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構主義認為,知識是學習者在一定情境下,借助學習獲取知識的過程,在其他人(包括教師和學習伙伴)的幫助下,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而獲得。因此,我們提出“單詞解碼-意義建構一實踐運用\"的教學理念,在自然拼讀教學過程中,不僅關注音、形對應,還要關聯意義和運用。此外,我們應當關注學生語音意識的培養,不僅是音和形,也要將詞匯的意義教授給學生,通過多種多樣的教學策略與課堂活動提高學生對英語單詞的解碼能力,進而促進其朗讀、拼寫和閱讀水平的提升。
一、構建“SFMP\"自然拼讀教學模式
探索“SFMP\"教學模式,把情境、形式、意義、實踐融合在一起,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幫助學生實現語言的內在建構,并能在實踐中運用。
1.情境化導入
主題情境指基于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圍繞一個教學主題而創設的整體情境。在課堂中,教師要基于學生的知識儲備和生活經驗,創設真實的語境,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去感知語音,理解和運用語言。
2.多模態感知
學習者接受的知識輸入包括文本、圖片、音頻和視頻材料等,根據多模態學習理論,多模態輸入比單模態輸入更能促進語言學習。因此,教師可呈現含有目標音圖的文本、圖片、歌曲或者視頻,通過多模態的資源讓學生感知目標音圖,促進學習。
3.詞匯解碼
英語詞匯教學注重語音、詞形、詞義的“三位一體”。教師通過各種教學活動,如聽音選詞、單詞連線、選詞填空、卡片拼詞、短語閱讀等方式,讓學生能認知音圖,記憶單詞,理解意思,進而掌握單詞,擴大詞匯量。
4.實踐運用
運用自然拼讀法自主學習生
詞,通過拼讀、拼寫識記單詞,開展閱讀訓練。低年級學生借助自然拼讀進行繪本閱讀,在情境中進行口語表達;中、高年級學生借助自然拼讀開展主題閱讀,理解語篇、朗讀語篇,開展多種形式的英語實踐活動。
二、“SFMP\"模式的教學流程
根據小學英語的課程設置,結合自然拼讀的教學內容,我們設計了長課和短課,一、二年級上短課,三到六年級上長課。
1.短課教學流程
STEP1.Warm up and lead in(2分鐘):設置情境,通過歌曲、動畫,感知目標音圖的發音。
STEP2.Let'sLearn(2分鐘):呈現目標音圖,學習例詞。
STEP3.Let'sPlay(5-8分鐘):通過拼讀比賽、限時讀單詞挑戰、看圖說單詞、聽音選字母/詞等游戲形式的課堂活動,讓學生操練拼讀規則,培養拼讀意識。
STEP4.LetsSay(3分鐘):能正確讀出含有目標音圖的單詞和短句,并按格式書寫字母,以檢測學生的掌握情況。
STEP5.Assessment(1分鐘):學生對自己的課堂表現和知識掌握簡單評價并同桌互評,老師則對個人、小組、全班的表現做點評。
2.長課教學流程
STEP1.Warmupand lead in(3分鐘):設置情境,以歌曲、小詩或動畫形式整體感知目標音圖的發音。
STEP2.Let'sLearn(5分鐘):呈現目標音圖,學習例詞。學生運用舊知,以猜測、傾聽他人發言、討論等方式開展學習,主動建立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
STEP3.LetsSay(12分鐘):通過完成單詞聽辨、音圖連線、選詞填空、聽詞拼寫,句子、短文的朗讀等課堂活動,檢測學生的掌握情況。
STEP4.Let'sRead(15—17分鐘):學生借助拼讀規則拼讀生詞,解碼閱讀材料中的詞匯、理解語篇,發表觀點和評價,強化對語言知識的運用和理解。
STEP5.Let'sPractise(自主選擇):學生完成對語篇材料的復述、歸納或評價,以及和校本讀物配套的單元檢測卷、期末檢測卷。
STEP6.Assessment (3分鐘):學生根據課堂表現和學習情況小組內自評與互評;教師根據學生的口頭表達、練習完成情況和階段檢測成績做出評價。
三、基于“SFMP\"模式的教學各
1.情境教學策略
在自然拼讀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充分考慮小學生的認知特點和興趣,運用圖片、音樂、視頻或實物等多種素材進行情境創設,激活學生既有的知識和經驗,拓展思維,促進學生語音知識的學習。
2.游戲教學策略
在識別單詞的首音、中間音以及尾音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兒歌、小火車游戲、紅綠燈游戲等策略提高學生的辨音能力,提高語音意識;在拼讀訓練方法,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制“字母日歷”,學生可根據活頁日歷進行音素的切分、組合、刪除、添加和替換活動。
3.音圖運用策略
當學生掌握了“見詞能讀”和“聽音能寫”的能力后,可以對符合拼讀規則的單詞進行解碼和拼讀。教師需要整合或再創教學資源,通過提供與教學內容相關的繪本、小詩或語篇,學生嘗試獨立閱讀文本,解碼符合發音規律的單詞,完成音與形的對應,再根據文本中提供的圖,猜測對應的意思,培養學生音形義對應的自主閱讀能力。
4.歸納拓展教學策略
由于字母和音素并非一一對應,在詞匯拼讀上,經常會出現不同字母或字母組合有相同的發音,相同字母在不同的單詞中也有不同的發音。因此根據自然拼讀規則,將符合拼讀規則的單詞列出來,設計思維導圖,幫助學生在頭腦中梳理出清晰的思路,提高詞匯量。
5.自主合作探究策略
一是自主閱讀,尊重個體思維發展。二是合作分享,激活思維。在學生進行獨立思考后,小組內進行合作閱讀,同時進行生生評價,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三是探究學習,促進思維碰撞。學生在小組內互相幫助,探究語篇意義,完成單詞音形義的匹配,培養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
6.跨學科融合教學策略
自然拼讀教學可以與美術、音樂、數學和體育學科進行融合。在語音知識的運用環節,可以讓學生根據所學目標詞匯,自編、自繪繪本,完成圖文輸出;教師可以利用音樂與語音教學結合,通過歌曲和小詩等方式開展發音訓練,提高學生的語音意識。
四、\"SFMP\"模式教學實踐效果
經過幾年的教學實踐,學生增強了語音意識,提高了英語學業成績,發展了英語核心素養。學生在各種英語活動和競賽中展露風采。2020年11月學生的作品TheLastTreasure參加第六屆廣州市英語“愛閱讀·有創意(Weread·Wecreate)\"讀書寫作活動中取得優異成績。2022年學生在中小學生單詞拼讀展示活動獲得一等獎。2022年學生在全國青少年英語口語應用能力展示活動中獲得一等獎。學生們積極參加21世紀杯英語演講大賽、英語風采大賽等活動,均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學校英語老師們開展了一系列相關研究,立項了“市級課題,自然拼讀教學課列獲得省級優課。
責任編輯 錢昭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