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22年版)》指出,要不斷提高高中生的身體素質與健康水平,培養具有綜合能力、富有創新精神的人才。羽毛球作為一項老少皆宜的球類運動,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身體協調性。同時,其作為有氧運動,有助于提升高中生的心肺功能,增強他們的肌肉力量與耐力,使學生在學習與訓練中獲得運動的愉悅感,減輕學業壓力,紓解焦慮情緒,建立密切的伙伴關系。考慮到不同學生的運動能力、身體素質存在較大差異,為了構建高中體育高效課堂,教師應加強對教學方式的選擇,實現因材施教。在此,筆者結合課堂教學經驗,對分層教學法在高中體育課堂中的應用展開分析目休“寸
毛球”為例。
在高中體育羽毛球課堂教學中應用分層教學法,需要教師充分地掌握學情、了解學生的運動能力與潛力,施以差異化教學引導,使不同運動能力的學生均能夠循序漸進地掌握運動要領,提升自身的運動能力與身體素質,讓他們步入自身的“最近發展區”。本次課堂教學由“明確教學目標—導航學習路徑一進行組間競賽一評價訓練效果\"四部分構成。具體設計如下。
一、明確教學目標,幫助學生分層
為打造高效羽毛球課堂,實現因材施教,激發學生的運動熱情,教師需結合過往教學情況、班級學生在前測中的表現(如立定跳遠、中長跑、仰臥起坐等),及學生在羽毛球第一課時的發球、顛球等表現,按照不同的運動能力、身體素質、耐力、爆發力等,將學生分為A、B、C三個不同的層次,根據學生的運動特點、學習能力,制訂具體的教學計劃,充分地挖掘他們的運動潛能,培養他們的運動愛好,使其感受羽毛球運動的樂趣,為后續的分組訓練奠基。本堂課的教學自標設定如圖1,教學設計如表1。
A層學生:樹立運動自信,掌握擊發球、高遠球基本動作要領提升學生身體素質,促進不同層次學生運動能力發展 B層學生:較為熟練地掌握正反手教學目標一培養學生的體育自主學習能力,磨 發挑球,能夠正手發高遠球礪其意志力,增強合作意識C層學生:熟練地掌握擊發球、挑球使高中生形成終身運動習慣要領,進行拔高訓練網前發球A層學生正手挑球正手發高遠球羽毛球 正反手發球B層學生正反手挑球教學內容正手發頭頂高遠球網前接發球正反手挑球C層學生正手頭頂殺球正反手接發高遠球擊發球的步法、重心的調整與轉移教學重難點一動作協調、落點穩定

考慮到學生已經初步掌握羽毛球接、發球的學習,本次課堂教學正式開始前,當體委整隊完成后,可以讓學生手持羽毛球拍開始分解動作的學習。教師借助信息化教學設備播放《本草綱目》曲目,讓大家跟隨樂曲一同熱身,教師以口令提示與動作示范并舉的方式,帶領學生進行基本動作、步法(如起動步、墊步、交叉步、并步等)的練習。為了調動學生的運動熱情,本次教學我選擇了Tabata作為熱身操,讓學生跟隨音樂和教師的示范進行開合跳、擊掌跳、提膝擊掌等熱身運動。在正式進行課堂教學前,教師還可以將班級學生分為兩隊一組,進行場內“8字環繞”慢跑,讓他們進行熱身。同時,提醒學生注意運動安全,在揮拍時保持足夠的間距,做好分層教學的前期準備工作。
二、導航學習路徑,展開課堂訓練
(一)進行動作示范
明確課堂教學目標,進行基本動作回顧后,教師開始向學生介紹本堂課的教學內容。本次教學主要采用分層教學法。面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教師采用的教學指導方式、要求、評價標準也存在較大的不同,在示范并分解主要的網前發球、正手挑球與正手發高遠球動作后,提出訓練要求。
師:因為老師注意到我們班同學今天的精神面貌很棒,所以,今天除了學習基本的內容,對那些運動表現優異、運動能力較強的學生,我準備提高學習要求。(請出B層某一學生代表,讓其進行動作演示,并傳授正反手握拍要領和動作要求;邀請C層運動能力更強的學生,讓其學習并掌握正手頭頂殺球動作要領)
師:本次教學老師會給大家設定不同的學習要求,大家在掌握不同的動作要領后要分組學習,并相互幫助,一起認真地開展訓練。隨后,老師會組織小組競賽,檢驗訓練成果,評出“羽毛球明星\"小組。大家明白了嗎?有什么問題嗎?
生1:老師,我有個問題:在正手挑球時,總感覺發力不順暢,球挑的高度也不達標,還老出界,這怎么辦?
師:有哪位同學知道挑球要領?
生2:正手挑球的時候準備姿勢要標準,雙腳應分開站立,與肩同寬或略寬于肩,膝蓋需要微微屈起,身體重心隨之向前,這樣可以保持身體的穩定性和靈活性。然后,要注意引拍動作,需要有將球拍向后下方引的過程,而且注意力要集中,使拍面稍微打開,讓球盡量落在拍中心的位置。另外,手腕要內收,便于蓄力。
生3:我覺得最重要的是擊球的一瞬間,這是最關鍵的。在擊球瞬間,手腕和手指要配合好、要有力量,快速作出反應,將球向前上方挑起,而且身體重心也應隨之前移,這樣整個挑球動作就會很流暢,而且球的落點區域就可控了。
師:兩位同學說得非常棒。老師來補充一下步法的配合:需要挑球時,你要快速作出反應并移動,如果是右前側來球,你需要右跨后,調整自己的重心,使身體面向來球方向;如果是左側來球,也是同樣的道理。在移動過程中,要有自己的判斷,球拍、手、腳步要協調,這樣動作也會比較輕盈。其實,主要還是要多練習,只有動作連貫了,對方發來不同的球時,你才能應對自如。
(二)課堂自主訓練
師:接下來,我將為同學們分組,每組老師還會指定1名隊長和副隊長,讓他們指導大家的網前發球、正手挑球和正手發高遠球動作。(教師先播放提前制作好的教學微課件,使學生明確本次教學的基本內容與對應的拔高要求。體委配合教師整隊,結合測試情況與羽毛球學習表現,將4~6名學生分為一組,由隊長帶隊將小組成員領到相應的場地內)
師:我會給每組不同的隊員貼上紅(A層)黃(B層)橙(C層,隊長和副隊長)不同的胸貼。隊長和副隊長,你們要指導組員掌握基本的動作,讓帶有紅色胸貼的隊員掌握基本動作,使帶有黃色胸貼的隊員學會發頭頂高遠球,你們自己也應能以正反手的不同姿勢進行網前發球、挑球和發高遠球,同時還要嘗試練習頭頂殺球。大家有信心通過小組訓練,在組間競賽中呈現最佳表現嗎?
生齊:有!
以往,大部分體育教師會在班級學生分層后,讓同質學生一同進行探討與訓練。對于B、C層的學生來說,這樣相互切磋學習效果較好,學生的運動技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但對于A層運動能力欠佳、興趣不足的學生來說,將羽毛球動作水平、肢體協調性相近的學生劃為一組,他們難以相互助力,不僅課堂學習、訓練的成效欠佳,還可能會讓這部分學生對羽毛球運動喪失興趣。因此,在本次體育課堂教學中,我選擇將A、B、C不同層級中體育運動能力不同的學生進行混合分組,每組A層學生1~2人,B層學生1~2人,C層學生1~2人,發揮生生互助的作用。對于組內訓練,也制訂了不同的評分標準,見下表2。

在明確了分組及教學內容后,教師任命組內小隊長與副隊長,督促學生邊觀看微課短視頻邊進行組內動作分解學習,相互指導與鼓勵。最后,教師巡視,以小組為單位,對成員的發球、挑球、高遠球學習情況進行觀察并評分。
各組小隊長和副隊長進行頭頂殺球練習時,可以讓A、B層同組隊員提供幫助,每人10球進行練習。此動作對學生的身體素質、反應能力要求較高,需要他們具有良好的彈跳能力與預判意識,需穩住重心并保證上下肢擺動動作協調,需學生靈巧地使用正手握拍進行起跳擊球。
當組內羽毛球的學習、訓練結束后,教師可以讓隊長帶隊,將班級學生集結到場地中心,以抓閹的方式,組織兩小組競賽,獲勝小組進入下一環節。最后獲勝的兩小組決賽,分數較高、表現優異的組將獲得“羽毛球明星”小組稱號和運動飲料。
三、組織組間競賽,培養體育精神
(一)鞏固訓練成果
本環節的羽毛球異質分組競賽,是分層教學的延續,有助于教師檢驗學生在小組合作中的學習成果,能為后續分層教學提供經驗借鑒。教師可以通過評估不同層次學生在小組中的表現,如是否達到預期、進步情況如何、合作能力如何等,促進學生自主運動,使學生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讓他們在為小組爭榮譽的心理驅動下保持運動熱情。
在本次小組競賽中,需要兩個小組進行2對2的競賽,每組隊長和副隊長為指導或裁判。組內兩名成員可以 A+B 的形式進行配合練習,先進行組內雙人對打訓練,提升網前發球、挑球與高遠球發接球動作的連貫性。隊長和副隊長各負責一邊,指導他們的移動步伐、上網動作等。
教師還可以先在組內進行小測試,由隊長和副隊長作為發球者,檢驗A、B層學生正手接高遠球的具體情況,并進行組內評分。隊長或副隊長會站在前發球區域內使用正手發球,保證發出的球以高弧線飛行至對面的測試者所在區域內。測試者需要判斷球的落點,以正反手接球的方式將球擊回,根據落球點記分(落到指定區域內的獲得分數獎勵,落在后場底線與雙打后發球線之間的區域,得1分;落到雙打后發球線前半米區域內得0.5分;落人雙打后發球線前
1米處得0.2分;落入界線外不得分)。
學生還可以小組為單位,先由隊長和副隊長組織發球、挑球等訓練和組內測試。以生生小組內互評的方式進行羽毛球訓練成果的檢驗,結合薄弱點加強組內的訓練與提升,為小組對抗做準備。
在分別對組內發球、顛球、挑球、接高遠球等測試后,記錄落點個數和得分情況。通過與其他小組的競賽,了解本小組的優劣勢,為后續的生生互評提供依據。
隨后,正式開啟小組間的羽毛球比賽。要確保隊員明確本次組建對抗任務,讓隊長協助教師和體委管理好本組隊員。在小組間進行競技時,教師和體委要進行場內的巡視與指導,通過競賽發現本次分層教學的問題,記錄主要內容。根據預定的分層教學目標,教師還應進行與各組C層學生的互動、測試,檢測他們是否掌握了正反手挑球、高遠球接球要點,贊賞、肯定他們在羽毛球小組合作學習中的示范、帶頭作用。通過語言、眼神等激勵C層學生,使他們在不斷提升自身的羽毛球技法、揣摩動作要領中積極帶領本組隊員學習。
給組間競賽預留更多的課堂時間,使學生打破組別的限制,進行球技切磋,讓他們了解羽毛球規則,使自身的接、發球動作更標準。
(二)培養體育精神
在小組之間的對抗中,教師應當注重對學生協作精神的培養,使他們主動訓練、密切合作,發揚頑強拼搏、積極進取的體育精神,使他們朝著獲得最佳羽毛球合作小組的目標努力。在形成相互加油鼓勁的羽毛球訓練氛圍與緊張的組間對抗氣氛中,各層次學生的個體行動力不斷得到增強。
把分層教學法、小組合作、組間競技相結合,有助于發揮不同運動能力學生的潛能,能較為科學地對不同層級的學生進行多層次評價,提升他們網前發球、挑球、擊打/接發高遠球技術,使學生獲得與不同層次伙伴交流、學習的機會,提升球感,得到技術水平的提高與個人能力的鍛煉。
作為小組隊長和副隊長,在指導他人、發現組內成員的訓練問題中,他們也將作為組員配合其他成員進行擊、發球訓練。
相較于常規的分層教學,將不同層次學生分組的授課形式效果更顯著,有助于幫助學生提升運動能力,使他們掌握動作要領。
四、評價訓練效果,激發學生潛力
在本堂課結束后,教師可以運用組間互評、組內生生自評、互評及教師總結評價等方式,根據對不同層次的能力要求,對他們進行分層評價,檢驗本次分層教學的結果是否達到預期;了解具體哪一層次學生在本堂課的分層學習中獲益最大。
經過對小組內自主訓練、組間對抗等觀察,不僅選出了明星小組、最佳小隊長、進步最快成員,還發現大多數A、B層學生的課堂訓練與學習成效遠高于普通教學。C層的大部分學生也表示樂于參與這樣的課堂活動,自身的運動水平、運動能力得到了大幅的提升,他們表示會以更高的標準要求自己
五、結語
提高高中體育課的吸引力,需要教師優化自身教育理念,靈活選用適宜的授課方式。在羽毛球課堂教學中引入分層教學法,能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取得顯著的進步,整體教學效果高于預期。后續,在羽毛球進階教學中,教師將秉持“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選用適宜的授課方法,促進學生體育核心素養的形成與發展。
(作者單位:廣西環江毛南族自治縣高級中學)
編輯:蔚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