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tractObjective:TotranslatethePerEvaluationScaleofTeam-BasedLearing(PES-TBL)intoChineseandtotestitsreliability andvalidityamongundergraduateursingstudents,sastoprovideatolfosientificevaluationofteefectoftambasedleaing. Methods:BasedontheBrislintranslationprinciple,theChineseversionofPES-TBLwasformedthroughtranslation,backtraslation, cross-culturaladaptatioandpreinvestigatio.Atotalof4OundergraduateursingstudentsinacollgeofnursinginHangoucity wereselectedbyconveniencesamplingmetod,totesttereliabiltandvalidityofthesale.Results:TheCineseversioofE-TB included3dimesiosfsposibilityiiatieandoeatioittotalofit.bach'seficentoftalewas 0.936.And the Cronbach's α coefcientof the three dimensions wereO.906,O.885and O.880.Thesplit half reliability of the scale was 0.904.AndtheretestreliabilitywasO.906.Thescale-levelcontentvalidityidex(S-CVI)wasO.917.Andtheitem-levelcontentvalidity index(I-CVI)rangedfromO.857to.O.Exploratoryfactoranalysisextracted3commonfactors.Thecumulativecontributionrateof variancewas 70.167%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model fit well.Conclusions:The Chinese versionof PES-TBL has good reliabilityandvalidityAnditcouldbeusedasanevaluationtoolforteamlearningofundergraduatenursingstudents inChina. Keywordsteamwork ability; team learning;scale;reliability;validity
關鍵詞團隊合作能力;團隊學習;量表;信度;效度 doi:10.12102/j.issn.1009-6493.2025.12.011
團隊合作能力是護士臨床重點專科能力之一[1]。團隊合作能力的培養已成為國內外護理教育的重點2,常見的教學模式有以團隊為基礎的學習(teambased learning,TBL)等[3-5]。目前評價TBL等團隊學習教學效果的工具側重于團隊最終成果的評價,難以動態捕捉團隊協作過程;評價往往以教師為主導,難以反映學生的觀點和經驗[6-7],也很難反映學生在團隊學習中的積極性和參與度。Kweon等8基于TBL教學方法,開發了團隊學習同伴評價量表(thePeerEvaluationScaleforTeam-BasedLearning,PES-TBL),強調以學生為中心[9-11],從學生同伴評價的視角進行評價,幫助教師動態、全面地評價團隊學習過程,已在韓國多所大學中應用。本研究旨在漢化PES-TBL,并檢驗其在護理本科學生中應用的信效度,為TBL等團隊學習的教學效果評價提供工具。
1 對象與方法
1.1對象
于2023年11月一12月,采用便利抽樣法,選取省杭州市某高校護理本科學生進行調查。納人標準:1)護理學專業本科在讀者;2)精神狀態良好者;3)具有TBL學習經歷者;4)知情同意者。排除標準:因病假或事假等原因不在校者。樣本量計算:樣本量為量表條目數的5~10倍,并考慮到 10% 的無效問卷率,樣本量應為66~132人,為保證因子分析穩定性[2],最終納入樣本量480人,符合樣本量計算要求。本研究獲得杭州師范大學倫理審查委員會批準(編號:
2023069)。
1.2 研究工具
1.2.1一般資料調查表
由課題組自行編制一般資料調查表,包括性別、生源地、年級、升學方式和從業意愿等。
1.2.2 PES-TBL
PES-TBL由韓國學者Kweon等8編制,用以評估學生團隊學習的動態過程。包括責任感(4個條目)、主動性(4個條目)和協作性(4個條目)3個維度,共12個條目,采用Likert5級評分,“非常不同意”至“非常同意”依次計 1~5 分。得分越高表明在團隊學習中各成員責任感重、主動性高、協作能力強,更能有效解決團隊學習中出現的各種問題。量表各維度Cronbachsα系數為 0.791~0.840 ,內在一致性良好。
1.2.2.1 量表漢化
在獲得原作者授權后,采用Brislin翻譯原則對PES-TBL進行翻譯與回譯。1直譯:由2名護理學專業且具有多年海外留學經歷的博士研究生獨立翻譯PES-TBL原稿,形成初始中文版量表1和2,經修改、整合后形成中文版PES-TBL初稿。2)回譯:由未接觸過量表原文的2名研究者(1名具有海外留學經歷的護理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和1名教育學專業背景并從事多年護理教學的博士研究生)獨立回譯中文版PES-TBL初稿,經修改、整合后形成PES-TBL回譯稿。研究小組對比中文版PES-TBL初稿及回譯稿,并將PES-TBL回譯稿以郵件形式發回原作者征求意見,形成中文版PES-TBL修訂稿。3)文化調適:邀請7名專家對中文版PES-TBL修訂稿進行跨文化調適。專家納人標準:具有相關領域背景且具有多年工作經歷;博士研究生學歷;中級及以上職稱;知情同意參加本研究。專家中護理教育領域2人,護理管理領域3人,護理心理學領域1人,公共衛生領域1人;工作年限中 (12.86±10.67) 年;年齡 (38.29±6.85) 歲;博士研究生7人;高級職稱5人,中級職稱2人。采用Likert4級評分法,“非常不相關\"至“非常相關”依次計1~4分,對量表各條目語義清晰性、內容準確性和相關性進行評價,并給予相應建議。研究小組根據專家意見修改和完善中文版PES-TBL修訂稿。
1.2.2.2 預調查
于2023年10月,采用便利抽樣法,選取35名護理本科學生進行預調查。研究小組根據預調查反饋意見,對問卷內容進行適當修改,形成中文版PES-TBL。
1.2.2.3 資料收集
采用一般資料調查表和中文版PES-TBL進行調查,應用問卷星進行資料收集。調查前研究小組向研究對象解釋身份、研究意義、所需時間和填寫注意事項,獲取知情同意后開展調查,平均作答時間 lt;3min ○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512份,回收問卷492份,問卷回收率為 96.09% ,剔除有明顯作答規律的無效問卷,回收有效問卷480份,有效回收率為 93.75%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和AMOS24.0軟件對數據進行項目分析、信效度檢驗。符合正態分布的定量資料以均數士標準差
表示,定性資料用例數、百分比(%) 表示。采用臨界比值法、Pearson相關系數法和克朗巴哈系數法進行項目分析。將量表總分降序排列,前 27% 評分納入高分組,后 27% 納入低分組,采用獨立樣本 t 檢驗,剔除無統計學意義( (Pgt;0.05 或條目得分與總分相關性極低( rlt;0.40) 的條目[13];刪除量表某一條目后,比較量表前后的Cronbach's a 系數變化,若Cronbach'sα系數提高,考慮剔除該條目[13]。量表內在一致性信度采用Cronbach's α 系數、折半信度評價,穩定性采用重測信度評價。量表效度采用內容效度和結構效度評價。以 Plt;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一般資料
調查對象中,女377人,男103人;生源地為農村215人,城鄉接合部65人,城市200人;大學一年級176人,大學二年級121人,大學三年級118人,大學四年級65人;升學方式為普通高考99人,三位一體310人,中本一體化71人;愿意從事護理行業265人,中立191人,不愿意24人;對生活滿意387人,一般84人,不滿意9人。
2.2 項目分析
本研究中PES-TBL量表12個條目的臨界比值為11.853~26.158(均 Plt;0.05. ),表明各條目的可區分度較好。采用Pearson相關性分析計算各條目得分與總分的相關系數,結果顯示各條目得分與總分均呈正相關 r=0.722~0.817 ,均 Plt;0.05 ),各條目間存在相關性。比較刪去條目前后Cronbach's α 系數,刪除量表某一條目后,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數沒有顯著提高,因此所有條目均予保留。
2.3效度
2.3.1 結構效度
將480名調查對象隨機分為兩部分,分別用于探索性因子分析(
和驗證性因子分析( n=240) ,對量表潛在因子結構進行探索和驗證。探索性因子分析結果顯示,KMO值為0.880,Bartlett's球形檢驗顯示, χ2 值為1516.644( Plt;0.001 ),說明適合進行因子分析[14-15]。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結合旋轉后成分矩陣,共提取特征值 gt;1 的公因子3個,累計方差貢獻率為
70.167% ,見表1。采用驗證性因子分析對量表的因子結構進行驗證,以極大似然法分析各條目的結構。研究小組結合擬合指標對量表的結構模型進行調整,調整后各擬合指標均達到理想參考標準,量表結構模型具有良好適配度[16,見表2,量表結構模型見圖1。



2.3.2 內容效度
經7名護理教育、護理管理等相關領域專家對量表條目與各維度相關性評價,量表水平的內容效度指數(S-CVI為0.917,條目水平的內容效度指數(I-CVI)為 0.857~1.000 ,說明中文版PES-TBL具有較好的內容效度[16]。
2.4信度
量表整體Cronbachsα系數為0.936,責任感、主動性及協作性維度的Cronbach'sα系數為O.906,0.885,0.880。量表的折半信度為0.904,重測信度為0.906。說明中文版PES-TBL量表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和穩定性[17]
3討論
本研究嚴格按照Brislin翻譯原則漢化PES-TBL,并在護理本科學生中進行信效度檢驗。中文版PES-TBL通過學生同伴評價能有效地反饋學生在團隊學習中的狀態和協作過程[9-11],有利于提升團隊學習效果[18]。該工具彌補了現有團隊合作學習評價工具的不足,能動態捕捉團隊協作過程,以學生為中心反映了學生在團隊學習中的積極性和參與度。
本研究結果顯示,中文版PES-TBL總體及各維度Cronbach'sα系數、折半信度及重測信度均 gt;0.8 ,表明中文版PES-TBL具有較好內在一致性和穩定性;S-CVI和I-CVI均 gt;0.8 ,表明中文版PES-TBL能較好地反映護理本科學生團隊學習狀況,具有較高貼切度;探索性因子分析共提取特征值 gt;1 的公因子3個,與原量表結構一致,累計方差貢獻率為 70.167% ,且各模型擬合指標良好,表明中文版PES-TBL具有較好的結構效度。
中文版PES-TBL共12個條目,作答時間較短,表明其具有作答負擔輕、應答率高的優勢。量表從責任感、主動性和協作性3個角度評估護理本科學生團隊學習的狀況,關注團隊學習整體性和過程性。責任感維度側重評估團隊中每位成員的角色和職責履行情況,主動性維度側重衡量團隊各成員主動性和自我激勵的過程,協作性維度側重考察團隊成員的通力合作。可有效呈現團隊學習的整體結構,多維度評估各成員貢獻度、主動性和協作性標,有效反饋團隊內學生學習體驗,協同教育者從學生角度評估團隊學習狀況、及時調整教學策略,為完善團隊學習的評價體系提供科學依據。
4小結
中文版PES-TBL包括3個維度、12個條目,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應用于我國護理本科學生團隊學習的效果評價,同時也可為其他專業學生團隊學習的效果評價提供參考。本研究調查對象僅來自1所高校,樣本代表性不足,后續將進行多中心、大樣本的調查以進一步驗證量表的科學性和適用性。
參考文獻:
[1]張超,李建濤,汪楊,等.團隊反思在團隊合作與臨床重點專科能力間的調節作用[J].護理研究,2022,36(22):3989-3993.
[2]劉苗,周雯,倪平.基于概念圖情景教學團隊合作學習在本科護生急救護理學中的應用效果[J].護理學報,2017,24(11):10-14.
[3]王艷,莊嘉元,張妍燕,等,以團隊為基礎的學習在護理本科生教學中應用的范圍綜述[J].中華護理教育,2023,20(8):991-996.
[4]楊曉玲,易娟,楊茜《護理教育學》實踐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法的運用探索[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5,12(10):102-104.
[5]楊靜,侯朝銘,彭正祿,等.TBL教學法在護理本科老年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6,30(32):4013-4016.
[6]SWEET M,MICHAELSENLK.Team-based learning in thesocial sciencesand humanities: group work that works to generatecritical thinkingand engagement[M].NewYork:Routledge,2023:1.
[7]GOEDDE R,SIBLEY J.Approaches to peer evaluation: pro's andcons of various methods[R]. [s.1.]: Team-Based Learming CollaborativeAnnualMeeting,2011:1.
[8]KWEON Y R,PARK J.Using the design-thinking method todevelop and validate a Peer Evaluation Scale for Team-BasedLearning(PES-TBL) for nursing students[J].Nurse Education Today,2023,127:105849.
[9]武愛萍,衛延平,武淑琴.同伴教育在新護士繼續教育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5,29(36):4574-4576.
[10]王云,李志霞,白清玉,等.混合式教學中促進深度學習的同伴反饋研究[J].現代教育技術,2021,31(5):67-74.
[11]馬靖媛,梁紅敏,樊文星,等.PBL + CBL + TBL混合式教學模式應用于我國基礎醫學教學效果的Meta分析[J].中國免疫學雜志,2022,38(18):2274-2279.
[12]張瑩,楊睿哲,彭曉霞,等,驗證性因子分析原理、模型及其在量表結構效度評價中的應用[J].中華健康管理學雜志,2022,16(6):428-432.
[13]吳明隆.問卷統計分析實務:SPSS操作與應用[M].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10:1.
[14]HU Y L,TIEW L H,LIF.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the Chineseversion of the Spiritual Care-Giving Scale(C-SCGS) in nursingpractice[J].BMC Medical Research Methodology,20l9,19(1):21.
[15]趙斐然,周天馳,張俊穎,等.量表(問卷)信度、效度評價在我國醫學領域的應用與展望[J].中華中醫藥雜志,2014,29(7):2280-2283.
[16]胡鵬,路紅,馬子程.驗證性因子分析中允許誤差相關的可行性與條件性[J].統計與決策,2018,34(19):37-41.
[17]孫振球,徐勇勇.醫學統計學習題解答[M].4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5:1.
[18]BIESMAR,KENNEDY M C,PAWLIKOWSKA T,et al.Peerassessment to improve medical student's contributions to team-based projects: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and qualitative follow-up[J].BMC Medical Education,2019,19(1):371.(收稿日期:2024-01-29;修回日期:2025-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