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常州市金壇區段玉裁中學以“鑄魂·樂學”為校訓。其中,“鑄魂”即鑄造學生的錚錚鐵骨,讓學生有理想、有信念、有道德、有情操;“樂學”出自“不耕硯田無樂事”,即樂于耕耘學習之田,達到學習的最高境界。2024年,學校啟動新教育實驗“理想課堂”項目,致力于為學生提供一個更加完整、高效、愉悅的學習環境,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滿足學生的發展需求,提升其生命境界。
理想課堂的構建思路
圍繞“一個中心”,即學生樂學。樂學并非簡單的快樂學習,而是讓學生快樂地學、主動地學、科學地學。它強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鼓勵學生在課堂上學會思考、善于發現、樂于表達。學生的學習過程也是其生命被激活、被發現、被欣賞、被豐富、被尊重的過程,通過樂學,可以促進學生實現生命的自我發展、自我生成、自我超越和自我升華。
依靠“雙主體”,即教師和學生。教學是以教師為主導性主體、學生為發展性主體、教學內容為載體的互動過程。師生之間通過交流、碰撞、融合,形成一個緊密相連的學習共同體。在這個共同體中,師生共同探索知識、分享智慧,點亮生命的火花。
體現“三種學習”,即自主、合作、探究。依據“學習金字塔”理論,以“小組討論”的方式,學生可以記住近50%的課程內容。因此,學校整體設計樂學課堂的學習方式,鼓勵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探究發現。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學生在主動思考和體驗中理解知識、發展情感、獲得智慧,進而提升學習力和思維品質。
涵蓋“四要素”,即多樣化情境、多維度探究、多層次運用、多元化評價。其中,多樣化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多維度探究促進學生的深度學習,多層次運用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多元化評價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理想課堂的實施策略
做好物質環境建設。物質環境建設,包括物化環境建設和時空環境建設。學校通過優化教室布局、配備先進教學設備、合理安排教學時間等措施,為樂學課堂的實施提供有力的保障。
做好課堂的策略研究推進。學校按照計劃分步驟開展系列化的課堂教學研究,通過教學情境創設、課前激勵政策、互動黑板的使用策略等方面的研究,不斷提升樂學課堂的實施效果。
做好不同學科導學案編制工作。學校因校制宜地對數學、英語、物理等學科的教材進行改造和重組,編制具有本校特色的國家課程校本化實施的導學案,引導教師更好地把握教學內容和目標,提高教學效果。
做好課堂評價體系的建構工作。學校制定了課堂評價表,讓教師和學生可以即時評價學習的過程和結果,發現存在的問題并進行指導和調整。通過多元化評價,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提升樂學課堂的實施質量。
教育的使命是人的發展與成長,教育的主陣地是課堂。未來,學校將繼續用行動追求樂學境界,打造理想課堂,讓每一位“玉裁少年”成長為“明理、崇德、博學、創新”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作者單位:江蘇省常州市金壇區段玉裁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