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次看你們寫校園生活和學校里的朋友,我總是會想到自己讀書時的同伴。
讀書的每個階段,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或性情相合,或興趣一致,或者僅僅是座位離得近,我們總會和一些人處出更親密的關系。他們就像我們成長之路上的刻痕,想起他們,就想起了一段時光。
上小學的時候,我有一個很好的朋友,她每天會繞路到我家叫我上學。我們上下學的路上會經過一個很大的公園,我倆幾乎把全部的課余時間消磨在了那里,撈魚,玩水,你追我趕,坐在石階旁的斜坡上往下滑……到了初中,我們還在玩這些幼稚的游戲。上大學時她選了藥學專業。后來,每每想到童年頑皮的好友,成了一個一本正經的醫務工作者,我簡直要忍不住笑出聲來。
我上高一的時候,也有個每天一起上學的同伴,她會在中午敲我家門,探頭進來問一聲“走了嗎”。和我一樣,她的個子也小小的。她成績極好,讀計算機專業一路讀到博士,后來做了程序員。上次聯系時,她正在得克薩斯州,一人一貓,自駕長途旅行。
也是上高中的時候,班里有一個男生,手里永遠拿著一本《高中地理地圖冊》。因為他是雷打不動的第一名,所以漸漸地,看那本書的人多了起來。我甚至記得,有一節生物課上,我偷偷研讀“第一名嚴選”,被生物老師點名批評了。他高考時的成績不理想,后來選了市場營銷類的專業。大學四年,他學習非??炭啵n業之余還堅持自學英語、法語。畢業后,他在國際郵輪上工作。他應該是我們中間最早完成環游世界這個夢想的人,長年在微信朋友圈里分享不同國家和地區的美食、風貌。
我記得有個女孩子,理想是成為一名記者。她就是大家調侃的“風一樣的女子”,愛打球,對投身新聞事業抱有莫大的決心。讀研時,她主動申請去非洲實習,畢業后換了幾份工作,終于如愿做了調查記者。
有個女孩子,是我見過的最用功的同齡人。第一次考研失利,她沒有氣餒,繼續復習備考。早上天還沒亮,她就悄悄起床去圖書館學習了;晚上很晚,我們都睡了,她還一個人蹲在陽臺上看書。研究生畢業后,她去了一所頂尖的醫科大學讀博、做科研。
我讀研時,有兩個同專業的好朋友,我們一直保持著緊密的聯系。其中一個女孩子,做了老師。她性情灑脫、待人真誠,是那種關心世界的人。她曾利用假期在孤兒院做志愿服務工作,長時間照顧那些生活無法自理的孩子。另一個女孩子做事沉穩周全,后來在清華大學做行政工作。
到了某個年齡,你會發現,朋友都是一程一程的。你們總會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走上各自不同的道路,但你們對彼此的關注和關心是不會止歇的。
今天回看,我發現,生活的延展遠超想象。我們曾坐在一間教室里聽課,曾在同一間寢室里生活,但后來,不管是空間意義上,還是專業意義上,我們都漸行漸遠。我們慢慢脫離了以分數為核心的成敗二元論,用更多時間和精力去探索屬于自己的有意義的人生。
編這期雜志的時候,我一直在想:有什么可以分享給此刻,周遭充斥著中考、高考、填報志愿這些話題的你們嗎?
現在我知道了,那個答案就是:如果你取得了很好的成績,那么恭喜你,知識會充分塑造你打量世界的坐標,夯實你腳下的路,幫你站得更高、走得更遠;如果你沒有取得理想的成績,不要怕,背挺直,往前走,遲早有一天,你也會成為閃閃發亮的大人。到那個時候,你將有力量解決今天所困擾和擔憂的一切。
(本刊原創稿件,視覺中國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