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抽屜原理,又稱鴿巢原理,是數學競賽組合數學領域的重要原理.涉及該原理的證明題和應用題往往具有較大難度.在常規數學教學中,抽屜原理僅出現在人教版小學數學教材六年級下冊“數學廣角\"模塊,以往的高中數學教學和高考幾乎未涉及.然而,在新高考及新課改背景下,對學生數學學科核心素養和創新能力的考查日益重視.作為新課改的風向標,北京高考近年來的壓軸題多次涉及抽屜原理的應用.由于大部分學生未接受過數學競賽培訓,因此對此內容感到陌生.本文將以北京高考壓軸題為例,探討抽屜原理在新高考中的應用,
一、預備知識
抽屜原理的基本表述為:若將 n + k ( k ? 1 ) 個物體以任意方式全部放入 n 個抽屜中,則一定存在一個抽屜,它里面有兩個或者更多個物體.
二、尋找突破口,構建抽屜模型
抽屜原理本質上解決的是存在性問題,題目中常出現“必定存在”“存在\"等字眼.解決此類問題的關鍵在于尋找突破口,構建抽屜模型.
[例1](2023年北京高考第21題節選)已知數列
的項數均為 m ( m gt; 2 ) ,且
的前 n 項和分別為
,并規定
.對于
,定義
,其中
表
示數集 M 中最大的數.
(3)證明:存在
,滿足 p gt; q , s gt; t ,使得 
證明:當
,取 p = s = m , q = t = 0 ,有
,命題得證.
當
,不妨設
(若
,將數列
與數列
的位置互換即可),
此時 
因此
由于
且 
此時
一共有 m + 1 項,根據抽屜原理必有兩項
與
相等( pgt; q) ,即 
而
設
,得
即
,證畢.
評析:本題首先對新定義
,max進行理解.需要證明的是一個存在性問題,即要使得‘
’,這實際上等價于‘
,即證明兩個元素相等.因此,可以以此為突破口,利用題設提示構造
',抓住“
”這一關鍵信息,構建抽屈原理模型,進而解決問題.
三、借助反證,構造抽屜模型
當問題中出現“最大值”“最小值\"等關鍵詞時,通??梢韵炔聹y其可能的取值,再借助反證法驗證猜想是否正確.
[例2](2022年北京高考第21題)已知
為有窮整數數列.給定整數 m ,若對任意的
,在 Q 中存在
0),使得
,則稱 Q 為 m - 連續可表數列.
(1)判斷 Q : 2 , 1 , 4 是否為5-連續可表數列?是否為6-連續可表數列?說明理由;(2)若
為 8 - 連續可表數列,求證: k 的最小值為4;(3)若
為20-連續可表數列,且
,求證: k ? 7
分析:本題的第(2)(3)問可以應用抽屜原理,將定義中的
”看成抽屜,若是抽屜的個數小于“物品\"的個數 m 時,意味著必有某個
'同時等于兩個數,則推出矛盾.第(3)問要證明 k ? 7 ,可以采用反證法,假設存在 k = 6 ,即
連續可表數列,然后一步步地推出矛盾.
解:(1)略.
(2)設
,
,則當 k ? 3 時,‘
一
)\"至多有
個數字,則根據抽屜原理,此時數列不是8-連續可表數列.當 k = 4 時,數列
滿足
,
,
,
,
,
,
,
,為8-連續可表數列,于是 k 的最小值為4.
(3)設
,當 k ? 5 時,“
;至多有
個數字,不符合題目要求,則 k ? 6
若 k = 6 時,存在這樣的數列
使得為20-連續可表數列,注意到‘
0)”,共有
個數字,且
,因此該數列必然存在負整數,且有且只有一個負整數.若不然,則存在至少兩個負整數,其余的“
中 6 ? i gt; j ? 0 )\"將最多只有19個,根據抽屜原理,1 , 2 , ? s , 2 0 將必然存在兩個數相等,矛盾.
因此,除了這個負數,其余的20個“
必然為 1 , 2 , ? s , 2 0 ,并且還可以斷言此負數只能為
或
若不然,假設
,由于‘
是含有“
”的最大項,故

不妨設
,由于
,則
,此時,這樣的21個數字至少有2個負數,所以矛盾.
綜上,不妨假設
,將除
外的20個
(204求和(見下表),

即

則
必為偶數,且 
所以,

所以
,
,故
,則
故
,
,若
,則
,矛盾,所以
,此時
,
① 當
14,此時
,因此
,則只能有
,
當
,而
,矛盾;
當
,而
,矛盾;
當
,而
,矛盾;
當
,而
,矛盾;
當
,而
,矛盾.
② 當
時,
,則
,此時
,顯然
3,4,則
,
,
,
,所以
且
,即
,則數列 Q 只能為 - 2 , 4 , 3 , 7 , 5 , 1 (但 3 + 4 = 7 ,矛盾)或者
(但 - 2 + 4 + 7 = 3 + 5 + 1 ,矛盾),故 k = 6 不存在.所以, k ? 7 ,證畢.
評析:本題巧妙利用反證法并結合抽屜原理制造矛盾,從而有效解決最值問題.
[例3](2018年北京高考理科第20題)設 n 為正整數,集合
對于集合
中的任意元素
)和
,記

(1)當 n = 3 時,若 α = ( 1 , 1 , 0 ) , β = ( 0 , 1 , 1 ) ,求 M ( α , α ) 和 M ( α , β ) 的值;
(2)當 n = 4 時,設 B 是 A 的子集,且滿足:對于集合 B 中的任意元素 α , β ,當 α , β 相同時, M ( α , β ) 是奇數;當 α , β 不同時, M ( α , β ) 是偶數,求集合 B 中元素個數的最大值;
(3)給定不小于2的 n ,設 B 是 A 的子集,且滿足:對于 B 中的任意兩個不同的元素 α , β , M ( α , β ) = 0,寫出一個集合 B ,使其元素個數最多,并說明理由.
解:(1)略.
(2)依題意
(2{x≥yy則M(a,β)=mi{x,y}+min{x,+
,對于 B 中的任意元素
中的每一個
等于1的個數只能是奇數,因此等于1的個數只能是1或3.
現構造

設
β=(1,0,1,1),
,
,

當
時
當 i = j 時
顯然
與
均滿足要求.
現斷言:滿足要求的元素個數的最大值為4
若不然,則至少有5個元素,根據分析這5個元素必來自這兩個集合
與
,根據抽屜原理,必有一個集合輸出的元素最多.不妨假設來自集合
的元素個數更多,故來自集合
的元素個數至少有3個.假設集合 B 中來自
的元素為
,根據剛剛的討論可知,
必與來自集合
的某個元素
滿足i ≠ j ,即
,矛盾,則元素個數的最大值為4.
(3)現斷言滿足要求的集合 B 元素個數最多為n + 1 ,集合
(204號
以下是元素個數最大值的證明:
已知
,定義
顯然 N ( α ) = 0 時,當且僅當 α = ( 0 , 0 , ? s , 0 )
反證法:假設存在一個滿足要求的集合 B ,其元素個數不少于 n + 2 .根據假設該集合中滿足N ( α ) ? 1 的元素至少有 n + 1 個,設為
對于每一個 n 維向量
,必有某個分量
,其中
,此時
一共有 n + 1 項,根據抽屜原理必有兩個
相等,即存在兩個 n 維向量
的某個分量
滿足
,此時
,矛盾.
綜上,滿足要求的集合 B 元素個數最多為n + 1
評析:本題第(2)問和第(3)問都需要用到抽屜原理,且兩問都涉及最值問題.處理此類問題時,需巧妙運用反證法,并構造抽屜模型以論證矛盾.
[參考文獻]
[1」甘志國.2023年高考數學北京卷壓軸題的詳解及推廣[J].中學數學雜志,2023(7):64-65.
[2]朱國榮.“抽屜原理”教學的問題思考與實踐改進[J].小學教學(數學版),2019(7/8):126-130.
(責任編輯 黃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