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百年變局加速演進,外部環境更趨復雜嚴峻,世界經濟增長動能不足,地緣政治緊張因素依然較多。如何應對全球政經格局走勢的不確定性?對于我國來說,重要舉措之一就是持續擴大內需,把消費打造成經濟增長的主動力和壓艙石,更好發揮超大規模市場優勢。
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將“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作為今年工作首要任務。前不久,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對如何大力提振消費作出具體安排。這一戰略部署是立足國內、放眼長遠的戰略之舉,是增強我國經濟發展主動性、穩定性和安全性的關鍵所在。
消費是經濟循環的起點和終點。然而,要充分釋放消費潛力,提升居民消費能力是關鍵所在。當居民口袋里有錢時,消費意愿和能力隨之增強,進而帶動生產、投資等環節的活躍,形成經濟循環的良性互動。
提升居民消費能力,不僅關乎經濟的繁榮,更關乎人民的福祉。在經濟發展的宏大敘事中,本期《團結》關注提升居民消費能力,還因其對實現共同富裕具有深遠意義。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而提升居民消費能力是實現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徑。一方面,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尤其是中低收入群體的收入,能夠優化收入分配格局,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另一方面,居民消費能力的提升會帶動整個社會投資需求的提升,不斷提升全社會的消費水平,推動形成供給結構優化與總需求適度擴大的良性循環,從而為共同富裕奠定堅實的經濟基礎。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提升居民消費能力,是擴大內需之根本,浚經濟增長之泉源。我們應立足現實,精準施策,讓居民能消費、敢消費、愿消費,為經濟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團結》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