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是師生共同學習、工作和生活的場所。作為校長,要認真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把學校創辦成美麗的花園、成長的樂園、和諧的家園,讓師生健康快樂地成長。
設計一份好藍圖。學校要長足發展,沒有理念超前的發展藍圖不行。陜西省寶雞高新第四小學結合本校師資、生源和周邊環境等情況,經過班子成員的多次商討論證,確立了學校的辦學理念——“點亮童年色彩,孕育未來夢想”,明確了學校的發展目標——“創辦師生共同和諧發展的新優質學校”和學生培養目標——“人人有潛能,個個能成功”。在此基礎上,學校從校園管理、校園文化、團隊建設、課程改革等方面出發,研究制定了《學校發展五年規劃》,描繪出了學校未來發展的愿景與藍圖,形成了廣泛共識和努力方向。
營造一種好氛圍。文明高雅的校園環境是一種無聲的教育,能潛移默化地熏陶師生向上向善。學校按照“文化、美化、亮化、凈化”的原則,精心策劃校園文化建設方案,分步組織實施。學校的文化理念墻、校園吉祥物、小花壇、榮譽架、笑臉墻、《童彩之歌》校歌等,共同營造了積極向上、溫馨和諧的校園氛圍,引導學生養成好習慣、形成好品質。
打造一支好團隊。教師是學校發展的第一資源。打造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的教師隊伍,是學校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學校堅持“尊重、激勵、發展教師”的人本理念,通過組織教師宣誓、開展演講比賽、進行師德征文等活動,抓實抓好師德師風建設;通過集體備課、主題教研、小課題研究、外出培訓等研修展示活動,充分發揮骨干教師的輻射帶動作用,持續引領教師團隊成長提高。
培養一些好習慣。教育家葉圣陶說:教育就是培養習慣。學校堅持活動育人理念,把良好習慣的培養落實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一是培養文明禮儀習慣。學校通過教育提示、文明引導、評價表彰等方式,讓文明有禮成為四小學子亮麗的名片,如一年級新生標準的鞠躬禮、少先隊員標準的隊禮、學生的文明言行等。二是培養閱讀習慣。學校設置圖書館、開放書架、班級讀書角,并在每學年開展讀書宣言、圖書漂流、故事大王比賽等讀書節系列活動,努力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三是培養運動習慣。學校通過體育課、陽光大課間活動、體育社團和運動會等方式,堅持培養學生的運動習慣,增強學生體質。四是培養勞動習慣。學校投資建設了童彩農場,啟動了農耕種植暨愛心義賣活動,開設了枇杷果、農耕社、午餐管護等特色勞動校本課程,培養學生的勞動技能。五是培養專注學習習慣。學校從一年級起,持之以恒地培養學生正確書寫、專心聽講、合作交流、認真作業的習慣。
帶動一批好家長。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要培養教育好孩子,必須首先引導好家長。學校一直以來特別重視家校共育工作,努力引導家長成為學校堅定的同盟者、活動的參與者、資源的開發者和成果的創造者。學校選聘優秀家長成立三級家委會,劃分部門,明確職責,讓家委會切實發揮作用;組織開展新生家長培訓會、全校家長會、菜單式家長講堂、班級家長沙龍等活動,不斷提高家長教育子女的水平。
(作者單位:陜西省寶雞高新第四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