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版畫概述
(二)創作完整稿
版畫藝術是一種擁有悠久歷史的繪畫形式,已成為培養學生創意表達能力的重要途徑。通過版畫課程的學習及參與版畫創作,學生可以全面提高繪畫技巧,不斷挖掘和提煉創意元素。在作品構思、創作完整稿、制版、拓印等各個制作過程中,每一步的制作和修改都是對學生創意表達能力的深度錘煉。
二、版畫對培養學生創意表達能力的影響
版畫藝術制作過程較為復雜,每一個環節都具有創意與挑戰[1。從作品構思立意到創作稿的形成,再到刻版、拓印等多個環節,每個環節都為學生發揮創新思維提供了空間,促使其尋找獨特的表現形式。在版畫制作過程中,學生可以在每個環節進行創造性的發揮。完成一幅版畫作品,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實現對學生創意表達能力的培養和提升。具體影響體現在以下方面。
(一)創作構思
版畫創作的構思立意環節,是非常重要的開始階段,是激發學生想象力的關鍵環節2。在構思作品時,要求學生尋找獨特的視角和切入點,進行藝術加工和藝術處理,來更好地表達客觀世界的多面性3。在這一過程中,要求學生不斷地構建出各種新奇的畫面和情節,這樣能很好地鍛煉和激發學生的創意表達能力。學生通過想象,將內心的情感和創意轉化為可視的畫面,從無形到有形、從抽象到具體的轉化過程,讓學生在面對概括與取舍時,能夠提煉出更加新穎和獨特的表現方式,從而提高學生的創意表達能力。
版畫制作中的創作完整稿環節中,學生需要深入挖掘自己的創意,通過不斷的思考和嘗試,將構思立意轉化為完整稿。這一轉化過程不僅鍛煉了學生的藝術轉化能力,還促使他們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這對培養學生的創意表達能力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4。在這一過程中,學生需要不斷地審視和反思完整稿,以發現其中的不足并進行改進、完善。這種對作品完整稿的審視和反思,讓學生更加深人地理解了藝術創作的本質和規律,提升了他們的審美素養和藝術鑒賞能力。
(三)版畫制版
版畫創作中的制版環節,是培養學生的創意表達能力的重要途徑5。版畫制版包括分版和刻版兩個部分。分版是刻版的前提,一幅完整稿如何分版,需要學生對原稿的形象、色彩、明暗、黑白等因素進行反復思考,考慮如何通過分版來凸顯版畫的形式美,并嘗試不同的分版方案。這個過程需要學生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從而培養他們的創意表達能力。
版畫的刻版環節,對培養學生的創意表達能力起著重要的作用。學生根據自己的分版情況,巧妙地運用不同刀法組合、疏密關系和黑白對比等藝術語言進行刻制,在不同的版材上,刻畫出不同的刀痕和紋理。學生在刻版過程,充分發揮創造性思維,思考如何將個人情感和創意轉化為具體的刀法符號,從而提高創意轉化為具體藝術形象的能力。
版畫制版的高度概括性和主觀性特點,在培養學生的創意表達能力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版畫拓印
版畫制作中的拓印環節,對學生創意表達能力的培養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在拓印過程中,學生對拓印的效果進行思考,如色彩、黑白、拓印的輕重、水分的多少等因素,激發創新思維,鍛煉動手能力和技術技巧。鼓勵學生通過實踐探索,創作出具有個人特色的作品,讓學生在完成作品時獲得成就感,增強自信,勇于表達個人創意。版畫拓印具有多樣性和實驗性,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創作素材和靈感來源,能夠激發學生的藝術創造力,為學生的創意表達提供無限可能。
三、版畫教學在創意表達能力培養中的實踐應用
(一)版畫教學方法與策略
1.項目式學習
通過教師設定的主題,進行版畫創作作業項目,引導學生深入探索版畫藝術的技法[8]。在創作過程中,學生需要自主規劃創作步驟,選擇材料和技法,這有助于激發他們的創作靈感,培養他們的獨立思考能力。在創作練習過程中,教師應鼓勵學生積極地將個人情感和創意融入版畫作品中,使作品更具個性和深度。
2.教師點評和學生互評相結合
教師點評與學生互評相結合能有效提升學生的創意表達能力。教師憑借專業的視角精準點評作品,在分析優缺點的同時給予學生反饋與鼓勵,既能增強學生自信,又能激發學生內心深處的創作熱情,鼓勵學生不斷挑戰自我。教師引導學生互評,通過觀察分析他人作品,挖掘創意亮點與獨特技法,在討論中共享經驗,協同解決創作難題。同時,鼓勵學生不斷拓寬藝術視野,提升創意表達的綜合素養。
3.優秀作品案例分析
通過分析經典版畫作品或學生優秀作品,引導學生學習版畫藝術的構圖、黑白、刀法等藝術形式及藝術語言方面的知識。同時,鼓勵學生從案例中汲取靈感,將其轉化為自己的創意表達。優秀作品案例分析能夠拓寬學生的視野,提升學生的藝術鑒賞能力和創作水平。
(二)教學資源與環境
1.版畫工具與材料
豐富多樣的版畫工具與材料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好的創作條件。例如,不同種類的紙張、油墨、顏料、刻刀等,都能夠影響版畫作品的最終效果。因此,在版畫教學中,教師應為學生準備充足的版畫工具與材料,讓他們更好地去嘗試和探索,激發學生的創意靈感。
2.教室設施
版畫教學需要特定的設施。例如:版畫制作教室需要較亮的照明設施,便于學生刻制和拓印;需要通風良好的環境,以避免油墨等有害物質的積聚;需要合理的展示空間,以便學生相互欣賞和交流。因此,在版畫教學中,教師應確保教室設施滿足教學需求,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創作環境。
3.創作空間與交流氛圍
為了培養學生的創意表達能力,版畫教學需要提供充足的創作空間和鼓勵學生自由交流的氛圍[0]。最好以工作室的形式給學生提供創作空間,使學生更加專注于創作過程,減少外界干擾;積極組織學生參與校內或校外的各種畫展,營造以展促學的創作氛圍,這種創作氛圍能夠激發學生的思維碰撞和創意火花,提升學生的創意表達能力。
四、學生創意表達能力的提升路徑
(一)基礎技能與實踐經驗
在版畫藝術學習過程中,學生需要掌握扎實的基礎技能,包括刻刀的精準使用、油墨的調配與拓印技術等[。技能的熟練掌握是進行版畫創作的前提,也是學生將個人情感與創意轉化為實體藝術作品的基礎。通過不斷的實踐,學生可以在技能的磨礪中逐漸找到自己的藝術風格,提升創作技巧,為創意表達打下堅實基礎。
(二)思維拓展與創新能力
版畫藝術的多樣性和開放性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視覺語言和表現形式,從而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在接觸并學習不同風格和流派的版畫作品時,學生能夠拓寬視野,了解不同的藝術語言和創作手法。通過不斷的嘗試和學習,學生的創新能力會得到鍛煉和提升,為創意表達提供更多可能性。
(三)情感表達與溝通能力
版畫藝術是技巧的展現,也是情感的傳達。在創作版畫的過程中,學生需要將個人情感融入作品,通過版畫藝術語言來傳遞內心情感。這種表達方式不僅有助于學生認識和理解自己及他人的情感世界,還能培養學生的溝通能力。在版畫作品的展示與交流中,學生能夠學習如何與他人分享自己的情感和想法,從而在情感共鳴中提升創意表達能力,增進與他人之間的溝通和理解。
(四)審美素養與創意深化
版畫作品的藝術美感對于提升學生的審美素養具有積極作用[12。在學習和欣賞版畫作品的過程中,學生逐漸形成對美的獨特感知和欣賞能力。審美能力的提升為他們進行創意表達提供了豐富的靈感來源。同時,版畫藝術的多樣性和豐富性也激發了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他們開始嘗試將不同的藝術元素和表現手法融入版畫創作中,創造出具有獨特風格和個性的優秀版畫作品,為未來的藝術之路奠定堅實基礎。
五、版畫藝術培養學生創意表達能力的困難與應對策略
(一)基礎技能掌握
版畫基礎技能掌握是教學難點,涉及刻刀技法、制版、水分控制及拓印技術等核心能力。學生需要熟悉刻刀的刀法組織、制版、水印中的水分掌控以及拓印技術等,這些技能的熟練掌握對于創作高質量的版畫至關重要。比如銅版畫工藝復雜,木版畫依賴精準刻刀的運用,水印版畫需嚴格把控濕度與壓力等。學生只有具備熟練的操作技巧,對各種材料和工具都足夠了解,才能完成優秀的作品創作[13]。
(二)創新思維培養
版畫藝術教學中,創新思維的培養面臨挑戰。部分學生習慣于傳統的創作模式,缺乏創新的勇氣。為了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教師要積極鼓勵引導學生嘗試不同的創作手法和風格,從多個角度思考問題[4]。
在版畫教學中,應引入新穎主題。然而部分教師的思維固化,局限于固定的風格和流程,限制了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教師應進行多維度改革,采用啟發式教學,通過跨學科主題(如數字藝術、公共裝置)激發學生的創作靈感,鼓勵技法實驗與觀念創新。同時,強調版畫與個人思維的深度結合,通過作品展覽、藝術交流、學術講座等活動,拓展學生的認知維度,構建“傳統技藝 + 當代語匯”的創新培養體系,提高學生的創意表達能力。
(三)情感表達與溝通
為了幫助學生將個人情感融入版畫作品,教師應加強對學生情感表達能力的培養,引導他們深人挖掘個人情感和經歷,并通過版畫藝術語言釋放情感,與觀眾產生共鳴。教師應組織學生進行作品分享和交流活動,學會欣賞和理解他人的作品,從而提升自己的情感表達能力和溝通能力。另外,教師還可以通過提升審美素養、提供創作資源、鼓勵參加展覽和比賽等策略,幫助學生拓寬藝術視野、提高創作水平,有效培養學生的創意表達能力。
綜上所述,版畫作為一門綜合性藝術,在培養學生創意表達能力方面具有獨特的作用。從構思立意到最終拓印,版畫創作的每一個環節都要求學生不斷思考、實驗與調整,不僅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還培養了學生的綜合素養。
在教學中,通過項目式學習、案例分析等策略,教師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創造力。盡管版畫教學仍面臨基礎技能掌握、創新思維培養等挑戰,但通過分層訓練、跨學科融合及數字化拓展等策略,可以不斷優化教學方法,使版畫成為更具時代活力的藝術教育載體。
版畫教育應與社會文化、科技發展相結合,讓學生在藝術創作中提升個人能力,培養開放、敏銳的創新思維。版畫藝術終將在學生的創意成長中留下深刻印記,為學生的藝術生涯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譚翠微.我國民族版畫藝術的傳承與發展:評《當代民族版畫藝術技法與創作研究》[J].中國教育學刊, 2024(11),116
[2]侯煒國.技近乎道:版畫藝術的媒介與精神[J].藝術設計研究,2024(5):105-112.
[3]張慧子.明代徽州戲曲刻書考論[J].戲劇藝術,2024(5):176-192.
[4]程奇.程奇/版畫[J].文藝研究,2024(10):173.
[5]曹剛,張嘉浚.絲網版畫《共同》[J].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24(10).2.
[6]于曉冬.于曉冬作品[J].當代電影,2024(10):8
[7]黃玥.“在路上\"絲網版畫[J].新聞愛好者,2024(9):100.
[8]王明兵.甲午中日戰爭的“圖像史學”:歷史呈現及其“虛無主義\"敘事批判[J].歷史教學(下半月刊),2024(9):12-21.
[9]胡發強.版畫為媒:敦煌文殊版畫對“新樣文殊”壁畫的影響[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美術與設計版),2024(5):137-141.
[10]于曉冬.于曉冬作品[J].當代電影 2024(9):7 .
[11]馬桑,趙津,趙成清.雄高爾《圣安東尼的磨難》:其圖像學以及對德國藝術的影響[J].美術,2024(9):122-135.
[12]安琪.景觀建構與圖像賦意:從長崎版畫“唐館圖”看近世日本的中華想象[J].民族藝術,2024(4):136-149.
[13]汪龍麟.明代刻本《西廂記》版畫演變述略[J].戲曲藝術,2024(4).53-63.
[14]趙鑫.版畫《滄浪之水》[J].中國出版,2024(16):73
作者簡介:
尹乃軍,碩士,溫州大學講師。研究方向:美術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