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夏志清“張愛玲論”修訂考評

2025-07-10 00:00:00李錫龍高琦
文學與文化 2025年1期
關鍵詞:小說

1961年夏志清《中國現代小說史》在耶魯大學出版社刊行英文本。1979年劉紹銘翻譯并推出首個中譯本,在中國香港的友聯出版社刊行,附夏志清的序言;2015年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重新排版并增加若干紀念文章,形成《中國現代小說史》迄今最全面、權威的中譯本。自該著1961年原版推出至今,學界的研究和批評已相當充分,對于夏氏著述的意識形態傾向、西方中心主義文學觀的偏頗等,均有詳盡且較為深人的討論。①但《中國現代小說史》的方法論原則和夏志清的撰史方法仍有值得討論之處,在這方面,夏氏“張愛玲論\"的版本變化提供了一個切入口——1957年,夏志清將《張愛玲的短篇小說》和《評lt;秧歌gt;》兩篇英文原作交付夏濟安譯出,刊發在中國臺灣的《文學雜志》二卷四期、六期上;1961年耶魯大學出版《中國現代小說史》,收入初刊本《張愛玲的短篇小說》,保留原文且無變化,收人《評lt;秧歌gt;》則變動較大,兩文合并形成“張愛玲”一章,學術界廣泛稱引為“張愛玲論”。②本文追溯\"張愛玲論”的變動和改寫,探究夏志清改寫的原因,并由此分析夏氏《中國現代小說史》方法論的局限。

一 夏志清《中國現代小說史》對“張愛玲論”的改寫

1957年《文學雜志》二卷四期刊發《張愛玲的短篇小說》(即日后所稱\"張愛玲論\"的上半部分),并附一條編者按:“本文原為介紹張愛玲給美國讀者而寫,因此討論的時候態度也許顯得過分“熱心’。假如這篇文章能夠使國人也注意到張愛玲在中國文學史上地位的重要性,她將能得到更公允的批判?!雹龠@幾行文字是主編夏濟安刊稿時所加,表面似在指摘夏志清推介張愛玲過于“熱心”,實則肯定了張愛玲在文學史上的重要性,試圖為張愛玲爭取更多的讀者,催生更多“公允”的評論。那么,此時夏志清是否因“過分‘熱心'\"而失了“公允\"?情況并非如此,不久,《文學雜志》二卷六期刊登了夏氏的《評lt;秧歌gt;》,對張愛玲的《赤地之戀》做出了并不客氣的批評,指出“《赤地之戀》的故事規模較大,但是成績不如《秧歌》”;作者“拿政治上的大事作為全篇小說的主干,再把人物故事穿插進去”,“結果是偏重了‘大事'的記錄,故事反而成為陪襯”。②夏志清一貫批評左翼小說教條主義、概念化、主題先行、與政治聯系過于緊密,而他批評張愛玲受到寫“‘大小說'的誘惑”,“未能免俗\"地描寫了許多“大事”,就是認為她同樣犯了左翼小說教條主義的錯誤,批評態度就其傾向而言可謂平正。

饒有趣味的是,1961年《中國現代小說史》出版,夏氏刪除了上述對《赤地之戀》的批評,填補上一段贊美文字:“這兩本書(指《赤地之戀》和《秧歌》——引者注)的成就,都非常了不起,因為它們巧妙地保存了傳統小說對社會和自我平衡的關心。而且,更難得的是,這兩本小說既沒有濫用宣傳口語,也沒有為了方便意識形態的討論而犧牲了現實的描寫。”除此之外,“張愛玲論”修訂本又增添了贊美《赤地之戀》的文本分析:

《赤地之戀》毫無疑問是一本悲天憫人的小說,語言干凈,意象帶有豐富的隱喻性。這一點在開頭的100頁就可以看出來。④

為了求報道詳細,她有時甚至天真地用了“流水賬”的記載方法,要把她在赤區所見所聞的一切,一一告訴讀者。自然,她所列出的資料,都是與本書內容有關的。⑤

這些文字未見于初刊本,且夸贊的語氣與初刊本客觀平正的態度迥然有別。初刊本批評張愛玲倚重政治性事件,添加過多無關主題的材料,使故事淪為主題的“陪襯”。修訂本轉而認為這是“為了求報道詳細”,添加的材料“都是與本書內容有關的”,用體諒的口吻稱她\"天真地用了‘流水賬'的記載方法”。夏志清面對同一部小說的看法轉變可謂突兀,也值得深究。而我們在探析夏志清看法轉變的原因之前,仍需要探明一個問題——1957年初刊本“張愛玲論\"經手夏濟安刊發,夏濟安的翻譯是否導致了兩版本“張愛玲論”的不同?

《評lt;秧歌gt;》一文的新批評視野更像夏志清的手筆,但為避免單一推論的武斷,夏氏兄弟的書信可作為解決這一問題的佐證材料。從1947年夏志清赴美求學到1965年夏濟安因病逝世的十七年間,兄弟兩人通信六百余封,《中國現代小說史》從構想到成書的全過程和“張愛玲論\"寫作過程中的軼事也在討論之列。夏濟安當時創辦《文學雜志》并兼任主編,為獲取質量更高的稿件,時常請夏志清寫稿,“張愛玲論”便是其一。兄弟兩人最早談到“張愛玲論”是1956年11月,夏志清言:“該重寫的‘張愛玲'的一章,還沒有寫完,其實這章寫好后,我這本書也可以送打字員重打,接洽出版了。”①而寫作過程充滿未知,直到1957年5月夏志清才完成稿件。②待夏濟安譯文刊出后,夏志清稱贊夏濟安譯文流暢,幾處文字的修改恰到好處:“我把譯文和原文比較之后,發現你有時加添的一兩句文字,實是應該的,很為感激?!边@一關于譯文的討論發生在1957年7月13日,此時《張愛玲的短篇小說》刊出,《評lt;秧歌gt;》還未翻譯。1957年8月13日,夏濟安準備翻譯《評lt;秧歌gt;》,此后兩人雖有“張愛玲論\"余談,卻無任何譯文修改的討論,可推斷《評lt;秧歌gt;》一文并無重大修改值得書信商討,夏志清原文意思也不曾改變。至此,借由兩人書信可以基本斷定,夏濟安并未對“張愛玲論\"作重要修改,“張愛玲論\"初刊本確定出自夏志清的手筆。

平心而論,張愛玲長于刻畫人物內心、深描精神世界,并不擅長描寫重大社會事件,《赤地之戀》受美國新聞處贊助,張愛玲避開自身優勢,羅列眾多歷史事件而陷入流水賬敘述,日后她接受水晶采訪時也流露出不滿意,說小說內容大綱已定,自己沒有過多發揮之處。夏志清1957年批評張愛玲的文字可謂頗具眼光且切中要害,那么為何在1961年出版的《中國現代小說史》中,夏志清要收斂其敏銳的批評意識,對張愛玲的技巧性失誤避而不談,還將原本“平正\"的批評改為無所保留的夸贊?這一問題涉及“張愛玲論\"在該著全書中的結構性意義,牽涉到夏志清的文學史觀和《中國現代小說史》的方法論問題。

二 張愛玲論”的修改與《中國現代小說史》的方法論問題

‘張愛玲論\"對《中國現代小說史》全書有結構性意義,部分撐起了其框架乃至結論。從兄弟兩人的通信可見,夏志清將“張愛玲論”看作《中國現代小說史》的壓卷之作,最后動筆,完成后又不斷修改。夏濟安敏銳察覺到\"張愛玲論\"中有夏志清的\"文學觀\"和\"小說觀”:

《張論》同許多批評名著一樣,討論的是某一個作家,所涉及的是某一個genre(體裁——引者注)(小說)全盤的問題。但是淺學之輩,恐怕只看得出你在appraise(評估—引者注)或praise(稱贊——引者注)某一個作家,而看不出你的“小說論”。③

夏志清用評述作家作品的方式表達文學史觀,組織述史框架,他的文學史方法論深受李維斯的影響。《中國現代小說史》寫作期間,夏志清在書信中表示了對李維斯的欽佩:\"Leavis(李維斯—引者注)對詩、小說方面都嚴肅老實說話,不為文壇fashions(潮流——引者注)所左右,一直是我所佩服的。”①李維斯在其論著《偉大的傳統》中斷定\"英國小說的偉大傳統\"在簡·奧斯汀、喬治·艾略特、亨利·詹姆斯、康拉德四位作家身上,他的基本方法是用文學批評和作家論的方式構筑文學史。《中國現代小說史》的結構與其非常相似,夏志清效仿李維斯的立論方式,把中國小說的傳統放置在張愛玲、張天翼、錢錘書、沈從文四個作家之上。②

這里并非深究夏志清的理論背景,而是要說明:夏志清的理論框架是用幾位小說大家支撐起整個中國現代小說的傳統,這一理論設定也會反過來影響他對個別作家的評價和敘述。如前所說,“張愛玲論”彰顯了夏志清的小說觀,是夏志清構建中國現代小說“大傳統”的有力支點,那么,夏志清刪去初刊本對張愛玲的批評,濃墨重彩地強調她的優點的原因便不難推斷:他有意使張愛玲成為現代文學的典范,成為整個現代中國小說晦暗的評價體系中格外突出和耀眼的存在,并以此支撐《中國現代小說史》的敘述框架和最終結論。典范的瑕疵越少越好,夏志清刪去批評文字,是為維護作為典范的張愛玲,確?!吨袊F代小說史》敘事結構的連貫與結論的權威。有學者也注意到\"張愛玲論”對《中國現代小說史》的功能性作用,認為夏志清“有意識地把張愛玲論置于反五四運動的脈絡之中”,讓張愛玲背負了“超出其負荷的歷史包袱”。③

李維斯撰寫文學史的方法啟發了夏志清,也限制了夏志清。這里涉及的根本性問題是:用“文學批評\"撰寫“文學史\"的得與失。曾有學者察覺到夏志清的批評家性格。陳平原曾說,夏志清“有堅定的信念,喜歡‘語不驚人死不休’,這更像是批評家的性格,而不是史學家立場”④;王德威說,《中國現代小說史》“所展現的批評視野,使夏志清得以躋身當年歐美著名評家之列,而毫不遜色”。他們的討論已經觸及文學批評家和文學史家的區分與聯系,然而他們都傾向于把夏志清的批評方法看作書寫文學史的一條獨特路徑——陳平原落腳于夏志清對\"杰作的發掘與品評\"的獨特性,王德威旨在揭示夏志清如何借助“新批評”的方法突破舊批評“把文學僅僅當為反映現時政治、人生的工具\"的窠臼?——并未討論夏志清的批評家性格是否對其文學史敘述有不利影響。

探究這一問題有必要回溯到六十多年前的“普夏之爭”。1961年《中國現代小說史》出版后不久,普實克就其批評方法和文學史書寫標準提出了質疑。他在聲望極高的漢學期刊《通報》上刊出《中國現代文學史的根本問題與夏志清lt;中國現代小說史gt;》,批評夏志清的論述和治學方式,認為夏志清\"缺乏對材料的科學和系統的研究”,“對基本社會問題掌握不夠、思考不足”,“沒有采用真正科學的文學研究方法,而是滿足于運用文學批評家的做法,而且是一種極為主觀的批評方法”。③普夏之爭由于牽涉過多問題——對中國左翼文學的評判,對文學政治性的評判,“冷戰\"背景之下的海外漢學界爭端等,以至眾人往往忽視了普夏之爭學理層面的意義。而時至今日,研究者方能初步撥開學理之外的紛爭,關注普實克和夏志清在文學史方法論層面的爭議,學者陳國球將普夏之爭描述為\"文學科學”與“文學批評”的方法論之爭,認為兩人的理論各有淵源,他們不同的文學定位和研究方法對現代文學的研究都有參考價值。①然而問題在于:僅僅把兩人的爭論看作理論和方法論上的交鋒,并沒有剖析一個實質性的問題,即夏志清文學批評和作家論的著述形式是否對他的《中國現代小說史》結論造成了不利影響?

三“文學批評”的方法論與《中國現代小說史》的述史缺陷

1961年普實克對《中國現代小說史》提出質疑后,夏志清次年寫就長文《論中國現代文學的“科學\"研究——答普實克教授》作為回應,同樣發表在《通報》。概括來看,普實克特別強調\"科學”“客觀\"的研究方法,用\"客觀的毫無偏見的態度”了解文學史“復雜的過程”,“用恰當的歷史視角來觀察所研究的文學現象,揭示出它們與之前的文學時期的聯系”②;而夏志清傾向于“批評家”“另起爐灶”,“運用自己獨立的判斷”,對作品的“審美”和“文學價值”作出“辨別與評價”。概括來看,普夏之爭的分歧首先是“科學”和“主觀”的分歧,其次是文學史家與文學批評家的分歧,再次是文學史的特殊性與文學價值的普遍性的分歧。據此,總結夏志清“文學批評”的方法論則是:強調個人判斷的、注重文學性批評的、強調審美普遍性原則的方法論。

這些特點對《中國現代小說史》都有影響。首先,個人化且脫離歷史背景的論述容易導致單薄而脆弱的文學史結論。有研究者撰文詳細梳理該著的史料錯訛,指出夏志清史料方面的疏漏導致了不可靠的文學史結論。④夏志清刪去對《赤地之戀》的批評,回避提及張愛玲主題先行和意識形態的問題,卻批評左翼文學意識形態太過濃厚——他沒有貫徹批評標準,基于個人主觀好惡調整文學評價,令人質疑他在客觀性上的犧牲動搖了《中國現代小說史》結論的可靠性。其次,夏史注重“優美作品之發現和評審”,賦予審美標準無可置辯的絕對性地位,他的“張愛玲論”注重文本分析和審美性賞鑒,但夸耀\"張愛玲該是今日中國最優秀最重要的作家\"等語則缺乏文學史的厚重和嚴肅感。其三,夏志清將“審美價值\"和\"道德關切\"看作文學的普遍性規律和永恒法則,卻忽視這些文學規律與西方文學的密切淵源。審美性和道德性并不具有絕對的普遍性,而是因歷史階段和文化背景變化而有所不同。夏志清認為張愛玲的“小故事讀來叫人悲哀,不由得使人對于道德問題加以思索”③,而\"中國近代一些政治興趣過濃的諷刺作家,對于道德問題并無充分的認識”。這一判斷顯示出夏氏以西方19世紀、20世紀經典小說的道德觀為標準,忽略了文學的“審美價值\"和“道德關切\"在不同時段因歷史、經濟、社會、文化的變化存在很大差異。文學史家伊恩·瓦特在《小說的興起》中指出:西方小說,尤其是現代性小說的興起,背后是“更為宏大的觀念變化”,即“從客觀、社會、公眾的古典世界取向向主觀、個人、私密性的生活和文學取向的一種轉變”。①因此,西方文學經典熱衷描寫人性和心理,與西方社會轉型的歷史背景有深切關系,夏志清以西方文學經典為參照,評述中國現代小說,并不契合近現代中國的歷史實情。事實上,現代中國作家并非忽略道德問題,“五四”作家和20世紀30年代的左翼作家就社會福利層面提出的勞工、婦女等問題等無不與道德問題相關。這些書寫在審美上的缺陷毋庸諱言,然并非一句“中國現代小說的缺點即在于其受范于當時流行的意識形態,不便從事于道德問題之探討”①就能輕輕帶過。

夏志清曾援引韋勒克的話——“沒有任何東西可以抹殺批評判斷的必要性和對于審美標準的需要,正如沒有任何東西可以抹殺對于倫理或邏輯標準的需要一樣”——用來強調文學批評的重要性,可他忽略韋勒克同樣指出了“歷史”性研究的重要性:“文學史對于文學批評也是極其重要的,因為文學批評必須超越單憑個人好惡的最主觀的判斷。一個批評家倘若滿足于無視所有文學史上的關系,便會常常發生判斷的錯誤。”③深受新批評思想浸染的韋勒克雖然偏向于文學批評,不滿當時實證主義的文學史書寫,但他仍然就如何平衡具體的歷史主義(文學史)和普遍的審美主義(文學批評)做出了具有洞見的辯證性思考??上У氖?,偏向新批評思想的夏志清傾向做\"文學批評家”,忽視了更為完整的韋勒克思想。

夏志清用\"文學批評”書寫“文學史”的方法論缺陷在于:其一,文學批評的主觀性允許他憑借個人審美偏好評判作家和作品,但在有所偏頗的文學批評上建立文學史結論,并不甚可靠;其二,夏志清將“優美作品之發現和評審\"的文學價值觀敲定為普遍性規律和永恒法則,忽視審美性原則與具體歷史環境的關系,令《中國現代小說史》的部分結論脫離了具體的歷史情境,無法經受事實的拷問。

結語:文學史的訴求與《中國現代小說史》的限度

夏志清最初撰寫《中國現代小說史》的目的是揭示現代文學史的整體特征和發展規律,他在1961年英文原序中說:“我力圖在現代中國小說——現代中國文學中最具成果與地位的領域——紛繁復雜的發展脈絡里,抽絲剝繭,探尋其內在秩序與規律。同時,我將對照現代中國文學傳統中根基深厚的共產主義思想脈絡,以及西方文學傳統典范和新興挑戰對其風格與走向的影響,對這種規律進行深人的審視與檢驗。”④但他在具體的寫作過程中更多究心于個別作品或者作家,這種偏離\"史\"而走向“文學”的方法論在批評作品時并不會產生太大問題,《中國現代小說史》對個別作家作品評價之精彩有目共睹;然而在撰述文學史時就難免捉襟見肘,在追蹤和梳理文學史脈絡方面有所欠缺。從這個層面來說,夏志清并沒有完全達到他撰述文學史的目標,這正是《中國現代小說史》的令人遺憾之處。

文學批評允許一定程度的個性判斷,個人化的印象式點評會增添評論的文學趣味;但文學史敘述無法夾雜過多個人化的審美偏好和文學趣味,這是文學批評與文學史的隔膜所在。夏志清以帶有鮮明個人色彩的文學批評構建文學史,雖彰顯其獨特的學術視野,卻不可避免導致了《中國現代小說史》結論的偏頗。在其中,夏志清對張愛玲大加贊譽,以不容置辯的語氣宣稱:“張愛玲該是今日中國最優秀最重要的作家?!雹儆盅裕篭"后世讀者能夠讀到她的作品,應該覺得幸運?!庇捎谙闹厩宓耐扑],長期被研究界遺忘的張愛玲重新回歸文學史視野,但張氏文學史地位是否應如此之高,學界卻一直存有異議。③夏志清后來也意識到《中國現代小說史》在述史方面的缺陷,1958年致夏濟安的信中,他坦白承認:“我這本書,批評態度不夠嚴肅,appreciation(鑒賞)成分較多。”隨著夏志清讀中國新舊文學漸多,他亦開始珍視現代文學的傳統,認識到“拿有宗教意義的西方名著尺度來衡量現代中國文學是不公平的,也是不必要的”。夏志清后來著手中國古典文學研究,認識到理清文學傳統之間淵源和影響關系的重要性,這說明隨著他對中國現代文學了解漸深,一定程度上接受和認可了普實克強調的“科學\"式著述文學史的觀點,也開始努力平衡各種理論和現實,走上更為扎實的史學路徑。

在20世紀80年代“重寫文學史\"契機下,《中國現代小說史》備受關注,其本身也構成“重寫文學史”活動的一部分。夏志清所重視的作家,如張愛玲、錢錘書等被重新打撈,進人中國現代文學史。夏氏所秉持的“純文學\"的審美標準符合當時文學研究界“脫離政治軌道\"的心理期待,《中國現代小說史》歷史性的意義正在于此。在英文版《中國現代小說史》面世已逾六十年的今天,在現當代文學研究出現“歷史化\"趨勢的情境下,批評此著似乎正當其時;然而檢討這一文學史著作的得失,并非否定夏志清重視文學內部結構的“新批評\"派的方法或否定《中國現代小說史》的特定歷史價值,而是試圖尋找文學研究在\"純文學\"與\"歷史化\"兩級擺動中的平衡,理解“文學批評\"與“文學史\"各自的局限與特點,深化現當代文學史的書寫。

(李錫龍,南開大學文學院教授;高琦,南開大學文學院博士研究生)

A Study on the Revision of C. T. Hsia’s“On Eileen Chang —On theMethodological Flaws of A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Fiction

Li Xilong Gao Qi

Abstract:Two essays of C. T. Hsia’s,“Eileen Chang's Short Stories” and“A Comment on Yangge”, were published in Literary Magazine in 1957, and integrated into one chapter of A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Fiction for the publication by Yale University Press in 1961,which is later referred to as“On Eileen Chang”in the academic circle.The unfavorable criticism to Eileen Chang in Literary Magazine was deleted in this chapter of A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Fiction,and changed the attitude to Eileen Chang from a reserved afirmation to the highest admiring compliment. This change originated from C.T. Hsia's consideration of the overall structure of A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Fiction. He intended to highlight his “view on novels” through Eileen Chang by borrowing Lewis’s method of appreciating masterpieces and writing literary history to construct the framework of the“grander tradition”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Therefore,the deletion was intended to preserve the model and to ensure the coherence of the narrative structure and the authoritative conclusion of A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Fiction. However,this personal subjective adjustment of literary evaluation inevitably leads people to question the objectivity of A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Fiction,which to a certain extent weakens the objectivity and reliability of itsconclusion. C.T.Hsia built up the literary history with his distinctive literary criticism, and inevitably led A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Fiction to thebiased conclusions while demonstrating his unique academic vision.

KeyWords:Chih- Tsing Hsia;“On Eileen Chang\";A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Fiction; Literary Criticism; Methodology of Literary History

猜你喜歡
小說
叁見影(微篇小說)
紅豆(2022年9期)2022-11-04 03:14:42
遛彎兒(微篇小說)
紅豆(2022年9期)2022-11-04 03:14:40
勸生接力(微篇小說)
紅豆(2022年3期)2022-06-28 07:03:42
何為最好的小說開場白
英語文摘(2021年2期)2021-07-22 07:57:06
小說課
文苑(2020年11期)2020-11-19 11:45:11
那些小說教我的事
我們曾經小說過(外一篇)
作品(2017年4期)2017-05-17 01:14:32
妙趣橫生的超短小說
中學語文(2015年18期)2015-03-01 03:51:29
明代圍棋與小說
西南學林(2014年0期)2014-11-12 13:09:28
閃小說二則
小說月刊(2014年8期)2014-04-19 02:39:1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综合精品日本亚洲777| 成人欧美在线观看| 国产免费好大好硬视频| 欧美成人一级| 91成人在线免费视频|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亚洲综合一区国产精品| 亚洲中文字幕精品| 久久久久亚洲Av片无码观看| 亚洲欧美成人在线视频| 欧美精品三级在线| 国产手机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网站18禁动漫无码| 欧美精品啪啪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中文AⅤ在线观看| 久无码久无码av无码| 少妇露出福利视频| 亚洲AV无码精品无码久久蜜桃| 亚洲三级网站| 国产精品所毛片视频| 天天摸夜夜操| 在线观看91精品国产剧情免费| 午夜性刺激在线观看免费| 69精品在线观看| 亚洲熟女偷拍| 久久人搡人人玩人妻精品一| 午夜福利视频一区|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免费| 色综合天天综合中文网| 亚洲男人的天堂久久香蕉网| 呦女亚洲一区精品| 国产美女久久久久不卡| 99激情网| 99热国产这里只有精品无卡顿"| 强奷白丝美女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久久97| 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播放| 精品国产成人国产在线| 成人免费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sm重味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片在线免费观看|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无码| 色首页AV在线| 亚洲伊人电影| 无码aaa视频|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大桥未久|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躁| 久草性视频| 高清无码手机在线观看| 国产97公开成人免费视频| 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专区久久| 欧美自拍另类欧美综合图区| 欧美另类第一页| 色九九视频| 午夜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app| 精品国产自在在线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人成人让影院| 欧美a级在线| 奇米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97色婷婷成人综合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成人| 999国内精品视频免费|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啪啪网| 成人午夜网址| 91成人试看福利体验区| 亚洲一区精品视频在线| 国产欧美性爱网| 99久久精彩视频| 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在线| 无码一区18禁| 欧美精品一区在线看| 小说 亚洲 无码 精品| 国产精品高清国产三级囯产AV| 国产迷奸在线看| 毛片网站观看| 亚洲午夜国产片在线观看| 秋霞午夜国产精品成人片|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免费国产| 午夜性刺激在线观看免费| 亚洲乱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