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bstractObjective:Toobservetheefectofdoctor-nurse-patientlinkageenhancedrecoveryinterventionontherehabilitationof patientsafterlumbar endoscopicsurgery.Methods:Atotalof1O5patientswhoreceived minimallinvasive treatmentforlumbardisc herniationinourhospitalfromJanuary2O21toOctober2023wererandomlydividedintoroutinenursinggroup(52cases)andlinkage nursinggroup(53ases)andoutineursigandenhancedrecoveryinterventionursingereprovidedrespectively.Theselfgitio ofdisease knowledge,self-managementbehaviorJapaneseOrthopaedicAssociation(JOA)score,OswestryDisabilityIndex(ODsoe andnursingsatisfactionwerecomparedbetweethetwogroups beforeandaftersurgery.Results:Three monthsafteroperation,the scoresofdisease knowledgeself-ognition,diseaseself-managementbehavior,JOAscoreandnursingsatisfactioninlnkagenursing group werehigherthanthose inconventionalnursinggroup.AndtheODIscorewaslowerthanthat inconventionalnursinggroup( Plt; 0.05).Conclusion:Theaplicationofdoctornurse-patintinkageenhancedrecovery interventionforpatientsafterlumbaredoscopic surgeryouldicreasepatintsoginlevelofteiseaseproveelfaagementabiltromoteostoprativelumbaruction recovery,improve clinical symptoms,and improve patients'satisfaction toward nursing work.
:ywordslumbar disc herniation; rehabilitation intervention; lumbar spine function; nursint
摘要目的:觀察醫護患三者聯動快速康復干預對腰椎內鏡術后病人恢復效果的影響。方法:選取2021年1月—2023年10月在我院進行腰椎間盤突出癥微創治療的病人105例,隨機分為常規護理組52例和聯動護理組53例,分別予以常規護理和醫護患三者聯動快速康復干預護理。比較兩組病人手術前后疾病知識自我認知、疾病自我管理行為、日本骨科協會(JOA)評分、OsWestry功能障礙指數問卷(ODI)評分及護理滿意度。結果:術后3個月聯動護理組疾病知識自我認知得分、疾病自我管理行為得分、JOA評分、護理滿意度均高于常規護理組,ODI指數低于常規護理組 (Plt;0.05) 。結論:對腰椎內鏡術后病人應用醫護患三者聯動快速康復干預可以增加病人對疾病的認知水平,提高自我管理能力,促進術后腰椎功能恢復,改善臨床癥狀,同時提高病人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關鍵詞腰椎間盤突出癥;康復干預;腰椎功能;護理
doi:10.12102/j.issn.1009-6493.2025.12.021
腰椎間盤突出癥(lumbardischerniation,LDH)是臨床最常見的脊柱外科疾病,我國成人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患病率為 15% 左右1,病人以腰痛和坐骨神經痛為主要臨床表現,會對病人的身體健康和生存質量造成嚴重影響。對于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治療,臨床以保守治療為主,但部分病人癥狀嚴重,或者保守治療無效,則需要通過手術治療改善癥狀[2。近年來,微創脊柱外科技術的應用明顯減少了手術并發癥,也減少了手術治療的局限性,使越來越多的病人能夠通過手術治療改善生活。盡管如此,作為有創治療方法,如何減少手術治療導致的并發癥、縮短康復時間仍然是術后護理的重點和難點。現代護理學研究認為,由病人參與的護理工作所得到的康復效果往往更為理想[3]。因此,我院對于腰椎內鏡術后病人采用醫護患三者聯動快速康復干預護理,效果滿意,現報告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
選擇2021年1月一2023年10月在我院進行腰椎間盤突出癥微創治療的病人,按照樣本量計算公式N=Z2×[P×(1-P)]/E2[4], ,置信度為 95% 時, Z=1.96 ,E 取 0.10,P 取0.5,計算得 N=96 ,按 10% 無效樣本擴大樣本量,最少調查人數應為105例。納人標準:1)經CT等影像學檢查確定為腰椎間盤突出癥;2)患病腰椎為單節段;3)正規保守治療3個月以上效果不理想;
4)病人意識清楚,能夠配合護理工作開展;5)對本次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標準:1)多節段脊柱損傷的病人;2)既往有脊柱外傷史或者手術史;3)合并未控制的高血壓、糖尿病等基礎疾病的病人;4)合并凝血功能障礙、免疫功能異常的病人;5)合并神經性疾病病史;6)合并其他內鏡手術禁忌證。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病人分為常規護理組52例和聯動護理組53例,兩組病人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gt;0.05) ,詳見表1。本研究已獲得山西省人民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審批號:[2024]省醫科倫審字第873號)。

1.2護理方法
所有病人均予以單側雙通道內鏡術行腰椎椎間孔鏡治療。
1.2.1 常規護理組
常規護理組病人予以常規腰椎間盤突出癥內鏡術后康復護理。術后觀察病人的生命指征,進行常規康復指導。出院前為病人及其家屬提供詳盡的出院教育,確保他們充分理解并掌握術后康復的關鍵信息。教育內容涵蓋了藥物的正確使用、飲食建議、康復訓練的具體方法、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項、腰腿疼痛發生時的護理技巧,以及何時需要進一步咨詢醫生。病人出院后,2周進行1次電話隨訪,以了解他們的健康狀況并提供必要的健康指導,促進病人的康復進程。
1.2.2 聯動護理組
聯動護理組病人予以醫護患快速康復干預護理。
1.2.2.1成立快速康復護理小組
由病人的責任護士、微信管理護士、護士長以及脊柱專科醫生組成。
1.2.2.2 術前護理
脊柱專科醫生與責任護士共同對病人進行全面的術前訪視,以確保病人充分了解手術前的各項準備事項、術中的配合要求以及術后的注意事項。醫生和護士會詳細地向病人解釋每個步驟,以使病人能夠積極配合手術團隊,提高手術的成功率和安全性,同時予以個體化心理指導,伴隨病人調整心態,以減少由于對手術恐懼所致應激反應。醫生和護士還會指導病人進行床上大小便和翻身訓練,使病人與醫患進行聯動,幫助病人逐漸適應在床上進行日常活動,減少術后并發癥的發生。
1.2.2.3 術后護理
病人蘇醒后,責任護士會立即向病人及其家屬詳細介紹術后的護理配合要點,確保病人在康復過程中能夠得到全面的照顧。1)導管護理:護士會向病人解釋導管的作用,以及如何正確護理和避免感染。同時,如果出院后需要帶導管的病人,護理人員還會演示如何正確固定和更換導管,確保病人在家的護理過程中能夠正確自我護理。2)傷口護理:護士會教授病人及家屬如何觀察傷口的變化,如紅腫、疼痛或出血等異常情況。一旦發現異常,應立即聯系醫生進行處理,避免并發癥的發生。3)術后飲食護理:護士會為病人制訂個性化的飲食計劃,確保病人能夠獲得充足的營養,同時避免對傷口造成刺激。4)藥物護理:護士還會詳細解釋術后用藥的目的和注意事項,確保病人能夠按時按量服藥,促進傷口的愈合。5)術后功能鍛煉:護士會向病人展示正確的姿勢和動作,幫助病人進行適當的床上活動和肌肉鍛煉。這有助于促進血液循環,預防肌肉萎縮和深靜脈血栓的形成。6)術后評估和康復方案確定:在術后第1天,醫生和護士會共同進行床邊查房,全面評估病人的術后情況。他們會檢查傷口的疼痛、出血情況,以及下肢的肢體功能和血液循環狀況。同時,還會向病人介紹術后如何安全地上下床,并強調購買和佩戴腰圍時的注意事項。醫生、護士與病人共同制定個性化的術后康復護理方案。這個方案會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和需求進行調整,確保病人在康復過程中得到最適合的照顧。
1.2.2.4 出院后護理
為了確保病人出院后的康復效果,推出視頻隨訪和病人微信群管理遠程服務。1)定制化視頻隨訪。每例病人在出院后,都將享受到為期3個月的定制化視頻隨訪服務。責任護士會定期通過微信視頻,與病人進行面對面的溝通。通過細致的詢問和觀察,護士們能夠準確評估病人的康復進度,及時發現并解決康復過程中的問題。同時,她們還會根據病人的實際情況,提供個性化的康復指導,幫助病人調整和優化康復方案。每次隨訪結束后,護士都會認真記錄病人的康復情況和遇到的問題,并整理成冊。干預小組會每個月召開專題會議,針對這些問題進行深入分析和討論,不斷完善和優化后續的隨訪內容和服務。2)微信群。為了讓病人能夠更加方便地獲取疾病知識和康復指導,建立了腰椎間盤突出癥病人微信群。微信管理護士會不定期地在群內分享與腰椎間盤突出癥相關的共性知識、專業功能鍛煉方法以及日常注意事項,這些內容都會以圖文結合或視頻的形式呈現,確保每例病人都能夠輕松理解和掌握。同時,鼓勵病人在微信群內積極互動、交流心得,可以分享自己在院外疾病管理中的成功經驗,也可以提出自己的疑問和困惑。
1.3 評價指標
1.3.1 疾病知識自我認知
采用下腰痛疾病知識問卷[5對病人疾病知識自我認知進行評估,評估病人入院時和術后3個月的疾病知識自我認知。該問卷包括疾病共性知識(5題)、疾病概念知識(5題)疾病治療知識(6題)3個維度,共16個問題,每題答對計1分,總分 0~16 分,得分越高,病人對疾病知識的自我認知程度越高。
1.3.2 疾病自我管理行為
采用慢性病自我管理行為量表對病人人院時、出院3個月后的疾病自我管理行為進行評估。該量表包括運動鍛煉、認知性癥狀管理實踐、與醫生溝通3個維度,每個維度5個條目,共15個條目,采用5級(1~5分)評分法,各條目得分相加后計算平均分,均分越高,病人自我管理行為越好。
1.3.3 腰椎功能
采用日本骨科協會(JapaneseOrthopaedicAssociation,JOA)評分進行評估,JOA評分主要包括主觀癥狀、臨床體征、日常活動受限、膀胱功能4個維度,評分為0~17分,得分越高表明功能越好。
1.3.4功能障礙
對兩組病人人院時和隨訪3個月后進行Oswestry功能障礙指數問卷(ODI)8調查,由10個問題組成,包括疼痛的強度、生活自理、提物、步行、坐位、站立、干擾睡眠、性生活、社會生活、旅游10個方面,每個問題6個選項,每個問題的最高得分為5分,選擇第1個選項得分為0分,而依次選擇最后1個選項得分為5分,假如有10個問題都做了問答,實際得分 50×100% 為最終得分,得分越高表明功能障礙越嚴重。
1.3.5 護理滿意度
應用紐卡斯爾護理服務滿意度量表(NSNS)9進行評價。該量表共19題,采用5級評分制,總分 ?86 分為非常滿意, 57~85 分為滿意, 38~56 分為一般, lt; 38分為不滿意。總滿意度 °leddash (非常滿意例數 + 滿意例數/總例數 ×100% 。請病人在出院后3個月隨診時填寫量表。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軟件進行統計學數據處理。符合正態分布的定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表示,采用t檢驗;不符合正態分布的定量資料以中位數(四分位數) [M(P25,P75) 表示,采用秩和檢驗。定性資料用例數、百分比 (% 表示,采用 χ2 檢驗。以 Plt;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病人干預前后疾病知識自我認知比較(見表2)


2.2兩組病人干預前后疾病自我管理行為比較 (見表3)


2.3兩組病人干預前后JOA評分及ODI指數比較 (見表4)


2.4兩組病人護理滿意度比較(見表5)


3討論
3.1康復護理干預對腰椎內鏡術后病人的應用價值
腰椎間盤突出癥是腰椎間盤的髓核組織突破了其外圍的纖維環,向后方或側后方突出,進而壓迫或刺激相鄰的神經根或馬尾神經,導致一系列的臨床癥狀。這是一種常見的脊柱退行性疾病,其發病率隨年齡增長而上升[10]。臨床中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表現主要包括腰痛、坐骨神經痛、下肢感覺和運動功能障礙等。腰痛多為鈍痛或酸痛,常在活動或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后加重。坐骨神經痛則表現為從臀部沿大腿后側、小腿外側至足部的放射性疼痛。下肢感覺異常可表現為麻木、刺痛或感覺減退,運動功能障礙則可能表現為肌力減弱、步態異常等[11]。治療方面,根據病人的癥狀嚴重程度、影像學表現以及整體健康狀況,可以選擇保守治療(如藥物治療、物理治療、腰椎牽引等)或手術治療(如腰椎間盤摘除術、腰椎融合術等)。微創術式的成熟為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手術治療提供了新的途徑,但是如何能夠促進病人術后腰椎功能的恢復,仍然是臨床護理工作中所面臨的問題[12]。
康復護理干預是基于一定科學理論,在護理診斷的指導下,按照預定的干預方法所進行的一系列護理活動。這些活動旨在幫助病人預防并發癥,恢復或維持其生理和心理功能,從而達到預定的康復目標[13]。在執行過程中,護士會根據護理診斷的特點、研究成果、病人功能康復的潛力以及病人和護士本身的能力來確定具體的干預措施。這些措施可能包括創建康復治療環境、執行康復護理技術、提供心理支持、咨詢以及教育等。康復護理干預通過提供系統的、有針對性的護理方法和鍛煉指導,有助于加速腰椎間盤突出癥病人的術后恢復進程[14]。此外,康復護理干預不僅關注病人在院期間的護理需求,還注重教育病人如何自我管理疾病。通過向病人傳授自我監測、自我鍛煉和自我護理的知識和技能,有助于增強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從而更好地幫助病人恢復腰椎功能[15]。
3.2醫護患三者聯動快速康復護理模式的意義和優勢
雖然臨床已經認識到康復護理干預的重要性,但傳統的康復護理工作是由護士作為執行者進行的,根據病人的情況制定康復護理方案,而病人是作為被護理的對象,被動參與護理工作。這樣的護理工作存在一定的問題[16],首先,病人術后是一個涉及多學科專業的康復過程,單獨由護士制定和實施康復護理專業性不足。其次,腰椎術后的康復需要較長時間完成,而不能在住院時間內完成,通常出院后仍然需要3~6個月進行恢復。因此,病人的康復工作更多是需要病人自身完成。這就需要病人有較高的疾病康復相關知識和實施能力,而非是被動地接受康復護理的角色。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我院對康復護理模式進行了優化,引入了醫生、病人參與其中,形成了醫護患三者聯動快速康復干預護理模式。該模式強調醫生、護士和病人之間的緊密合作,確保病人從入院到出院的整個過程都能得到全面、細致的護理[17]。醫生負責診斷和治療,護士負責具體的護理操作和健康教育,而病人則積極參與康復過程,三者相互協作,共同促進病人的快速康復。通過醫護患三者的聯動,可以更加準確地評估病人的康復情況,及時調整康復計劃,從而確保病人獲得最佳的康復效果[18]。此外,該模式還注重病人的心理康復,幫助病人建立積極的心態,增強康復的信心和動力。該模式強調以病人為中心,尊重病人的需求和意愿,為病人提供個性化的護理服務。通過醫護患三者的緊密合作,可以增進彼此之間的信任和理解,提高病人的滿意度和依從性[19]。1)促進病人康復:醫護患三者聯動快速康復干預護理模式可以確保病人在康復過程中得到全面、細致的護理,加速康復進程,提高康復效果。這對于改善病人的生活質量、減輕家庭和社會的負擔具有重要意義。2)提升醫療水平:該模式強調醫生、護士和病人之間的緊密合作和溝通,有助于提升醫療團隊的協作能力和整體水平。同時,通過不斷地實踐和總結經驗,可以不斷完善和優化該模式,推動醫療護理事業的發展。3)增進醫患關系:醫護患三者聯動快速康復干預護理模式注重醫患之間的溝通和理解,有助于增進彼此之間的信任和尊重。這對于改善醫患關系、緩解醫患矛盾具有重要意義,有助于構建和諧的醫療環境。
3.3醫護患三者聯動快速康復護理對腰椎內鏡術后 病人恢復效果分析
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病人入院時下腰痛疾病知識問卷、慢性病自我管理行為量表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 Pgt;0.05) ,術后3個月聯動護理組下腰痛疾病知識問卷、慢性病自我管理行為量表評分均高于常規護理組( (Plt;0.05 ),這說明醫護患三者聯動快速康復護理能夠提升病人對疾病知識的掌握程度,進而增加病人自我管理能力。由于術后病人仍然有較長的時間處于康復恢復階段,這一階段康復護理的實施主體從護理人員轉換為病人本身,而護理人員起到從旁輔助的作用。傳統的護理工作在病人出院前進行健康宣教,制訂康復計劃后終止,病人自身康復知識儲備不足,因此會影響康復效果。而醫護患三者聯動快速康復護理不僅在住院期間就將病人納人護理干預的體系中,而且出院后通過微信等方式繼續輔助康復進行,還將專業醫生納入其中,使病人在整體的康復期間都能得到專業性的指導,因此病人康復效果得到顯著提升[20-21]。本研究結果還顯示,兩組病人術后3個月聯動護理組JOA評分、護理滿意度高于常規護理組,而ODI指數低于常規護理組( ?lt;0.05 。可見,聯動護理組病人術后腰椎功能恢復的效果更為理想,由此病人對護理的滿意度進一步提升。
4小結
綜上所述,醫護患三者聯動快速康復干預護理能夠增加病人對疾病的認知水平,提高病人自我管理能力,促進病人術后腰椎功能恢復,改善臨床癥狀,同時提高病人對護理工作的認可度和滿意度,因此具有重要的臨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葛國芬,施建勤,梁海林,等.醫護患聯動快速康復在腰椎間盤突出癥內鏡手術后的應用效果觀察[J].浙江醫學,2022,44(15):1666-1668.
[2]丁燕,丁楠.快速康復護理對經皮椎間孔鏡下治療腰椎管狹窄癥后疼痛與療效的影響[J].頸腰痛雜志,2020,41(5):637-638.
[3]裘孝芳.圍手術期康復對腰椎間盤突出癥術后功能恢復影響[J].中國中西醫結合外科雜志,2019,25(1):84-86.
[4]司效東.醫學研究中樣本量的選擇[J].內蒙古統計,2021(4):55-56
[5]馬香,張美芬,張利峰.慢性下腰痛患者自我管理行為與疾病知識的相關性研究[J].護理學報,2016,23(15):42-46.
[6]LORIGKR,SOBELDS,STEWART AL,etal.Evidencesuggesting that a chronic disease self-management program canimprove health statuswhilereducing hospitalization:arandomizedtrial[J].MedicalCare,1999,37(1):5-14.
[7]丁紅濤,海涌,劉玉增,等.皮質骨軌跡螺釘固定在合并骨質疏松腰椎退行性疾病手術中應用的效果[J].中國脊柱脊髓雜志,2022,32(12):1058-1066.
[8]劉鳳飛,劉哲,麻繼紅,等.第三腰椎橫突綜合征患者的肌骨超聲表現及與Oswestry功能障礙指數的相關性分析[J].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22,32(4):79-83.
[9]鄒海云,劉詔薄,梁英華,等.紐卡斯爾病人對護理服務滿意度量表在精神科住院患者中的應用[J].醫學信息,2011,24(3):209.
[10]丁娟,許科峰,陶峰琴,等.快速康復外科理念聯合臨床路徑護理在腰椎間盤突出手術護理中的應用[J].河北醫藥,2023,45(6):943-945.
[11]翁蕓,陳金秀,江吉.基于快速康復外科理念指導下的護理干預對胸腔鏡肺結節切除術患者應激反應及康復效果的影響[J].中國醫藥導報,2020,17(34):177-180.
[12]劉莉梅,汪安霞.快速康復外科理念聯合預防性護理對脊柱骨折患者疼痛的影響[J].貴州醫藥,2023,47(3):475-476.
[13]顧嬌嬌,羅春曉,歐肇蘭,等.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自我管理行為與社會支持的相關性研究[J].護理管理雜志,2015,15(7):481-482.
[14]朱葉,郎穎,王媛.5A護理聯合精細化護理對腰椎間盤突出癥病人術后的影響[J].中國疼痛醫學雜志,2023,29(8):632-635.
[15] 王燕,李秋玲,熊永丹,等.綜合護理在Delta內鏡腰椎融合術圍手術期的應用[J].骨科,2023,14(6):566-569.
[16]周雨詩,朱曉萍,尹小兵,等.基于醫護患視角的高級卒中中心護理質量評價的質性研究[G]//第4屆上海國際護理大會.上海:上海市護理學會,2019:1.
[17]張志琴,張連香,趙海蓉.醫護患責任聯動護理干預方案在腸造口患者院外康復管理中的應用[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21,27(21):2896-2900.
[18]鄔潔.醫護患一體化模式在髖關節周圍骨折患者快速康復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當代醫藥,2019,26(31):222-224.
[19]陶敏,江紅.醫護患一體化健康管理模式對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術后康復及負性情緒的影響[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9,19(6):1013-1015.
[20]喬瓊,王輝昊,蔡雨衛,等.石氏傷科醫護患協作模式防治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診療模式初探[J].頸腰痛雜志,2023,44(2):286-287.
[21]黃佩云,王銀國,王艷芳,等.護理干預對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術后功能恢復的影響[J].海南醫學,2013,24(10):1555-1556.
(收稿日期:2024-03-11;修回日期:2025-06-05)(本文編輯蘇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