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是大腦對客觀事物的信息編碼、儲存及提取的一種認知過程。從記憶的發生過程來看,包括識記、保持、回憶到再認。檔案作為一種人類社會實踐活動的產物,具有較高的保存價值。檔案記憶是大腦對客觀事物的信息進行編碼、儲存和提取的認知過程,是人類在社會活動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價值的歷史記錄,見證了事物的發展、人類的進步,是人類共同的記憶,把檔案與社會、國家、民族、家庭的歷史記憶連結起來,強調檔案是一種社會(或歷史、集體)記憶1。檔案資源開發是發揮檔案價值的重要手段,也是“十四五”時期全國檔案事業的主要任務之一。企業檔案是企業在其日常生產、經營、管理過程中產生的具有保存價值的歷史記錄,也是構建企業檔案記憶的重要組成部分。企業檔案包括文書檔案、科技檔案、財會檔案、人事檔案等,其構成以科技檔案為主體。開發企業檔案資源,對提高企業技術效能、經濟效益,促進企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2]。檔案記憶視角下企業檔案資源的開發,就是從構建企業記憶和社會記憶角度出發,塑造企業檔案內部的傳承、塑造企業檔案資源的社會價值,讓企業檔案在資源開發過程中發揮其應有價值,成為企業檔案記憶的重要組成部分,形成企業共同的歷史記憶,塑造良好的企業文化,并將其轉化成為社會層面寶貴的精神財富。如《中國品牌檔案》《東實芳華》《公司的力量》《京商傳奇》《名企檔案》等,都是在對企業檔案有效的解讀和重構之后,對企業檔案資源進行開發,將將其拍攝成具有可察考性、可欣賞性的紀錄片,凝練成群體性的共同價值觀。
1檔案、檔案記憶及檔案資源開發
“檔案”屬于歷史記錄,是對已經發生、具有保存價值的歷史事件做出記載?!氨M管對檔案定義仍在爭論,但對檔案這一事物的本質特性的認識基本是一致的,即檔案本質上是社會生活的原始記錄?!?記憶是一種機能,通過記憶可以將過往的知覺印象拉回至眼前。記憶作為一種認知方式,記憶的過程就是接收外界信息的過程。檔案資源開發則是根據需求,將檔案資源的潛在價值轉化為現實價值的過程。檔案有其自身的原始性特點,這種原始性使檔案記憶有了更多的現實支撐,也是其他信息資源無法比擬的。記憶不是一個復制的問題,而是一個構建的過程4。企業檔案資源開發是企業檔案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企業檔案作為信息資源管理的有機組成部分。企業檔案資源開發也是構建檔案記憶的重要途徑。檔案具有原始性、歷史性和記憶屬性,以承載于企業檔案載體之中的寶貴信息資源作為開發對象,使其在檔案記憶中發揮著無可替代的作用。與圖書、文學作品等不同,檔案資源開發對檔案記憶的形成起到正向、校驗功能。使檔案資源成為構建檔案記憶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檔案記憶的重要組成部分,讓檔案資源在開發過程中“被認知”,是構建檔案記憶的重要前提和基礎。檔案記憶的構成是繁雜的,是一個系統性的構成過程,一方面要做好檔案收集、整理、檢索和利用工作,為檔案資源開發提供豐富的物質基礎;另一方面,要切實做好檔案資源開發工作,挖掘承載于企業檔案載體中的知識信息,并加以傳播、認知,讓社會公眾獲得情感認同(見圖 1[5] )。檔案資源開發能夠引起感情共鳴直至被“記憶”。
2檔案記憶屬性對企業檔案資源開發的現實要求
2.1就橫向而言,要重視企業檔案資源開發的廣度,構建完整的檔案記憶
檔案記憶屬于人類記憶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本身也是一個系統組成,由不同群體、不同行業和個體的記憶組成,涵蓋經濟、文化、軍事等社會實踐活動的方方面面。檔案記憶具有廣泛性、寬領域、立體式,不僅涉及檔案領域自身。檔案記憶視角下的企業檔案資源開發首先要重視檔案資源開發的廣度,進行全面、廣泛地開發。例如,隨著企業生產、經營規模的不斷擴大,管理模式的迭代升級,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電子檔案易篡改、易丟失的特點,極大地沖擊著企業電子檔案資源的收集、鑒定和長期保存。企業電子文件歸檔,既包括電子文件信息,又包括電子文件存儲的背景信息,即電子檔案各要素缺一不可??梢?,企業檔案資源開發的完整性是建立在檔案資源完整性基礎之上的。要嚴格落實《企業文件材料歸檔范圍和檔案保管期限規定》《企業檔案管理規定》等,夯實企業檔案收集、管理基礎,為企業檔案資源開發提供源頭活水。要深入企業生產、經營、管理一線,與企業其他部門之間的合作。同時也要主動加強與檔案主管部門的溝通聯系,逐步形成檔案資源開發的合力。

2.2就縱向而言,要重視企業檔案資源開發的深度,構建深度檔案記憶
企業檔案資源全面開發,強調的是保存完整的企業檔案記憶。但也要重視企業特色檔案資源的開發,重視企業檔案資源細節的開發,構建有深度的檔案記憶。正如前文所述,構建企業檔案記憶的前提是要通過開發檔案資源,將蘊含于企業檔案資源中的信息資源被企業全員認知,并上升至情感認同。由于未有效開發或因保密等因素影響,企業檔案資源中有相當多的檔案信息沒有被廣泛認知。尤其是企業成立之初、存儲久遠的檔案,由于沒有對其深度發掘和利用,導致寶貴的企業檔案資源“養在深閨人不識”。企業檔案數字化轉型發展滯后。例如,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企業數字檔案室建設面臨著目標認知偏差、歸檔邊界模糊化,長期保存和備份不足等。因此,作為企業檔案管理部門,要全面充分地了解企業檔案信息資源,要注重企業檔案資源細節的開發。記憶歷史的最好方式就是記憶細節[8。細節中有最深刻最原始的歷史記憶。企業檔案資源開發要重視深度,從細節處著眼,注重挖掘企業檔案資源中的特色檔案,通過一個個檔案信息的細節,將表面看似零散、瑣碎、無規律的細節串聯起來,從而揭示檔案資源中所蘊涵的豐富的檔案記憶。例如,圍繞企業創立、發展、壯大過程中若干重要歷史時刻的細節進行挖掘,編纂企業發展紀要,突出企業發展的艱辛歷程。
2.了就全局而言,要重視企業檔案資源開發的力度,構建高度檔案記憶
一般意義上的檔案資源開發,就是圍繞著館藏檔案中的信息進行采集、挖掘、加工、存儲、傳輸,并被普通公眾所接受,實現檔案價值。根據《企業檔案管理規定》,要把企業檔案資源開發“納入整體規劃”“年度工作計劃”“考核體系”,并將其與企業業務工作同部署、同實施、同發展。企業也要高度重視檔案資源開發工作,加大檔案資源開發人財物的支持力度。在檔案記憶視角下,企業檔案管理者要站在企業發展的全局高度去理解和把握檔案信息資源的開發,注重通過檔案資源開發來發揮企業檔案“存史資政育人”的價值功能,充分發揮企業檔案資源開發在構建檔案記憶中的重要作用。就企業而言,就是要把檔案資源開發上升到全局高度,作為企業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將檔案信息資源開發從某一部門向公司全局層面轉化,積極構建“大檔案”工作格局,統一規劃企業全局范圍內的檔案資源開發布局,建立共建共享檔案資源工作格局,逐步建立獨具企業特色的檔案資源管理、開發體系。
3檔案記憶視角下企業檔案資源開發的路徑
3.1基礎:多渠道地豐富檔案資源開發的結構內容
無論是傳統模式下的企業檔案資源開發,抑或是檔案記憶視角下的企業檔案資源開發,豐富的企業檔案資源結構是基礎。脫離企業檔案資源探究開發無疑成為無本之木。為此,一方面,多維視角做好企業檔案資源收集,構建完整的企業組織檔案記憶9。樹立“大檔案”管理理念,將企業檔案收集貫穿于企業生產、經營、管理全過程、各環節,組建檔案收集工作領導小組,實行專門收集與常態化收集相結合。隨著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企業組織結構呈現出網絡化、扁平化、無邊界化特點,這就使企業的每個部門、每個員工都成為企業檔案的生成者,企業檔案來源多元化、網絡化和無邊界化,要突出做好企業電子檔案的收集,確保檔案的完整性,保障檔案記憶的完整性;另一方面,塑造維護企業檔案的鑒定,構建真實的企業組織檔案記憶。通過科學的檔案鑒定,確保收集的檔案資料真實、準確,是構建企業檔案記憶真實性的重要保障。既要按照《企業檔案管理規定》,明確企業檔案歸檔范圍及保管期限。也要按照《檔案法》的要求,按照“四性”標準和要求,做好電子檔案的鑒定,確保企業電子檔案“來源可靠、程序規范、要素合規”。
3.2關鍵:系列化地展現檔案資源開發的成果成效
企業要圍繞館藏檔案資源,突出館藏檔案資源的原始性、真實性,重點要圍繞企業特色檔案編研,建立企業檔案資源內容聯系上的有序性與相關性,開展系列化企業檔案編研,進一步釋放企業館藏檔案潛在的價值,構建企業檔案組織的記憶。檔案編研產品作為企業館藏檔案內容的集中體現,在企業檔案記憶構建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具體原因主要有:系列化館藏檔案編研更具可信性、高價值性,檔案編研具有傳遞、整合檔案記憶功能,具有選擇、強化檔案記憶功能以及能夠補正檔案記憶的缺失和偏差[10],滿足特定群體的獵奇心理,有效激發企業特定群體的情感回憶,產生情感共鳴。此外,企業檔案館還要注重檔案編研成果的展示,按照《檔案展覽工作規范》,舉辦企業珍品檔案、企業檔案編研成果展,擴大檔案資源開發成果的社會影響力,努力構建企業檔案的記憶。
3.3保障:實用化地搭建檔案資源開發的應用平臺
檔案記憶構建離不開企業檔案資源開發成果的應用。企業組織記憶是企業員工認同企業的關鍵,“認同”則是員工對企業產生歸屬感、自豪感的情感之源、力量之源?!敖⒎奖闳嗣袢罕姷臋n案利用體系”是國家檔案局提出的“三個體系”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因此,要堅持實用化原則,在企業搭建共享檔案應用平臺。打通檔案管理平臺與企業生產、經營、管理環節之間的信息通道,防正出現“信息孤島”。通過企業檔案資源開發成果的應用,激活并傳承企業檔案記憶。一方面,要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大數據技術,在企業構建檔案信息資源共享平臺,整合企業內部檔案資源。另一方面,通過身份認證、設置密碼等方式,讓企業管理者、科研工作者、其他員工登錄檔案信息平臺,實時查閱所需檔案信息資料。此外,平臺要具有良好的訪問、統計和服務功能,最大限度地提升檔案的使用效率,在檔案利用過程中激發與傳承企業檔案記憶。
3.4保證:培育檔案資源開發的地管理人才
在信息時代背景下,企業檔案資源開發管理離不開檔案人才的支持和保證。檔案記憶觀是一種流行于社會,符合社會審美價值的檔案資源價值的創造[11。因此,要培育一支復合型企業檔案資源開發管理人才隊伍。一方面,要開展檔案記憶等新的檔案管理理念的學習、宣傳,通過專題講座、專家授課、內部公告等形式,在企業內部營造檔案記憶概念、內涵,以及檔案資源開發方面的專業知識,提高企業檔案從業者的理論素養;另一方面,要圍繞檔案記憶視角下企業檔案資源開發的現代化管理需要,重點要加強計算機、大數據、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的學習培訓,提升企業檔案資源開發管理人員的信息素養,努力鍛造一支復合型的檔案人才隊伍。
參考文獻
[1]丁華東.檔案記憶觀的興起及其理論影響[J].檔案管理,2009(1):16-20.
[2]安允中,徐宜梅.淺談企業檔案資源的開發利用[J]檔案管理,1991(5):38-40.
[3]馮惠玲,張輯哲.檔案學概論[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5.
[4]孫峰.從集體記憶到社會記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08.
[5]李依玲.知識管理理論在檔案記憶再生產中的應用探究[J].檔案管理,2020(1):30-33,59.
[6]衛奕.論檔案編研與社會記憶的構建[J].檔案學通 訊,2008(6):45-47.
[7]陳水湖,李紅梅.數字化轉型背景下企業數字檔案室建設危與機的思考[J.北京檔案,2022(12):27-29.
[8]黎妍暉.社會記憶視角下的檔案信息資源開發[J].檔案時空,2010(6):7-9.
[9]李穎.檔案記憶觀視野下的企業檔案管理探析[J]檔案學通訊,2013(1):31-34.
[10]汪俊,張敏,謝奇愛.淺析檔案編研在社會記憶功能建構中的作用[J].云南檔案,2012(1):43-44.
[11]陳鳳仙.基于檔案記憶觀的檔案資源管理與開發研究[J].機電兵船檔案,2024(2):80-82.
作者簡介:王夢陽(1988.12—),研究生學歷,中海石油(中國)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助理館員,主要從事工程檔案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