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學校,顧名思義,即在辦學過程中展現出獨特風格、理念和優勢的學校。特色學校的構建應緊密圍繞國家教育方針、遵循教育規律,同時適應學校自身發展情況和學生成長需求。河北省威縣人才中學將特色建設的焦點對準了課堂改革。傳統課堂以教師為主體,實行教師滿堂灌、學生被動聽的教學模式,難以滿足新時代人才培養的需求。近些年有了多媒體、電教設施,教學形式似乎更多樣化了,但教師主導課堂、學生被動接受的本質沒有變。即便有些教師講得好、對學生要求嚴,也許學生能考出比較高的分數,但很難談得上能力和素養的綜合提升。因此,打破傳統束縛,探索新型課堂模式,成為威縣人才中學特色建設的必然選擇。
課堂改革的探索與實踐
在推進課堂改革之初,學校深刻認識到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因而提出了“在快樂中學知識,從知識中找興趣”的改革理念,旨在通過課堂改革,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果。
為了尋求改革的有效路徑,筆者帶領團隊前往山東杜郎口中學和江蘇洋思中學取經。杜郎口中學的自主學習、開放課堂模式,以及洋思中學的先學后教、當堂訓練模式,為學校提供了寶貴的啟示。學校深入分析這兩種模式的優缺點,結合本校實際情況,提出了靈活而不混亂、重視實效而不死板的課堂改革目標,力求在繼承傳統教育精華的同時,融入新時代教育的意蘊,創造有營養的特色課堂。
但是課改不到一學期,很多教師就提出了反對意見。有的說用課改模式上課完不成教學任務,有的說一抓就死、一放就亂,控制不住課堂。為了了解學生對課改的態度,學校面向所有學生發放了調查表,詢問學生喜歡原來的課堂還是新課堂,并要求他們寫出喜歡和不喜歡的原因。結果顯示,76.2%的學生喜歡新課堂。這堅定了學校進行課堂改革的決心和信心。
在此過程中,筆者了解到,部分教師過于依賴傳統的教學模式,缺乏進行課改的積極性和動力。針對這種現象,學校組織了一次全體教師會。在會上,筆者強調“寧可不要成績,也要學習興趣”。統一思想后,課改之路開始順利地往下走。
學校經過大量實踐、總結,打造了特色課堂七環節:出示目標、自主學習、小組交流、展示提升、點評精講、隨堂訓練、補救達標。這一模式既保證了教學任務的完成,又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實現了教學相長。出示目標:在課堂伊始,教師首先出示目標,明確本節課的學習任務與重點,為學生指明學習方向,確保每位學生都能帶著清晰的目標進入學習狀態。自主學習:教師鼓勵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索,通過閱讀教材、查閱資料等方式,初步構建知識框架,培養自主學習能力。小組交流:學生們在小組內分享自主學習成果,討論疑難問題,通過思想碰撞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同時鍛煉團隊合作與溝通能力。展示提升:各小組選派代表上臺展示學習成果,其他同學進行補充、糾錯與點評,這一過程不僅鍛煉了學生的表達能力,還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與競爭意識。點評精講:教師針對學生展示情況進行點評,精講難點與易錯點,幫助學生鞏固知識、提升學習效果。隨堂訓練:教師通過即時練習檢驗學生的學習成效,及時發現問題并進行針對性輔導,確保每位學生都能掌握本節課的知識點。補救達標:教師針對學習困難的學生進行個別輔導或小組互助,確保他們也能達到學習目標,實現大面積成功。這七個環節緊密相連,環環相扣,形成了一個高效、有序的教學閉環,為打造特色課堂、提升教學質量奠定了堅實基礎。
“3331”創新教學模式的成效
對于特色課堂,學校總結出了“3331”教學模式:通過學生自主學習,獨學,學會知識的30%;通過小組交流,對學,學會知識的30%;通過展示提升,群學,學會知識的30%;通過教師點評精講,精學,學會知識的10%。這一模式對學生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充分調動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為了提升課堂互動性,筆者設計了六種提問形式和八種展示形式。這些形式不僅豐富了教學手段,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熱情。例如,拍膀式提問具有隨機性,適用于快速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昵稱式提問則能拉近師生距離,增強親近感。
最大限度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3331”教學模式倡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快樂學習。學生們帶著任務、問題進入學習的過程中,閱讀、思考、探究、展示。在展示環節,從簡單的回答問題到復雜的才藝表演、課本劇呈現等,為學生提供了多樣化的展示平臺,讓每個學生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展示方式。學生由原來的“要我學”變成了“我要學”,學習積極性獲得了極大提高。可以說,威縣人才中學的課堂改革,體現了四個結合:動與靜的結合,主體與主導的結合,快樂與思維的結合,升學率與素質教育的結合。
做到了真正面向全體學生。“3331”模式讓每一個孩子都能以最佳狀態投入課堂學習,從而成為最好的自己。在這樣的課堂上,那些不被人看好的學生也有了歸屬感,在組內同學的幫助下,他們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愿意學習、主動學習,學習成績進步很快;成績中等的學生在小組互助、討論分享的過程中探究知識、溫故知新、比學趕超,不斷實現成績的飛躍;優等生作為學習帶頭人,在教會同學的同時鞏固了知識,主動探究精神得到培養和發展。
促進了學生全面發展。“3331”教學模式堅持“以學生生命成長為本”。它所注重的不僅僅是考試分數,而是包括成績在內的綜合能力和全方位素養的培養。在學生自學的過程中,他們的閱讀能力、思考能力、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提升;在交流、辯論、展示、分享的過程中,他們的表達能力、應變能力、批判性思維得到了鍛煉;在參與小組管理和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他們提升了管理協調能力、社交能力和與人合作的能力。
學校的教學成績取得了顯著提升。實施課堂改革以來,學校在中考中連續九年取得了優異的成績。這種新的教學模式,也培養了學生的自主、自信、團隊合作意識和勇于挑戰、勇于創新的優秀品質,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了基礎。
通過實施“3331”七步教學法,學校構建了活躍、和諧、快捷、高效的課堂,培養出了既有扎實的知識基礎,又有創新能力和實踐精神的優秀人才,為我國基礎教育的健康發展貢獻了一份力量。
(作者單位:河北省耿華武教育思想研究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