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隨著經濟形勢多元化的不斷發展,科技水平的日新月異,靠科學技術支撐各種產業向高端領域發展已是大勢所趨,而其中處于產業一線且發揮主導作用的是依托職業教育培養的高層次技術技能型人才。較強的實踐動手能力和嫻熟的實操技術正是這些產業一線人才所應具備的主要特征。因此,人才培養體系中實踐教學就成為職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質量和效果直接關系到培養的人才能否勝任工作崗位需要。然而,當前職業本科實踐教學存在諸多問題,如實踐教學設備不足、實踐場地受限、實踐資金匱乏、實踐教學內容與實際崗位需求脫節、實踐教學方法單一等,雖然目前國內外一些學者關于這些問題也進行了一些初步研究,但大都難以落地實施。本文提出構建的基于校企合作的職業本科實踐教學創新模式,對于充分發揮企業設備、場地、資金等優勢,提高職業本科實踐教學的質量和效果,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二、校企合作是實踐教學的前提
校企合作實踐教學是基于產教融合和工學結合之職業教育理念,通過學校與企業深度合作而共同開展的教學活動[]。該模式強調學校與企業資源的共享與互補,注重實踐教學內容與職業崗位需求的過渡和對接,目的是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和實踐能力。合作的前提在于學校擁有大量掌握一定理論基礎的人力資源,為了提高自身素質,勞動力輸出成本較低,校方還可為企業提供一定量的培訓資金成本,而企業擁有大量的實操裝備、廣闊的演練場地等,雙方合作容易達到共贏目的,一方重在掌握技能,另一方充分發揮自己的設備、場地等優勢而獲得可觀經濟效益,可以說各得其所[2。此外,參與實踐教學的教師還可以為企業出謀劃策,同時學生也可承擔企業的一些工作和任務。
三、校企合作模式在職業本科實踐教學中的價值
校企合作模式是指學校與企業之間建立合作關系,共同進行人才培養、科學研究、課程建設、技術開發等。在職業本科實踐教學中,通過調研和以往的校企合作經驗總結,發現校企合作模式具有一系列重要價值。值得指出的是,職業本科院校始終要體現“雙師三實兩熟練”的畢業設計論文工作原則,即每名學生必須同時擁有學校和企業的雙導師進行指導;“三實”是指選題來源于企業、行業界的實際問題,所用的研究方法、技術路線、技術改革方案具有切實可行性,通過畢業設計論文工作所獲得的設計方案、研究成果形成的作品等緊密結合產品研發和推廣生產的實際背景;“兩熟練”是指通過畢業設計論文工作的培養環節,使得職業本科學生能夠掌握和運用本行業技術標準和技術規范,熟練掌握和使用至少一種行業通行且公認的工具手冊、通用軟件、專用設備等。
(一)提供真實的職業環境
企業為學生搭建了一個寶貴的實踐平臺,通過提供真實的職業環境和工作崗位,讓學生在實踐中磨礪自己,深化對職業技能的理解與掌握。在這個平臺上,學生不再局限于書本知識和理論框架,而是能夠親身參與到各項實際工作中,從而在實踐中不斷積累經驗和增長才干。
企業所提供的真實職業環境,不僅讓學生有機會接觸到最前沿的行業動態和技術趨勢,更能夠讓他們在實踐中遇到各種實際問題,并學會如何運用所學知識去應對和解決。這樣的經歷,無疑將極大地提升學生的職業素養和綜合能力,為他們未來的職業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促進職業技能和素養的全面發展
技能是職業本科學生就業的立身之本,除此之外,還要全面提升學生的各方面素養,以適應工作崗位對人才的綜合性、系統性等要求。
1.職業技能提升
在企業實踐中,學生能夠將課堂上學到的理論知識與實際工作相結合,通過實際操作和解決問題,不斷提升職業技能。
2.職業素養培育
除了技能提升外,企業實踐還有助于學生塑造職業態度、樹立職業道德和建立職業規劃,為未來的職業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同時在企業實踐中學生可接觸到各種職業道德規范和標準,通過觀察和模仿企業中的優秀員工,學生能夠逐漸形成正確的職業道德觀念并養成良好的職業行為習慣。
(三)促進學校與企業資源的優勢互補
學校和企業可以共享師資、設備、場地等資源,實現人力資源優勢互補,提高物質資源利用效率,實現共贏。
1.教學資源共享
企業為學校提供實踐場所、設備和專業技術人員,而學校則為企業提供人才培養和科研支持,從而使得資源得以優化配置和充分共享,達到共贏自的。
2.教學內容更新
企業可以根據市場需求和行業變化,為學校提供和補充一些最新的教學內容和案例,開闊學生學習視野,促進教學內容不斷地進行動態更新,使得部分教學內容實施起來更加具有針對性和實用性,不至于過多和過分的虛擬、仿真和紙上談兵。
(四)促進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的對接
學校可以根據企業的需求和市場的變化,調整人才培養目標和課程設置,使人才培養更加符合社會需求。
1.對接社會需求
通過校企合作,學校能夠更準確地了解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和期望,從而調整人才培養目標和課程設置,使其更符合社會需求。
2.促進學生就業
校企合作可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和職業發展平臺,幫助他們順利實現從學校到社會的過渡。
(五)推動教育模式的創新
職業本科院校的培養目標是將學生培養成高層次技
術技能型人才,實踐教學占比超過 50% ,重在培養技能。
1.實踐教學創新
校企合作模式可促進實踐教學的創新,使實踐教學不再局限于傳統的課堂教學,而是更加注重實際操作和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
2.教學方法改革
在校企合作中,學校和企業可以共同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如項目式學習等,以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
四、校企合作實踐教學創新模式的構建與實施
在職業本科教育中實踐教學是提高學生職業技能和素養的關鍵環節,而校企合作作為實踐教學的重要形式,構建其創新模式對于提高實踐教學質量和效果具有重要意義。
(一)創新模式構建
學校與企業共建實驗室、實訓基地等實踐教學平臺,共同開展科研項目、產品開發等活動。通過產學研一體化[3,實現教育資源與產業資源的深度融合,不斷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
1.共建實踐教學基地
在校內實訓基地建設方面,學校根據專業設置和行業需求,在校內建設具有仿真或真實工作環境的實訓基地。這些基地可以模擬企業的工作流程、管理模式和技術規范要求,為學生提供初步的實踐體驗。在校外實習基地建設方面,學校與企業通力合作建立校外實習基地,使得學生在企業導師的指導下,參與企業的實際工作,深入了解行業發展和企業運營規律。此外,校外實習基地的建設應注重與校內實訓基地的銜接和互補,從而形成完整的實踐教學體系。
2.制訂實踐教學計劃
學校應與企業保持密切溝通,了解行業的發展趨勢和企業的用人需求,不斷調整教學計劃,實現教學計劃與行業需求對接,確保教學內容與行業需求相匹配。另外,針對不同學生的特點和興趣,可制定個性化、彈性化的教學計劃,學生可根據自己的職業規劃和興趣選擇相應的實踐課程和項目,以提高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4]。
3.開展實踐教學活動
學校與企業合作,共同設計實踐教學項目。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組建項目團隊,完成項目需求分析、設計、實施和評估等環節。這種學習方式不但能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還能熟練掌握項目完成的過程、方法和步驟。此外,學校可以引企人校舉辦講座,分享最新的行業技術和經驗,使學生通過參與這些活動及時了解行業的發展動態[5]。
4.實踐教學評價與反饋
建立多元化的實踐教學評價體系,包括學生評價、教師評價、企業評價和第三方評價等。學校應定期收集實踐教學評價信息,通過多維度評價,全面了解學生的實踐能力和職業素養,及時反饋,及時分析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不斷總結經驗,制定相應的改進措施[]。同時,還應將評價結果反饋給教師和學生,幫助他們了解自己的教學效果和學習情況。
(二)創新模式的實施
1.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學校不僅要加大對實踐教學的投人,引進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教師;還要加強對教師的培訓和管理,提高他們的實踐教學能力和水平。
2.完善實踐教學管理制度
學校不僅要建立完善的實踐教學管理制度,明確實踐教學的組織、實施、評價、反饋等各環節的職責和要求;還要加強實踐教學過程的管理和監督,確保實踐教學的質量和效果。
3.加強與企業的溝通合作
學校應加強與企業的溝通合作,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學校不僅可以邀請企業參與教學計劃的制定和修改,共同設計實踐教學項目和活動;還可以與企業合作開展科研和技術創新活動,推動校企雙方的共同發展。
五、校企合作實踐教學的實踐案例
西安汽車職業大學大數據工程技術專業與一家在大數據領域具有領先地位的江蘇知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建立了深度的校企合作。隨著大數據技術的迅猛發展,市場對大數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長,雙方共同認識到需要通過校企合作方式,共同培養具備大數據采集、存儲、處理、分析和應用能力的專業人才,以滿足社會不同崗位的需求。
雙方共同投資,在校內建了大數據實踐教學平臺。以《基于SpringBoot+Elasticsearch的分布式全文檢索技術》實踐教學為例,主要針對西安汽車職業大學計算機工程學院大四學生,進行了為期20天的實踐教學,教學方式的展開見圖1。
以《中國白酒情況進行數據分析》為案例,學生根據個人或小組情況自主選擇項目。主要以Java為基礎,用 微服務框架 +Hbase 實現的分布式文件系統。HBase是一個分布式可擴展的列式數據庫,基于Hadoop實現大數據存儲,提供數據的隨機讀寫訪問。
項目實踐階段包括:Linux安裝;Linux下JDK,Docker,Elasticsearch,Kibana 的安裝;SpringBoot基礎的講解;Elasticsearch人門、遠程連接、客戶端工具Kibana安裝、兩種檢索方式QueryString/QueryDSL、配置IK分詞器,實現全文檢索案例;Vue+axis調用Elasticsearch接口,實現全文檢索數據可視化。
實踐環節嚴格按照企業員工的標準來管理學生,主要從技術能力、做事態度、團隊合作能力三個方面對學生進行考核。
技術能力:通過技術講解、項目實戰,讓學生真正完成一個企業級項目,培養學生對知識的應用和動手能力,積累項目經驗。
做事態度:通過實訓讓學生了解企業的規章制度,工作流程,嚴格考勤,督促學生按時保質保量完成任務。
團隊合作:實訓項目需要所有組員合作完成,因此需要學生對項目進行合理分工,并通過溝通協調合作完成所有任務,讓學生感受到團隊的重要性,培養團隊合作能力。
通過此項目的開展,培養了學生分析問題、實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了學生團隊協作能力;讓學生了解了企業級項目的實際開發步驟和流程,學會開發文檔的整理。
六、校企合作實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策略
盡管校企合作實踐教學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問題,如合作機制不完善、企業參與度不高、實踐教學師資力量不足等。為此,本文提出以下改進策略。第一,明確雙方職責和權益,完善校企合作機制,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第二,通過政策激勵,引導企業積極參與實踐教學活動,不斷提高企業參與度;第三,引進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優秀人才,加強實踐教學師資隊伍建設,提高實踐教學質量。
七、結論與展望
本文通過對校企合作實踐教學的需求分析和實踐案例研究,構建了基于校企合作的實踐教學創新模式和實施方案。實踐證明,該模式對于提高職業本科實踐教學的質量和效果具有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問題。隨著職業教育改革的深入推進,未來校企合作實踐教學將成為職業教育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將會受到每個從事職業教育工作者的極大關注,形成一個能被廣為接受的校企合作實踐教學體系,以實現為國家培養高層次技術技能型人才的最高目標。
參考文獻
[1]卓頲,杜茂康.大數據類專業校企合作實踐教學模式創新探究[J].西部素質教育,2024,10(09):132-136.
[2]張弛,李宇東,陳偉,等.“校企融合”促進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J].科教導刊,2023(05):153-155.
[3]李詠玲,郭麗萍.應用型大學藝術設計產教融合改革初探[J].山西青年,2023(19):33-35.
[4]張慧.高校藝術設計教育產教融合創新模式探索與研究[].新美域,2023(11):153-155.
[5]邵鈞麟,郭奕文,羅錦鴻.項目式教學模式下教師創新力培養的實踐[].教育視界,2024(26):32-33.
[6]王艷麗.內蒙古職業院校校企合作模式探析西部素質教育,2024,10(11):180-183.
本文得到以下項目支持:2023年“本科層次職業教育研究”專項基金項目“基于校企合作的職業本科實踐教學創新模式研究與實踐”(2023BJG001);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2024年第一批次立項項目“基于校企合作的大數據與人工智能專業師資隊伍建設”(230801091314532)。
(作者單位:西安汽車職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