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段時間,我的心情總是很沉重,學習壓力如同烏云籠罩在頭頂,令我感到窒息。盡管每個傍晚我都在羽毛球場上揮灑汗水,但內心的糾結纏繞一刻也不曾停歇:過去的努力是否值得,未來的方向究竟在哪里?
問題總在空中打轉,使我難以安寧。我不止一次地暢想:若能提前知道高考結果該多好,我就不需要這么痛苦了!
這是一種逃避嗎?我不知道。
高考的腳步漸漸逼近,習題做了一沓又一沓,測驗一撥接著一撥。一次又一次的考驗,沒能讓我找到前進的方向,反倒讓我更加迷失了自我。夜里,我常常輾轉反側。月光冷冷地映在窗前,像是在戲謔我的不安,讓我更加難以入眠。
高考那天,我就像一個徹底迷失方向的旅人,步履沉重,猶疑而困頓。
時鐘的指針緩緩移動,時間竟如此漫長。當考場的大門打開時,我再也無法掩飾自己內心的空洞。那一刻,我模糊的表情指向的是失望,還是無奈?我看不清。
我回到球場上,手握球拍,試圖在訓練中找回丟失的自己,卻發現這項熟悉的運動也已變得陌生。
西西弗斯推著巨石上山,18歲的我也面臨著命運中的挑戰。
最終,我把一切悄然咽下,訓練、備考、訓練、備考……直至筋疲力盡。在痛苦中,一切漸漸清晰,我明白了,意義不在于抵達,而在于用心感受整個過程,不留遺憾。
我選擇了復讀,頂著他人疑惑的目光,勇敢前行。
看清了眼前的路,心就沉下來了,我發現每天的上學路上都藏著不同的風景。那些被時間印刻的細水長流的努力,成了青春里不可或缺的印記。一次又一次小小的進步,積攢成了勇氣,推著我不斷往前。
終于,我走出了那片陰霾。
(本刊原創稿件,插圖由視覺中國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