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S66 文獻標識碼:B
Integrated Management Technology for Overloaded Orchards
ZHU Yingwei (Yuncheng County Forestry Bureau,Yuncheng Shandong 2747Oo,China)
Abstract:Overloading is a common phenomenon in orchard production,leading to accelerated decline in tree vigor,frequent pestanddiseaseoutbreaks,andsignificantdeteriorationinfruitquality,which severelyafects theeconomicbenefitsof fruitgrowers.Therefore,itisparticularlyurgenttostrengthen technical management measures foroverloadedorchards.This paper,based onthe actual productionoforchards,deply analyzes thecauses of overloading,proposes scientificmethods for determination,clarifiesitspotentialhazards,andaccordinglyputsforwardaseriesoffeasiblerectificationstrategies.Theaimis toprovidetheoreticalguidanceforfruit treeproductionpracticeand promotethehealthydevelopmentof thefruittreindustry.
Keywords:overloaded orchard;causes;determination;hazards;rectification measures
鄆城縣地處黃河沖積平原,土層厚度 gt;60cm 土壤肥沃,冬季干旱夏季多雨,雨熱同季,四季分明,是落葉果樹適栽區。現有果園面積約0.2萬 hm2 (3萬畝),有產量果園面積約0.14萬 hm2 (2.1萬畝),約1/2以上的果園存在不同程度的超負載和大小年結果現象(見圖1)。
1超負載果園形成原因
1.1 果農追求短期效益
果樹作為多年生植物,幼樹期僅投入而無產出。進入結果期后,部分果農因急功近利,不愿進行疏花疏果,力求產量最大化。但這種超負荷的結果方式會嚴重削弱樹勢,形成“大小年”結果現象。
1.2果農對果品質量認知不足
部分果農錯誤地認為產量越高則收益越大,因此盲自追求高產而忽視了果品質量。實際上,果品質量才是決定市場價值的關鍵因素,優質果品能夠實現優價。過度負載會導致果品質量下降,包括口感變差以及病果、裂果、小果、次果增多,這些果品在市場上往往無人問津,其價值遠低于優質果品。

1.3 肥料補給不充分
果樹因過度負載而消耗大量營養,若此時基肥、追肥、葉面肥施入不足,尤其是有機肥施用量不足,將導致樹體營養入不敷出,嚴重削弱樹勢。這不僅會影響當年的花芽分化,還會對第2年的產量造成不利影響,進一步加劇“大小年”現象的發生。
2 超負載果園的判定方法
2.1根據葉片生長勢判定
正常狀態下,葉片舒展、葉面積大、濃綠有光澤且厚度大。如果葉片顏色變淺、變黃甚至失綠,葉面積小,或雨后和高溫情況下很容易出現萎蔫、變形甚至落葉,則為超負載。
2.2根據新梢萌發生長情況判定
如果新梢正常萌發,則春稍長而秋稍短。春梢萌發 40cm 以上、秋稍 15~20cm ,生長旺盛,則負載量恰當;若春梢萌發短或新梢停長后秋稍無法萌發等,則為負載過量。此外,摘心抹芽后,二次枝的生長速度、萌發量也是判定依據。若二次枝正常萌發且生長旺盛,則負載量合適,反之則視為超負載。
2.3根據果實膨大情況判定
花后1個月為幼果膨大期,此時幼果膨大明顯則為合理負載;如膨大緩慢或者萎焉脫落則為超負載。
2.4根據果皮顏色判定
負載合理的果園,果皮顏色偏綠色。一般表現為綠色、翠綠色、黃綠色或者深綠色;如果果實呈現明顯淡綠色、淡黃色或者是黃褐色,果皮底色為淺綠色,則為超負載果園。
3超負載果園的危害
3.1 樹勢衰弱
超負載果園當年新梢短甚至無法抽出新梢。葉片少且葉面積小,光合效率差,制造的營養物質減少。而大量果實消耗大量樹體營養,使得營養物質收支失衡,進而導致樹勢在一年內顯著衰弱。
3.2造成大小年結果現象
花期和果實膨大期需要消耗大量樹體儲藏營養。若留果量過大,營養競爭將變得激烈,花芽分化可能因缺乏足夠的營養物質支持而受到影響,導致花器發育不完善、生理分化和形態分化不完全,甚至無法形成花芽。這將造成第2年果樹減產甚至絕產,從而形成大小年結果現象。
3.3 樹體抗逆性降低
超負載果園樹勢衰弱、營養水平低、樹體抗逆性差,表現為抗病性和抗寒性差,果樹易感染病害,如輪紋病、炭疽病、霉心病、褐斑病等,且樹勢越弱,感染程度越嚴重。同時,冬季不耐寒,樹體易受凍害和倒春寒的危害。
3.4 果品質量下降
掛果量過大時,樹體營養物質競爭激烈,果實的膨大會受到影響,導致果個變小。此外,果實營養物質的積累和轉化也會受到影響,表現為口感差和著色不良,從而嚴重降低果品質量。雖然產量可能增加,但由于品質下降,經濟效益并未得到提升。
3.5 采前落果嚴重
負載過大、營養物質匱乏,易造成采前落果或果實萎縮現象,失去商品價值,白白浪費樹體營養。
4超負載果園管理措施
4.1 增施腐熟有機肥
有機肥可為樹體持續均衡地提供各種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有助于恢復樹勢、疏松土壤、提高根系透氣性,并能改變土壤理化性能、調節土壤酸堿度,從而增強根系吸收能力。
4.1.1 施肥時間
9月下旬至10月上中旬是施入腐熟有機肥的最佳時期。此時正值根系第2個生長高峰期,斷根可快速長出新的毛細根,根系吸收能力強,可快速吸收有機肥中的營養物質并轉化為樹體儲藏營養,提高樹體的抗寒性和抗病性,為第2年早開花、花期集中及高坐果率等提供物質保障和能量支持。
4.1.2 施肥量
根據樹齡和產量合理確定施肥量。 3~4 年生果樹每畝( 667m2 )施入 1500kg 有機肥, 5~ 6 年生果樹每畝( 667m2 )施入 2000kg 有機肥,并按“斤果兩斤肥”的原則進行施入。對于一般成齡樹,每株施人有機肥 50kg 、尿素 150g 、鈣鎂硼肥 3~4kg 、硫酸鉀 0.5kg ,同時每畝( 667m2 )施入生物菌肥 5~10kg 號
4.1.3 施肥方法
常用的是溝施法。在樹冠垂直投影外緣以內10cm 處,與樹行同方向挖條形溝,溝寬 30~ 40cm 、溝深 40~50cm 。將肥料均勻撒入溝內土壤上,與土壤充分混合后填入溝底,最后覆蓋土壤。
4.2適當增加氮肥用量
氮肥可促進果樹新梢生長,提高葉片光合作用效率,促進細胞分裂和蛋白質合成,有助于加快恢復樹勢。不同生育期氮肥施用量不同。1)一般結合秋季基肥每畝( 667m2 )加入尿素 10~15kg 。2)在果樹發芽前 10~15d 每畝( 667m2 )施人尿素 10~15kg (采用多穴少施法以避免燒根),施肥后立即進行全園灌溉。3)萌芽水后 4~5d 進行穴施,每畝( 667m2 )用碳酸氫銨 75kg 。4)謝花后15~20d ,每畝( 667m2 )追施水溶速效氮肥 5kg 并立即進行隔行小溝灌水。5)在5月—6月結合果園噴藥,加人尿素、磷酸二氫鉀及微量元素肥料進行葉面追肥,濃度控制在 0.2%~0.5% 。
4.3 適度重剪
結合冬季修剪,對果樹進行適度重剪,可刺激樹體萌發新梢、更新結果枝并恢復樹勢,對提高果樹產量、品質和經濟效益具有重要作用。需注意對大傷口及時涂抹愈合劑進行保護。適度重剪的方式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4.3.1控制干高和上強
通過夏季拉枝、疏除強旺枝等方法,削弱果樹頂端優勢,避免上部強旺生長消耗過多樹體營養,影響下部結果枝的通風透光、花芽分化及果實生長發育。同時,將干高控制在 2.5~2.8m 以下,便于套袋、噴藥、采摘及轉果等操作。
4.3.2 疏枝
疏除主干上直徑大于主干直徑1/3的強旺枝、背上枝、交叉枝、重疊枝、串門枝、病枝和弱枝等,打開光路,增強樹勢。對于需要疏除的枝條,有位置的留 3~5cm 橛并剪成斜馬耳狀切面,無位置的則從基部直接疏除。
4.3.3 結果枝重回縮
將結果枝前端 1/4~1/3 短截,疏除分化差、 營養弱的花芽。弱結果枝及時回縮到健壯花芽處, 長放過長的結果枝及時回縮到壯枝壯芽處,避免結 果部位外移、控制花量、節約養分,從而提高坐果 率。枝勢弱的下垂枝短截到上芽處以提高枝勢并復壯結果枝。
4.3.4提高第一主枝高度
逐年疏除下部過低或下垂近地面的結果枝,使下部第一個主枝離地面垂直高度不低于 1m 。有助于促進下部主枝的通風透光、增加光合作用效率并提高花芽分化質量進而提升坐果率和果品產量與質量。
4.3.5 環剝或環割
對于生長旺盛的單株果樹,在5月一6月份選擇主干或主枝基部光滑部位進行環剝或環割處理。環剝需切斷韌皮部深達木質部并剝去樹皮(寬度為干徑的 1/10~1/6) ,然后用塑料薄膜包扎好傷口以避免雨水進入或害蟲吸食樹液;環割則需包扎傷口并在 7~10d 傷口愈合后再進行第2次環割處理。通過環剝或環割可有效控制樹體的營養生長并促進生殖生長從而提高花芽分化質量、坐果率及果品質量。但需注意避免環剝過寬導致死樹或嚴重削弱樹勢的情況發生時,可選擇環割處理作為替代方案。
4.4 花期人工授粉
購買優質花粉或自制花粉進行人工授粉作業。可采用點授法、鵝毛球授粉法或授粉槍授粉法等方式進行授粉作業。使用授粉槍時每天兩次、每畝G 667m2 )用 20g 花粉可有效提高坐果率,連續噴3d ;若沒有授粉樹則需多授幾次;若配備授粉樹且天氣良好則可授 1~2 次即可。
4.5嚴格疏花疏果
嚴格疏花疏果有利于克服大小年,提高果品質量。原則是留優去劣,即疏除病果、小果、裂果、葉磨果、傷果、銹果、對啶果等。早疏可節省養分消耗,同時需注意“疏果不如疏花、疏花不如疏蕾、疏蕾不如疏花序”的先后順序原則進行作業,以減少工作量并提高作業效率。
通過花前復剪作業剪除多余及花芽分化差的果枝,以減少后續疏花工作量。不同樹種需采取不同的疏除措施,如梨樹需疏除多余花序及中心花,而蘋果則需疏除邊花等。同時需注意防范倒春寒及低溫天氣對坐果率的影響,并采取相應措施進行防范處理,以確保果樹正常生長發育及果品產量與質量的穩定提升(見圖2)。
4.6加強病蟲害綜合防治
只有將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學防治等有機結合,做好綜合防治,才能經濟高效省工省時地防治病蟲害。

4.6.1 農業防治
1)種植樹種應相對單一。多樹種混植可能導致病蟲害在不同樹種間轉移寄生,進而增加病蟲害防治的復雜性。因此,要盡量保持種植樹種的單一。
2)降低病蟲害的越冬基數。具體措施包括:將樹上的病枝、病果及僵果徹底剪除;對枝干上的翹皮和病斑進行刮除處理;同時,將樹下落葉、病果及病枝全部清掃干凈,并進行深埋或燒毀等無害化處理。
3)樹干綁草把誘蟲。在10月底,于樹干基部綁縛草把,以誘集螨類、蝓殼蟲、卷葉蛾、梨小食心蟲等越冬成蟲、若蟲或卵,便于后續集中防治。
4.6.2 物理防治
1)懸掛殺蟲燈誘殺。多數昆蟲具有趨光性,特別是對波長為
(埃)的光波表現出高度敏感性。黑光燈發出的光波波長為
,能有效吸引并誘殺大量害蟲。可在4月—8月每晚7:30開啟黑光燈、次日早晨5:30關閉,懸掛高度設定為 5m 。該方法不僅節省了人力和時間,而且無污染、無殘留,非常有利于生產綠色無公害果品。
2)掛糖醋液誘殺。可利用昆蟲的趨味性,通過糖醋液吸引并捕獲害蟲。該方法具有成本低、持續時間長、節省人力和時間、無污染、無殘留等優點。建議使用口徑不小于 10cm 的廣口瓶作為容器,裝入糖醋液的量不超過廣口瓶容量的1/2。在每年4月一8月,選擇上風口位置,在樹冠中上部懸掛 1~2 個廣口瓶。廣口瓶顏色建議選擇紅色或黃色。
3)果實套袋。果實套袋能顯著提高果實的外觀品質,減少果實病蟲害的發生,降低農藥殘留量,提高果品的耐貯性,并有效避免果實受到意外傷害,如鳥啄、風吹等。此外,套袋還能減輕日灼病對果實的危害。
4)其他物理防治方法。除了上述方法外,防蟲網、防鳥網、防雹網、黃板誘蚜以及食誘劑等物理防治方法也得到了廣泛應用。這些方法如圖3所示,為果園的害蟲管理提供了多樣化的選擇。

4.6.3 生物防治
1)保護和利用天敵,以蟲治蟲。果園種植三葉草、苜蓿、野豌豆、夏至草可吸引寄生蜂、食蚜蠅、瓢蟲、草蛉、小花蝽等天敵,捕食或寄生蚜蟲、葉螨、金紋細蛾等害蟲。此外,赤眼蜂可寄生蘋果卷葉蛾、梨小食心蟲的卵。
2)噴施昆蟲病原微生物,以菌治蟲。昆蟲病原真菌、細菌和線蟲等都是昆蟲病原微生物,能夠用于害蟲的生物防治。在生產上,常用的昆蟲病原微生物包括蘇云金桿菌、白僵菌、綠僵菌等,這些微生物制劑對害蟲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3)性誘劑誘殺。性誘劑可散發出高濃度雌性信息激素,干擾雄性成蟲找不到雌性成蟲的準確位置,使其不能正常交配,達到防治自的。該技術具有安全無殘留、省工省時省錢且高效的特點。在生產上,應用較多的是“迷向絲”,其懸掛時間通常在3月下旬。每畝( 667m2 )果園的懸掛密度為40根左右,上風位置的密度可適當增加。迷向絲應擰到樹冠中部枝條的1/2處,以確保其發揮最佳的誘殺效果。
4.6.4 化學防治
采用高效低毒的生物制劑進行化學防治,可安全高效精準的防治病蟲害。其中,防治的關鍵在于套袋前的5次施藥。
1)在發芽前,即驚蟄前后,當最高溫度達到12°C 以上時,選擇無風的晴朗天氣進行全園細致噴灑。推薦使用 5~8 波美度的石硫合劑,最好自行熬制以確保其濃度。石硫合劑配方中硫磺、生石灰、水的質量比為 2:1 :( 10~14) 。此次施藥旨在殺死越冬病菌、蟲卵及害蟲,以減少害蟲基數,達到事半功倍的防治效果。
2)花露紅時,與第1次石硫合劑施用間隔10~14d ,于花序分離期噴藥。
3)在花謝 80% 后的 1~3d 內進行施藥。要求二次稀釋,并按照殺菌劑、殺蟲劑、葉面肥的順序配置藥劑。
4)在間隔 10~15d 后,即4月下旬施藥。此時為主要病蟲害侵染的關鍵時期,應注意用藥類型、選擇小噴頭,并確保霧化效果良好。
5)在5月上中旬,與上一次用藥間隔 7~ 10d ,于套袋前進行。這是套袋前的關鍵性用藥,要求細致噴灑,霧化效果良好,并避免直接對著幼果噴灑。若噴藥后3d內未能完成套袋操作,則需重新噴藥。
在后4次施藥過程中,應采用殺菌劑 + 殺蟲劑 + 微肥的組合方式,同類型藥劑交替使用以避免害蟲產生抗藥性。
通過加強超負載果園土肥水管理、花果管理,整形修剪、病蟲害綜合防治等技術措施,可及時調整樹體地上與地下生長平衡、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平衡、樹體外部與內部生長平衡,盡快復壯樹勢,實現連年豐產、穩產、優質及果農增收。
《果樹資源學報》 簡介
《果樹資源學報》的前身系《山西果樹》,1980年創刊,2020年1月更名為《果樹資源學報》,現由山西農業大學主管,山西農業大學果樹研究所主辦。更名后的期刊,將以新起點、新方向、新發展,全面介紹我國果樹種質資源的收集保存、鑒定評價及開發利用等領域的研究進展;刊登有關果樹資源基礎理論研究、應用研究及栽培技術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論文及高水平綜述和評論;積極開展學科領域內的學術交流和討論,促進果樹資源學科研究的繁榮,推動社會可持續發展。
《果樹資源學報》辟有專家論壇、研究論文、經驗技術、果業專論、引選育種等欄目,歡迎廣大學者踴躍投稿。屆時《果樹資源學報》將由中國期刊網、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中國期刊數據庫、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重慶維普數據庫、萬方數據庫、湖北武漢博看網、龍源期刊網、超星數字集團等多家網絡和數據庫全文收錄。
本刊為雙月刊,大16開本,126頁,每逢單月10日出版,每冊定價10.00元,全年6冊共60.00元。國內外公開發行,全國各地郵政局均可訂閱,郵發代號22—17;漏訂者可直接匯款至《果樹資源學報》編輯部訂閱。
本刊地址:山西省太原市龍城大街79號山西農業大學果樹研究所《果樹資源學報》編輯部,郵編:030031
電話:0351—7639463、7639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