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張家港市暨陽幼兒園創辦于1983年,至今已走過了40余年。全體師幼挖掘獨具特色的暨陽地域資源,傳承地域文化,追尋“暨陽”先人的印跡,踐行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念,依托多年來的研究與實踐,在潛移默化中讓“暨陽風情”地域文化成為師幼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自然而然地融入“暨印·每一天”園本課程中,增進了師幼對本土文化的歸屬感、體驗感與認同感,豐富了園本課程的縱橫圖譜,推動了幼兒園園本課程構建持續向好。
鮮明的時代性
《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指出,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是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重大戰略任務,對于傳承中華文脈、全面提升人民群眾文化素養、維護國家文化安全、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具有重要意義。暨陽是全國文明城市張家港的市府所在地,孕育了兼容并蓄、多姿多彩的人文景觀。暨陽風情是暨陽地域范圍內人們創造和改造出來的物質、制度與精神財富的總稱。我園是全市百余所幼兒園中唯一以“暨陽”來命名的園所,理應做張家港精神的傳遞者,“暨陽”地域文化的傳承者。把本土地域文化融入課題研究與課程建設,是我園學前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基礎工程。
課題與課程相輔相成,“暨印·每一天”園本課程通過暨陽風情本土文化的浸潤與熏陶,讓幼兒對暨陽本土文化具有更加深刻的認識與體驗,在不知不覺中增強了對本土文化的認同感,為家鄉驕傲、為祖國自豪的情感油然而生。暨陽風情的提出與國家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要求相吻合,與幼兒生活相契合,與我園園本課程建設相融合,具有鮮明的時代性。
恒久的傳承力
我們一直在實踐與思考,什么樣的課程能固本培元,能在園所發展歷程中不斷地傳承下去,能為幼兒當下和未來持續發展提供保障。我們無法選擇家鄉,在成長過程中深受家鄉地域文化的影響,與之發生千絲萬縷的聯系。家鄉的地域文化深刻影響著我們的性格與行為,幼兒自然也不例外。“暨印·每一天”園本課程聚焦傳承、生活、創造三大課程理念,依托暨陽風情本土文化的浸潤,不斷豐富課程內涵,旨在培養自然的傳承者、積極的生活者、主動的創造者。
我園踐行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的理念,著力實現“三力”。指向喚醒傳承力,幫助幼兒深刻地理解“我是誰”,培植幼兒的文化認同;提升生活力,幫助幼兒努力地感受生活中的一切,培育生活能力;激活創造力,鼓勵幼兒勇敢地探索世界,培養創新精神。“三力”目標層層遞進,傳承力是基礎,聚焦本土家鄉文化,培養真正熱愛家鄉、具有民族精神的中國人;生活里注重幼兒的經驗與能力提升;創造力著眼于幼兒的未來發展,旨在培育幼兒探究和實踐的自驅力。
本土化的課程資源
資源是實施課程的基礎與保障。我園圍繞課程發展目標,對地域文化資源進行分析、篩選與評估,梳理二類資源系統,教師共同剖析并挖掘各種資源對于幼兒發展的價值與意義,謀劃如何做好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力求發揮兩類地域資源的最大價值,使課程資源更具本土化特征。
地域資源。暨陽地域文化資源內容豐富,素材多元,如民間藝術、地域性農作物和植物、特色建筑、民間游戲、美食等,與幼兒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我們根據幼兒教學實際需要,經過搜集與甄別,最終甄選了暨陽“三風”,即“歲時風俗、生活風貌、街巷風采”,把“三風”文化中的人、事、物進行再分解、再細化,將其導入園本課程,使此類特色資源真正轉化為適合園本課程利用的相關資源。可以說,“暨陽三風”文化資源的開發,進一步明確和拓展了本土文化融入幼兒生活的方式。
基礎資源。基礎資源分為五大課程資源系統,使暨陽風情相關資源真正成為優化園本課程的有效載體。一是暨陽社會周邊資源:我們為幼兒梳理“園所附近1.5公里”暨陽生活圈資源,如周邊社區、張家港公園、博物館以及代表暨陽特色文化的其他資源等;二是暨陽園內資源:我們開發創設暨陽特色體驗館、暨印·時光廊、陽陽一條街等;三是暨陽家長資源:我們遴選熟悉暨陽地域文化的家長,發揮其優勢與特長,通過舉辦“家長邀約日”活動讓家長成為傳播暨陽的得力助手;四是暨陽信息資源:整合關于暨陽傳統文化的年鑒、網站、圖書、畫報等;五是暨陽班本資源庫:我們以宴陽樓、陽陽面館、中草藥館等為主題,在每個班設置體現暨陽文化特色的游戲區及相關材料等。
強烈的在地感
幼兒園課程的設計和實施,需要從幼兒、教師和幼兒園現實出發,深入系統構建和落實。要讓幼兒園課程真正具有適宜性和有效性,真正促進幼兒的發展,就必須要求其具有在地性。暨陽風情地域文化的有效開發與利用,逐步明晰了“暨印·每一天”園本課程體系,課程規劃的基點與地域生活和文化相連接、相適應,讓幼兒有安全感、歸屬感和主體感,讓教師有熟悉感、掌控感和挑戰感。
開發利用本土文化資源是增強課程適應性的有效途徑。幼兒的生長離不與他們息息相關的本土文化,我們抓住本土文化的親緣性特點,使之與幼兒園課程相融合,建構與暨陽傳統文化相契合的課程,提升幼兒園課程文化的適宜性,把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念轉化為具體的行動,把具體的課程內容植入幼兒每一天的生活,讓幼兒在充滿暨陽味的生活中接受鄉土文化的浸潤。園本課程內容真正連接幼兒與生活,更具在地感的課程助推幼兒與教師共生共長。
多維度能力建構
我園延續“暨陽風情融入幼兒生活的實踐研究”十四五課題實踐,把暨陽風情地域文化逐步融入“暨印·每一天”園本課程構建,從原有的兩大模塊衍生發展為三大模塊,園本課程體系對應以過去、當下、未來為基礎的三維時間軸,真正覆蓋了幼兒生活的每一天,以暨陽風情、陽陽生活、通向數學為主體的課程內容更加豐滿。暨陽風情基于地域文化中的“三風”(歲時風俗、生活風貌、街巷風采)確立了相關課程內容與活動,讓幼兒在開放的、自主的環境中體驗和弘揚本土文化,提升幼兒對地域風土人情的認識;“陽陽生活”基于日常生活中的教育資源,指向自我、自然與社會,具有完整性、普適性與融通性的特質;“通向數學”項目課程借助豐富的操作材料和游戲活動,幫助幼兒理解并運用生活中的數學知識,重在培養幼兒的思維能力。
三類課程體系相互補充與協調,具有全面性、整體性、滲透性以及發展性。通過互動式的環境、體驗式的游戲、探究式的課程,我園不斷拓展園本課程的寬度、廣度和深度,努力讓幼兒每一天的生活有價值、有趣味、有質感,園本課程表現出鮮明的地域特色與回歸屬性。
(作者單位:張家港市暨陽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