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技術發展日新月異,在主流媒體重大主題宣傳中,視頻報道以其在信息呈現上的獨特優勢成為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中央紀委國家監委新聞傳播中心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特色視頻報道,主題內容講政治、重業務、抓熱點,嚴肅準確權威;節目制作嚴策劃、精制作、活傳播,注重創新表達。這些視頻報道致力于講好全面從嚴治黨、正風肅紀反腐故事,政治站位高,傳播效果好,帶來很多有益嘗試和經驗。
【關鍵詞】視頻報道;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中國紀檢監察報
重大主題報道是指新聞媒體圍繞黨和政府的重大戰略思想、重要決策部署、重點中心工作、重大活動、社會熱點以及典型宣傳等組織開展的新聞報道活動。此類報道在凝聚社會共識、強化國家認同、有效引導公眾輿論、積極塑造國家與地區形象以及推動對外傳播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視頻報道通過圖像、聲音與動態畫面的融合,構建了多維度的信息空間,極大地拓寬了報道的廣度與深度。同時,它也為公眾提供了深度參與新聞事件、表達獨立見解的平臺,增強了媒體的傳播力與社會影響力,在重大主題宣傳報道中占據了舉足輕重的地位。
2020年1月,中央紀委國家監委新聞傳播中心成立,主要承擔全面從嚴治黨、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信息發布、宣傳教育、輿論引導、政策解讀、中國紀檢監察報和中央紀委國家監委新媒體建設管理等工作。視頻報道是新聞傳播中心宣傳報道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設立“學習時間”“在線訪談”“學習領會全會精神”“兩會連線”“廉潔文化中國行”等視頻欄目,用全面、豐富、鮮活的視頻報道,持續深入宣傳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及時闡釋黨中央決策部署,權威解讀紀法條例規定,在紀檢監察宣傳報道工作中發揮重要作用。
一、主題內容講政治、重業務、抓熱點,嚴肅準確權威
(一)筑牢政治意識,做深做實做活重大主題報道
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全黨、教育人民是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首要政治任務。中央紀委國家監委新聞傳播中心(以下簡稱“新聞傳播中心”)始終聚焦宣傳闡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緊跟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活動、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第一時間從思想解讀、實地探訪、動態反響等多角度切入策劃有關選題報道,將講政治作為首要原則。新聞傳播中心不斷創新傳播形式和內容,通過系列特別節目、視頻連線、全媒體理論對話等多種形式,積極開展有聲有色的視頻報道。
2022年10月,在黨的二十大即將召開之際,新聞傳播中心聚焦新時代十年偉大成就,策劃制作播出系列特別節目《大道之行》。該系列節目聚焦科技、文化、健康、生態等不同領域,邀請原央視主持人王志作為特邀主持人,與各行業專家學者進行現場對話。在大會召開期間,策劃制作了視頻連線系列節目“盛會連線”與“永遠在路上”。通過5G背包等實時傳播技術,在現場對參會代表及各地黨員群眾進行現場采訪,獲取了第一手畫面,傾聽到最真實的聲音。2023年,新聞傳播中心推出“學習時間”全媒體理論對話欄目,全年先后刊播報道41期,并推出“把黨的偉大自我革命進行到底”系列報道。該欄目采用深度訪談的方式,特邀相關領域的資深學者與權威專家,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大意義和豐富內涵進行深刻解讀。2024年11月,該欄目獲得第34屆中國新聞獎重大主題報道三等獎。
為扎實做好中央紀委全體會議報道,新聞傳播中心在每年會議召開期間,均會同步推出現場視頻訪談,第一時間宣傳會議精神。例如,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于2025年1月6日至8日在北京舉行。會議期間,新聞傳播中心播出《反腐敗斗爭必須堅定不移》《堅決打好反腐敗斗爭攻堅戰持久戰總體戰》現場訪談視頻報道。該報道主題宏大、風格嚴肅,約請與會的紀委書記、紀檢監察組組長,聚焦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在全會發表的重要講話,談心得體悟,談落實舉措。秉持時效、權威、準確的基本原則,在現場第一時間傳達全會精神,為推動紀檢監察系統內外學習貫徹全會精神、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和反腐敗斗爭營造良好輿論氛圍。
在全國兩會這一重要時刻,新聞傳播中心策劃“兩會連線”與“現場聲音”等視頻欄目,通過用現場采訪或者視頻連線的方式,對代表委員圍繞民生熱點及相關提案議案等主題開展視頻采訪。例如,2024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新聞傳播中心記者通過連線代表委員和地方一線工作人員開展視頻采訪報道,2024年3月6日播發《兩會連線丨會場內外熱議“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及時闡述背景,闡釋新質生產力準確含義,通過生動畫面增強了報道的現場感和感染力。此類欄目不受空間和時間的局限,擁有相對靈活的制播周期,不僅有效提升報道效率,還借助視頻這一載體,有效提高報道的透明度和公信力,有力促進輿論引導。
(二)聚焦主責主業,深耕系統“富礦”
作為中央紀委國家監委主管的中央主流媒體,中央紀委國家監委新聞傳播中心依托委機關一手新聞素材,及時跟進全面從嚴治黨工作部署進展,權威有效解讀工作重點要點。同時,全國各級紀檢監察系統內的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生動實踐中也蘊含著豐富的新聞素材。新聞傳播中心深入學習領會黨中央關于“堅定不移全面從嚴治黨,深入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戰略部署,一以貫之地圍繞紀檢監察工作的政治性、政策性、專業性做好視頻報道。
“在線訪談”欄目是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自2013年開通之初便推出的特色欄目,該欄目的主要形式是約請紀檢監察系統內主要負責同志,圍繞紀檢監察工作的階段性重點熱點,及時公開發聲、深入交流。例如2024年2月黨中央印發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巡視工作條例》,中央紀委網站2024年2月29日播發《在線訪談丨突出政治定位 推進新時代巡視工作高質量發展》,該期節目邀請中央巡視辦負責同志,圍繞學習貫徹《條例》需要理解把握的重點問題進行權威解讀。此類報道不僅保證讓人民群眾對黨中央權威文件及時知情了解,也為系統內廣大黨員干部在工作實踐中如何理解運用、遵照執行新修訂的《條例》提供了有力的依據。
聚焦貫徹落實每年初召開的中央紀委全會精神,“年中看進展”和“年終專訪”類階段性成果主題報道也是視頻報道策劃的主要方向。比如,2025年1月底至3月初,新聞傳播中心播出“貫徹落實中央紀委四次全會精神”系列在線訪談,邀請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研究室、案件審理室、辦公廳、黨風政風監督室、信訪室、國際合作局等廳部室局主要負責人,圍繞中央紀委四次全會精神,談全會學習心得、階段性的工作重點。
為創新優化表達方式,推進紀法教育,進一步助力一線辦案實踐,新聞傳播中心與中央紀委國家監委案件審理室合作制作推出“一起學審理”系列欄目。該欄目以案例為切入點,運用紀法專業視角,剖析案情解讀政策。同時該欄目運用短劇、動畫的形式,擺脫了報道的文體痕跡,讓視頻報道直觀鮮活,通俗易懂,在紀檢監察系統內外都獲得了良好的傳播效果。
(三)關注時事熱點,塑造文化氣質
聚焦“國之大者”,關心人民群眾關注的焦點,從社會的角度看黨的自我革命是視頻報道的重要切入點。新聞傳播中心結合重大主題宣傳報道和時間節點,適時推出有深度有廣度的視頻報道,使報道話題豐富化,報道形式多樣化,報道效果最大化。
文化類選題因為感染力強、擁有直觀的視覺表現力等原因,在視頻報道中多有呈現。如,為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不斷提升廉潔文化影響力,2025年1月,新聞傳播中心策劃制作播出《廉潔文化中國行》系列視頻,將廉潔理念具象化為可觸摸的歷史地標、人物故事和當代實踐。再如,新聞傳播中心制作播出《權威訪談丨斯文在茲 走進中國國家版本館》,該報道對話中國國家版本館館長劉成勇,全景呈現了中國國家版本館作為文明大國建設的基礎工程,其設立的時代背景、保藏國家版本的作用、守護文明根脈的重要意義等。
二、節目制作嚴策劃、精制作、強融合,注重創新表達
(一)精心策劃,嚴守內容生產安全底線
提高政治領悟力,做好主題策劃。主題是報道的靈魂,如何能找準選題,并且統籌把握報道方向和制播節奏,策劃環節是重中之重。當前正值短視頻自媒體蓬勃發展時期,但也存在以算法裹挾創作、用熱度取代深度的傾向。作為中央主流媒體,在進行視頻報道選題策劃時,要從政治和大局上看問題、觀大勢、作抉擇,要考慮到紀檢監察機關的政治性、嚴肅性、專業性,要做出符合自身氣質、具有社會影響力、滿足讀者預期的報道策劃。
增強新聞敏感性,重大選題提前謀劃。較之傳統文字報道,視頻報道還包含了攝、錄、編、播等流程,如何能在進行新聞報道的同時又符合新聞的時效性要求,這就要求采編人員增強新聞敏感性,提高提前謀劃選題報道的能力。例如注意平時從工作動態中積累素材,提前策劃重要時間節點的報道方向。2023年3月初,全國兩會召開在即,新聞傳播中心發布視頻專訪《中央紀委國家監委辦公廳:切實提高建議提案辦理質量 增強辦理實效》,該報道主要呈現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高度關注、認真辦理全國兩會代表委員有關建議提案,及時回應社會關切等相關內容。該報道選題在執行過程中,通過采編播全流程統籌推進機制落實報道任務,成片后按計劃節點如期發布,各環節銜接順暢,取得良好傳播效果。
(二)精耕細作,守好視聽語言質量標準
視頻是視聽語言的藝術,如何讓視頻報道好看好傳播,避免出現話語方式僵硬固化等問題,是記者編輯所不能忽略的。
強化視覺呈現。注重畫面質量、色彩搭配和鏡頭語言的運用,通過高質量的拍攝和剪輯技巧,提升視頻的視覺沖擊力。例如,《廉潔文化中國行》系列視頻,承襲文化紀錄片的創作范式,通過梳理廉潔文化的邏輯脈絡,激活觀眾的文化共鳴。這種視聽語言的系統性實踐,為主流價值傳播提供了兼具藝術性與思想性的創新范式。
創新敘事方式。采用多樣化的敘事手法,如故事化敘述、人物訪談、動畫解釋等,使內容更加生動有趣。例如,為增強“學習時間”欄目的感染力和可看性,在專家學者解讀過程中,采編團隊在欄目設置中加入了“編前會”“一線見聞”等環節。通過記者編輯實地探訪“一大舊址”“嘉興南湖革命紀念館”等有關地點,攝制相關短片,在報道中融入人文關懷和情感元素,通過講述故事、情景再現等方式,激發觀眾的情感共鳴,增強報道的感染力和傳播力。
靈活運用新媒體技術。結合虛擬演播室、VR/AR等新媒體技術,創新報道形式,提升觀眾的參與感和沉浸感。例如《中國共產黨首屆中央監察委員會成員專題片》系列報道,采用記者出鏡講述的形式,運用全景摳像技術,將講述內容和歷史故事進行融合,并利用再現素材刻畫歷史史實。同時該系列視頻在深入了解目標受眾的觀看習慣后,制作了豎屏版本,取得了良好的傳播效果。
(三)融合傳播,鍛造全媒體采編隊伍
視頻報道形態的差異化特征催生了多層級分發體系的構建。在媒介融合層面,中國紀檢監察報通過二維碼嵌套技術實現紙媒與數媒的有機銜接,即在文字報道中嵌入視頻入口,構建掃碼即視的即時傳播場景。在內容生產維度,形成“短平快”現場直擊、“精深細”專題訪談以及“跨媒介敘事”融合報道的梯度化產品矩陣。例如以中國紀檢監察報每日焦點內容為主題策劃的“今日讀報”欄目,完成了報紙平面內容的二次傳播,實現平面資訊的視聽轉化,增添深度解讀與互動,拓寬了傳播邊界。
在人才培養方面,為落實黨中央關于媒體融合的戰略要求,新聞傳播中心致力于培養融貫“采、攝、錄、編、播一體化”全媒體人才,系統提升新媒體技術應用與內容運營能力,推動采編人員完成數字化轉型。新聞工作者以踐行“四力”為要求,強化基層調研能力,通過實地采訪獲取鮮活素材;提升信息篩選能力,建立多重信源核實機制保障真實性;深化內容整合能力,將現場觀察轉化為深度報道。
三、結語
在當今傳媒生態下,主流媒體重大主題報道中,視頻報道以其直觀性、沉浸感及廣泛傳播力,日益成為不可或缺的報道形式。新聞傳播中心的視頻報道致力于講好全面從嚴治黨、正風肅紀反腐故事,政治站位高,傳播效果好,通過很多有益嘗試積累一定經驗。同時我們需要注意的是,視頻報道需精細策劃內容主題,豐富報道維度,提高感染力和傳播力,亦需嚴把制作播出關,確保信息真實、導向正確。面對技術迭代與內容創新的雙重挑戰,采編人員須不斷精進專業技能,堅守新聞理想,以扎實的基本功講好全面從嚴治黨的生動故事,為營造風清氣正的社會氛圍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中國紀檢監察報社會責任報告(2023年度)[EB/OL].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2024-05-31)[2024-10-09]. https://www.ccdi.gov.cn/yaowenn/202405/t20240531_351955.html.
[2]央視網. “新征程 再出發”系列微視頻創作實踐[EB/OL].(2023-10-08)[2024-06-01]. https://news.cctv.com.
[3]王奇.守正創新賦能重大主題報道[J].新聞戰線,2024(24):65-67.
[4]田維鋼,溫莫寒,田雨晴.短視頻在會議新聞報道中的實踐與創新研究[J].中國新聞傳播研究,2023(04):145-156.
[5]匡野,丁浩沨.主流媒體重大主題短視頻報道新趨向——以中央廣電總臺抖音傳播矩陣2023年全國兩會報道為例[J].青年記者,2023(16):80-82.
(作者單位:中央紀委國家監委新聞傳播中心)
責編: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