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奮斗精神是中國人民在幾千年歷史長河中鑄就的獨特精神力量,是中國精神的核心內容。新時代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新時代要不斷加強弘揚和踐行偉大奮斗精神,并就“為何要奮斗”“由誰來奮斗”“如何去奮斗”等問題做了諸多重要論述,進一步深化和拓展了新時代偉大奮斗精神的內涵與外延,同時也為新時代青年1指明了奮斗的方向
一、偉大奮斗精神的邏輯基點
探尋偉大奮斗精神的邏輯基點回答的是新時代“為何要奮斗”的問題。自強不息、革故鼎新的偉大奮斗精神伴隨中華民族走過了一萬年的文化史和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偉大奮斗精神根植于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文化基因,在黨的百年實踐中得以傳承,為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成功探索提供了源源不竭的強大動力,也必將在新時代的征程中為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開啟嶄新篇章。
(一)文化之源:奮斗是中華民族傳統的文化基因
偉大奮斗精神根植于中華民族傳承的自強不息的文化基因。早在中國神話故事中就蘊藏永不屈服、頑強斗爭的民族特性。神話是原始社會的產物,原始社會時期,人們對于自然的認知能力普遍較低,在面對大自然變幻莫測的奇異現象時無法科學認知,于是將其“神化”,認為是神靈主宰著一切,但在生產和生活上產生困難和問題時,人們也會充分發揮自我能動性想方設法地去戰勝問題,而不是逃避問題。如夸父逐日、精衛填海、鉆木取火、大禹治水、愚公移山、伏羲造船,無不體現人類與大自然斗爭的頑強意志。
其實,不止是神話故事,頑強拼搏、自強不息的偉大奮斗精神還深植于中華文明的沃土之中,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我們開發建設了祖國的大好河山,戰勝了數不清的自然災害,發展了門類齊全的產業,鑄就了中華兒女艱苦奮斗的精神根基,總結了天道酬勤的成功密碼。“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意在激勵我們奮發圖強;“艱難困苦,玉汝于成”則強調要艱苦奮斗,才能成功;“一息尚存,此志不懈”告誡我們要不懈奮斗。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人民自古就明白,世界上沒有坐享其成的好事,要幸福就要奮斗。[2]”奮斗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的文化基因。
(二)歷史之維:奮斗是成就歷史偉業的重要法寶
回望黨的百年征程,我們克服重重艱難險阻贏得的一切勝利,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黨和人民在困境中抗爭、在磨難中奮起,一代又一代的接續奮斗中取得的。站起來的歷史征程上我們浴血奮斗。為徹底推翻壓在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實現建立新中國的偉大事業,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拋頭顱、灑熱血”進行了28年的浴血奮戰,我們經歷過艱苦卓絕的井岡山生活,跨越過千難萬險的長征之路,遭遇過經濟封鎖、政治孤立、軍事威脅,以及各類重大災害的考驗,始終秉持斗爭精神、堅定奮斗意志,最終讓中國人民站了起來。富起來的歷史征程上我們艱苦奮斗。新中國成立后,面對一窮二白的局面,我們白手起家、苦干實干,頂住了經濟、軍事的全面封鎖,逐步建立起了比較完備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開鑿了“人工天河”紅旗渠、實現了大慶油田自主開采和“兩彈一星”研制成功的重大成就。改革開放的偉大創舉下,我們持續推動生產力的解放發展,一躍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實現了從站起來到富起來的偉大飛躍。強起來的歷史征程上我們接續奮斗。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不懈奮斗,取得了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的“兩大奇跡”,如期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了中國式現代化的嶄新篇章。
(三)時代之勢:奮斗是創造新的偉業的必由之路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我們經過接續奮斗,實現了小康這個中華民族的千年夢想,我國發展站在了更高歷史起點上”[3]。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和中國人民的團結奮斗下,我們雖然取得了一個個令人矚目和驚嘆的歷史性成就,特別是創造了世所罕見的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的“兩大奇跡”,但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重大風險與考驗。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國際格局和國際體系發生深刻調整、國內改革發展面臨不少深層次矛盾、各種“黑天鵝”“灰犀牛”事件隨時可能發生,這些風險和挑戰無時不在、無處不在,都使得我國發展的不安全性、不穩定性、不確定性顯著增加。同時也告誡我們,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一個艱苦奮斗、不懈奮斗、接續奮斗的過程,絕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新時代歷史征程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已經到了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階段,到了愈進愈難、愈進愈險而又不得不進、非進不可的階段,必須準備付出更為艱巨、更為艱苦的努力。我們依靠偉大奮斗創造了歷史偉業,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也必然要義無反顧地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依靠偉大奮斗創造新的偉業。
二、偉大奮斗精神的力量源泉
探尋偉大奮斗精神的力量源泉回答的是新時代“由誰來奮斗”的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人民是具有偉大奮斗精神的人民④。”建大好河山、墾廣袤良田、治大江大河、促社會變革,自古以來,人民始終用自己的奮斗實踐創造新的歷史,推動社會變革發展。近代以來,面對國家蒙辱、人民蒙難、文明蒙塵,中國共產黨弘揚和傳承偉大奮斗精神,團結帶領中國人民艱苦奮斗,實現了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一)中國共產黨是偉大奮斗精神的領導力量
“人生天地間,長路有險夷。”習近平總書記曾強調:“世界上沒有哪個黨像我們這樣,遭遇過如此多的艱難險阻,經歷過如此多的生死考驗。,一部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就是一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斗史。馬克思指出:“人們奮斗所爭取的一切,都同他們的利益有關。[6]”為實現這一“利益”,中國共產黨人歷千難、涉萬險,無論是面對革命路上的奮戰犧牲、保家衛國戰場上的視死如歸,還是改革大潮中的挺立潮頭,抑或是新時代脫貧攻堅征程中的沖鋒在前,始終初心如磐、攻堅克難、奮勇直追,穿越百年風雨、實現撥亂反正、勇于刀刃向內,歷經滄桑而永葆斗志。中國共產黨始終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的倡導者、領導者、組織者和推動者,帶領我們在站起來的歷史征程中浴血奮斗、在富起來的歷史征程中艱苦奮斗、在強起來的歷史征程中不懈奮斗,是領導我們進行偉大奮斗的核心力量。
(二)人民群眾是偉大奮斗精神的主體力量
“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7]。人民群眾在認識和改造自然的實踐中一步步創造出必要的物在新中國的歷史豐碑上,從淮海戰役的“小推車”到戈壁灘的“蘑菇云”、從“人工天河”紅旗渠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人民力量”重若千鉤。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今天,中國人民擁有的一切,凝聚著中國人的聰明才智,浸透著中國人的辛勤汗水,蘊含著中國人的巨大犧牲。8]”在長期的奮斗征程中,涌現出一大批視死如歸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頑強斗爭的英雄人物、一大批無私奉獻的先進模范,形成了感天動地、無堅不摧的精神力量,極大豐富與發展了中國精神的內涵,鼓舞和激勵著全國各族人民在面對風險考驗時,能夠百折不撓、發憤圖強、銳意進取,不斷在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進程中攻堅克難,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征途中,中國人民始終是堅定不移推進偉大事業的主體力量。
三、偉大奮斗精神的實踐路徑
探尋偉大奮斗精神的實踐路徑回答的是新時代青年“如何去奮斗”的問題。越是偉大的事業,越充滿艱難險阻。在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進程中離不開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的接續奮斗,從“拋頭顱、灑熱血”的革命壯舉到“把青春獻給祖國”的建設熱情,從“團結起來、振興中華”的時代強音到“請黨放心、強國有我”的鏗鏘誓言,一代代中國青年始終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先鋒力量。
(一)勇于追求理想
青春的底色永遠離不開“奮斗”,青年理想遠大、信念堅定,是國家和民族無往不勝的重要力量。“志不強者智不達”“有志者,事竟成”“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這些勵志警句都告誡我們要勇于追求理想,并為之不懈奮斗。新時代中國青年生逢中華民族發展的最好時期。《新時代的中國青年》白皮書指出,新時代青年擁有更高質量的發展條件、獲得更多人生出彩機會、享受更全面的保障支持。當前,我國高技能人才超過6000萬,總量不低,但比例只占我國就業人員的 8% 左右,而在一些發達國家,這一比例往往超過 30% ,所以國家對于技能型人才尤其是高技能人才的培養和需求前所未有。新時代青年更要把握機遇,樹雄心、立壯志,以奮斗之姿激揚青春、以奮斗之槳勇毅前行,腳踏實地用自己的聰明才智放飛青春夢想,實現自我價值與社會價值的交相輝映。
(二)甘于奉獻擔當
在追求理想的過程中,新時代青年還要甘于奉獻擔當,拒絕做奮斗的“孤勇者”。新時代的每一個青年都是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創造者和推動者,都需要具有“使命在肩、強國有我”的主體責任感。回望歷史,1919年5月4日,為拯救民族危亡,數千名青年學生在天安門前高聲吶喊,猶如一聲春雷,驚醒了沉睡已久的國人,開啟了轟轟烈烈的愛國主義運動。“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從來不是簡單的口號,而是一個個中國青年融入骨血的奮斗信念,在民主與科學思想指引下,他們打破封建思想束縛,一步步喚醒了中國民眾對民族危亡和國家命運的深刻認識,將青年力量注入到尋找救亡圖存之路的使命當中,傾盡全力、奉獻所有。使命擔當,不僅能夠增強個體奮斗的力量,還能創造出“孤勇”難以實現的奇跡。時代發展的浪潮滾滾向前,但青年的使命仍然在肩,今天新時代中國青年的使命,就是堅持黨的領導,同人民一道,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將個人奮斗與民族復興的偉大使命相結合,把個人發展融入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歷史大潮中,擔當民族復興的使命,畫出團結奮斗的最大同心圓,以奉獻擔當擦亮我們青春的底色。
(三)敢于“自找苦吃”
“自找苦吃”是實現強國建設、民族復興使命的時代要求。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在不怕吃苦、敢于吃苦的精神狀態下,實現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性飛躍。新時代的今天,我們雖然已經告別了積貧積弱、一窮二白的物質短缺狀態,實現了從貧窮、溫飽到全面小康的奮斗目標,但“自找苦吃”的品質早已通過實踐融入了我們的基因血脈中。面對新時代瞬息萬變的大局,當代青年更要謀勢而動、乘勢而為,將“自找苦吃”作為個人成長成才、實現復興偉業的必由之路。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無數人生成功的事實表明,青年時代,選擇吃苦也就選擇了收獲,選擇奉獻也就選擇了高尚。 [9]”新時代,無論是逐夢星辰大海的年輕航天隊伍,還是奮戰在鄉村振興一線的駐村干部;無論是成守邊防保家衛國的青年戰士,還是數十萬扎根基層奉獻青春的大學生;無論是奮力拼搏為國爭光的體育健兒,還是數百萬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的青年學生都是我們青年人不怕苦、不畏難,在“自找苦吃”中經風雨、磨本領、強意志,用奮斗繪就青春畫卷。
結束語
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奮斗是深深熔鑄在黨和人民血脈之中的精神標識,是我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精神力量。“一切偉大成就都是接續奮斗的結果,一切偉大事業都需要在繼往開來中推進”。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已走過千山萬水,但仍需跋山涉水。我們更需要大力弘揚偉大奮斗精神,以永不解怠的精神狀態、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激發中國人民敢為人先、變革求新的奮斗活力,凝聚中國人民“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的奮斗力量,向著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奮勇前進。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8-03-21(2).
[2]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習近平關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論述摘編[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22:27.
[3]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N].人民日報,2022-10-26(1).
[4]習近平.在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8-03-21(2).
[5]習近平.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21-04-01(1).
[6]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82.
[7]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21-07-02(2).
[8]習近平.論堅持人民當家做主[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21:234.
[9]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54.
作者簡介:孫興(1994—),女,漢族,陜西涇陽人,陜西財經職業技術學院,助教,碩士。
研究方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