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A81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2435(2025)03-0009-09
Key words:The Civil War in France;proletarian party;discipline construction
Abstract:IntheTheCivil War inFranceandrelatedliterature,MarxandEngelspointedouttheextreme importance of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forthe constructionof proletarianpartyaround \"defending thenewly established proletarian regime\"and \"preventing corruptionanddegenerationoftheproletarianparty.\" Meanwhile,bysummarizing the experienceand lessns ofthe Paris Commune,Marx and Engels put forward idea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proletarian party's discipline.Theseideasprimarilyincludeestablishing thattheprerequisitefordisciplineconstructionistheformulation of scientificandunified proletarian partydiscipline standards,mphasizingthatthefundamental directionofdiscipline construction is to firmlyuphold theparty's \"centralization and authority,\"highlighting thata key isse in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istocultivateincorruptibleanddedicated \"publicservants,,\"ofsocietyand graspingthepracticalpathof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through strengthening disciplinary education,supervision,and enforcement.We Should grasp thegreatsignificance of discipline building from the practical dimension of enhancingthe Party'sunityand solidarity; we should grasp the significant value of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from the chain logic of the Party's long-term governance;we must promote the six major disciplines inan integrated manner;we should connect the establishment,clarification,observance,supervision and enforcement of discipline;and we should insist onaddressing party spirit and Party discipline concurrently.
回溯馬克思主義發展史,馬克思恩格斯作為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偉大領袖,深刻認識到無產階級政黨要想在殘酷的斗爭中取得勝利,必須制定紀律并嚴格執行,以強化組織力和行動力。創作于1871年的《法蘭西內戰》是馬克思全面闡發階級斗爭、國家、無產階級革命、無產階級專政、無產階級政黨紀律建設的重要著作。1891年,恩格斯專門為其作《導言》,對相關問題進行補充闡釋。國內學術界已經對這部論著展開了比較系統的研究,主要考察其中蘊含的社會公仆思想①、權力監督思想②、權力異化思想③、人民民主思想④、國家治理思想等內容。毋庸諱言,這些研究對于完整呈現《法蘭西內戰》中無產階級政黨建設相關思想具有重要價值,但關于紀律建設思想的專門性研究尚待拓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將“紀律建設”納人黨的建設總體布局,并將其作為“全面從嚴治黨的治本之策”③,開辟了黨的紀律建設新局面。站在新的歷史方位上,深入挖掘《法蘭西內戰》及相關文獻中的紀律建設思想,對于我們黨在長期執政條件下深人推進黨的建設,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
一、《法蘭西內戰》指明紀律建設對于無產階級政黨建設的極端重要性
“加強紀律性,革命無不勝”,紀律建設是無產階級政黨建設的內在要求。在《法蘭西內戰》及相關文獻中,馬克思恩格斯圍繞“保衛新生的無產階級政權”“防止無產階級政黨腐敗變質”,系統分析了加強無產階級政黨紀律建設的極端重要性。
(一)只有加強紀律建設,才能“保衛新生的無產階級政權”
巴黎公社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新型的無產階級政權,它的誕生是人類社會開天辟地的大事變。在《法蘭西內戰》中,馬克思指出,“公社的真正秘密就在于:它實質上是工人階級的政府,是生產者階級同占有者階級斗爭的產物,是終于發現的可以使勞動在經濟上獲得解放的政治形式”。③恩格斯在《導言》《紀念巴黎公社十五周年》等文獻中評價道:“工人階級自從有自己的歷史以來第一次在一個作為首都的大城市中掌握了政權”③,“公社所通過的決議也都帶有鮮明的無產階級性質”⑨,“請看巴黎公社。這就是無產階級專政”@。巴黎公社甫一成立,便迅速展現出無產階級政權的先進性、徹底性、革命性。馬克思用驚喜的筆調寫道:“公社簡直是奇跡般地改變了巴黎的面貌!第二帝國的那個花花世界般的巴黎消失得無影無蹤。巴黎不再是不列顛的大地主、愛爾蘭的外地主、美利堅的前奴隸主和暴發戶、俄羅斯的前農奴主和瓦拉幾亞的大貴族麋集的場所了。尸體認領處里不再有尸體了,夜間破門入盜事件不發生了,搶劫也幾乎絕跡了。”@
然而,也正是因為巴黎公社的先進性、徹底性、革命性,讓一切舊勢力對巴黎公社恨之入骨,欲推翻之而后快。舊勢力不僅“一看到象征勞動共和國的紅旗在市政廳上空飄揚,便怒火中燒,氣得渾身顫抖”@,而且動員一切力量企圖推翻公社,“凡爾賽政府剛剛恢復了一點元氣,便采取最殘暴的手段對付公社”。①馬克思在1859年寫道:“我們現在必須絕對保持黨的紀律,否則將一事無成。”②恩格斯在1886年寫道:“這種紀律是一個有成效的和堅強的組織的首要條件,是資產階級最害怕的。”③為什么紀律如此重要,在于紀律能夠擦指成拳,把分散的力量聚合在一起,“為了進行斗爭,我們必須把我們的一切力量捏在一起,并使這些力量集中在同一個攻擊點上”。④而要用鐵的紀律整飭無產階級政黨,離不開“內化”與“外鑠”兩大舉措。
第一,無產階級政黨歷來強調要培養“自覺的紀律”,把鐵的紀律“內化”為革命隊伍的自覺認同。其一,無產階級政黨的歷史使命具有先進性,它所建立的無產階級政權要消滅“那種將多數人的勞動變為少數人的財富的階級所有制”。③馬克思在詳細分析巴黎公社一系列施政新舉措后說:“努力勞動、用心思索、戰斗不息、流血犧牲的巴黎——它在培育著一個新社會的同時幾乎把大門外的食人者忘得一干二凈——正放射著它的歷史首創精神的熾烈的光芒!”?其二,“無產階級只有解放全人類才能最后解放自己”讓無產階級政黨具有先進的階級屬性。無產階級作為受剝削受壓迫最深重的階級,“如果不同時使整個社會永遠擺脫剝削、壓迫和階級斗爭,就不再能使自己從剝削它壓迫它的那個階級(資產階級)下解放出來”。③在馬克思看來,具有先進階級屬性的無產階級和暫時“站到了公社的旗幟下”的中等階級完全不一樣,“至于這一大部分中等階級的感激心情能否經得住目前的嚴峻考驗,將來自有分曉”。@其三,先進的階級屬性讓廣大黨員干部十分清楚自己的歷史使命是什么,以及十分清楚紀律在保障歷史使命方面的重要價值。“工人階級充分認識到自己的歷史使命,滿懷完成這種使命的英勇決心”③,同時,工人階級認識到無產階級政黨之所以能“從勝利走向勝利”,就是因為“有冷靜的頭腦、嚴格的紀律和蓬勃的朝氣”@,所以他們會自覺遵守鐵的紀律以推動階級使命的實現。
第二,黨的紀律還源于共同強制性要求基礎上的思想一致和行動一致,因此,要用鐵一般的規范、鐵一般的執紀、鐵一般的制裁,把鐵的紀律“外鑠”為革命隊伍的剛性約束。鐵一般的規范強調,各種紀律規范具有權威性、嚴厲性、強制性,不是軟綿綿的要求;鐵一般的執紀要求,任何人違紀都將受到查處,黨內不允許有不受紀律約束的特殊黨員;鐵一般的制裁強調要讓紀律“長牙”“帶電”,一旦黨員干部違反紀律,將受到嚴厲懲戒。從功能上講,鐵的紀律能把全黨鍛造成“一塊堅硬的鋼鐵”。事實上,正是有無鐵一般的紀律,構成無產階級政黨與資產階級反動勢力的鮮明區分。馬克思在分析資產階級政客梯也爾隨意把各種勛章頒發給慣于打敗仗、簽降書的軍隊頭目后指出:“公社卻在自己的將軍們稍有失職嫌疑時就予以撤職和逮捕。”@靠濫發勛章聚集起來的資產階級烏合之眾,自然無法與無產階級鋼鐵戰士相抗衡。
(二)只有加強紀律建設,才能防止無產階級政黨的蛻化變質
在《法蘭西內戰》及相關文獻中,馬克思恩格斯深入分析腐敗產生的兩大根源,一方面,腐敗源于生產資料私有制和剝削制度,同時也源于權力異化。為了鏟除第一個方面的根源,無產階級在革命勝利后,首要任務是“剝奪剝奪者”,即消滅資產階級生產資料所有制,“它是想要把現在主要用做奴役和剝削勞動的手段的生產資料,即土地和資本完全變成自由的和聯合的勞動的工具,從而使個人所有制成為現實”。然而,如果僅此為止,不繼續鏟除腐敗滋生的第二個根源即權力濫用,腐敗現象依然觸目皆是。
馬克思恩格斯看到,由權力濫用這一根源導致的腐敗現象在資產階級政權廣泛存在,如在美國,兩大政治集團“輪流執掌政權,以最骯臟的手段來達到最骯臟的目的,而國民卻無力對付這兩大政客集團,這些人表面上是替國民服務,實際上卻是對國民進行統治和掠奪”。①同時,馬克思恩格斯也警惕地看到,上述腐敗現象在無產階級政權中也難以根絕,“這種現象在至今所有的國家中都是不可避免的”。②
無產階級政權之所以也存在權力濫用,原因有二:一方面,在“任何一次革命中,除了真正代表革命的人物,總還要擠進來另外一種人”。③這種人是革命投機分子,他們的革命初心、革命立場、革命意志都存在問題,一旦有機會,就會把舊社會的各種腐敗陋習包括貪污賄賂、欺壓群眾延續下去。另一方面,當無產階級政黨取得執政地位之后,伴隨著“社會存在”發生變化,少數黨員干部的“社會意識”也容易產生變動。在沒有取得執政地位前,他們遭受資產階級的殘酷壓迫,并因此形成了“解放無產階級”和“解放全人類”的初心。然而,獲取政權后,伴隨著社會地位抬升,外界的誘惑越來越多,于是他們的“社會意識”發生變化,日益疏離無產階級和人民,并開始通過權力濫用獲取非法利益。
堡壘最容易從內部攻破,一旦無產階級政權因腐敗走向人民的對立面,就難以繼續得到人民的支持,就難以跳出“執政—腐敗—垮臺”的歷史周期率。為了從源頭上治理“權力濫用導致腐敗盛行”,除了加強“無產階級政黨不追求任何特殊利益”的黨性教育外,還須加強紀律建設。一是,要詳細制定切實維護人民利益以及防止黨員干部腐敗變質的紀律文件。對此,馬克思指出:“公社是法國社會的一切健全成分的真正代表”④,所采取的各項具體措施“只能顯示出走向屬于人民、由人民掌權的政府的趨勢。”③二是,要把鐵的紀律作為無產階級政黨自我革命的抓手,在自我革命的滌蕩中,掃除一切腐敗變質分子。馬克思恩格斯指出:“只有在革命中才能拋掉自己身上的一切陳舊的骯臟東西,才能勝任重建社會的工作。”?三是,公開是一種力量,透明是一種境界,要在公開透明中推動紀律建設,要敢于把各種違紀行為向人民公布。馬克思指出:“公社可不像一切舊政府那樣自詡絕不會犯錯誤。它把自己的所言所行一律公布出來,把自己的一切缺點都讓公眾知道。”③
二、《法蘭西內戰》中無產階級政黨紀律建設思想的核心要義
巴黎公社是無產階級推翻資產階級并建立無產階級政權的偉大嘗試,雖然在運動過程中出現失誤且最終失敗,但仍然對之后的無產階級革命事業產生了深遠影響。馬克思指出:“即使公社被打敗,斗爭也只是推遲而已。公社的原則是永存的,是消滅不了的;這些原則將一再凸顯出來,直到工人階級獲得解放。”③為了更好地指導無產階級開展斗爭,馬克思恩格斯通過總結巴黎公社經驗教訓,對無產階級政黨紀律建設提出構想,著重闡明了紀律建設的先決條件、根本指向、關鍵議題、基本路徑等問題。
(一)明確紀律建設的先決條件:制定科學統一的無產階級政黨紀律規范
任何政黨都需要依據一定的規則或者紀律運行,只是不同政黨所強調紀律的性質和內容不盡相同。對于無產階級政黨而言,一方面,紀律嚴明是其本質屬性,也是區別于其他政黨的關鍵標志。1891年,恩格斯在一封信中強調:“在德國,我們的人卻是一支真正的力量,擁有一百五十萬到二百萬選民,是唯一有紀律的、日益壯大的黨。”③另一方面,加強紀律建設的先決條件是制定科學的紀律規范。在《導言》中,恩格斯指出,公社委員會中“絕大多數的布朗基派不過憑著革命的無產階級本能才是社會主義者”①,根本就沒有科學的執政綱領或者紀律規范,不清楚哪些事情可為或者不可為。這體現出,無產階級政黨要用鐵的紀律保衛無產階級政權,首要任務是制定科學統一的紀律規范。
要指出的是,從黨章與黨紀的關系來看,黨章是黨紀的基礎,黨紀是黨章中有關規定的具體化。在馬克思恩格斯所處的時代,無產階級政黨尚未重視制定具體化的紀律規范,按照他們的觀點,黨章作為政黨的政治宣言,是“一面公開樹立起來的旗幟”,尤要得到重視。例如,在馬克思恩格斯領導下創建的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黨——共產主義者同盟,就制定了一部劃時代意義的黨章。該黨章規定了“不信仰一切宗教”“嚴格保守同盟一切活動的秘密”等入盟條件,且“必須宣誓無條件地服從同盟的決議”等。②同時,馬克思恩格斯還強調制定黨章的目標是為了得到執行。恩格斯指出:“一個新的黨必須有一個明確的積極的綱領,這個綱領在細節上可以因環境的改變和黨本身的發展而改動,但是在每一個時期都必須為全黨所贊同。”③
反觀巴黎公社,由于缺乏科學統一的無產階級政黨紀律規范,包括缺乏彰顯革命前進方向的黨章,“無論是蒲魯東派或布朗基派,都做了恰恰與他們那一派的學說相反的事情,遭到歷史的嘲弄”。④究其原因,布朗基主義者和蒲魯東主義者擁有截然不同的行為范式,當出現分歧時,前者試圖從組織上解決公社渙散的問題,但習慣采取打壓排擠等方式,而后者反對紀律,主張無政府主義。這必然導致巴黎公社內部產生分裂,無法朝著同一目標前進。對于無產階級政黨而言,要實現“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的目標,必須通過管黨治黨強化自身組織力。而要做到管黨治黨,必須制定作為根本大法的黨章,進而有力推動其他黨規黨紀的制定,一步步形成結構嚴謹、系統完善、科學統一的紀律規范體系。
(二)突出紀律建設的根本指向:堅定維護黨的“集中和權威”
馬克思恩格斯在長期革命斗爭實踐中始終反對紀律建設的兩種錯誤導向,一種是那種與獨裁制無異的絕對集中和絕對控制,強調要充分發揚黨內民主,另一種是借黨內民主之名而行渙散紀律、分裂黨派之實,強調黨的集中統一領導。在《法蘭西內戰》及相關文獻中,馬克思恩格斯更多地闡述,堅定維護黨的“集中和權威”是紀律建設的根本指向。在1872年的一封信中,恩格斯總結巴黎公社失敗的經驗教訓時嚴肅指出,“巴黎公社遭到滅亡,就是由于缺乏集中和權威”。③
巴黎公社起義后,通過普選產生公社委員會成為最高權力機構,但領導人并非都是馬克思主義者。馬克思在《法蘭西內戰》中指出:這些不能真正代表革命的人物“有時甚至扮演了顯要的角色。他們極力阻礙無產階級的真正運動是一種無法避免的禍害。”也就是說,盡管巴黎公社骨干力量大多由無產階級組成,但領導層中混雜其他勢力,難以真正統一起來。恩格斯在《導言》中對公社委員中的多數派——布朗基主義者和少數派——蒲魯東主義者進行補充介紹,指出二者因政治理念不同而思想不一、目標不一、行動不一,導致公社在經濟、政治、軍事等方面都出現了嚴重問題。對巴黎公社的最終失敗進行分析,可得出兩個結論。一方面,由于公社革命的時間緊迫性和形勢危急性,無產階級政黨難以及時將這些破壞勢力清除出去。馬克思指出,公社“擺脫他們需要時間,但是公社卻沒有這樣的時間”。①另一方面,巴黎公社的最終失敗也告訴人們,建設集中統一的馬克思主義政黨以及由真正的馬克思主義者構成堅強有力的領導核心,對于取得革命勝利是至關重要的。雖然巴黎公社失敗有多方面原因,但最直接原因是沒有堅持無產階級政黨的集中統一領導。就吸取歷史教訓而言,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無產階級迫切需要在強有力的領導下聯合其他力量形成一個有機整體。因此,在巴黎公社失敗后不久,恩格斯繼續以巴枯寧反對集中統一領導為例,進一步強調,“沒有任何黨的紀律,沒有任何力量在一點的集中…會得到一個早期基督教徒那樣的畏縮膽怯的而又阿諛奉承的組織”①,“假如協會成了宗派,那它就會滅亡”②,“無論是總委員會或者是代表大會都不允許任何破壞我們章程的行為”③,揭示出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是無產階級政黨的重要法寶。
(三)強調紀律建設的關鍵議題:培育廉潔奉公的“社會公仆”
按照馬克思恩格斯的觀點,公共權力所有者是社會,社會將公共權力授權給相應組織并依托其管理國家,但公共權力天然存在被權力行使者濫用的傾向。恩格斯指出:“社會為了維護共同的利益,最初通過簡單的分工建立了一些特殊的機關。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機關——為首的是國家政權——為了追求自己的特殊利益,從社會的公仆變成了社會的主人。”④在馬克思恩格斯所處的時代,資產階級已經從根本上喪失了革命性和進步性,成為殘酷剝削無產階級的寄生階級。馬克思指出:“現代工業的進步促使資本與勞動之間的階級對立更為發展、擴大和深化。與此同時,國家政權在性質上也越來越變成了資本借以壓迫勞動的全國政權,變成了為進行社會奴役而組織起來的社會力量,變成了階級專制的機器。”③因此,一方面,“工人階級不能簡單地掌握現成的國家機器,并運用它來達到自己的目的”,工人階級必須把“竊據社會主人地位而不是為社會做公仆的政府權力打碎”③,“用他們自己的政府機器去代替統治階級的國家機器、政府機器”。?另一方面,盡管“公社體制會把靠社會供養而又阻礙社會自由發展的國家這個寄生贅瘤迄今所奪去的一切力量,歸還給社會機體”⑨,然而要警惕的是,“從社會公仆變成社會主人”的權力腐敗也有可能存在于新生的無產階級政權中。恩格斯指出:“國家再好也不過是在爭取階級統治的斗爭中獲勝的無產階級所繼承下來的一個禍害;勝利了的無產階級也將同公社一樣,不得不立即盡量除去這個禍害的最壞方面。”@
從實際情況來看,巴黎公社在運行過程中確實存在權力濫用等腐敗現象。例如,“公社警察官員、美術局局長皮洛泰爾被控有擅用職權、徇私舞弊”等行為@。為此,馬克思恩格斯不僅提出無產階級政權必須開展反腐敗斗爭的重要思想,還提出從紀律建設方面給予落實。例如,在廉潔自律方面:“從公社委員起,自上至下一切公職人員,都只能領取相當于工人工資的報酬。從前國家的高官顯宦所享有的一切特權以及公務津貼,都隨著這些人物本身的消失而消失了。社會公職已不再是中央政府走卒們的私有物。”在聯系群眾方面,“公社能使農民免除血稅,能給他們一個廉價政府公社能使他們免除鄉警、憲兵和省長的殘暴壓迫”。在打造廉價政府方面,“公社是一個實干的而不是議會式的機構,它既是行政機關,同時也是立法機關”。同時,公社委員“所得報酬最高額還不及科學界高級權威人士所建議的倫敦國民教育局秘書最低薪額的五分之一”。
(四)把握紀律建設的實踐路徑:強化紀律教育、監督以及執行以加強紀律教育為前提,開展思想政治引導。面對資產階級的剝削壓迫以及所呈現出的異常貪婪,馬克思號召必須發動一場“以人民群眾的名義,并且是公開為著人民群眾即生產者群眾的利益而進行”①的革命。同時,在巴黎公社成立之后,馬克思號召其應當做到“是真正的國民政府”②,是“以真正的責任制來代替虛偽的責任制”③的政府。馬克思還特別號召要對公職人員的神秘地位去魅。他指出:“從前有一種錯覺,以為行政和政治管理是神秘的事情,是高不可攀的職務,只能委托給一個受過訓練的特殊階層,即國家寄生蟲、俸高祿厚的勢力小人和領干薪的人…現在錯覺已經消除。徹底清除了國家等級制,以隨時可以罷免的勤務員來代替騎在人民頭上作威作福的老爺們。”④在上述政治號召中,蘊含了馬克思對無產階級政黨要自覺遵守黨的紀律的殷切期盼,即他們要確立“無產階級政黨沒有自己特殊利益”的價值追求,在工作生活中展現共產主義信仰,全心全意為人民謀福祉。
以強化紀律監督為根本,確保紀律得到有效執行。馬克思恩格斯認為,只有讓黨員干部“處在公社的監督之下”③,才能推動紀律落地落實。一方面,要賦予人民選舉權。馬克思在《法蘭西內戰》中指出:“普選權已被應用于它的真正目的:由各公社選舉它們行政的和創制法律的公職人員。”恩格斯在《導言》中也指出,巴黎公社打碎舊的國家政權,將“一切職位交給由普選選出的人擔任”。③在這種情況下,公社委員、軍事指揮官、企業管理人員、法官等一切公職人員都由直接選舉產生,有助于其認識到所擔任的職務是臨時的,是人民的暫時授予,進而形成人民是權力最終所有者的意識。另一方面,要實行政務公開。公社委員要定期向選民大會報告工作。除了軍事機關以外,其他機關存在的問題以及相關信息都要通過公報、公告、報紙等載體予以刊登,便于群眾開展監督。
以嚴格紀律執行為關鍵,推動紀律成為剛性約束。相較于紀律監督重在發現問題,紀律執行重在查處問題形成有效震懾。在巴黎公社革命中,關于嚴格紀律執行最顯著的規定是賦予人民罷免權——“選舉者可以隨時撤換被選舉者”③,即當公職人員出現違法亂紀行為或者未履職盡責時,都會被嚴格執行紀律甚至遭到罷免。例如,針對公社委員皮洛泰爾私吞被捕犯人錢財以及軍事代表克呂澤烈在與凡爾賽交戰時玩忽職守的問題,公社均依法對他們進行罷免。
三、《法蘭西內戰》中無產階級政黨紀律建設思想的當代啟示
習近平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指出:“馬克思的思想理論源于那個時代又超越了那個時代,既是那個時代精神的精華又是整個人類精神的精華。”馬克思恩格斯在《法蘭西內戰》及相關文獻中所闡述的無產階級政黨紀律建設思想歷久彌新、歷久彌堅,對新時代新征程上中國共產黨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和黨的紀律建設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
(一)從增進黨的團結統一的實踐維度把握紀律建設的重大意義
馬克思恩格斯在《法蘭西內戰》及相關文獻中強調,要通過制定并嚴格執行黨的紀律,確保黨的思想意志行動統一。高度重視組織內部的團結統一是彼時無產階級政黨所處的復雜環境以及面臨的艱巨任務所決定的。時至今日,我們同樣需要用鐵的紀律鍛造一支鐵的隊伍。一是,經過多年奮斗,如今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然而,“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在“兩個大局”相互交織、“危”與“機”并存的時代背景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還有許多難關險隘需要攻克。只有在高更水平上增進黨的團結統一,才能帶領全國人民戰勝一切困難挑戰。習近平指出:“我們這么大一個黨,領導著這么大一個國家,肩負著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實現國家強盛、民族復興這個艱巨任務,全黨必須統一思想、統一意志、統一行動。”①二是,只有強化紀律建設,確保全黨統一思想、統一意志、統一行動,才能增進黨的團結統一。習近平指出:“黨的團結統一靠什么來保證?要靠共同的理想信念,靠嚴明的紀律和規矩。”②三是,紀律建設主要從“教育”和“清除”兩個方面增進黨的團結統一。一方面,通過紀律建設,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自覺與各種錯誤言行展開斗爭,推動黨的團結統一。另一方面,通過紀律建設,將那些與黨離心離德的變質黨員從黨的隊伍中清除出去,保證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維護黨的團結統一。黨員是黨的肌體的細胞,一旦細胞發生“病變”,黨的生命力和戰斗力就會受到嚴重損害,只有將其清除出去,才能讓黨去腐生肌、煥發新力。③
(二)從黨長期執政的鏈式邏輯把握紀律建設的重大意義
馬克思恩格斯在《法蘭西內戰》及相關文獻中闡述了無產階級政黨如果忽視紀律建設,就會腐敗變質,進而喪失人民支持。由此,我們須從黨長期執政的高度把握紀律建設的重大意義。事實上,從中國共產黨長期執政出發,到加強黨的紀律建設之間,客觀上存在一個層層遞進的鏈式邏輯:中國共產黨長期執政 $$ 須跳出歷史周期率 $$ 須讓人民感到幸福滿意 $$ 須用偉大的社會革命造福人民 $$ 純粹的初心是推動偉大社會革命的保障 $$ 初心容易變質 $$ 自我革命是讓初心“保鮮”的良方 $$ 全面從嚴治黨是自我革命的實踐抓手 $$ 鐵的紀律是全面從嚴治黨的治本之策。具體分析如下:一是,“志于中華民族千秋偉業,百年恰是風華正茂”,把中國共產黨建設成一個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是當代中國最重要的政治課題。二是,歷史無數次表明,“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歷史周期率,往往能“意外”中斷一個政權。三是,從歷代政權治亂興衰的歷史發展來看,人民是發動歷史周期率的根本主體。一個樸素的道理是:要跳出歷史周期率,必須讓人民這個“根本主體”感到滿意。四是,要讓人民滿意,不能至于空談,必須用偉大的社會革命造福人民。五是,心有所思,行亦隨之。要推動偉大的社會革命,初心是保障。社會革命是初心的外化,初心越純粹,社會革命就越徹底、越偉大。六是,初心不會自然保質保鮮,稍不注意就可能蒙塵褪色。七是,只有勇于開展刀刃向內的自我革命,才能把銹蝕的初心擦拭如新。八是,黨的自我革命需要實踐抓手,這個實踐抓手就是全面從嚴治黨。九是,全面從嚴治黨需要治本之策,這個治本之策就是紀律建設。上述鏈式邏輯的第一個環節是確保中國共產黨長期執政這一根本目標,經由若干中間環節,最后一個環節是紀律建設這一治本之策。由是觀之,加強黨的紀律建設不僅是全面從嚴治黨的治本之策、黨的自我革命的治本之策,也是確保中國共產黨長期執政的治本之策。從這樣的高度把握紀律建設的重大意義,才能真正把鐵的紀律轉化為黨員干部的思想自覺、政治自覺、行動自覺。
(三)紀律建設要一體推進六大紀律
黨的紀律是一個有機整體,是由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廉潔紀律、群眾紀律、工作紀律、生活紀律等組成的一個嚴密系統。第一,紀律建設要以嚴明政治紀律為根本。馬克思恩格斯在《法蘭西內戰》及相關文獻中闡述了紀律建設的根本指向是維護黨的“集中和權威”,就是對政治紀律極端重要性的揭示。恩格斯指出,“如果有人對我說,權威和集中是兩種在任何情況下都應當加以詛咒的東西。那么我就認為,說這種話的人,要么不知道什么叫革命,要么只不過是口頭革命派”④,“把權威原則說成是絕對壞的東西,而把自治原則說成是絕對好的東西,這是荒謬的”③。紀律建設之所以要以嚴明政治紀律為根本,原因有二:一方面,嚴格遵守和執行政治紀律,是現代政黨政治的基本要求。習近平指出:“現代政黨都是有政治紀律要求的,沒有政治上的規矩不能成其為政黨。”@另一方面,遵守黨的政治紀律是遵守黨的全部紀律的重要基礎。“紀綱一廢,何事不生”,黨員干部如果違反了政治紀律,無法在政治上做到“忠誠”,就會滋生各種其他違紀問題。習近平指出:“腐敗問題與政治問題往往是相伴而生的。搞拉幫結派這些事,搞收買人心這些事,沒有物質手段能做到嗎?做不到,那就要去搞歪門邪道找錢。”①第二,紀律建設在把政治紀律視為“最重要、最根本、最關鍵”的前提下,還要做到六大紀律一體推進。習近平指出:“黨的紀律是多方面的,除了政治紀律外,還有組織紀律、廉潔紀律、群眾紀律、工作紀律、生活紀律等,這些紀律都要嚴格遵守。”②比如,黨員干部不遵守廉潔紀律,不僅無法做到干凈用權,還會進一步污染政治紀律。習近平指出:“如果有腐敗行為,那就會想著如何給自己找一條安全通道,找保護傘,就會去搞團團伙伙,甚至想為一己私利影響組織上對領導班子配備的決定。”③
(四)紀律建設要將立紀、明紀、守紀、督紀、執紀貫通起來
馬克思恩格斯在《法蘭西內戰》及相關文獻中分別闡述了紀律制定、紀律教育、紀律監督和紀律執行的重要性,事實上是強調紀律建設要將立紀、明紀、守紀、督紀、執紀貫通起來。一是,要做好立紀工作,須遵循“紀嚴于法、紀在法前”總要求,按照黨章 $$ 準則 $$ 條例 $$ 規定 $$ 辦法 $$ 規則 $$ 細則的效力位階排序,織密織牢紀律之網。其中,黨章是黨的紀律規矩的總源頭,要放在最重要的地位。習近平指出:“黨章是我們立黨、治黨、管黨的總章程,是全黨最基本、最重要、最全面的行為規范。”④二是,要做好明紀工作,必須加強紀律教育,切實解決一些黨員干部對黨規黨紀不上心、不了解、不掌握等問題。習近平強調:“要把黨內法規組織學習好不能是咱們在這里辛辛苦苦制定一堆法規文件,而他們連到底有多少法規文件都不知道。”③三是,要做好守紀工作,必須推動黨員干部把紀律要求內化于心、外化于行,讓鐵的紀律成為日用而不覺的言行準則。四是,要做好督紀工作,必須充分發揮人民群眾“千里眼,順風耳”的監督功能。習近平指出:“每個黨員、干部都要主動把自己置于社會和群眾監督之下。改什么、怎樣改、改得怎么樣,要讓群眾看清楚。”五是,要做好執紀工作,必須做到真管真嚴、敢管敢嚴、長管長嚴,對違紀問題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切實維護紀律剛性。自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共產黨大大加強了對違紀行為的整肅和治理力度,不少干部經歷了從不適應到適應、從不相信到相信、從被動到主動的變化過程,并由此調整了行為范式。③只有將立紀、明紀、守紀、督紀、執紀貫通起來,做到同頻共振,才能把紀律建設推向縱深。
責任編輯:馬陵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