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F274;G642 文獻標志碼:A DOI: 10.13714/j.cnki.1002-3100.2025.09.036
XIANYU Jianchuan (Shanghai Dian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13O6, China)
Abstract:Theall-Englishcourse\"Suply ChainandProcurement\"isa maincourseof thelogisticsmanagementmajorinShanghaiDianjiUniversity.ThispaperintegratestheOBE(Outcome-BasedEducation)philosophyintotheinstructionaldesignof the course,aiming toshiftthefocusfromateacher-centeredtoastudent-centeredteaching model.Thisinvolvessetingcourseobjectivesrientedtowardsoutcomes,optimizingteachingcontent,innovatingteachingmethods,enhancingteachingresources,analyz ingteaching efectivenessbasedontheatainmentofcoursebjectives,continuouslyimprovingcourseinstructionaldesigntoen hanceteachingqualityandcontiualladapting totheneedsofnewtechnologiesandindustrialdevelopments.Thegoalisto support the fulfillment of graduation requirements for students majoring in logistics management.
Key words: OBE concept; supply chain and procurement; teaching design; goal achievement
0引言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快,我國企業嵌人國際產業分工的程度越來越深,對國際化人才的需求持續增長。在此背景下,上海電機學院重視國際化人才的培養,開設了《供應鏈與采購》全英語課程作為物流管理專業本科生的選修專業課,以塑造學生國際化視野、培養學生國際化思維和理念、提升學生國際競爭能力。
OBE(Outcome-basedEducation,成果/目標導向教育)教育理念起源于美國,由學者Spady首次提出,之后很快在教育界得到了認可和廣泛應用[2-5。OBE是一種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聚焦于學生通過教育能獲得能力的培養,學生學到了什么遠比怎樣學習更重要,這與以內容驅動、重視投入的傳統教學模式形成了鮮明對比[6。OBE遵循反向設計原則,它的邏輯起點是需求]。首先以國家、社會發展需要,以及行業和產業發展需求為導向,確定培養目標,描述學生在畢業后5年內能取得的職業和專業成就。

然后,依據培養目標確定畢業要求,明確學生畢業后應具備的知識、能力和素質。細化畢業要求指標,確定課程體系,設計課程教學目標,設計基于目標達成的考核體系,持續改進教學過程,實現對畢業要求的支撐,促成畢業目標的達成[0-13](如圖1所示)。
在供應鏈管理和采購領域,OBE 原則的實施有巨大的潛力。全球市場的動態性和復雜性對供應鏈領域從業者應具備的專業理論知識、實際技能和能力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本文將OBE教育理念融人《供應鏈與采購》全英語課程教學設計中,強化教學過程中學生的主體地位,以預期學習產出和學習效果為出發點和歸屬,從課程定位與目標,教學內容與方法、課程評價等方面持續改進和探索,對于改進和提升教學質量,提高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質量有重要意義。
1根據畢業要求指標點,細化課程目標
基于OBE理念的教學設計遵循反向設計原則,首先明確課程對畢業要求的支撐,在此基礎上以課程目標為起點完成課程內容的優化、教學方法選擇及評價改進機制的建立。
物流管理專業培養目標的制定以國家戰略需求、長三角區域經濟發展為指引,以行業和產業當前及未來人才需求和國家人才戰略為導向,對接臨港新片區經濟與產業發展,遵循“產教融合、實踐育人、卓越培養”的理念,符合國家和區域發展戰略以及學校辦學宗旨,體現了一定的前瞻性和引領性,能反映畢業生發展預期,體現專業特色和優勢。物流管理專業課程體系設置面向社會發展需要和職業能力需要,依托裝備制造、工程管理等學校優勢學科,以物流技術應用能力和綜合管理能力為主線,加強物流和供應鏈基礎類、專業基礎類和專業類課程的設置。同時注重國際化視野和價值的引領,強化實踐,突出對學生實踐與應用能力的培養,形成以職業證書、專業認證為導向,能夠與國際對接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
《供應鏈與采購》全英語課程是物流管理專業的主干課程,以全英語形式教學,課程融管理思想、技術和方法于一體,從供應鏈管理的基礎理論入手,研究供應鏈環境下采購管理的基本理論、運作流程和管理規范,幫助學生樹立從原材料供應商直至最終消費者的整體觀念,掌握跨組織的基于供應鏈的采購流程和方法,啟發學生從更為廣泛的范圍去思考企業的采購管理創新問題,培養學生的英語思維和表達,為畢業后迅速融入國際性工作環境打好基礎。
在OBE理念的指導下,《供應鏈與采購》全英語課程的設計體現了以“產出為導向”,并以“畢業要求”作為邏輯出發點(如圖1所示)。在制定課程教學目標時,從畢業要求出發,確定課程教學目標與物流管理專業畢業要求及其指標點之間的對應關系。以課程教學目標為依據,制定各階段學習成果并將其分解為多個學習任務,通過課程教學達成落實對應畢業要求和指標點的達成 (如表1所示)。

明確課程教學目標能夠更有效地指導課程設計和教學實踐,以確保課程內容與學生需求和畢業要求相一致、學生獲得的知識和技能與該領域的最佳實踐和現實需求相契合。同時,也有助于確定課程的重點、制定教學計劃和評估學生的學習成果。例如,課程目標3的達成要求學生掌握戰略采購流程和采購談判等技能,有利于學生在日后的職業生涯中更好地應對挑戰和機遇。此外,課程目標的明確還有助于針對不同類型的學生制定個性化的教學策略,以滿足他們的學習需求和學習風格。
課程教學目標也為學生提供了一個明確的學習框架,幫助他們更好地規劃和管理自己的學習過程。通過了解自己在課程中應該達到的目標,更有針對性地選擇學習材料、制定學習計劃,并評估自己的學習進展,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性、創造力和批判性思維。
2重組和優化教學內容,建設教學資源
根據上述教學理念和課程教學目標,在明確學生應該達到的核心技能和知識的基礎上,重新組織課程內容。從采購與供應鏈管理的核心內容出發,以采購與供應鏈管理的“戰略-組織-關系-運營-信息-績效”為主線,系統闡述采購與供應鏈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實際應用,以確保內容的連貫性和邏輯性。課程借鑒國內外最新教學和科研成果,以供應鏈視角闡述采購與供應鏈管理。在教學內容的選擇和安排上,力圖將所教授的知識與學生在先修課程中學過的內容做到“無縫”銜接。在此基礎上,總結歸納供應鏈環境下有效管理采購職能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密切跟蹤供應鏈管理發展趨勢和最新動態,添加最新行業趨勢和案例研究,以“強調基礎知識,注重管理實踐”為原則,遵循“理論闡述、真實案例、項目導向”的體系結構,調整課程結構和學習路徑。
針對不同教學環節,開展課程教學資源建設,以更好地支撐課程教學環節的實施。包括編寫教材、設計案例分析、制作教學視頻、開發在線學習模塊等。教學資源應該與課程內容和目標相一致,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學習體驗。例如,設計交互式的在線模擬游戲來幫助學生理解實際的供應鏈和采購管理挑戰,讓學生在虛擬環境中體驗實際的管理挑戰,并學會解決問題和做出決策。制作教學視頻,通過講解、演示和實例展示來幫助學生理解復雜的概念和技術,提供靈活的自主學習時間和空間。創建課程在線討論和團隊合作平臺,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和合作。學生可以在平臺上分享觀點和經驗,討論課程內容和案例分析,共同解決問題和完成項目任務,從而增強學習效果和團隊精神。
教學資源建設中,課程團隊也非常注重對已有優秀資源和工具的應用。例如,利用開放式教育資源中的免費教材和課件,使用智慧樹在線教學平臺和教學工具軟件來創建交互式課堂活動和在線測驗。以豐富課程內容,提供更多樣化的學習體驗,增強學生的參與度和學習動力。
由于供應鏈與采購管理領域的知識和技術在不斷發展和變化,因此,課程教學資源的更新和改進非常重要。教學團隊密切關注行業動態,定期審查和更新課程內容,并根據學生反饋和教學評估結果調整教學方法和資源設計,以確保課程資源的及時性和有效性。
3改進教學方法,促進目標達成
《供應鏈與采購》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課程,教學過程改填鴨式教學為課堂互動與啟發式教學,改單純教師面授為多樣化教學手段,以充分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增添了學習樂趣,強化了專業技能。
3.1情景模擬教學法
情景模擬教學法以學生為主體,教學中對特定場景進行還原,引發學生的態度體驗,加深其對知識內涵的理解,做到學以致用。以“采購談判”模擬為例,首先由教師給出背景案例,然后將學生分組,在模擬的采購談判場景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如采購經理、供應商代表等。學生需要根據給定的情景和要求,進行角色扮演、提出議價策略、進行談判溝通,并達成最終的采購協議。通過這樣的模擬活動,學生可以提高談判技巧、溝通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在應用情景模擬教學法時,要根據課程目標,合理設計情景模擬活動,確保活動的真實性和有效性。同時,要充分引導和指導學生,在活動中發揮主動性和創造性,促進學生的參與和交流,以達到教學目標、提升學習效果。
3.2案例教學法
鼓勵學生透過現象看本質,培養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引導學生主動觀察身邊的采購管理實踐,思考和探索企業采購實踐中面臨的問題和困難,運用所學專業知識去解釋分析問題的原因,嘗試提出具有針對性的解決策略。以“Chapter6 SupplierEvaluation and Selection”為例,每個學生都會進行個人采購,在教學中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反思自己的日常購買行為,并將消費者購買行為與企業采購活動進行比較,深化對供應商選擇和評估、采購流程優化等相關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學生還以課程項目小組為單位,利用課后時間對周邊企業進行實地調查訪問,收集資料,選取企業采購組織形式、供應商質量管理、采購流程管理某一方面的具體實踐進行總結,并以項目報告形式在課堂上進行匯報,通過分析總結出典型案例,在課堂上進行展示。鼓勵學生站在不同的角度自由思考、大膽假設,增加英語專業課程本身的新穎性和趣味性,同時提高學生對英語教學的接受及認可程度。讓學生用所學的知識來解釋身邊的采購實踐;讓身邊的采購實踐來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最終實現理論教學與實踐應用相結合,提升學生職業素養。
3.3翻轉課堂
將課堂內外的學習活動進行顛倒:學生在課堂之外通過預習視頻、閱讀材料等方式學習知識,而在課堂上則進行問題討論、案例分析、實踐操作等互動性較強的活動。在“供應鏈與采購”課程中,翻轉課堂的應用可以提高學生的參與度、深度學習和實踐能力。如對“Chapter8StrategicCost Management”和“Performance Measurement andEvaluation”兩章采取翻轉課堂。課前,學生通過教師提供的課前引導和資源,高效地完成新知識的初步理解和整合,為下一階段的深度學習做好準備;課中,學生通過協作、活動和指導進行知識的轉化、整合和遷移;課后,學生通過教師所提供的資料進行學習的反思和拓展,完成整個學習過程的相互關聯。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教師引導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梳理,總結出自己的見解,形成自己的觀點,并在學習小組內進行討論和交流,提供了一種更有效的知識分享渠道,不僅能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意識,還鍛煉了他們的歸納總結能力和英語語言表達能力。
3.4實地調研 + 專家進課堂
為了提高學生的專業認知,組織學生到企業進行參觀考察,通過實地調研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供應鏈環境下采購管理的特點,并結合中國的國情,對調研企業所存在的問題進行診斷,討論提出行之有效的改進意見。同時,通過課程導人“專家講座”的授課形式,每學期聘請知名學者和企業專家為學生進行專題講座,分享采購管理的研究和實踐經驗。引導學生深入了解采購管理理論學習的必要性和實用性,不僅要掌握理論知識,更要理解其在實踐中的應用,以及理論與實踐之間的密切聯系和顯著差異。通過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鼓勵他們將采購管理與供應鏈管理方向視作職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并在職業規劃中有意識地納入這些方向,從而使所學知識得以真正轉化為實踐中的技能和經驗,為未來的職業生涯打下堅實的基礎。
4基于課程目標達成度,持續改進教學過程
課程注重平日督促,鼓勵知識積累和能力培養,增加課堂小測驗和階段測驗的比重,增加小組作業的比重,增加實踐技能考核的比重,減少期末考試在總評分值中的比重,同時量化平時成績評定標準,防止期末考試流于形式。本課程建立了較為完善的試題庫和分項習題集。實行教考分離,將教學過程和評估過程分開。例如,設計了項目式評估任務,要求學生分組完成一個真實的供應鏈與采購項目,包括制定采購計劃、優化供應鏈流程、解決供應商管理問題等,以考察學生在實踐中應用課程所學知識和技能的能力;要求學生形成該項目的團隊項目報告,評估報告的質量和內容,以及學生對課程內容的理解和應用能力。教學中還組織討論與辯論活動,讓學生就課程中的熱點問題和爭議展開討論,并提出自己的觀點和論證。通過討論與辯論活動,評估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溝通表達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此外,課程團隊還設計了開放式問題,要求學生結合課程所學知識和實際經驗,進行問題解答和分析。評估學生對問題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思路。
在對《供應鏈與采購》課程教學目標進行細化、分解的基礎上,通過平時作業、隨堂練習、討論和辯論、分組項目等組成平時考核和期末考試一起完成對學生相關能力和知識的掌握情況,評價學生對專業知識的應用情況。利用學生的實際學習成果來評估教學效果,并對課程目標的實現情況進行分析,幫助教師了解教學效果,為教學改進提供有價值的反饋。通過觀察學生的學習成果,可以發現他們在課程中的強項和薄弱項,進而調整教學策略和方法,以更好地滿足課程目標和學生需求。這樣的評價方式注重實踐,更加客觀準確地反映了教學的質量和效果,有助于不斷提升教學水平和學生學習體驗。課程目標與考核方式對應關系如表2所示。

根據表2中課程教學目標與考核方式的對應關系,按式(1)和式(2)計算課程分解目標達成度和總目標達成度[。 課程分解目標達成度
總評成績中支撐課程目標相關考核環節平均得分/總評成績中支撐課程目標相關考核環節目標總 課程總目標達成度
課程總評成績平均值/課程總評成績總分
式(1)和式(2)可以分別計算每個學生的課程目標達成度,也可以計算教學班的整體達成度。設定課程目標期望值(通常定為0.6),應用課程目標達成度評價方法,對《供應鏈與采購》全英語課程各教學目標及課程總目標達成度進行分析,若評價值在期望值以上,認為合格,達到預期學習目標。對達成度較低的課程目標,要深人分析、查找原因,從教學設計入手,提出針對性改進對策,并在后續課程教學過程中予以落實,持續改進課程教學過程,提高課程目標達成效果,保障課程質量持續提升,促進課程所支撐畢業要求的達成。
5結束語
《供應鏈與采購》是物流管理專業的一門專業主干課,為求內容體系與國際學術接軌而設置為全英語教學課程。將OBE教學理念融人該課程教學設計,將課程目標與學生的學習成果聯系起來,改變以“教”為中心的教學模式,致力于構建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體系,啟發學生從更為廣泛的范圍去思考企業的采購管理創新問題,激發他們的創新意識和問題解決能力,培養他們成為具有全球化思維和創新精神的供應鏈與采購管理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SPADY W G. Choosing outcomes of significance[J]. Educational Leadership,1994,51:18-22.
[2]RAMMP,K AJAYANDGNA. Geoscience curiculum:Aproach through leaming taxonomyandoutcome based education[J].Higher Education for the Future, 202O(7):22-44.
[3]母立芳,武一,蔣宗禮,等.基于OBE理念的雙語課程教學設計與實踐[J].電氣電子教學學報,2022,44(5):46-50.
[4]計華.基于OBE理念的財經類高校創新創業教學模式變革[J].江蘇高教,2023(12):91-93,130.
[5]劉衛東,黃蕾,馮若雯.基于OBE人才培養模式的本科教學質量管理體系重構[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21(10):19-30.
[6]葉慧,謝美娥.OBE理念下應用型本科物流管理專業課程教學改革探索[J].現代商貿工業,2020,41(35):53-54.
[7]畢雪萍.OBE案例教學過程性評價研究[J].管理案例研究與評論,2023,16(1):107-114.
[8]孫海民,蔡永華,李秀云,等.以成果為導向的學習活動教學設計[J].高教發展與評估,2022,38(6):99-11,123-124.
[9]PREMALATHA K.Courseandprogramoutcomesasessent methodsinoutcome-basededucation:Areview[J].JournalofE-ducation,2019,199:111-127.
[10]SHAHEENS.heoreticalperspectivesandcurentchalengesofoutcome-basedducationframework[J].InteratioalJoualofEngineering Education,2019(1):122-129.
[11]鞏建閩.實施基于成果教育OBE的原因及策略[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6(6):48-53.
[12]李庭曉,辛斌杰,鄭元生.基于OBE教育理念的《產業用紡織品》全英語課程的教學設計[J].科技視界,2019(36):157-158.
[13]李志義,王澤武.成果導向的課程教學設計[J].高教發展與評估,2021,37(3):91-98,113.
[14]解芳,朱磊,林紅旗,等.專業認證驅動下《機械原理》課程目標達成度評價策略及應用[J].價值工程,2018.37(18):293-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