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2022年版)》中,確定了以學生審美體驗為核心的四方面內容,即“審美、創作、交流、傳承”。核心素養導向下,小學音樂教學需要將重心轉向提升學生的審美素養。柯達伊教學法由匈牙利著名作曲家、音樂教育家柯達伊?佐爾坦創立,強調借助圖片曲譜、動作手勢、教學道具等表現形式展開音樂教學。該教學理論認為,音樂教育應成為完整人格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旨在通過音樂教育提升人的素養、審美觀與民族意識。將柯達伊教學法運用于小學音樂教學,有助于豐富教學方法,提高學生音樂素養,創新教學理念及模式。
一、借助聲勢律動,培養歌唱節奏感與樂感
柯達伊教學法重視音樂節奏感與音樂感知能力的培養,倡導不依賴樂器與伴奏進行歌唱。聲勢律動作為一種集動作、節奏為一體的音樂輔助手段,能夠讓學生通過拍手、躁腳、身體搖擺等動作體驗音樂的強弱、長短和快慢,加深對音樂節奏的理解,進而增強學生的音樂感知與課堂情感體驗。
例如,可以通過節奏感較強的樂譜,如《小星星》《一閃一閃亮晶晶》《外婆橋》等兒童歌曲,引導學生進行動作模仿,并由教師指導幫助學生掌握音樂節奏。通過身體律動導入,能夠形成音樂課堂的有效“預熱”,在培養學生節奏感的同時,使學生帶著飽滿的情緒投入到接下來的教學中,從而增強音樂課堂教學效果。
二、創新表現形式,激發歌唱熱情
為保證學生在音樂學習中的積極性,教師需要對傳統音樂表現形式進行創新,借助多媒體等現代教學工具,激發學生合唱熱情。在多媒體、網絡技術、虛擬現實技術的支持下,能夠將音樂以直觀、生動的方式呈現給學生。
以人音版小學音樂三年級上冊第2課《我是草原小牧民》為例,這首歌曲取材于內蒙古民歌的音調,擁有輕快的旋律和鮮明的節奏,生動展現了草原小牧民在放牧時的愉悅心情。教師在講授該課時,可借助多媒體設備向學生展示與草原相關的圖片和視頻,創設與歌曲意境相一致的草原情境,引導學生想象草原的美麗景色和游牧生活,為學習歌曲做好鋪墊。然后教師可設計如下教學活動。
① 引導學生學習如何聆聽音樂,包括注意音樂的細節、情感表達和藝術特點等。
② 再次聆聽,說一說這首曲子的美感在哪里。
③ 唱準并掌握帶附點和空拍的節奏,注意休止符(1)某某I某某某某某I(2)某、某某某某某某l。
通過聆聽與分析,學生能夠感受該曲子輕松的節奏美與思想感情的表達,發現該曲子的美,引導學生分析該歌曲的結構、旋律、節奏、和聲等要素,感受蒙古族三段體音樂歡快、優美的音樂風格特點。同時,在特殊情境下對音樂進行玲聽與欣賞,還有助于豐富學生審美體驗,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辨識能力和批判思維,提高音樂鑒賞水平,幫助學生理解音樂的內在邏輯和美學規律,認識音樂的情感表達方式。當學生大概了解《我是草原小牧民》的旋律、歌詞后,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歌詞與旋律,進行拍手、拍腿、躁腳等,最后通過合唱的方式將學習過程引入高潮,使學生有節奏、有投入、有感情地歌唱,以此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音樂素養與審美能力。
三、改編音樂游戲,提升歌唱品質
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學習動力是決定學生課堂積極性的重要因素。柯達伊教學法提倡通過音樂游戲培養兒童的音樂感知能力。因此,教師可以通過趣味性的音樂游戲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將嚴肅的課堂轉變為學生喜愛的娛樂性音樂教育活動,使學生在輕松有趣的氛圍中學習音樂知識,增強學習體驗。
例如,在課堂導入環節,通過“擊鼓傳花\"“音樂接龍\"等小游戲培養學生樂感和節奏感。首先,需準備一個特殊的物品作為傳遞的“花”,由教師或選中一名學生播放音樂。當音樂響起時,學生按順序傳遞“花”;當音樂停止時,持“花\"學生上臺唱一首歌。在游戲過程中,學生需要集中精神,全身心投入。
四、延伸唱譜訓練,促進歌唱內化
柯達伊教學法注重學生歌唱能力的培養,唱譜能力是歌唱學習的重要內容。教師可以向學生介紹唱譜技巧與方法,如將節奏字母譜融入唱譜訓練,使學生更直觀地理解節奏和旋律。同時,借助樂器輔助唱譜訓練,幫助學生校正音準,更容易地掌握音高和節奏。
例如,在教授人音版小學音樂一年級上冊《快樂的一天》時,教師可以通過唱譜訓練的方式進行教學。除了介紹技術層面的專業知識,還需引導學生理解并表達音樂的情感。例如,通過講解音樂背景、構建音樂情境激發學生情感共鳴,使學生在歌唱中更好地傳達音樂情感。還可以引導學生在詞譜上標注如“親切地”“歡快地”“深情地”“熱烈地”“莊嚴地\"等形容詞,幫助學生在歌唱時恰到好處地表達情感。通過針對性的唱譜訓練,學生能更好地理解音樂作品傳遞的情感,從而提高歌唱品質。
五、利用手勢引導,確保準確歌唱
柯爾文手勢作為柯達伊教學法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七種獨特手勢在身體前方不同高度的位置,巧妙地對應七個唱名。將柯爾文手勢應用于小學音樂教學中,能夠將抽象的音高關系具象化,讓學生借助視覺和動作理解音程關系,提升教學趣味性。手勢引導不僅能幫助學生準確歌唱,還能為日后五線譜的學習奠定基礎,增強學生的音樂感知能力。
以人音版小學音樂二年級下冊《賣報歌》為例,在初步欣賞歌曲時,可以讓學生通過拍桌子、拍掌來打節拍,熟悉歌曲的樂感。學生熟悉節奏后,教師可借助柯爾文手勢引導準確歌唱,用七種手勢表示七種音級,增強師生互動,提高教學效果。
六、結語
在核心素養的視域下,柯達伊教學法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運用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通過借助聲勢律動、創新表現形式、改編音樂游戲、延伸唱譜訓練以及利用手勢引導等多種教學策略,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和審美能力,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堅實基礎。未來,應進一步深化對柯達伊教學法的研究與實踐,深入結合現代教育技術和教學理念,不斷探索創新,為小學音樂教育注入新的活力,培養出更多具有音樂素養和審美情趣的新時代人才。
責任編輯 黃博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