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數學教學要重視學生自主學習活動的開展,重視對學生知識儲備的調動與應用,將學習引向“深處”,促進學生認知發展。本文以八年級《四邊形》單元為例,從“任務驅動,整合內容”“聯想建構,溝通知識”“活動體驗,深度探索”“遷移應用,擴展提升”四方面開展有效活動,推進數學學習走向“深處”。
任務驅動,整合內容。深度學習強調學生對知識的深入理解和應用,任務驅動正是一種有效的學習方式,能夠推動學生深度學習,整合課程內容,真正實現知識的內化與應用?!端倪呅巍穯卧虒W中,要想推進學生自主展開深度學習,就要重視前期階段的知識探究與內容整合。教師可以安排課前學習任務,引領學生回顧三角形的學習歷程,并在課前開展新課程知識的預習活動,明晰學習內容,使學生先建立起新舊知識間的聯系,再通過驅動性的問題引導學生思考三角形的學習歷程,通過類比學習,明確四邊形的研究思路,讓學生對單元知識內容有整體性的把握。
聯想建構,溝通知識。深度學習要充分激發學生聯想能力,使學生在新舊知識交互中建構新知識,并自主完成經驗與知識的相互轉化。憑借已掌握的知識,學生可深入探索新的課程知識,促進深度學習,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這對于激發學生好奇心和想象力,培養學生合乎邏輯的思維品質,發展學生應用意識與實踐能力都將產生積極影響。例如《平行四邊形》的課前引入,可通過教師的提問,讓學生聯想三角形的學習歷程,構建平行四邊形的研究路徑。
聯想是學生展開深度學習的必備能力,師生的問答既推進了新知識的建構,也鞏固了學生對舊知識的掌握,學生可將三角形的學習經驗貫穿始終,一步步理清四邊形研究思路和方法,此階段的探究,教師應注重培養學生的聯想建構能力,引導他們積極調動已有知識儲備,建立知識之間的聯系,這將有助于促進學生的深度學習和全面發展。
活動體驗,深度探索。有效的活動開展能夠引發學生的深度探索,促進深度學習的發生。為推動學生自主開展對數學知識的學習,教師要設計引導性與驅動性并存的有效活動,使學生深入參與活動課程,經歷知識形成過程中的關鍵內容與結構性過程。探究平行四邊形的性質時,以小組合作的方式猜想平行四邊形的性質并證明,有效促進深度學習的發生。小組合作探討可充分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引領學生立足自身知識儲備,自主完成初期階段的猜想,培養學生發現問題的能力及提出問題的能力。
遷移應用,擴展提升。深度學習中,遷移與應用不僅是對學習成果的檢驗方式,還是重要的學習方式,通過知識遷移與應用,學生能夠擴展自己的經驗,推動深度學習的發生,助力學生的自主學習和綜合素養與能力的提升。通過知識遷移過程,可實現學生經驗的擴展與提升學生將已掌握的“舊”知識遷移到“新”知識,即鞏固和加深對舊知識的記憶和理解,又建立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形成更加完整和系統的知識體系。通過知識應用過程,實現學生內化知識的外顯化和操作化,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作者單位:上海市奉賢區四團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