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鍵詞:農產品;物流能力評價;河北省;因子分析法中圖分類號:F304 文獻標志碼:A DOI: 10.13714/j.cnki.1002-3100.2025.08.009
Abstract:Hberieggulalpeasltuasocdablladnde greatiportaetoltualeeloptuttistsapacifaglalpoductssillspblodintelet seraldataofgiculualprodutsiHebiproinceistlytevaluatiindexseftelosticspacityfgicltualprctsin HebeiProvinceisprseleted,andwiththelpofSsoftware,thtoranalysismetodisusedtoesadaalye,toostctte evaluationndexssteoftegistisapacityfagicultualproductsndtoarrutthvauatireseahotgistaaiyf agriculturalproductsAndaccodigtoteresultsoftestudyonthelevelofgistcscapacityofagricultualproducts,1citiesHebei Province are ranked,and finally different development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for diferent cities.
Key Words: agricultural products; logistics capacity evaluation; Hebei Province; factor analysis method
0引言
在互聯網的推動下,農村電商被廣泛普及,農村物流在此基礎上得到發展。但是農產品物流總額占全社會物流總額的比重還是很小,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農產品物流總額為4.6萬億元,僅占全社會物流總額的
。同時近年來物流成本一直居高不下,物流成本費用占地區生產總值比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物流成本逐漸成為影響農產品電商交易的一個重要因素[2。河北省農產品年產量大,種類繁多,隨著近年來電商物流的不斷發展,農產品的運輸總量在不斷增加,銷售方式和途徑也變得多樣化。因此重視農產品物流的發展,提升農產品的電商物流能力,降低農產品物流成本尤為重要。
隨著國家對農村發展的不斷重視,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致力于農產品物流能力的研究。侯媛媛等構建了生鮮農產品物流評價體系,采用2010—2018年的數據以海南省為例進行了實證分析3。曾悅等根據甘肅省2022年的相關數據,對11個市區的農產品物流發展能力進行評估并提出了相應的改善措施4。王珊珊等用因子分析法和聚類分析法將河南省的省轄市分為4類,最后有針對性地提出了相關建議5。董紅艷等采用熵權灰色關聯法構建模型,剖析了山西省農產品物流能力的發展狀況。王道云等選用對麗水市九個區縣的相關數據,采用因子分析法對農產品物流能力進行了科學的評價。
收稿日期:2024-09-18作者簡介:閆慧敏(2001—),女,河北邯鄲人,河北工程大學管理工程與商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鄉村智慧物流;張貴煒(1975—),女,河北邯鄲人,河北工程大學管理工程與商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鄉村智慧物流。引文格式:閆慧敏,張貴煒.基于因子分析法的農產品物流能力評價研究——以河北省為例[J]物流科技,2025,48(8):43-46.
1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河北省農產品物流能力評價
1.1構建農產品物流能力評價指標體系
通過系統性地查閱與深入分析現有文獻資料,參考已有的農產品物流體系指標選取方法,基于河北省的相關政策與文獻,選用石家莊市、唐山市、秦皇島市、邯鄲市、邢臺市、保定市、張家口市、承德市、滄州市、廊坊市及衡水市這11個城市的實際數據作為分析樣本。從4個維度出發,選取了9個指標構成了針對河北省農產品物流能力的評價指標體系(見表1),數據均來源于《2022年河北省統計年鑒》及河北省各市統計年鑒。
1.2因子分析法檢驗及計算
基于選定的9項指標,通過SPSS軟件采用因子分析法,對河北省各市農產品物流能力進行量化評估,最終得出各市的排名與得分情況。
1.2.1KMO和巴特利特檢驗
通過SPSS軟件,用KMO和巴特利特檢驗測定指標(見表2)。KMO檢驗統計量為0.620,當KMO值在0.6以上時,統計數據適合做因子分析;在巴特利特檢驗中顯著性小于0.001,當顯著性小于0.05時,不服從球形檢驗,即變量有較強相關,可以做因子分析。


1.2.2構建農產品物流能力評價模型
通過SPSS軟件中的主成分分析法,對求得的總方差解釋表(見表3)及碎石圖(見圖1)進行了分析。分析結果顯示,前兩個因子累計方差貢獻率為7 4 . 3 0 2 % 。同時碎石圖中前兩個因子的折線坡度顯著,隨后趨于平緩,說明前兩個因子足以捕捉并代表原始9個指標中的絕大多數關鍵信息,從而全面而有效地評估河北省各市的農產品物流能力。

基于表3中因子提取的信息量,提取出兩個關鍵數據來源:SPSS軟件求解。因子,分別標記為
。旋轉后方差解釋率為 5 4 . 2 2 7 % 和 1 2 0 . 0 7 5 % ,根據兩個公因子旋轉后各因子的方差貢獻率作為權數,構建了如下農產品物流能力的綜合得分模型
。

式(1)中 F 為河北省農產品物流能力的綜合得分,
、
分別為河北省農產品物流能力的兩個主因子得分。

、
求解方法見式(2)(3)。


1.2.3主因子涵蓋指標分析
利用SPSS軟件,通過實施最大方差法進行因子旋轉后,分析所得的成分矩陣(見表4)揭示出主因子
在多個指標上展現出顯著的載荷系數,具體包括X1、 X 2 、 X 4 、 X 6 、 X 7 、X8、 X 9 。其中, X 1 與 X 2 映射了經濟發展水平的狀況, X 4 則聚焦于農產品發展的基礎條件,而X6與X7則共同揭示了交通運輸能力的強弱, X 8 、 X 9 反映物流信息化水平的指標。
主要反映了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和物流信息化水平,因此將其定義為農產品物流區域經濟因子;
在指標X3、X5上具有較大載荷,反映了農業生產規模和物流基礎設施建設水平,因此將其定義為物流基礎建設因子。

1.2.4構建因子得分模型
基于SPSS軟件輸出的因子成分得分系數矩陣(見表5),因此能夠構建出針對河北省農產品物流能力的評價模型,見式(4)(5)。

1.2.5計算因子綜合得分
利用SPSS軟件將河北省內11個城市的農產品相關數據分別代人公式(1)(4)及(5)中進行計算處理。最終得到包含這11個城市物流能力評分、各因子得分及相應排名的匯總表格(見表6)。

2 結果分析
本文通過對河北省11個城市在
和
兩個維度上的數據進行深入處理與分析,結果顯示各城市在農產品物流能力方面呈現出顯著的層次差異。從
排名可得,排在前五的是唐山市、石家莊市、秦皇島市、邯鄲市、保定市;從
排名可得,排在前五的是保定市、張家口市、石家莊市、邯鄲市、邢臺市。以張家口市為例,張家口市
農業生產規模和物流基礎建設得分在11市中位居第2位。但在
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和物流信息化水平的評估中,張家口市排名第11位,這一結果揭示了該市在農產品物流的宏觀發展環境上,尤其是在物流經濟和社會消費狀況的支持力度上,相對較為薄弱。
基于河北省內11個城市的農產品物流能力評估結果,可將這些城市分為三個主要類別,以反映其農產品物流能力水平的不同層級:保守落后型包含承德市、秦皇島市、衡水市,這類城市面臨經濟增速放緩的挑戰,現代物流體系構建尚不完善,同時遭遇了較為嚴重的人才外流現象,限制了其物流能力的快速提升;探索追趕型包含滄州市、廊坊市、張家口市、邢臺市,這類城市農業發展有一定的基礎,其農產品物流網絡正穩步邁向成熟,展現出一定的發展潛力;持續提升型包含唐山市、石家莊市、保定市、邯鄲市,這類城市經濟發展水平較高,在交通運輸方面也占據優勢,同時具有較高的農業生產率和成熟完善的農產品物流體系。因此對于這三類發展程度不同的城市有必要針對性地提出相應的建議,以不斷提升不同城市的農產品物流能力。
3提升河北省各市農產品物流能力的策略
3.1保守落后型城市
針對保守落后型城市。此類型城市農產品物流能力較弱、物流水平較低。通過統計數據也可以觀察出,承德、秦皇島、衡水這三座城市經濟發展水平較為落后,基礎設施薄弱、物流專業人才匱乏、信息化水平較低,以及農產品生產規模相對有限。在因子分析中,
反映的是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和物流信息化水平占比較高,因此注重經濟發展是這類城市提升農產品物流能力的當務之急;同時需重視并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特別是擴大高速公路網絡,強化農村道路與農產品高需求城市的互聯互通,以保障農產品物流的順暢與高效;政府等有關部門也應該重視信息化建設的問題,形成聯通周邊各市物流信息化平臺,整合行業之前的信息,從而加強對農產品的推廣力度,讓當地農產品“走出去”;目前河北省物流業人才匱乏的原因之一是省內物流教育體系尚不完善,建議基礎設施優越的高校主動增設物流管理、物流工程等專業,鼓勵學生投身物流學習,從而為河北省物流行業輸送更多實戰型專業人才。
3.2探索追趕型城市
針對探索追趕型城市。此類型城市農產品物流能力一般,需精準定位物流短板,突破瓶頸,提升農產品物流能力。滄州市聚焦于鹽堿地的高效開發與利用,并致力于衡滄地區高品質蔬菜產業示范區的建設,推動農業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廊坊市、張家口市、邢臺市的物流體系也相對完善。以滄州市和張家口市為例,
物流能力得分較高,證明兩城市的高速通車里程和農業生產規模已達到了標準,但在
物流能力得分上相對較弱。因此在不斷發展經濟的同時,也應通過加強信息化建設,以優化整合物流站點基礎運作平臺的信息與資源為突破點,推進全省智慧物流平臺建設;加強農產品信息化的推廣力度,實現信息互通,確保農產品高效運輸與配送,以此驅動物流業成本降低與效率提升;拓展農產品的銷售渠道,實現農業與旅游業一體化發展,從而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
3.3持續提升型城市
針對持續提升型城市。此類城市農產品物流能力已具較強基礎,應把握當前發展機遇,持續優化并拓展農產品物流體系,以鞏固并提升物流效能。唐山市發展最好,得益于唐山的經濟發展水平在河北省內較高,并且唐山市在高速公路和農產品批發市場等基礎設施建設方面進行了顯著的投資和建設。同時發展了一批大型冷鏈物流項目,吸引了眾多冷鏈物流公司和第三方平臺的合作。石家莊市是河北省的省會,經濟發展水平高,交通四通八達,石家莊應充分利用其區域優勢,深化與周邊省份及城市的合作,帶動河北省內其他城市協同發展。排名較好的保定、邯鄲物流信息化水平較高及農產品條件較好,但仍需發展經濟。
這類城市與其他物流能力較強的城市相比仍需強化。一是加快物流樞紐布局,優化“通道 + 樞紐 + 網絡”體系,以應對當前基礎設施薄弱、跨區域通道不暢及外部聯通不足的問題。以解決物流行業競爭力不強,特別是在應急物流和冷鏈物流等關鍵環節上存在短板。二是傳統商貿模式向現代化轉型的迫切性凸顯,而農產品流通體系的現代化進程相對滯后,制約了農產品商貿效率的提升。應優化創新傳統的農產品銷售模式,以提高農產品的流通效率和質量,滿足消費者需求。三是在人才戰略上,應加大投入力度,通過優化待遇和工作環境來吸引并留住高精尖人才,確保人才隊伍的持續穩定與發展。
參考文獻:
[1]依紹華.新發展格局下多式聯運發展模式及對策體系——基于供應鏈集成視角[J].河北學刊,2022,42(5):146-154.
[2]劉剛.生鮮農產品電子商務的物流服務創新研究[J].商業經濟與管理,2017(3):12-19.
[3]侯媛媛,金琰.海南省生鮮農產品電商物流能力評價[J].江蘇農業科學,2021,49(13):19-24.
[4]曾悅,段小紅.基于因子分析甘肅省農產品物流能力評價研究[J].物流科技,2024,47(4):14-17.
[5]王珊珊,王妹.基于因子分析法與聚類分析法的河南省農產品物流發展水平研究[J].物流科技,2024,47(7):26-29.
[6]董紅艷,楊曉艷.基于熵權灰色關聯法的農產品物流能力研究——以山西省為例[J].價格月刊,2015(11):72-76.
[7]王道云.基于因子分析法的麗水市山區農產品物流能力評價研究[J].物流工程與管理,202244(10):7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