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正值 “統一戰線是一門專門科學”這一命題提出80周年,統一戰線學學科建設和統一戰線事業專業人才培養落地生根10周年。我們有必要回顧歷史,回望統一戰線這門科學的提出和發展歷程。
統一戰線,既是馬克共主義的一個年略線總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我國革命、建設、改革不同歷史時期,中共始終堅持把馬克思主義統一戰線理論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創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具有中國特色的統一戰線理論、方針和政策。[縱觀百余年的統一戰線史,統一戰線領域的實踐從來就離不開統一戰線理論方針政策的指導,而統一戰線理論方針政策的研究也離不開統一戰線領域的實踐。在源源不斷的實踐基礎上,統一戰線理論方針政策得以不斷創新發展,從而推動統一戰線事業不斷發展壯大,統一戰線工作不斷適應、調整、提升。
“統一戰線是一門專門科學”這一命題,最早由毛澤東提出
1945年4月,就在抗日戰爭即將取得勝利的前夜,中共七大在延安楊家嶺中央大禮堂召開。1945年5月31日,毛澤東在《在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結論》中首次提出“統一戰線是一門專門科學”[2]。他在報告中重申中共七大開幕詞中提出的黨的路線方針一一放手發動群眾,壯大人民力量,在黨的領導下,打敗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國人民,建設一個獨立的、自由的、民主的、統一的、富強的新民主主義的中國,分析了國際國內形勢,對黨內若干思想政策問題作出深刻闡述。在談到關于中國人民解放聯合會的問題時,他明確指出黨員同黨外人士合作的重要性,要求“全黨要注意同黨外人士的合作,并且要加強這個合作,使我們能聯合更多的人,聯合得更好”。毛澤東強調:“統一戰線是一門專門科學,我們黨內有很多人還沒有學會,很多人不善于同黨外人士合作,我們要學會這一門科學。”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李維漢等重申統一戰線是一門科學這一論斷
1979年3月16日,中共中央統戰部召開統戰系統干部大會,并邀請各民主黨派中央負責人和在京全國政協委員中的愛國民主人士參加會議。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統戰部部長烏蘭夫在會上宣讀了中共中央批準的中共中央統戰部《關于建議為全國統戰、民族、宗教工作部門摘掉“執行投降主義、修正主義路線”帽子的請示報告》,撤銷1964年中共中央統戰部向中共中央作的《關于李維漢同志問題的報告》,凡因這一問題受牽連的同志,一律平反昭雪,恢復名譽。3李維漢在會上發言指出,“統戰工作包括黨派工作、民族工作、宗教工作都是一門科學,有它的理論,有它的規律”。總結統戰工作的經驗,就是要找出統戰工作的發展規律,有所發現,有所創造,有所前進。
1979年8月至9月,第十四次全國統戰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根據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精神及中央領導同志對統戰工作的一系列指示,認真總結歷史經驗教訓,深入討論和研究了新時期統戰工作的一些理論和政策問題。
月13日,中共中央統戰部按照中共中央批示精神和會議討論形成的意見,制定了《新的歷史時期統一戰線的方針任務》(以下簡稱《方針任務》)。這一重要文件經中央批準于10月14日下發。[5]《方針任務》重新提出和肯定統戰工作、民族工作、宗教工作都是一門科學,要從理論上探討其發展規律,加強研究工作和宣傳工作。
1981年年底,第十五次全國統戰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明確:抓好統一戰線理論政策的宣傳教育,提高全黨對新時期統一戰線重要性的認識是今后統戰工作的主要任務之一,各級黨校要增設統一戰線的課程。會后,中共中央轉發《全國統戰工作會議紀要》。
遵照中央關于要大力加強統一戰線理論政策宣傳教育的指示精神,1983年4月,中共中央統戰部召開了有北京、上海、遼寧、四川、內蒙古、湖南、廣東、青海、甘肅、云南等十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及中共中央書記處研究室、中央宣傳部、中央組織部、中央黨校和中國社會科學院等單位參加的統一戰線理論座談會。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首次召開的全國性統一戰線理論座談會。會議回顧了新中國成立以來統一戰線理論政策研究的曲折歷程,指出加強統一戰線理論政策研究的重要性,提出推進統一戰線理論政策研究工作應遵循的原則。會議還討論了中共中央統戰部提出的一批統一戰線理論研究課題,決定在中共中央統戰部籌設統一戰線研究所,中共中央統戰部會同中共中央宣傳部、中央黨校、中國社會科學院等單位籌備成立全國統一戰線理論研究會,中共中央統戰部創辦一個內部發行的統一戰線理論研究刊物,以一系列有力措施進一步推動統一戰線理論政策研究的開展。4月14日,李維漢作為中共中央統戰部顧問出席會議,從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進一步闡明了統一戰線是一門科學這一命題。他講道,理論是科學地解釋、闡明事物發展規律的學說,來自客觀世界,是客觀事物在人們頭腦里的反映。這就要求從事統
戰工作的同志既要實踐,又要學習運用辯證唯物論和歷史唯物論觀察實踐中的問題,指導實踐,總結正反兩方面的實踐經驗,從而上升到理論。理論同實踐一旦恰當地結合起來,兩者都會出現創造性的發展。李維漢指出,中國的統一戰線從來都是從中國國情出發的,從形式和內容都顯示出中國的氣派和中國的特色,也就是中國的模式。我們要把馬列主義同中國革命實踐真正結合起來,研究具有中國特色的統一戰線理論。與會人員對李維漢的講話展開了熱烈討論。大家認為統一戰線是一門科學這一命題是正確的,統一戰線是科學社會主義的重要組成部分。自有科學社會主義運動以來,就有統一戰線,就有統一戰線的理論和政策。回顧歷史,我們把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在長期的革命和建設實踐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統一戰線的理論與政策,成功解決了一系列重大問題。所以在中國,研究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研究科學社會主義,不能不研究統一戰線理論政策。
1983年5月18日,中共中央統戰部向中共中央報送《關于統一戰線理論座談會和開展統一戰線理論研究的設想的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再次提出和肯定統一戰線是一門科學,統一戰線的根本問題是無產階級解放運動中的自身統一和同盟軍的問題。7月23日,《報告》經中共中央審閱同意,由中央辦公廳轉發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參照執行。中央辦公廳在轉發《報告》時指出:“中央書記處認為:各級統戰、宣傳部門,各級黨校和社會科學研究單位,都應將統一戰線問題的研究、教學和宣傳擺上日程,納入計劃,并加強相互之間的配合和協作,共同努力把這項工作做好。”
十省、區、市統一戰線理論座談會后,全國統一戰線理論政策研究工作迅速展開。13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先后成立了統一戰線理論研究會,一些市、縣、高等學校也成立了統一戰線理論研究會,還有一些市、縣及大專院校、工礦企業也召開了統戰理論討論會。一支由黨內外理論工作者和實際工作者共同組成的統一戰線理論政策研究隊伍逐漸形成,一些重要理論問題的研究取得進展,一些重要著作和文獻得以出版,統一戰線理論政策研究的熱潮蓬勃興起。通過開展理論研究,把學習、研究、宣傳結合起來,推動全黨做統戰工作。
習仲勛再次強調,統一戰線理論、統一戰線是一門科學
1983年4月1日,時任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共中央統戰部部長楊靜仁在《紅旗》雜志發表文章《新時期的統一戰線》,提出:“統一戰線問題,是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社會主義學說的一個重要問題。”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就論述了統一戰線問題,列寧發展了馬克思和恩格斯關于統一戰線的思想。馬列主義經典作家不僅指出無產階級政黨要爭取廣大的同盟者,而且指出工人階級內部也有統一戰線。
1985年2月,中共中央統戰部召開了新中國成立以來的第一次全國統一戰線理論工作會議。會議總結了近幾年統戰理論研究工作的經驗,討論了統一戰線這門科學的若干理論問題;醞釀成立了中國統一戰線理論研究會,討論通過《中國統一戰線理論研究會章程》,選舉124人為理事,23人為顧問,楊靜仁當選為研究會首任會長。2月6日,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書記處書記習仲勛到會作了重要講話。他講道,統一戰線理論是一門科學,馬列主義奠定了統一戰線的理論基礎和策略基礎,黨在長期的革命實踐中發展了統一戰線的理論和政策。統一戰線這門科學必須隨著實踐的發展而繼續向前發展,不能停滯僵化,否則就會失去生命力。實踐的歷史和現實對統一戰線理論研究工作提出兩方面要求。一方面,統一戰線的歷史經驗有待于從理論高度加以總結,以資借鑒;另一方面,新的歷史時期統一戰線出現的大量新情況、新問題、新經驗需要深人的調查研究和理論探討,以指導工作。6月9日,中共中央統戰部形成《關于全國統一戰線理論工作會議的情況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送中共中央。《報告》指出:“統一戰線理論是一門科學,是科學社會主義的重要組成部分。”7月9日,中共中央同意并轉發了這一報告。
這之后,全國統一戰線理論研究按照十省、區、市統一戰線理論座談會和第一次全國統一戰線理論工作會議報告的精神,進入了有組織、有步驟發展的階段。到1988年,已有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成立了統一戰線理論研究會。大多數較大的市,相當一部分地、州和許多縣,一些高等院校、大企業,一部分民主黨派,也成立了統一戰線理論研究會。全國統戰理論研究會會員總數達4萬人左右。8這支由統戰系統的人員和高等院校、黨校、社科院的人員,以及黨政有關部門、企業的人員三部分力量組成的研究隊伍逐漸發展壯大。統一戰線理論研究取得顯著成果。近年來,統戰理論研究以現實問題研究為主,同時在基礎理論研究、歷史研究、比較研究、多學科交叉綜合研究等多方面展開,編寫、出版了一批統戰理論研究相關文獻、專著、文集、資料,統戰理論研究刊物也迅速發展起來。統戰理論研究帶動了宣傳和普及,又在宣傳和普及基礎上不斷提高。
按照《中國統一戰線理論研究會章程》規定,1988年11月,第二次全國統一戰線理論工作會議暨中國統一戰線理論研究會理事會第二次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總結交流了第一次全國統一戰線理論工作會議以來統一戰線理論政策研究的成果和經驗,分專題討論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統一戰線的若干理論問題,制定了《1989—1993年全國統戰理論研究規劃綱要》,增補中國統一戰線理論研究會理事。這次會議上,有與會者提出關于統一戰線學的學科建設問題,馬克思主義統一戰線學是一門正在建立的科學。會后,中共中央統戰部向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黨委統戰部、統一戰線理論研究會轉發了會議主要文件。這次會議促進了統戰理論政策研究的開展和深人,對推動統戰工作全面開展起到了理論武裝和輿論支持的作用。
1992年5月13日,中共中央辦公廳轉發中央統戰部《九十年代統一戰線部門工作綱要》(以下簡稱《綱要》)。《綱要》總結了統一戰線工作的經驗,闡明了統一戰線工作的基本指導方針和主要政策,提出了90年代統一戰線工作的任務、目標和要求,對進一步加強統一戰線工作,具有重要指導意義。值得注意的是,《綱要》單列一章,要求重視統一戰線理論政策研究,做好宣傳、信息工作。
1994年7月,第三次全國統一戰線理論工作會議暨中國統一戰線理論研究會第二屆理事會議召開。會議總結交流了統戰理論研究工作的經驗和成果,明確今后一個時期統戰理論研究的方針任務;通過了《統一戰線理論研究規劃(1994—2000)》;修改了《中國統一戰線理論研究會章程》,選舉產生了由理事191人、常務理事68人組成的中國統一戰線理論研究會第二屆理事會,時任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共中央統戰部部長王兆國當選為會長。7月5日,王兆國向會議作報告,提出加強統一戰線學的學科建設,努力構建統一戰線學的理論體系。他指出,“統一戰線作為一門科學,必然有自己的概念、范疇、原理及其相互聯系構筑起來的理論體系。這是統戰理論研究的基礎建設”。
2001年1月,第四次統戰理論工作會議暨中國統一戰線理論研究會理事會召開。會議就黨的第三代領導集體對統一戰線理論政策的豐富、發展和創新從十個方面進行了概括,總結交流了統一戰線理論研究的成績經驗,討論通過了全國統一戰線理論研究五年規劃,明確了跨世紀統一戰線理論研究的基本方向和重點。
世紀之交,“統一戰線是一門科學”這一提法被寫入中共中央文件
2000年12月,中共中央召開了第十九次全國統戰工作會議。會議對統戰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新情況進行了全面分析,明確了新的歷史條件下統一戰線重要地位和作用,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黨的統一戰線方針政策和主要任務。會議討論了《中共中央關于加強統一戰線工作的決定(征求意見稿)》,并于12月31日下發。《中共中央關于加強統一戰線工作的決定》指出,統一戰線是一門科學。要深入調查研究統戰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不斷完善發展統一戰線理論政策,指導和推動統戰工作的開展。[9]
中共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進一步強調,統戰工作是一門科學
2015年5月,中央統戰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科學回答了新形勢下需要不需要統一戰線、需要什么樣的統一戰線、怎樣鞏固和發展統一戰線這三個重大理論實踐問題,明確強調統戰工作是一門科學,沒有很強的業務水平和工作能力是做不好的。這為新形勢下鞏固發展統一戰線、做好統戰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統一戰線學學科建設、統一戰線事業專業人才培養,以及專業學術期刊建設等取得階段性的突破在中共中央統戰部和教育部的支持下,中央社會主義學院積極推動統一戰線學學科建設。2013年9月16日,中央社會主義學院與山東大學達成共建統一戰線學二級學科及相應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學位授權點的合作意向。
年1月4日,中央社會主義學院理論學習中心組在《光明日報》發表《建設中國特色的統一戰線學》一文。2014年11月25日,中央社會主義學院與山東大學簽訂合作培養“統一戰線學”研究生協議。2015年,中央社會主義學院和山東大學聯合舉辦統一戰線學研究生教育,開始招錄統一戰線學研究生。這是統一戰線學首次作為獨立學科被納人我國國民教育招生系列,填補了我國高等教育的空白,標志著統一戰線事業專業人才培養的基礎工程正式啟動。
2018年12月,中共中央印發《社會主義學院工作條例》(以下簡稱《條例》),這是第一部由黨中央制定的關于社會主義學院工作的黨內法規。[《條例》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做好新時代黨的統一戰線工作的重要思想,集中體現了黨中央對新時代統一戰線人才教育培養和社會主義學院工作的新要求,為做好社會主義學院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條例》突出強調了新時代社會主義學院的性質定位、功能作用、總體要求、工作方針、基本任務、培訓目標。《條例》第三十二條規定:“社會主義學院應當加強學科建設,打造統一戰線、多黨合作、中華文化等特色學科。”《條例》第三十三條規定:“中央社會主義學院可以依法申請取得相關學科的碩士、博士學位授予權,納人國家學位管理體系。具備條件的地方社會主義學院,可以與國內有關高校聯合開展研究生培養工作。”這就為社會主義學院與高校聯合辦學提供了重要保障。
在黨和政府有關部門的重視和持續推動下,湖南、廣西、山東、四川、浙江等地社會主義學院先后與當地高校聯合培養統一戰線學或統一戰線理論與實踐方向的學生。2024年6月20日,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成立了統一戰線教研部,統一戰線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進入“快車道”。
2017年2月,由中共重慶市委統戰部主管、重慶市社會主義學院主辦的《統一戰線學研究》正式出版發行。這是國內首個統一戰線學專業學術期刊,為統一戰線這一專門科學的發展提供了重要平臺。
2020年12月,北京社會主義學院與山東大學政治學與公共管理學院簽署聯合舉辦統一戰線學論壇的合作協議,約定“十四五”期間,每年舉辦一屆統一戰線學論壇,打造“統一戰線學論壇”品牌,搭建高端學術交流平臺。2020年以來,兩院已聯合舉辦4屆統一戰線學論壇,論壇規模逐年擴大,關注度和影響力也越來越大。論壇主題鮮明,首屆論壇以“統一戰線學與中國話語體系”為主題,第二屆論壇以“新時代統一戰線與中國式現代化”為主題,第三屆論壇以“強國建設、民族復興與統一戰線”為主題。2025年4月,第四屆統一戰線學論壇在山東青島舉行。本屆論壇以“大統戰工作格局下的統一戰線學學科體系建設”為主題,設置了主旨報告、大會發言、分論壇研討等環節。來自全國高校科研院所和社院系統等80家單位的150余位統一戰線理論研究專家學者與會交流。
回望“統一戰線是一門專門科學”提出80年,統一戰線這門科學與統一戰線實踐在良性互動中不斷創新發展,促使統一戰線更好發揮凝聚人心、匯聚力量的政治作用。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是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關鍵時期,統一戰線在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上的作用更加重要,在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上的作用更加重要,在增強黨的階級基礎、擴大黨的群眾基礎上的作用更加重要。統一戰線事業的發展更需要專門人才,更需要統一戰線理論方針政策研究發揮作用,研究統一戰線的新情況、新問題,推動統戰工作邁上新臺階。立足“兩個大局”,站在新的歷史方位,發展壯大新時代愛國統一戰線更需要建設中國特色的統一戰線學,彰顯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團
作者簡介:趙晨希,北京社會主義學院教師。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統一戰線工作部.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做好新時代黨的統一戰線工作的重要思想學習讀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4:1.
[2]毛澤東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376,415.
[3]李維漢.李維漢選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566,568.
[4]中共中央統戰部研究室編.歷次全國統戰工作會議概況和文獻[M].北京:檔案出版社,1988:437-438,530-531,545,550,551-555,560-562,569,575.
[5]中共中央統戰部編著.中國共產黨統一戰線史[M].北京:華文出版社,2017:348,402,474,479.
[6]中共中央統一戰線工作部編.統一戰線工作干部基本讀物——統一戰線文選[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2:260.
[7]中共中央統一戰線工作部,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新時期統一戰線文獻選編[M].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85:187-188,284-285.
[8]中共中央統戰部研究室編.歷次全國統戰工作會議概況和文獻:1988-1998[M].北京:華文出版社,1998:83,102,359,361,368,369,370-372,396,398,418.
[9]毛澤東最早提出“統一戰線是一門科學”[].文史博覽,2016(1):32.
[10]李小寧.統一戰線工作是一門科學——關于建設中國特色的統一戰線學[J].中央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5(5):20.
[11]中共中央統戰部,中央社會主義學院編.《社會主義學院工作條例》學習讀本[M].北京:華文出版社,2020:17,24-25.
(編輯:秦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