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高考體育測試是決定高中體育生能否順利考上大學的關鍵,既是對學生多年來運動成績的檢測,也是對教練員多年以來訓練效果的檢測。筆者對體育考試的四項基本素質項目進行了分析,為考生制定科學、有效的訓練計劃。
提高100米跑成績的訓練方法。100米跑屬于速度力量型項目,以無氧代謝方式為主,需要運動員具備較高的絕對肌肉力量和強大的上下肢肌肉爆發力,同時還要具有良好的肌肉反應能力和協調性。因此在力量訓練中必須處理好肌肉負荷和身體承受能力的協調關系、力量訓練重復的次數和組數,從而達到提高成績的目的。良好的技術動作能夠最大限度發揮自身肌肉力量,因此在加強力量訓練的同時還要注意提高技術動作的水平,避免把自身的肌肉練得僵硬而影響跑速。
提高原地推鉛球成績的訓練方法。原地推鉛球是由鉛球的持握、準備姿勢、不經過滑步的推鉛球和鉛球出手后的身體平衡等四部分組成。良好的投擲動作是由蹬地、轉髖、轉腰、收腹、頂肩、揮臂和撥指等一系列連貫動作組成,因此原地推鉛球中,技術訓練是關鍵,力量訓練是保障。原地推鉛球時,首先由髖部肌肉發力,右(左)腿積極蹬伸,使髖部重心前移并向投擲方向轉動,隨著右(左)腿不斷蹬伸,上體在轉動中開始抬起,身體重心移至左(右)腿,隨后兩腿充分蹬伸,頭抬起后頂肩,右(左)臂有力并且迅速地將球推出,使鉛球以大約40度的角度向前上方推出。
提高立定跳遠成績的訓練方法。完整的立定跳遠技術動作由預備姿勢、起跳騰空、落地緩沖三個部分組成。預備姿勢須兩腳左右開立,與肩同寬,腳尖朝向正前方,雙臂向后擺動時,兩腿屈膝半蹲,重心降低上體稍前傾。兩臂向前擺動時,雙腿站直,重心提高腳后跟稍抬起,上下肢的動作要協調一致。
起跳騰空:起跳時,兩臂后擺幅度和兩腿屈膝幅度加大,身體重心落在前腳掌上,兩臂向前上方快速擺起,同時雙腳用力快速蹬地,髖、膝、踝關節充分伸直,在空中身體要充分展開,使身體向前上方躍起。落地緩沖時可以在空中騰空過最高點后身體迅速收腹、屈膝、小腿積極前伸,落地時腳跟先著地,落地后雙腿屈膝緩沖,身體重心迅速移到落地點,小腿前伸的時機把握好,落地后身體往前不往后。立定跳遠成績的提高,下肢力量是基礎,特別是腳踝、膝關節和髖關節的協調用力以及爆發力的能力。應多發展腰腹肌的力量、大小腿肌肉力量和踝關節的爆發力。
提高繞桿跑成績的訓練方法。高考體育加試中繞桿跑距離總長度為10米,起點至第一根桿距離為1米,各桿之間距離為3米。聽到口令后起跑,依次繞過四根桿后原路返回到終點,以完成全部繞桿的時間來確定考生的成績。主要考查考生的靈敏性和起跑后的加速力以及反應時間等各項能力。繞桿跑考核中絕對的平跑速度是關鍵,過桿技術是保障,加速能力是主要的得分手段。因此,在平常的訓練過程中要重點練習絕對速度和起跑后的加速能力,然后輔以過桿的技術練習。考生可以通過慢速跑體會過桿的技術特點,特別是最后一個桿時要降低重心,減小轉身半徑;中速跑體會繞桿動作,以及繞最后一個桿時的技術要領;快速全程跑的練習;全程繞桿跑的計時練習。
(作者單位:北京師范大學密云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