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S661.1 文獻標識碼:B
Hazards and Control of Apple Virus Diseases
JIA Caixia (Agricultural Comprehensive Service Center,Leida Town People’sGovernment, Jingning County,Gansu Province,JingningGansu 7434Oo,China)
Abstract:After apple tres areinfected with viruses,the viruses compete with the treefor essential nutrients,disruptthe transportofnutrients withinthetree,alterthemetabolismoforganicsubstances,and inhibitphotosynthesis.Thisultimately leads to symptoms such as mosaic disease and russeting,severely affecting the marketabilityof the fruit and productioneficiency.Basedon practical experience,efective measures havebeen takentocontrol virus diseases,including theuseof virusresistantrotstocks,planting virus-freesedlings,heat treatment of saplings,cutting offvirus transmision pathways,increasing the aplicationoforganicferilizers,injectingantibiotics,andchemicalcontrol.These measures haveachieved positive results.
Keywords: virusdisease;apple;hazards;control measures
近年來,在靜寧蘋果生產中病毒病呈現越來越嚴重的發展態勢,導致蘋果品質變差,對蘋果生產造成了不良的影響。現將甘肅靜寧蘋果病毒病的危害及防治措施總結如下,供果農參考。
1病毒病對蘋果樹的危害
病毒危害是蘋果生產中最棘手的病害,樹體一旦攜帶病毒將終生帶毒,甚至栽植過發病植株的土壤也帶毒。病毒的傳播途徑多樣,防控難度大。目前已發現危害蘋果的病毒多達20多種,有的病毒危害狀肉眼能看得見,為顯性;有的危害癥狀肉眼看不見,為隱性,其中生產中最常見的為顯性的花葉病和花臉病。蘋果樹感染花葉病病毒 (見圖1)后,葉片向葉背面形成弧形彎曲,葉片上出現黃綠相間的斑塊,感染花臉病毒(見圖2)后,所結的果實在果皮表面出現近圓形的白色斑塊,果實表面紅白或紅黃相間,形成花臉狀,果農通俗的稱之為“白癜風”。花葉病的發生嚴重影響蘋果光合作用的進行,花臉病影響果實的商品性,不利蘋果生產效益的提高。
蘋果樹感染病毒后,病毒與蘋果樹體間競爭生長需要的營養,破壞樹體的養分運輸,改變樹體內有機物質的代謝,抑制光合作用的進行,顯性病毒會破壞樹體的生長機能,引發樹勢衰弱,嚴重時樹體會整株死亡。隱性病毒感染后,危害癥狀不明顯,但表現植株生長不整齊,枝條稀疏,出現新梢生長量少,葉片小,葉片薄,葉色發黃,易早脫落,開花多,所結果個小,果肉硬,樹勢衰弱,產量低,所結果實品質差,不耐貯藏。
病毒病發生居高不下,極易快速成災,對生產危害極大。
誘發蘋果病毒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影響病毒病發生輕重的因素主要原因有:

1)砧木。蘋果樹靠嫁接繁殖,生產中所用的砧木種類不同,蘋果樹抗病毒性也不相同,一般蘋果籽繁育的自根砧及三葉海棠、湖北海棠、圓葉海棠、沙果、新疆野蘋果等作砧時,易感染病毒;而G985 、青砧系列砧木較抗病毒。
2)苗木。由于病毒的隱蔽性和危害蘋果病毒的多樣性,常規苗木繁殖時極易感染病毒,苗木感染病毒后,在幼苗期難以發現,所栽苗木帶毒是病毒病嚴重發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3)傳毒媒介。病毒可通過動植物及田間管理工具、土壤耕翻、肥水一體化等多途徑傳播,使得病毒擴散控制難度大,田間刺吸式口器昆蟲防治不力,果園所用工具消毒不及時,不徹底,雜草叢生,土壤深翻,肥水一體化肥液的流動等都會給病毒的傳播創造條件,增大防治難度。

3病毒病的防治措施
3.1 采用抗病毒砧木
2蘋果病毒病傳播途徑及影響因素
病毒可通過工具(嫁接、修剪及田間管理工具)、昆蟲(蚜蟲、螨類、葉蟬等刺吸式口器昆蟲)、植物組織(菟絲子、蘋果樹系、枝、葉)等傳播,蘋果樹體感染病毒后很難清除。一般在田間進行嫁接、修剪等管理過程中,一旦嫁接刀、剪子、鋸子等工具接觸到了感染病毒的植株,如果不及時進行消毒處理,再進行嫁接或修剪時會導致病毒擴散到健康植株。蚜蟲、葉蟬、螨類等害蟲在有毒植株上取食后,口器已帶毒,再在健壯植株上取食會將病毒通過口器傳給健康植株。菟絲子為纏繞寄生植物,在蘋果樹生長的過程中會纏繞枝干,并在枝干上產生吸盤,吸取蘋果樹體的營養和水分,寄主蘋果樹感染病毒后,菟絲子在吸食營養和水分的同時,會將病毒吸入體內,菟絲子生長過程中還會將病毒傳給相鄰植株。蘋果樹體感染病毒后,地下根系擴展與相鄰樹體根系接觸,地上樹冠交接,病毒會從病株傳給相鄰植株。這些傳播方式,導致近年來,我國蘋果在砧木利用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特別是在老化果園挖除后,進行重茬栽植,更新改造過程中,引進和培育了一大批抗性強的砧木,有效的增強了蘋果樹的抗病性,降低了病毒病的危害,生產中應用的 G985 、青砧系列砧木的抗性明顯的優于傳統的山定子、新疆野蘋果、海常、蘋果籽等,選擇抗性強的砧木是減輕病毒危害最經濟有效的方法。
3.2 栽植脫毒苗
蘋果樹本身可攜帶多種病毒,但在蘋果樹體中不同部位病毒含量的多少是不一樣的,一般在莖尖部位病毒含量極低,病毒對高溫( 35~38°C )忍耐性差,通過熱處理脫掉莖尖的病毒繁殖的苗木,本身無病毒,可減輕病毒危害,栽植脫毒苗是控制病毒危害最有效的措施。隨著我國脫毒技術的成熟和普及,我國蘋果生產中脫毒苗的應用占比大幅提高,栽植脫毒苗成為蘋果生產優質豐產的重要措施,栽植脫毒苗表現樹體生長健壯,進入結果期早,樹體抗性強,豐產性好,可減少生產過程中農藥、化肥的使用量,控制生產成本,一般栽植脫毒苗可比種植常規苗增產 30% 以上。栽植脫毒苗已成為抑制病毒病最有效的方法,在蘋果生產中大量使用。
3.3栽植苗木進行熱處理
絕大部分病毒在 35~38°C 的高溫條件下會鈍化,失去侵染能力,生產中可將苗木放在 35~ 38°C 的室內數天或浸在 35°C 左右的溫水中處理3~5min ,然后栽植,就可減輕病毒的危害。
3.4切斷病毒傳播途徑
在蘋果生產中加強蚜蟲、螨類、葉蟬等刺吸式口器害蟲的防治,在蟲害發生初期及時噴施 0.3% 苦參堿水劑
倍液 +20% 螨死凈膠懸劑
倍液或 2.5% 溴氰菊脂乳油
3000倍液 +5% 尼索朗乳油2000倍液等藥劑殺滅。有根結線蟲危害的可每畝( 667m2 )用 3~ 5kg10% 克線磷或 3% 來樂爾顆粒劑均勻撒施樹盤,進行淺耕翻或用 1% 阿維菌素乳油5000倍液灌根,控制危害。有菟絲子危害的田間結合除草鏟除田間菟絲子,徹底剝離纏繞在蘋果樹上的吸盤和藤莖,也可用每 1mL 水中含有
個炭疽菌生物菌劑或 48% 促丁靈乳油600倍液 +0.3% 硫酸銨進行噴殺,減輕菟絲子毒。果園用的剪鋸刀等工具在使用前用開水消毒,田間管理時按照健康樹、有病毒危害樹的先后順序進行,管理過帶毒樹的工具應及時消毒,減少工具傳毒。
3.5 增施有機肥
對病毒顯性明顯的樹體應進行標記,在施肥管理時,加大有機肥的施用量,特別是注意增施草木灰,可大大的緩解病毒危害癥狀。在萌芽前樹干涂刷50倍液氨基酸,在葉片生長期,葉面噴施800~1000 倍液含氨基酸水溶肥,可使病毒癥狀消退。
3.6樹干注射抗生素
在病毒病危害初期,在樹干基部打小孔,孔深達樹干直徑的2/3,從孔口用注射器注人百萬分之10倍的鹽酸四環素溶液液(果樹專用)或百萬分之5倍的土霉素,從樹干壓人樹體,通過木質部進入樹體各部分,殺滅樹體內的病毒,控制危害。這種措施具有操作簡單,用藥少,注孔易愈合,工效持久的特點。
3.7 藥物防治
1)噴施生物菌素。在病毒病危害初期噴施3% 多抗霉素乳油400倍液或 80% 乙蒜素乳油1000倍液、 2% 武夷菌素水劑150倍液等藥劑可控制病毒危害。
2)噴施糖尿液。在病毒病發生初期,每噴霧器( 15kg )水中加入 70g 紅糖、 30g 尿素,充分搖勻,葉面噴施,可減輕病毒危害。
3)涂干。對有病毒危害癥狀的樹,在開花前,每 1kg 病毒特加 5kg 水,配成水液,涂刷樹干,有一定的防效。
4)灌根。有病毒危害的植株,在春季根系開始生長期,每 100kg 水中加人 600~700g 病毒特,澆灌樹盤,根據樹冠大小,每株用藥量掌握在10~30kg ,半月之后,再澆灌1次,會大大的減輕病毒癥狀。
5)使用專用殺毒劑。在病毒癥狀出現初期,交替葉面噴施 20% 病毒A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0.5% 抗毒劑1號300倍液、 1.5% 植病靈乳油1000倍液、 5% 菌毒清可濕性粉劑 400~500 倍液、20% 毒克星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 20% 病毒寧水溶劑500倍液、 4% 烯羥腺嘌呤
倍液、抗病毒可濕性粉劑 400~600 倍液、1000倍液病毒特等藥劑,每 7~10d 噴1次,連續噴 2~3 次,可很好的控制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