偶、離婚和從未結過婚為不在婚)、主觀養老規劃;老年人家庭特征包括兒子數量、女兒數量、是否與子女同住、子女非農就業人數。[37-38]

中介變量為養老風險感知,通過詢問老年人以下情況發生的可能性及嚴重性進行測量:(1)老了以后能在一起陪我聊天解悶的人很少;(2)將來臨終的時候沒有人在跟前護理我;(3)老了以后沒錢去醫院看病或者住院;(4)老了以后沒人幫我干家務活;(5)要是子女不要我,我自己沒錢去住養老院;(6)我感覺老了以后很容易被其他人孤立;(7)將來沒有人負責給我料理后事;(8)老了以后子女

都不給我生活費;(9)老了以后子女都不愿意聽我講心里話;(10)萬一生病住院,可能到時候沒人照顧、伺候我;(11)我覺得老了以后變得和其他人越來越疏遠了。每種情況均從可能性感知(按照六級計分:完全不可能 、基本不可能 Σ= Σ 2、不確定 、有些可能 = 4 、完全可能 = 5 、已經發生 )和嚴重性感知(按照五級計分:完全不嚴重 、基本不嚴重 、不確定 、有些嚴重 = 4 非常嚴重 = 5 兩方面計算得分,31得分越高說明農村老年人養老風險感知水平越高,得分范圍為 2 2 ~ 121分。該量表2018年和2021年的Cronbach's 系數分別為0.947和0.935,具體變量測量標準如表2所示。

(四)模型構建

本文利用“安徽省農村老年人生活福利狀況\"追蹤調查數據,采用Logit回歸模型研究農村老年人養老資本變動與養老策略的動態影響機制,具體模型如下:

1.基本回歸模型

表2變量測量標準與描述性統計 ( N=1 9 7 2 )

式(2)中 j 表示老年人個體, P 表示 發生的概率, 表示第j個老年人是否選擇該養老策略(在經濟、照料和情感三個維度中,每個維度都包含自我養老型、社會養老型、家庭養老型和平衡養老型四種養老策略),選擇 = 1 ,不選擇 = 0 。 分別表示2021年相較于2018年基期的人力資本變動、自然資本變動、物質資本變動、金融資本變動和社會資本變動, 表示控制變量向量,包括老年人的性別、基期年齡、基期婚姻狀況、基期主觀養老規劃、基期兒子數、基期女兒數、基期同住狀況和基期子女非農就業人數, 表示常數項, 表示自變量系數, 表示控制變量系數向量。

2.中介效應模型

式(3)中引入中介變量 表示期末養老風險感知 表示中介變量系數。

(五)描述性統計

各變量的描述性統計結果如表2所示。根據表2結果可知在經濟維度,家庭養老型策略( 4 4 . 2 7 % ))占比最高,社會養老型策略( 8 . 4 7 % )占比最低,說明農村老年人的經濟條件在養老策略中占主導地位;在照料維度,選擇平衡養老型策略( 5 9 . 5 3 % 的占比最高,社會養老型策略( 8 . 3 2 % 占比最低,說明自我、家庭和社會三者平衡的養老策略占主導地位;在情感維度,家庭養老型策略( 7 2 . 7 2 % 占比最高,平衡養老型策略( 6 . 7 4 % )占比最低,說明農村老年人依賴家庭,選擇家庭養老型策略占主導地位。在老年人個體特征和家庭特征方面,農村老年人依賴自已養老得分偏低(0.483)且是否與子女同住得分也偏低(0.406),說明老年人自我照料能力減弱,同時子女也不希望與老年人同住,因此更需要多種形式的養老策略。

四、實證分析

(一)農村老年人養老資本變動對養老策略-經濟維度的動態影響分析

表3中模型為農村老年人養老資本變動對養老策略的動態影響回歸結果。模型 結果顯示:與金融資本不變和減少相比,金融資本增加顯著減弱老年人選擇自我養老型策略。在控制變量方面,男性、基期低齡、基期婚姻狀況為在婚、基期主觀上不依靠自己養老、基期女兒數量少的農村老年人更傾向于選擇自我養老型策略。這可能是因為金融資本增加的老年人身體健康狀況較好,有能力進行體力勞動以增加收人,許多農村老年人受傳統文化觀念的影響,他們習慣將財產留給子女繼承或用于家庭其他支出。在傳統觀念中,子女是老年人的依靠,老年人更希望通過留存財產來幫助子女,而自己經濟困難時會依靠子女,而不是自已養老。

模型 結果顯示:與自然資本不變和減少相比,自然資本增加顯著減弱老年人選擇社會養老型策略;與金融資本不變和減少相比,金融資本增加顯著促進老年人選擇社會養老型策略。在中介變量方面,養老風險感知程度越高的老年人更傾向于在經濟上選擇社會養老型策略,養老風險感知可能在金融資本增加對經濟維度的社會養老型策略影響過程中發揮中介作用。究其原因,自然資本減少或金融資本增加會導致老年人的經濟狀況受到很大影響,同時不想成為子女的“經濟負擔”,農村老年人更傾向于選擇依靠社會養老型策略,通過社會救濟和保障來確保生活的基本穩定。養老風險感知水平較高的農村老年人更傾向于選擇社會養老型策略的原因在于他們對個人養老計劃的不確定性和風險有更為敏銳的認識。

模型 結果顯示:與金融資本和社會資本不變和減少相比,金融資本和社會資本增加顯著促進老年人選擇家庭養老型策略。在中介變量方面,養老風險感知程度越低的老年人更傾向于在經濟上選擇家庭養老型策略,養老風險感知可能在金融資本和社會資本增加對經濟維度的家庭養老型策略影響過程中發揮中介作用。這可能是因為金融資本增加或社會資本增加會減輕農村老年人子女的經濟壓力,與代際交換理論相符合,并在一定程度上強化了農村老年人在經濟選擇上依賴家庭養老的決策。基于中國傳統文化中“養兒防老”的觀念,農村老年人相信子女會在老年時照顧他們,減輕了他們對養老風險感知程度,這種親密家庭聯系使老年人更傾向于選擇家庭養老型策略。

表3農村老年人養老資本變動對養老策略的動態影響回歸結果( ))
下表同; E 代表經濟維度, c 代表照料維度, F 代表情感維度;模型 依次為自我養老型、社會養老型、家庭養老型和平衡養老型。

模型 結果顯示:與自然資本不變和減少相比,自然資本增加顯著促進農村老年人選擇平衡養老型策略;社會資本增加顯著減弱老年人選擇平衡養老型策略?;谔幱谠诨闋顟B、兒子數較少的農村老年人更傾向于選擇平衡養老型策略。社會資本減少意味著農村老年人周圍的社會支持系統相對較弱,無法提供足夠的社會支持和資源,39在這種情況下,老年人可能更傾向于選擇平衡養老型策略,通過自身的努力和資源整合來平衡生活需求。

(二)農村老年人養老資本變動對養老策略-照料維度的動態影響分析

表3中模型 結果顯示:與物質資本不變和減少相比,物質資本增加顯著減弱老年人在照料維度選擇家庭養老型策略。在中介變量方面,養老風險感知水平越低的農村老年人在照料維度越傾向于選擇家庭養老型策略,養老風險感知可能在物質資本增加對照料維度的家庭養老型策略影響過程中發揮中介作用。當物質資本減少時意味著老年人擁有匱乏的活動空間和資源,限制了他們的活動范圍和資源獲取能力,包括健康護理知識、社會福利政策等各種信息,因此農村老年人更依賴家庭成員的傳統知識和經驗,依靠家庭成員作為主要的照料支持。40在農村地區,養兒防老的觀念仍然深深根植于人們的意識中,農村老年人普遍認為子女是未來的養老依靠,這減輕了他們對養老風險的擔憂,養老風險感知水平越低的農村老年人會更傾向于選擇家庭養老型策略。

模型 結果顯示:與自然資本不變和減少相比,自然資本增加顯著減弱老年人在照料維度選擇平衡養老型策略。在中介變量方面,養老風險感知水平越高的農村老年人在照料維度越傾向于選擇平衡養老型策略,養老風險感知可能在自然資本增加對照料維度的平衡養老型策略影響過程中發揮中介作用。自然資本減少可能與老年人年齡增長和身體健康狀況下降有關,這使他們需要照料方面的支持,但農村子女普遍選擇外出務工,給老年人提供照料支持變得更加困難,老年人更傾向于依靠配偶或專業機構的照料,當子女外出務工返回時,再依靠子女提供照料和支持。41養老風險感知程度高的老年人往往意識到單一照料模式可能存在的不足和風險,他們更傾向于選擇多樣化的社會支持來源以應對養老需求。

(三)農村老年人養老資本變動對養老策略-情感維度的動態影響分析

表3中模型 結果顯示:與金融資本和社會資本不變和減少相比,金融資本和社會資本增加顯著促進老年人在情感維度選擇自我養老型策略。在中介變量方面,養老風險感知水平越高的老年人更傾向于在情感上選擇自我養老型策略。且養老風險感知可能在金融資本和社會資本增加對情感維度的自我養老型策略影響過程中發揮中介作用。這可能是因為金融資本或社會資本增加使老年人的財富積累逐漸增加,農村老年人的社交網絡規模擴大,但對于子女外出工作或生活的農村老年人來說,他們更依賴于“虛擬社交”保持聯系,42這可能導致老年人感到孤獨和缺乏真實的情感支持,從而更傾向于選擇自我養老型策略。作為中介變量的養老風險感知水平越高,農村老年人可能更關心子女的生活和發展,為減輕子女的經濟和精神負擔,他們在情感上更傾向于選擇自我養老型策略。

模型 結果顯示:基期處于不在婚狀態,主觀上不傾向于自我養老,兒子和女兒數量少的農村老年人在情感上更傾向于社會養老型策略。在農村地區生活的老年人,由于子女外出務工等原因,家庭成員可能無法長期陪伴在身邊,這使得老年人更需要來自社會其他成員的情感支持,更希望通過社會互助來獲得情感支持和陪伴。

模型 結果顯示:與自然資本、金融資本和社會資本不變和減少相比,自然資本、金融資本和社會資本增加顯著減弱老年人在情感維度選擇家庭養老型策略。在中介變量方面,養老風險感知水平越低的老年人更傾向于在情感上選擇家庭養老型策略,養老風險感知可能在自然資本、金融資本和社會資本增加對情感維度的家庭養老型策略影響過程中發揮中介作用。自然資本減少或者金融資本增加導致農村老年人在社會關系中的經濟地位和資源獲取能力減弱,同時增加了對家庭作為情感支持和經濟支持來源的依賴程度,因此在情感上更傾向于選擇家庭養老型策略。

模型 結果顯示:與自然資本不變和減少相比,自然資本增加顯著促進老年人在情感維度選擇平衡養老型策略,男性、基期不與子女同住的老年人更傾向于平衡養老型策略。這可能是因為自然資本增加利于老年人與家人、朋友或其他村民一起參與農耕、采摘等戶外活動,增強社交聯系,提升情感滿足度和幸福感,這種積極的社交互動有助于改善老年人的情感狀態,使他們更傾向于選擇平衡養老型策略。

(四)穩健性檢驗

研究表明失去配偶的老年人會影響晚年生活質量,43]進而影響其養老策略的選擇。為保證上述結果的穩健性,本文將不在婚的農村老年人的樣本量剔除,縮減后的樣本量為722個,回歸結果見表4。結果顯示縮減樣本之后的回歸結果仍顯著,證明上文的回歸結果較為穩健。

表4農村老年人養老資本變動對養老策略的動態影響的穩健性檢驗 ( N = 7 2 2 )

(五)農村老年人養老資本變動與養老策略影響機制的動態分析

1.Bootstrap中介檢驗結果

表5為Bootstrap中介效應檢驗結果:以養老風險感知為中介變量。在經濟維度:金融資本變動對社會養老型策略的間接效應值為0.005,點估計值 9 0 % 的置信區間為(0.001,0.012),該區間不包含0,表明養老風險感知在金融資本變動影響老年人選擇社會養老型策略時發揮中介作用。在情感維度:金融資本變動對自我養老型策略的間接效應值為0.006,點估計值 9 0 % 的置信區間為(0.004,0.016),該區間不包含0,表明養老風險感知在金融資本變動影響老年人選擇自我養老型策略時發揮了中介作用。金融資本變動對家庭養老型策略的間接效應值為-0.010,點估計值 9 0 % 的置信區間為(-0.016,-0.003),該區間不包含0,表明養老風險感知在金融資本變動影響老年人選擇家庭養老型策略時發揮中介作用。其余經濟、照料和情感維度的銜接路徑在點估計值 9 0 % 的置信區間均包含0,表明養老風險感知的中介作用不顯著。

2.結果討論

經濟維度:針對“金融資本變動 養老風險感知 社會養老型\"這一銜接路徑,本文認為金融資本變動會導致農村老年人養老風險感知水平提高的原因在于其擁有了更多的金融保障和選擇機會,使老年人對養老風險有更為清晰和全面的認識,這種風險感知的提高進一步促使農村老年人在經濟維度上更傾向于選擇社會養老型策略。其根源在于金融資本的變動改變了老年人的養老風險認知結構,激發了其對社會養老機制的信任和依賴,從而影響其養老策略選擇偏好,體現了金融資本在塑造老年人行為和決策中的重要中介作用。

情感維度:針對“金融資本變動 養老風險感知 自我養老型”這一銜接路徑,本文認為由于農村老年人主要以務農和務工獲得收入,收入來源不穩定,金融資本變動會導致農村老年人養老風險感知水平提高的原因主要在于收入來源的不確定性和不穩定性,從而加強了其對未來養老不確定性的擔憂,另外,信息技術的發展使關于養老規劃、投資理財等方面的信息更加便捷地傳播到農村老年人群體中,進一步提升了他們的風險感知水平。同時,由于勞動力外流,大多數農村老年人為空巢老年人,沒有子女陪伴,缺乏代際間的情感交流,平時又因為絕大部分時間都在務農或務工缺乏與周圍人的交流,使農村老年人更傾向于選擇自我養老型策略。針對“金融資本變動 養老風險感知 家庭養老型\"這一銜接路徑,本文認為農村老年人金融資本變動導致養老風險感知水平降低,進而使其更傾向于選擇家庭養老型策略的原因及根源可以從多個角度進行分析,金融資本變動可能與老年人年齡增長健康狀況變差相關,他們無法從事高強度的勞動獲得收入,在農村地區,養兒防老觀念深深植根于老年人的內心,他們普遍認為子女會給予他們情感支持和照料,即使面臨金融資本變動的情況,也并不會提升他們的養老風險感知水平,因此他們更傾向于在情感上選擇家庭養老型策略。

表5Bootstrap中介效應檢驗結果:以養老風險感知為中介變量( ( N = 9 8 6 )

照料維度:農村老年人養老資本變動對養老策略影響過程中養老風險感知未發揮中介作用,一方面,老年人對于養老風險的感知可能因個體差異而異,有些老年人可能并不認為自己面臨較高的養老風險,或者對風險的感知并不敏感,在制定養老策略時不會將風險感知作為主要考量因素;另一方面,政府的養老政策和社會保障體系可能為老年人提供了一定程度的照料保障,減少了老年人對養老風險感知的依賴,從而降低了風險感知在養老策略決策中的中介作用,使中介作用不顯著。

五、研究結論與政策啟示

(一)研究結論

本文從養老資本視角出發,構建了農村老年人養老資本變動與養老策略的動態分析框架,利用安徽省農村老年人追蹤數據分析了養老資本變動對農村老年人養老策略的影響機制。主要結論如下:養老資本包括自然資本、物質資本、金融資本、人力資本以及社會資本五類,但農村老年人的養老資本總體匱乏,直接影響了他們養老策略的選擇,這體現了可持續生計理論中資本的重要性,也反映了養老資本的多樣性與復雜性;當人力資本變動、金融資本變動等養老資本變動時,影響農村老年人養老風險感知導致其經濟來源、生活水平等受到影響,進而會影響他們對養老策略的選擇,比如從依賴社會養老型轉向家庭養老型或自我養老型,反映了他們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追求效用最大化的“理性行為”;從農村老年人的養老資本變動、通過養老風險感知對養老策略選擇的動態影響機制發現在經濟維度和情感維度的三條銜接路徑成立,這說明農村老年人的養老策略動態影響機制與“脆弱性視角”下的風險感知理論相符合,促使他們在面對養老資本變動時做出“適應性”的選擇。

(二)政策建議

一是多渠道提升農村老年人的養老資本存量。人力資本方面:開展農村老年人的教育和培訓項目,提高健康知識、農業技能和信息技術應用能力;通過政府和非政府組織提供的職業培訓和再教育機會,幫助老年人適應新的就業市場需求。自然資本方面:發展生態農業和鄉村旅游,使老年人能夠通過參與這些活動獲得額外收入。物質資本方面:通過政府補貼或貸款支持,幫助老年人改善住房條件,增加物質資產。金融資本方面:提供適合農村老年人的金融產品和服務,如小額信貸、養老保險等,幫助他們增加儲蓄和投資。社會資本方面:建立和完善農村社區支持網絡,包括老年人協會、互助小組等,增強老年人的社會聯系和互助能力。

二是全方位強化農村人群全生命周期的風險防范意識。通過宣傳教育活動,提高農村居民對養老風險的認識,強調從年輕時期就開始規劃養老的重要性,通過政策激勵和財政補貼,鼓勵農村居民在青壯年時期投資于健康、教育和金融產品,積累養老資本,年輕時期養老資本積累有助于提升老年期養老風險的抵御能力和降低養老風險感知水平。加強農村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提供健康教育和定期體檢,幫助老年人培養健康的生活習慣,支持農村文化和娛樂活動,鼓勵老年人參與社區活動,增強其社會參與感和生活滿意度。

三是多樣化促進農村老年人養老資源的供給方式。重點關注鞏固家庭養老的核心作用,并同時增強個人及社會養老服務的能力。鞏固家庭養老的核心作用:通過媒體、社區活動和學校教育,大力宣傳孝道文化和家庭養老的重要性,提高公眾對尊老敬老的認識;對于在家庭中提供老年人照料的家庭成員,提供護理津貼或補貼,以減輕其經濟負擔。增強個人養老能力:提供老年人就業指導和技能培訓,幫助他們增加收人,提高自我養老能力;鼓勵老年人參與社區服務和志愿活動,增強社會聯系和自我價值感。增強社會養老服務能力:利用信息技術,建立農村養老服務信息平臺,實現資源共享和服務對接;開發適合老年人使用的智能設備和應用,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和安全保障。

本文受限于諸多外界因素,在區域選擇、問卷設置、追蹤時間方面有待進一步改進:一是擴大研究的覆蓋面。二是對原有問卷進行優化,增加一些難以觀測的個體特征因素(如心理狀況、人格特質等)。三是收集更多期的調查數據,以便更全面地補充和完善本研究。

參考文獻:

[1]中國政府網.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EB/OL].(2024-07-18)[2024-07-21].https://ww.gov.cn/zhengce/202407/content_6963770.htm.

[2]肖琳.積極應對農村人口老齡化的互助養老:實踐狀況、核心經驗與社會效益:基于一個中部鄉鎮的田野調查[J].云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3(5):96-104.

[3]Ishtiak-AhmedK,Kohler-ForsbergO,MortensenEL,etal.Trends,PatternsandAssociated UserCharacteristicsfAntidepressant Prescriptions in Older Adults: A Nationwide Descriptive Cohort Study in Denmark[J]. Drugs amp; Aging,2023,40(4):355-368.

[4]Skiner MW,WintertonR.Interogating the Contested Spaces ofRural Aging:Implications for Research,Policy,andPractice[J]. The Gerontologist,2018,58(1):15-25.

[5]Li D,Rong X,Zhao H,et al.Equilibrium Investment Strategy for DC Pension Plan with Default Risk andReturnofPremiums Clauses under CEV Model[J].Insurance:Mathematics and Economics,2O17,72:6-20.

[6]張若恬,張丹,李樹茁.當代中國老年人養老資本、策略與福祉:基于2014年中國老年社會追蹤調查數據的分析[J].西安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4):72-83.

[7]張若恬,張丹,李樹茁.子女數量、性別和序次對養老資本的影響及城鄉差異:基于CLASS2014數據的分析[J].人口與經濟,2020(4):68-83.

[8]左菁.基本養老服務制度的政策邏輯與內涵特征[J].重慶社會科學,2024(2):82-100.

[9]魏蒙,杜鵬.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的互助養老:內驅力、定位與發展走向[J].學習與實踐,2024(4):103-112.

[10]杜鵬,王飛.中國式養老:內涵、特征與發展[J].社會建設,2024(1):3-23.

[11]喬曉春.中國人口老齡化的過去、現在和未來[J].社會政策研究,2024(1):47-63,133.

[12]劉澤宇,張云礦.“老有所養\"能否促進“兒有所為”: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對子代非農就業的影響[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24(3):69-81.

[13]胡穎廉,寧學斯.共責異構:農村養老服務的有效模式[J].社會政策研究,2024(1):72-87,134.

[14]DFID.Sustainable Livelihoods Guidance Shets[R].Department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20oo:68-125.

[15]楊軼華,王昆.“以地自我養老”與“代際關系維護”:生命歷程視角下農村老年人的養老策略分析[J].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21(4):45-54,235.

[16]趙鋒.不同子女數量農戶的生計資本對養老意愿的影響:基于甘肅省5縣區調查[J].西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3):99-106.

[17]StarkO,BloomDE.TheNew EconomicsofLaborMigration[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5,75(2):173-178.

[18]Aboderin I.Modernisationand Ageing Theory Revisited:Curent Explanationsof Recent DevelopingWorld andHistorical Wester Shifts in Material FamilySupport for OlderPeople[J].Ageingamp;Society,2004,24(1):29-50.

[19]陳皆明.投資與贍養:關于城市居民代際交換的因果分析[J].中國社會科學,1998(6):131-149.

[20]Lachance S,StroehleJC.The Origins of ESG in Pensions:Strategies andOutcomes[Z].Wharton Pension ResearchCouncil Working Paper,2021.

[21]Su Z,Hu Z,Peng X.The Impactof Changes in China's Family Patterns on FamilyPension Functions[J].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lth Planning and Management,2017,32(3) :351-362.

[22]Hajam MA.The EfectofFuture Orientation and Financial Literacyon Family Retirement Planning Mediated by SavingAttitude[J].Jurnal Sosial Humaniora(JSH),2020,13(2):176-189.

[23]Zhang Y,Yang Y.The Impactof Chinese Public Pensionon FamilyPension[C]//2022 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Financial Innov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CFIED 2022).Atlantis Press,2022:2401-2409.

[24]GustmanAL,SteinmeierTL.Social Security,PensionsandRetirement Behavior within theFamily[J].JournalofAppliedEconometrics,2004,19(6):723-737.

[25]陸杰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中的養老風險\"專題研究[J].華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1):1.

[26]DingdingG.Thoughtson Dink'sFamilyPension[C]//O21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on HumanitiesEducationandSocialSciences(ICHESS2021).AtlantisPress,2021:2419-2422.

[27」孫晗霖,劉新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理論邏輯與實現路徑:基于脫貧戶可持續生計的實證研究[J].山東社會科學,2021(6):116-126.

[28]于長永,何劍.脆弱性概念、分析框架與農民養老脆弱性分析[J].農村經濟,2011(8):88-91.

[29]王慶明.西方經典小農理論范式的反思與重構:立足于轉型中國的思考[J].社會學評論,2015(2):56-64.

[30]唐素云,齊振宏,李欣蕊.生計資產對規模養豬戶環境風險感知的影響實證[J].中國生態農業學報(中英文),2014(5):602-609.

[31」李樹茁,張丹.農村老年人養老風險感知現狀與影響因素:基于安徽農村老年人福利狀況的調查分析[J].北京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2(1):47-59.

[32]丁志宏.我國農村中年獨生子女父母養老意愿研究[J].人口研究,2014(4):101-111.

[33]李樹茁,王鵬,李楠.養老脆弱性對農村空巢老人養老策略的影響:基于安徽農村追蹤調查的分析[J].中國人口科學,2023(4):83-97.

[34]于長永.農民的養老風險與保障策略:基于新疆的實證研究[M].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17.

[35]李聰,李樹茁,費爾德曼,等.勞動力遷移對西部貧困山區農戶生計資本的影響[J].人口與經濟,2010(6):20-26.

[36]李小云,董強,饒小龍,等.農戶脆弱性分析方法及其本土化應用[J].中國農村經濟,2007(4):32-39.

[37]汪靜,何威.從“所欲\"到“所為”:農村單身漢養老策略的嬉變機制研究[J].西北人口,2020(3):116-126.

[38]李亮,宋璐.家庭資本對農村中青年居民養老策略的影響[J].西北人口,2016(2):69-74.

[39]姜揚,鄭懷宇.子代數字素養提升與代際收入向上流動[J].人口學刊,2024(6):49-62.

[40]常青松,田乃琦,班興令.退而不休與我國空巢老人的照料感知[J].人口與發展,2024(4):49-61.

[41]成前,李月,王偉進,等.中國老年人口健康狀況及其家庭照料需求預測[J].人口學刊,2024(5):73-89.

[42」陸杰華,谷俞辰.社會網絡對中青年群體養老責任認同的影響研究:基于CGSS2018年數據的檢驗[J].人口學刊,2024(1):81-95.

[43]趙曉航,李建新.喪偶對中國老年人健康的影響:社會連結的調節作用[J].人口學刊,2022(1):58-75.

Abstract: Rural areas in China are facing increasingly severe challnges due to population aging. As the degree of aging deepens,the inadequacy of pension capital among rural elderly has made their pension issues particularly urgent,necessitating prompt solutions.This paper utilizes tracking survey data from the \"Living and Welfare Situation of the Elderly in Rural Anhui Province\" surveys conducted in 2018 and 2021,employing a Logit regresson model to analyze the dynamic impact mechanism of changes in pension capital on the pension strategies of rural elderly from economic,care,and emotional perspectives.The research identifies four types of pension strategies adopted by rural elderly:self-reliance,family-based, community-based,and balanced.Specifically,in the economic dimension,an increase in financial capital significantly promotes the choice of family-basedstrategies,whilean increase innatural capital significantlyreduces the likelihood ofchoosing community-based strategies.In the care dimension,an increase innatural capital significantly decreases the preference forbalanced strategies.In the emotional dimension, increases in both financial and social capital significantly promote the selection of self-reliance strategies. Mediation effect tests show that perceived pension risk acts as a mediator variable;in the economic dimension,perceived pension risk mediates the influence of increased financial capital on the choice of community-based strategies.In the care dimension,the mediation effect is not significant.In the emotional dimension,perceived pension risk mediates the impact of increased financial capital on the choice of selfreliance strategies. The study reveals that rural elderly weigh their own conditions,family resources,and available environmental resources to select the most suitable pension strategy,such as shifting from dependency on community-based strategies to family-based or self-reliance strategies,reflecting a \"rational behavior\" aimed at maximizing utility within limited resources.Against the backdrop of intensifying aging trends and weakening family pension functions,analyz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nsion capital and pension strategies among rural elderly and exploring how changes in pension capital aect pension strategy choices through perceived pension risk can significantly contribute to addressng pension issues in rural areas.Therefore,the paper recommends enhancing the stock of pension capital for rural elderly through multiple channels,such as conducting education and training programs for rural elderly,developing ecological agriculture and rural tourism. It also suggests strengthening comprehensive life-cycle risk prevention awareness among rural populations through educational campaigns,policy incentives ,and fiscal subsidies.Additionally,diversifying methods to supply pension resources ,focusing on consolidating the core role of family-based pensions,and enhancing individual and societal elderly care services are recommended.

Key Words:Pension Capital,Pension Strategies,Perceived Pension Risk,Rural Elderly,Dynamic Impact

猜你喜歡
養老老年人策略
認識老年人跌倒
保健醫苑(2022年1期)2022-08-30 08:40:44
老年人再婚也要“談情說愛”
保健醫苑(2022年6期)2022-07-08 01:25:16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辦
保健醫苑(2022年4期)2022-05-05 06:11:20
例談未知角三角函數值的求解策略
我說你做講策略
養生不是養老
基層中醫藥(2018年2期)2018-05-31 08:45:06
越來越多老年人愛上網購
海峽姐妹(2018年1期)2018-04-12 06:44:24
高中數學復習的具體策略
數學大世界(2018年1期)2018-04-12 05:39:14
養老更無憂了
民生周刊(2017年19期)2017-10-25 15:47:39
以房養老為何會“水土不服”?
華人時刊(2017年19期)2017-02-03 02:51:37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精品男人天堂| 92午夜福利影院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久久人人爽人人玩人人妻| 亚洲视频影院| 日本高清免费一本在线观看| 免费一极毛片| 麻豆精品国产自产在线| 丝袜国产一区| 丝袜亚洲综合| 四虎影视国产精品|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2020| 国产精品欧美亚洲韩国日本不卡| 亚洲欧洲一区二区三区| 婷婷亚洲最大| 国产一区免费在线观看| 欧美视频在线播放观看免费福利资源| www.av男人.com| 国产流白浆视频| 小说区 亚洲 自拍 另类| 成年人视频一区二区| 日韩 欧美 国产 精品 综合| 国产乱肥老妇精品视频| 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中文字幕资源站| 五月婷婷伊人网| 亚洲午夜综合网| 一级毛片基地| 欧美另类图片视频无弹跳第一页| 亚洲天堂网在线观看视频| 成人国产精品2021| 中文纯内无码H| 久久国产精品嫖妓| 国产精品私拍在线爆乳| 亚洲妓女综合网995久久| 人妻丝袜无码视频| AⅤ色综合久久天堂AV色综合| 亚洲欧美不卡| 国产激情第一页| 国产欧美视频综合二区| 一级毛片a女人刺激视频免费| 一级毛片免费观看久| 中文字幕乱码中文乱码51精品| 无码日韩人妻精品久久蜜桃| 欧美精品v欧洲精品| 色婷婷狠狠干| 黄色污网站在线观看| 国内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黄片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色婷婷在线观看| 四虎成人精品| 亚洲综合中文字幕国产精品欧美| 亚洲系列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国产亚洲视频播放9000| 欧美日韩精品在线播放| 亚洲综合中文字幕国产精品欧美 | 亚洲无码在线午夜电影| 国产无遮挡裸体免费视频| 国产91高跟丝袜| 不卡午夜视频| 永久天堂网Av| 国产精品污视频| 色香蕉网站| 高清免费毛片| 不卡的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成人一级黄色毛片|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青草app| 亚洲国语自产一区第二页| 亚洲AⅤ永久无码精品毛片| 亚洲欧美精品日韩欧美| 国产极品美女在线播放| 色屁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国产|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观看| 欧美综合成人| 97精品国产高清久久久久蜜芽|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青青草原| 黄片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韩久久综合中文字幕| 亚洲无限乱码一二三四区| 九九热精品在线视频| 中文字幕永久在线看| 日本91视频| 成人国产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