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人才作為數字化浪潮中創新創造的“生力軍”,其成長環境與創新活力關乎國家發展大局。國有企業作為實現國家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中堅力量,是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進程中的排頭兵,也是新生代人才的集聚地。因此,國有企業當以人才培養為橋梁,從筑信念、精培養、重實戰三個方面抓好新時代人才培育工作,推動國企與新生代人才協同共進,為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注入青春動能。
突出思想政治引領,筑牢理想信念之基,是做好新生代人才培育的根本保證。把牢理想信念的“總開關”,能夠引導廣大青年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立場堅定、方向明確。國有企業緊密結合新生代人才思想活躍、個性鮮明等特點,分層分類開展理論學習,創新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善用青年喜聞樂見的語言和載體,增強其對企業和國家發展的認同感與使命感,激發其責任擔當。中國一汽團委堅持不懈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青年,注重分層分類推進青年思想引領,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團員青年必學內容,實現理論學習全覆蓋;同時,抓住“關鍵少數”,深化兩級“青馬工程”,切實筑牢青年的理想信念根基。中國五礦團委從青年特點出發,做實“常規動作”,打通“線上 + 線下”學習渠道,強化青年日常政治理論學習教育;做好“特色動作”,開展“青言青語”宣講,不斷提高學習的趣味性和青年參與度,引導青年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上來政治引領、筑基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新生代人才成長成才路上的明燈,為高質量發展夯實人才根基。
堅持因材施教、分層分類,激發青春強企之力,是推動新生代人才成長成才的關鍵舉措。當前,新時代人才呈現興趣多元、成長訴求多樣等新特點,傳統“千人一面”的培養模式難以激發其潛力。國有企業主動順應新趨勢,聚焦青年成長的多元路徑,實現從“普遍培養”向“精準培養”轉變,構建因材施教、分層分類的人才培養體系,激發青年潛力,助力新生代人才快速成長為企業骨干。中國一汽針對“00后”新入職大學生,全面推行“導師帶徒”培養模式,為每位新入職大學生量身制定個性化培養計劃,幫助他們快速適應崗位、明確發展方向、提升業務能力。中智咨詢針對應屆畢業生,搭建“7-2-1”培養體系,通過入職導入、專業成長、跨團隊協作,幫助“O0后”員工在真實業務場景中快速成長因材施教、分層分類的人才培養體系,是不斷釋放新生代人才創新活力,為國有企業持續注入青春動能。
注重實戰鍛煉,在一線淬煉擔當,是新生代人才成長成才的重要途徑。實踐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在重大項目和實踐一線經風雨、見世面,新生代人才方能成為敢擔當、能攻堅的中堅力量。國有企業一方面針對不同類型青年人才,提供多樣化的實踐鍛煉機會,錘煉其解決急難險重任務的膽識和魄力;另一方面從創新創效出發,積極搭建多層級創新創效平臺,支持青年人才自主創新,形成成果。礦冶集團以出臺青年創新行動方案、開展創新競賽、設立青年科技創新基金為抓手,組建40余個青年突擊隊,涌現出一批積極服務國家重大戰略、解決“卡脖子”問題的青年骨干。北京航天長征飛行器研究所某分系統總體設計研究室黨總支實施“核心骨干—主力—新人”梯隊化建設,搭建“雙輪驅動”創新平臺,為青年人才提供多樣化實踐鍛煉和能力提升平臺,助力青年投身重大工程攻關和前沿技術創新,在實踐中磨煉本領實戰鍛煉、淬煉擔當的成長成才途徑,是新生代人才快速練就“即戰力”的平臺,有助于促進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為國有企業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支撐。
新生代人才正在創新創造的道路上破浪前行。國有企業應進一步鞏固和拓展人才培養成效,堅持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青年成長,營造更具吸引力的人才高地,為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