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項目】本文系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2023年度電教裝備研究專項課題“技術賦能勞動教育發展高中生創新素養的實踐研究\"(編號:2023ZJY71O)階段性成果。
【中圖分類號】G633.6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5)10-0175-03
一、問題的提出
生成式AI在教育領域的興起,為高中通用技術教師帶來新挑戰與機遇。傳統備課中,技術教師需不斷更新教學內容和設備資源,尋找合適的技術問題和實驗方案,并掌握新的教學手段,這些都耗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同時,設計多樣化、有價值的教學內容也不容易,教師需深挖教學大綱,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技術原理,培養創新和實踐能力。生成式AI的出現有助于解決這些問題,推動教學創新。
正如學者張優良和尚俊杰所述:“人工智能的發展推動了虛擬教師的出現,并且已經在教學中發揮了作用。\"生成式AI為解決教育挑戰提供機遇,它能迅速創建教學資源,如案例和實驗設計,提高備課效率,讓教師更專注于教學設計和學生互動,進而提升教學質量。例如,教師可利用AI生成與學生日常生活相關的技術問題教學內容,增強學習的真實感。此外,生成式AI能提供個性化教學方案,根據學生特點定制教學內容和方法。AI還能作為教師的助手,促進交流和討論,啟發教學思路。總之,生成式AI為高中通用技術教師智能備課提供了新途徑,推動了教學創新。
二、運用生成式AI進行智能備課的方法
智能備課要想達成其應有的效果,必須遵循一定的合理方法,為此,本研究構建了一個智能備課的操作模型,如下圖所示。
智能備課

智能備課的關鍵在于精心設計的提示語和生成式智能體的輔助。提示語設計采用“角色一任務—要求一說明\"公式,如\"通用技術引導者—生成方案構思及方法的教學案例一結合學生實際場景,突出常用方法一考慮功能、結構、安全等多方面”。教師可根據教學知識點和學生特點調整提示語,為不同層次學生設計適合的內容。此外,教師可建立提示語庫,分類整理常用提示語,提高備課效率并為AI提供更多訓練數據
生成式智能體通過學習大規模數據集生成新內容,可為教學提供個性化支持。例如,KIMI平臺可根據教師提示語生成教學案例、實驗設計等內容;扣子平臺提供24小時答疑服務,幫助教師了解學生學習情況,這些工具可顯著提升教學效果和備課效率。
總之,通過合理設計提示語和利用生成式智能體,教師能夠提高備課效率,豐富教學資源,為學生提供個性化和高效的教學服務,推動教學模式的創新。
三、生成式AI在高中通用技術教學備課中的實踐案例
(一)課程設計輔助案例
在高中通用技術教學中,教師可利用生成式AI進行智能備課,特別是課程設計輔助。通過“搭建總體框架一分步設計\"的思路,引導AI生成高質量教學內容。例如,設計一個以\"印章雕刻技術一橡皮印章的設計與制作”為主題的項目式學習教學方案,計劃覆蓋8個課時,結合蘇教版《技術與設計1》教材,體現\"做中學,學中做\"的教學特點,滲透技術意識、工程思維等學科核心素養。
步驟一:首先,設計提示語引導生成式AI創建教學方案。設定提示語為“角色一任務一要求—說明”:“角色\"為高中通用技術教師;“任務\"是生成以“印章雕刻技術—橡皮印章的設計與制作”為主題的項目式學習教學方案,覆蓋8個課時;“要求”方案基于蘇教版《技術與設計1》教材,涵蓋相關章節;“說明\"中強調每個環節應包含學生探究與技術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技術意識、工程思維等。
提交以上內容給生成式AI,即可迅速得到高質量的項目教學總體方案。KIMI平臺生成的方案將包括課程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與課時安排、教學方法、評價方式、教學資源的具體內容。從生成的結果可以看出,該總體教學方案設計詳細且結構清晰,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當然,具體實施時還需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和完善。
步驟二:AI輔助學情調研與分析
教師可利用生成式AI設計課前調查問卷并分析,以了解學生學習需求。例如,針對“印章雕刻技術一—橡皮印章的設計與制作”第2課時,AI將根據教師設定的提示語生成問卷,涵蓋學生對技術的了解、興趣、設計原則掌握情況及期望學習方式。問卷包含多種題型,確保全面信息收集。收集數據后,AI進行統計分析,如選項比例統計、回答內容分析,并生成學情分析報告,幫助教師了解學生需求,為教學設計提供依據。
步驟三:細化教學設計
結合學情分析報告,教師可要求AI生成具體課時的教學方案。例如,提出要求讓AI結合學情和總體項目教學方案,設計第2課時的教學計劃,考慮七個設計原則,并適應40分鐘課時。AI將迅速輸出教學計劃方案及時間分配,KIMI平臺將生成“設計的原則與一般過程\"第2課時教學設計方案,其目標為理解設計七原則并應用于印章圖案設計。教學過程含引入、應用討論、實踐構思、草圖分享等環節。教學方法有講解討論、小組合作等。教學評價包含過程、作品、自我與同伴評價。教學資源涉及教材、工具和輔助資料,還強調教師與學生的教學反思
這個課時教學設計方案會明確地列出本節課的目標、要教授的內容以及學生需要掌握的設計原則,這有助于確保教師和學生都能清楚地了解課程的重點。活動的時間安排合理,每個環節都有足夠的時間讓學生參與討論和實踐,它充分考慮了學生的學習需求和特點,是一個質量較高的教學設計方案。
步驟四:為評估教學方案實施后的學習效果,向AI請求設計學習評價表格
提示語:“請設計一份適合第2課時的學習評價表格。\"KIMI平臺將生成一個包含綜合考慮學生學習成果、團隊合作和個人發展的評價表格,實用且操作性強,它有助于學生深入理解設計原則和技能,為教師提供有效評價工具。
此案例展示了生成式AI在高中通用技術教學方案設計中的潛力。AI根據提示語為“印章雕刻技術”項目學習提供了清晰的框架和詳細課時計劃,包括學情調研、教學設計和評價表。AI提升了備課效率,確保了教學內容的質量和實用性,構建了全面的教學體系。
(二)教學材料創作案例
在高中通用技術教學中,教學材料創作是備課的關鍵環節。生成式AI能幫助教師高效制作有教育意義且吸引學生的材料,以下案例展示如何用AI生成“印章雕刻技術發展\"的故事、圖片和視頻
案例背景:在“印章雕刻技術—橡皮印章的設計與制作\"項目式學習方案中,教師希望引入印章雕刻技術發展故事,加深學生對技術歷史的認識,提升教學效果。
步驟一:生成故事文本
教師設計提示語引導AI創作故事文本,要求故事體現設計與技術發展的關系,適合高中生理解,AI根據提示生成故事。
步驟二:編寫視頻腳本
教師將故事轉化為視頻腳本,通過AI生成視頻腳本,AI根據提示語生成視頻腳本。
步驟三:繪制視頻圖片
視頻腳本中的圖片由AI生成,教師讓AI描述分鏡頭,然后生成相應圖片,AI根據提示語繪制圖片。
步驟四:合成教學視頻
教師將故事文本、圖片和聲音素材合成教學視頻,使用剪映軟件。該軟件有AI生成功能,可將圖片、文字制作成視頻片段,或根據文字生成語音,
此案例顯示生成式AI在教學材料創作中的潛力,教師通過設計提示語,使用AI工具,能高效制作教育材料。這種方法提高了備課效率,豐富了教學資源,提升了教學效果。隨著AI技術發展,教師將更多地依賴AI創作和優化教學材料。
四、結語
生成式AI的出現為高中通用技術教師備課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有效解決了傳統備課中存在的挑戰與痛點。
首先,AI極大地提升了備課效率。面對通用技術學科內容更新快、教學資源獲取難的問題,AI可以快速生成教學案例、調查問卷、實驗設計、問題情境等資源,幫助教師節省時間,提高備課效率。例如,教師可以利用AI生成與學生日常生活學習相關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進行探索,提高學生的學習真實感。
其次,AI實現了個性化教學。AI可以根據學生特點和需求,定制符合實際的教學內容和方法,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例如,教師可以利用AI生成不同難度的教學案例和問題情境,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
最后,AI提升了教學質量。AI可以擔任教師的助手或同伴,與教師進行交流和討論,啟發教學思路,提升教學質量。例如,教師可以利用AI分析學生的學習數據和反饋信息,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需求,從而對教學進行有針對性的調整和改進。
展望未來,隨著AI技術的不斷發展,其在教育領域的應用將會更加廣泛和深入。高中通用技術教師應積極擁抱AI技術,不斷探索和創新,利用AI解決教學中的難題,提升教學質量,培養適應未來社會發展需求的人才。
參考文獻:
[1]張優良,尚俊杰.人工智能時代的教師角色再造[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19,40(4):39-45.
[2]余勝泉.人工智能教師的未來角色[J].開放教育研究,2018,24(1):16-28.
作者簡介:
黃明迪,通用技術教師,正高級教師,北師大教育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