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S66 文獻標識碼:A
Problems and Solutions for Replanting Fruit Trees
LI Yanming,ZHAO Shiqing*
Abstract:Inproduction,replanting fruit trees is associated with numerous adverse issues,such as increased labor input, poor growthand fruitingof tresor eventreedeath,residualpests anddiseases,increased laborand pesticideuseforpest and diseasecontrol,highmanagementcosts,andresidual polution frompesticidesandfertilizers.Toaddressthese problems, methodssuch asthoroughly removing residues of the previousfruit trees,croprotation,soilexposure,fertilizationand disinfection,andchemicaldisinfectionare proposed.Aditionally,scientificselectionoffruit treespecies,changing plantingpositions,replacingsoil,supplementing fertlizers basedontreeneeds,andfallowingorcroprotationarerecommendedas solutions for reference.
Keywords:fruit trees;replanting;problems;solutions
新建果園是順應時代果業發展,調整樹種、品種結構,實現優質、高產、高效生產的重要方式。在當前國家嚴格的耕地保護,及防止耕地“非糧化”王地利用政策的大形勢下,果園“上山、上坡、下灘、林(園)地重茬種植”成為常態,特別是在平原地區利用現有園地建立果園是主要途徑,但重茬種植果樹會出現一些不良問題。筆者根據多年果樹技術推廣工作,分析了重茬種植果樹表現出的不良問題及原因,提出了切實有效的應對方法,供參考。
1重茬種植果樹會出現的問題
1.1 用工較多
在老果園地再建立新果園,比起一般的農耕地建園,需要清除老果園內的果樹植株殘體、施肥、土壤消毒、平整園地等改良土壤的措施,用工相對較多。
1. 2 果樹生長、結果不良,甚至死亡
重茬園地種植果樹會出現樹體生長、結果不良,甚至容易死亡的現象。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2.1 土壤肥力不足、不均衡
果樹是深根性多年生植物,土壤中的氮、磷、鉀及可溶性的鈣、鎂、鐵、硼、鋅等中微量元素大量被果樹吸收、利用,需要的礦質元素會越來越少,而不需要、需要少的礦質元素相對積累較多,特別是深層土壤中的營養元素難以得到有效的補充,造成營養元素極度匱乏且分布嚴重不均衡,王壤肥力低。施肥過淺或所施中微量元素肥的量和配比難以掌控,不能滿足新植果樹生長結果所需,致使果樹生長勢弱、結果少、質量差。
1. 2.2 重茬反應
根系在吸收土壤營養和水分的同時,還會產生大量的分泌物,根系不斷生長、死亡會產生一些有害物質殘留在土壤中,形成重茬反應即“自毒”現象。不同果樹樹種的“自毒”現象存在差異,杏、李等果樹“自毒”現象相對較輕,蘋果、核桃相對較重,尤其是桃樹最重。在舊園地上隨即栽植果樹,老果樹的分泌物達到一定數量會出現抑制新植果樹根系生長的現象,特別是桃樹對再種植的蘋果、葡萄、甜櫻桃等樹體新梢生長量的抑制可達50%[1] 。死亡根系、殘根腐爛所形成的有毒物質,如根皮苷、對位氫苯甲酸、氫氰酸、苯甲醛等,難以在短時間內消除,其抑制物質和有害、有毒物質可危及隨后種植的多種果樹,從而對樹體生長與結果產生明顯的抑制作用。如扁桃苷分解產生氫氰酸及苯甲醛等有毒化學物質,會抑制新栽果樹根系的生長、呼吸,并直接殺死幼根,使根系致死,致使果樹出現新梢短、葉薄、葉黃,須根少的情況,桃樹等核果類果樹出現流膠病、潰瘍病、木質部變褐、根腐病等,從而導致樹體生長勢弱,產量低。隨著果樹逐漸衰弱,生長幾年后就會出現突然死亡,被稱為“再植病”,其中桃園再種植果園,“再植病”發生最嚴重。
1. 2.3 病蟲害殘留
果樹生長進入盛果期后,蘋果、梨、桃、山楂等果樹會出現根腐病、紫紋羽、白絹爛根病、根癌病等根部病害及腐爛病、干腐病等病害。由于多年發生并集聚,其病原菌會通過雨水、灌溉等方式在果園內蔓延、危害、潛伏,還有根結線蟲、小壺菌等有害生物。雖然果樹更新伐除,但其病原菌和根結線蟲等有害生物難以隨之消除,仍能危害新植果樹,甚至發生嚴重,致使果樹生長不良,難以實現早果、豐產、優質。
1.3病蟲害防治用工、用藥較多
一般沒有種植過果樹的園區幼樹期病蟲害發生相對較少,盛果期后逐漸增多、加重,即使病蟲害防治及時,也會在果園內及周圍的植物上形成一定量的病蟲。在老果園栽植果樹,其殘存的病原菌和害蟲仍然會為害新植果樹,增加防治病蟲害的用工、用藥量。
1.4 管理費用高
為促進新建果園果樹生長,盡快搭起豐產架子,實現早果、豐產、優質,必須采用措施,盡量消除老果園帶來的不利影響,就需要多投工、投資,因此,重茬種植的果園管理費用相對較高。
1.5農藥、化肥的殘留污染
老果園多年來防治病蟲害常采用化學農藥,特別是國家已經禁止或限制使用的高殘留農藥、生長調節劑等農用化學藥劑,如有機磷農藥、福美砷、多效唑等,因其分解緩慢,形成農藥殘留污染。為追求高產,過量使用化肥形成化肥殘留污染,如硝酸鹽等。園地的農藥、化肥的殘留污染對現代果園生產綠色、無公害、有機高檔果品有一定的影響。
2 解決辦法
2.1徹底清除前茬果樹的殘留物
老果園采伐更新時,采用挖掘機等機械將園地內的老果樹枝干及殘根整株挖除,并結合深翻、平整園地、起壟等將殘根翻出,結合人工撿拾成堆,用拖拉機等將枝干、殘根運出園地,集中在空地燒掉或燒制成木炭加以處理,以減低園內病蟲害潛伏基數。
2.2 實行輪作
果樹重茬地,與大豆、小麥、玉米等農作物進行輪作,最好采取冬小麥、夏季玉米和大豆復種間作,實行秸稈還田,使土壤中有機質的含量逐年增加,培肥地力,改良土壤。
2.3 土壤消毒
2.3.1 土壤暴曬
園地的有害生物多在地表及以下 15~40cm 的土壤中。夏季澆水或雨后,在土壤潮濕(含水量在60%~70% )的地表平鋪覆蓋單層或雙層塑料地膜,地膜邊緣連接處壓土 5cm 左右高成畦,封嚴封閉,防止風吹損壞地膜。1個半月后可去除塑料薄膜,秋季種植蔬菜或油菜、苜蓿等綠肥。通過覆蓋地膜和炎熱夏天的暴曬30d以上,能提高耕作層土壤溫度至 50°C 以上,將土壤中殘存的病菌、病毒及根結線蟲等害蟲的卵蛹殺死,降低有害生物種群數量,起到凈化土壤的效果,并引起耕作層土壤變化,有利于土壤中芽孢桿菌、木霉菌、曲霉菌等有益菌群數量增加,增加團粒結構及銨態氮、硝態氮、可溶性鈣離子、鎂離子濃度[,改良土壤。
2.3.2 施肥消毒
在果樹種植前的初夏或土壤暴曬消毒時,按每畝( 667m2 )撒施未腐熟的有機肥 4000kg 或農作物秸稈 1000kg 加生物菌劑,用深犁耕翻30cm ,平整園地,利用有機肥或農作物秸稈的發酵增溫、高溫將園地土壤中殘存的病菌、病毒及根結線蟲等害蟲的卵蛹殺死,并使有益菌群在土壤中大量繁殖占據主導地位,使有機肥腐爛、分解,培肥地力,改良土壤。
在果樹定植時,在定植溝底鋪上 10cm 厚的玉米秸,上面鋪 20cm 左右厚的牛糞,再按每畝( 667m2 )施腐熟的牛糞和豬糞等有機肥 3~5m3 或商品有機肥 400~500kg 、生物有機肥 80~ 100kg 、過磷酸鈣 100~120kg 、鈣鎂硅等土壤調理劑 40~60kg 等與表土混合回填,澆大水沉實,形成“基肥庫\"2],通過以后多年的慢慢分解,解決重茬種植后深層土壤肥力不足的問題。春季果樹定植時,株施 N+P+K≥5% 、有機質 945% 、有效活菌數
萬 /g 的有機肥 2~3kg ,與填埋土拌勻后填埋果苗根部,使有益菌在果樹根際土壤中大量繁殖形成菌群,以對抗病原菌。有益菌在繁殖代謝過程中產生大量的有機物,如氨基酸、低分子糖類、核酸、生長激素及酵素等,對土壤中的有害物質進行分解。有益菌群微生物侵入根部組織內或有的圍繞在根系表面周圍,形成“菌根菌”或“根圈菌\"1],可增強根系吸收力,對土壤中的有害微生物及土傳病菌等起到抑制作用,提高果樹的抗重茬、抗病能力。
2.3.3化學消毒
對果樹腐爛病、干腐病、根腐病、線蟲等病蟲害發生嚴重的園地,可采取化學消毒。在定植溝或定植穴回填土噴灑 37% 甲醛的福爾馬林,噴灑后用地膜覆蓋土壤,殺死土壤中的細菌、真菌、線蟲等有害生物。也可采用克菌丹、廣譜性生物殺傷劑如三氯硝基甲烷、溴甲烷、 98% 棉隆顆粒劑等撒施進行土壤消毒,每 1m2 土壤中施入 100g 溴甲烷或 50g 甲烷和 22.5g 氰化苦[1]
化學消毒一般投資較大,并且克菌丹、廣譜性生物殺傷劑等有一定的農藥殘留,一般用于普通果園的重茬地治理,對計劃建立無公害、有機果園不宜采用。
2.4科學選擇果樹樹種
新建果園盡量避免重茬種植果樹,但在當前國家嚴格的耕地保護、防止耕地“非糧化”的土地利用政策的大形勢下,園地重茬種植是一種無奈之舉。如果繼續種植果樹,在上述土壤環境改良的基礎上,盡量選擇影響較小的樹種。一般不再選擇同一樹種種類,如蘋果、梨園地不宜選擇蘋果、梨等仁果類果樹,但可選擇葡萄、桃、杏、甜櫻桃等。杏、李子重茬現象較輕,可以再種植,也可以選擇蘋果、梨等果樹,但不宜選擇桃、甜櫻桃等。甜櫻桃園地不宜選擇桃、香、蘋果、梨、葡萄等果樹。葡萄園地可以選擇桃、李子樹,但不宜選擇蘋果、甜櫻桃、杏等果樹[1]。
2.5換位
在果園更新采伐時對原果樹進行定位登記,以便新建園挖定植溝或穴時更換位置,盡量避開原果樹位置。根據設計的行距,在秋末初冬用挖掘機南北順行挖寬 1m 、深 70~80cm 的定植溝,春季栽植,利用冬季的冷凍風化、疏松定植溝(穴)內的深層土壤。
2.6換土
有條件的最好在多年種植小麥、玉米、大豆等農作物的耕地上運土填埋定植溝或穴,進行換土栽植。采取換土的方法用工較多,可根據新建果園的生產實際和投資能力選用。
2.7 因樹補肥
在定植溝準備好基肥庫培肥的基礎上,根據園地土壤的養分測定分析和種植果樹需肥特點,對果樹需要而土壤中含量較少的營養元素采取秋季開溝深施基肥、適期追肥等進行補充,調節園地土壤中營養元素的穩定平衡。
2.8 休耕或輪作
桃樹、蘋果等園地如果不進行3年以上的休耕、農作物輪作、嚴格的土壤改良,不能用于無公害果品生產。
2.8.1實行以有機肥為主的施肥制度
利用輪作、幼樹期間作豆類等農作物的5年以上,果園覆草、生草,實行以有機肥、生物肥、秸稈還田為主的施肥制度。
2.8.2綜合防治病蟲害
在輪作期和果樹幼樹期,不能放松園地周圍病蟲害防治,采用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學防治相結合的方法防控病蟲害。采用化學防治盡量選擇生物源、礦物源農藥及低毒、高效、低殘留農藥,較少使用或不使用化學農藥、肥料,進行土壤修復,消解農藥、化肥殘留,完成常規果業生產向現代綠色、無公害、有機高檔果品生產對土壤要求的轉換 (轉換期)。
參考文獻
[1]魏延安,楊建偉,龐玉榮.陜西省果品貯藏業發展現狀及對策分析[J].中國果菜,2022,42(1):78-84.
[2]王俊霞.淺談果業發展的機械化、智能化技術研究[J].南方農機,2024,55(14):74-75,82.
[3]韓月萍.西安市果園機械化生產現狀及發展對策[J].果農之友,2024(3):108-110.
[4]柴智豪.提升果園管護機械化水平發展林果業助力鄉村振興——市林果業管護機械化調研分析[J].當代農機,2024(9):5-7.
[5]康秋花.甘肅秦安果園機械化現狀、問題與建議[J].西北園藝,2024(6):66-68.
[6]李軍宇.襄汾縣中藥材黃芩全程機械化發展探究[J].當代農機,2021(3):47-49.
[7]韓月萍.西安市果園機械化生產現狀及發展對策[J].果農之友,2024(3):108-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