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廣播脫口秀節目;《小樹開門》;內容創新【中圖分類號】G222 【文獻標識碼】A【D0I】10.20133/j.cnki.CN42-1932/G1.2025.14.014【文章編號】2097-2261(2025)14-0048-03
廣播脫口秀節目自誕生以來備受聽眾喜愛,在滿足大眾文化需求,提供娛樂體驗以及促進信息傳播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然而,隨著新媒體技術、人工智能技術的飛速發展,廣播脫口秀節目也面臨嚴峻挑戰,如內容創作的同質化、受眾定位的不精準以及節目質量參差不齊等問題。在這一背景下,探索廣播脫口秀節目的創新路徑與發展策略顯得尤為重要,這對廣播行業在多元傳播環境中的整體發展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本文以珠海電臺FM91.5音樂廣播《小樹開門》節目為案例研究,通過分析其在節目內容設計、節目細節處理等方面的具體實踐,深入剖析其應對行業困境的成功經驗與創新模式。
一、脫口秀節目的“枯魚涸轍”
(一)脫口秀節目創作的如出一轍
隨著電臺脫口秀節目之風的興起,電臺脫口秀節目市場需求旺盛,各大電臺爭相推出同類型脫口秀節目,放眼望去,無論是傳統的電臺脫口秀節目還是新媒體平臺的脫口秀節目比比皆是。表面看似各有千秋,實則內容單一,難以經得起推敲。當今,眾多脫口秀節目的節目形式、節目風格、節目主題等出現雷同的現象,我們稱為同質化[。
許多電臺脫口秀節目在創作形式上如出一轍,通常以最簡單的模式組成:開場白十搞笑段子 + 結束語,缺乏創新性。在這樣的框架下,主持人往往以自我為中心,“侃侃而談”而忽視聽眾感受。聽眾收聽一段時間后會覺得節目平淡無味,容易產生聽覺疲勞,導致聽眾流失,節自口碑下降,收聽率下滑。
從選材來看,如在雙十一期間的節目中,主持人和編劇只圍繞“你都買了什么”“有沒有搶到心儀的東西”這類話題展開,會讓聽眾覺得乏味,不愿收聽。廣播脫口秀節目的創作需要大量素材,一些主持人為圖省事,直接從其他節目中粘貼內容,甚至一字不差地照搬,直接使用曾制作過的節目內容,導致節目內容陳陳相因,缺乏吸引力,嚴重影響收聽率。
(二)脫口秀節目定位的無的放矢
脫口秀節目以調侃為主,帶有強烈的娛樂色彩。由于主持人即興發揮空間較大,節目缺乏臺本和流程約束,審核難度較高,因此容易出現“泛娛樂化”現象?!胺簥蕵坊笔侵竿ㄟ^無邏輯的戲劇化表現吸引聽眾放松。例如,一些脫口秀主持人誤以為脫口秀等同于幽默,便大量選用段子拼湊節目內容。這種創作方式使節目節奏單一,缺乏中心思想和內容升華。聽眾僅獲得短暫的娛樂,卻難以從中獲取信息或知識。有些節自甚至借助低俗話題吸引關注,導致電臺公信力下降,并對社會產生負面影響2。由于廣播脫口秀受眾定位分析不到位,節目內容與聽眾的年齡和身份常常不匹配。例如,在上班、上學高峰期,部分節目涉及兩性話題,這類內容可能對
青少年造成不良影響。
(三)脫口秀節目質量的粗制濫造
音樂作為廣播脫口秀節目中必不可少的元素,它不僅能起到串聯內容、承上啟下的作用,也是烘托主題的重要手段。然而,有些主持人在沒有提前熟悉音樂風格,也沒有設計好切換時機,甚至隨意切換音樂,導致節奏和風格不協調,甚至突然中斷。這種處理不僅破壞了音樂的自身美感,還影響著聽眾的收聽體驗,從而降低節目的整體質量。
音效同樣是電臺脫口秀節目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可以起到烘托氣氛的作用。例如群眾的笑聲、感嘆語,以及小孩的哭泣聲等,都能有效增強節目氛圍。主持人如果沒有提前設計,在節目進行時隨意使用甚至濫用音效,不僅沒有達到預期效果,反而會讓聽眾感到尷尬。還有一些節目長期使用單一音效,缺乏更新,聽眾熟悉后容易產生審美疲勞,削弱了音效應有的作用。
二、脫口秀節目的“推陳出新” —以《小樹開門》為例
《小樹開門》是珠海廣播電視臺于2015年推出的一檔音樂頻道脫口秀。主持人小樹以脫口秀形式為主,結合音樂、新聞等多種形式,把聽眾關心的話題用生動妙趣的語言和段子生動活潑地演出來?!缎溟_門》開播至今已有五年時間,聽眾們的參與度非常高,節目深受觀眾喜愛,已經成為珠海電臺的王牌節目,影響力非常高。
(一)節目內容的不落窠白
在節目中,主持人小樹為節目創造了不同的人設,如“耙耳朵”好男人形象的小樹、性格潑辣愛又愛撒嬌的小樹老婆王大花、大大咧咧的小樹妹妹小果果等。這些人物一經出現就被大眾深深牢記,以至于很多聽眾在留言中,誤以為王大花是真實存在。除了鮮活的人物塑造以外,還在節目中加入了新聞快播,以最短的時間,最少的字數將新聞快速準確地傳遞給聽眾。主持人常以有爭議的新聞事件作為當日話題,鼓勵聽眾通過微信粉絲群、微博、公眾號等多種方式分享觀點,增加話題熱度。這種形式不僅傳播了最新信息,還為聽眾提供了表達意見的平臺,既滿足了信息獲取的需求,又增強了節目的互動性和參與感?!缎溟_門》利用多媒體矩陣,與觀海APP結合,打造互利共贏,同時,每天在微信公眾號、抖音等平臺制作符合短視頻形式的當日節目內容,并為錯過節目內容的聽眾提供了多種收方式聽[4]。
主持人小樹在節目創作中體現出了對內容嚴謹把關的態度和與時俱進的創新精神。首先剔除不符合媒體傳播價值的內容,精心編排每一期節目,確保邏輯清晰、主題鮮明。同時為了讓節目更具條理性,站在聽眾的角度思考內容設計,逐步引導聽眾深入主題,并通過實時互動,增強聽眾的參與感?!缎溟_門》每年會多方收集聽眾反饋,并結合收聽數據分析,定期對節目進行改版和優化,推出更具吸引力的內容,成功提升了聽眾的滿意度和忠誠度。
(二)節目定位的有的放矢
《小樹開門》的收聽人群定位非常明確,節目內容根據不同群體的需求精心設計。例如,設置了面向小朋友的讀書環節、為大朋友準備的猜歌答題環節,以及滿足需要了解國家大事的聽眾的新聞快播環節,充分體現了對各類聽眾需求的關注和細致考量。主持人小樹也會組織召開“聽友見面會”,組織聽友們在線下的一些娛樂活動,加強粉絲的黏性,并了解了聽眾需求。
《小樹開門》節目除了帶給聽眾們歡樂外,還在節目中傳遞了正確的社會價值觀,正如《小樹開門》節目的片頭都會說“小樹開門,一切皆有可能”來鼓勵聽眾。在每期節目中,主持人小樹都會選擇正能量的話題,將內容合理編排,在廣播、短視頻等平臺上進行傳播。例如,在一期節目中談到了公交車時,說:“今天,為了上班不遲到,我決定和你們大花嫂子坐公交車,咱們珠?,F在不是有公交快速通道嘛?!奔忍岢说吞辑h保的出行方式,又讓聽眾在獲得歡樂的同時,樹立了正確的價值觀。
(三)節目細節的卓爾不群
節目在音樂的選用上非常細心,根據每天的節自主題風格,選擇音樂使其更加貼合節目主題。同時主持人小樹會提前反復熟聽音樂,把音樂過渡部分進行剪輯處理,以不破壞音樂節奏與美感為出發點,尋找切換音樂的位置,讓音樂起伏平穩,情緒醞釀到位。例如,六一兒童節的音樂充滿童趣的可愛俏皮的風格,不僅如此,節自還兼顧不同年齡段聽眾的需求,既播放小朋友喜愛的熱門歌曲,也為大朋友帶來一波“回憶殺”,重溫童年時的經典旋律。同時,為了契合早間節目的播出特點,激發聽眾的積極情緒,主持人小樹巧妙結合歌詞內容和自身幽默風格,將略帶悲傷的音樂自然過渡到更符合節目節奏的歡快旋律中,為聽眾帶來輕松愉悅的收聽體驗。
主持人小樹在節目開始之前,會根據不同場景和內容的需要,分類整理出適合本期節目的音效素材。同時,他非常注重音效的豐富性和多樣性,會及時更新音效素材庫,力求每一段節目中的音效符合內容情境,保持新鮮感,避免單調乏味。他也會提前構想音效的使用場景,這種有條不紊的備稿工作,使得音效的切換非常流暢自然,無論是銜接節目的不同環節,還是烘托情感氛圍,都能夠做到恰到好處,為聽眾營造了良好的收聽環境。此外,主持人小樹還會細致的設計音效的使用位置,并在節目臺本中提前標注。這樣的工作不僅確保了音效使用的從容有序,也避免了使用中出現混亂或重復等問題。
三、廣播脫口秀節目的“方興未艾”
當下,媒體技術不斷革新,傳播格局日益多元化,廣播脫口秀節目在未來既面臨發展的挑戰,也在新媒體時代的技術驅動下迎來了諸多機遇。
(一)技術驅動下的節目創新
大數據與人工智能技術在當下被廣泛應用,這也對節目制作流程有著極大影響。通過大數據精準分析聽眾對內容的偏好,廣播脫口秀節目可以結合聽眾選擇的共性推出個性化定制內容,從而滿足當今聽眾多樣化的需求。同時,人工智能技術在自動生成內容方面的進步也為廣播脫口秀帶來了新的可能性,不僅能夠對節目播出內容進行審核,還可以高效編輯輸出內容。智能配音、語音合成、音樂制作等技術顯著提升了節目制作效率,降低了制作成本,為節目的多元創作提供了強勁的驅動力。
多媒體傳播平臺的應用也為電臺脫口秀節目帶來了全新的發展模式。通過AR等技術,廣播節目可以打破了傳統的單一聽覺輸出,轉向聽覺與視覺相結合,同時,虛擬主播的引入成為一種新型的創新趨勢,虛擬聲音合成等不僅增添了節目形式的新鮮感,還為聽眾帶來了更加多樣化的體驗[5]。
(二)新媒體平臺融合傳播
新媒體時代,廣播脫口秀不應“固步自封”,而是應該建立多平臺的傳播矩陣,以突破僅有聲音而無畫面的局限。通過當下受歡迎的方式,如短視頻、直播等,進一步擴大節目傳播范圍,與此同時聽眾通過評論留言等方式參與互動進一步提升粉絲黏性。例如,《小樹開門》就在短視頻平臺引入虛擬主播元素來參與當日節目片段,也與企業和機構聯合推出鄉村振興等主題直播。此外,也可以拍攝節目幕后花絮并投放至短視頻平臺,打造全新的短視頻賬號,這樣也有助于吸引更多用戶的關注,為節目注入新鮮感。
在擴大影響力的同時,逐步推進節目品牌化的建設也是廣播脫口秀未來發展的關鍵方向。節目除了需要在內容創作中注重創新,還需要借助新媒體平臺,樹立自身品牌形象,為節目的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三)行業發展新戰略
傳統的廣播脫口秀以簡單的幽默為輸出內容,現如今已難以全面滿足當代人日益增長的精神需求。未來發展則更需要向個性化定制的方向轉型。如今大數據分析技術十分成熟,加強了解不同群體的需求,對數據整合分析,并對節目進行有針對性的改版和量身定制,已成為不可忽視的趨勢。同時,深度化的主題內容也逐漸受到關注。例如,在喜馬拉雅電臺中眾多節目有為家庭用戶提供親子教育內容、為職場人士設計求職與成長類節目、推廣健康教育和婚戀指導等,這些主題不僅能夠吸引更多聽眾,還能增強節目互動性,提高聽眾的忠誠度與黏性。
此外,廣播在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方面仍發揮著重要作用。廣播脫口秀節目依舊是傳遞社會正能量的重要媒介。在此基礎上,廣播脫口秀節目不僅需要繼續發揮其內容幽默特點,還應注重為聽眾提供更高質量的節目內容和精神養料。例如,《小樹開門》節目針對小朋友的《早讀早點到》板塊,鼓勵小朋友朗讀古詩詞,通過節目解讀優秀傳統文化,不僅可以樹立節目良好的社會形象,還能夠進一步強化廣播脫口秀的文化價值與社會影響力。
四、結語
隨著時代發展,人們對精神世界的需求不斷提高,廣播脫口秀節目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這一需求。然而,其發展并非一帆風順,仍存在體系不健全、問題突出的情況。唯有抓住關鍵問題,取長補短,完善體系,推陳出新,明確導向,創作優質作品,才能提升廣播脫口秀的競爭力,持續推出深受大眾喜愛的節目。
參考文獻:
[1]李建剛.從《海陽現場秀》看電臺脫口秀節目的培育與品格[J].中國廣播,2015(08):63-65.
[2]余方靜.中國的脫口秀:在夾縫中生存的現實困境[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7(09):167.
[3]王興晨.廣播電臺新聞脫口秀面臨的困境及解決路徑[J].新聞研究導刊,2020,11(24):88-89.
[4]宋存杰,謝東航.論語言技巧運用對廣播脫口秀節目主持的提升——以廣西電臺FM930《八顆牙齒曬太陽》為例[J].視聽,2018(10):120-121.
[5]劉青青,李德兵.AI技術在廣播電視節目中的應用探析[J].傳媒論壇,2024,7(22):56-58.
作者簡介:
史鵬飛(1998-),男,漢族,寧夏中衛人,本科,助教,研究方向:藝術教育、播音主持實踐教學。
史倩倩(2000-),女,漢族,寧夏中衛人,碩士,研究方向:藝術設計、視覺傳達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