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大計,教師為本。學校發展與教師成長相互依存、相互促進,教師專業成長不僅是教師個人的成長,也是學校可持續發展的動力。自新課標實施以來,嘗試開展以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為主的課堂教學改革,以及開展進階式主題培訓和主題化校本教研,將校本研究與教學實際相結合,開展“智慧論壇”“名師講堂”等活動,助力教師獲得不同程度的專業成長。
近年來,學校先后招聘50多名青年教師。為了讓他們快速成長,學校對主題式校本培訓工作做了整體規劃設計:以“終端思考,問題導向”的方式,找到教師專業發展中急需解決的問題和短板,每學期設定一兩個校本培訓主題,如先后進行“小課題”成果引導備課、“習在課堂\"作業革命等校本培訓與實踐研究,收到良好效果。
組織系列“三綱八目”主題教研活動,提升教師課堂教學技能
第一階段,學校組織教師分頭進行相關理論培訓,要求青年教師寫學習體會,并開展學習體會交流活動,對所有教師進行“三綱八目\"理論測試,促使大家將教學理念入腦入心。“三綱”即“學什么”“怎么學”“學得怎么樣”,“八目\"即“制定準確可操作的學習目標”“目標模塊化、模塊問題化”“教師發揮引導作用”“教師幫助、督促到位”“作業前移、當堂練評\"\"提高課堂知情度”\"教師評價到位”“德育巧妙滲透”。學校通過理念解讀、學習交流、檢測答辯等一系列舉措,使主題式研究真正發揮作用。
進階式開展“能力兩提升”主題培訓活動,提升教師兩項教研能力
第二階段,學校以提升教師\"準確提煉與加工核心知識與知識核心”“化繁為簡、化難為易”兩項能力為重點,把“能力兩提升\"作為重點攻克的校本培訓課題,組織“能力兩提升\"理論解讀培訓會和學習交流會,幫助教師正確理解其含義。
在“準確提煉與加工核心知識與知識核心的能力”中,“提煉\"指找準教學中最重要的知識技能的訓練點和難點;“加工\"指找到學習掌握核心知識、突破知識核心難點的策略,把核心知識與知識核心分解融合到教學設計的各個環節中去。提煉核心要做到“四個研透”,即研透教材、研透課標、研透習題、研透學情。
在“化繁為簡、化難為易的能力\"中,“化繁為簡\"指抓住教學重點,在繁雜的知識中提煉出核心知識與問題組織教學活動,精選習題,精講精練。“簡\"包括\"精簡\"內容、“簡化\"步驟、“簡練\"語言。“化難為易\"指把握教學難點,在教學的難點處理上,能夠深人淺出地講解,采用科學有效的方式方法,突破難點。“難\"指“困惑點\"\"難點\"“易錯點”,“易\"指“易學\"\"會學”\"學會”。
在教研備課時,學校在按照教研流程規范組織活動的基礎上,注重“三項小課題研究成果\"在教研備課中的應用。之后,學校通過“反思查擺”“打磨鞏固”\"抽查驗收”三個階段推進教研活動的深化,增強教師提升兩項教研能力的意識。
組織“習在課堂”作業革命主題培訓活動,助力教師智慧工作
第三階段,學校從問題出發,合力攻克“習在課堂”難題。青年教師經常面臨“在課堂上講得多、練得少,課堂效果華而不實”的問題。于是,我們以“習在課堂”作業革命為主題,通過學習、培訓、微課、磨課、同課異構等主題教研活動,促使青年教師轉變教育觀念,改進教學策略。
學校統一組織關于《圍繞“習\"的整體教學變革一解決作業負擔重的一種可能性》文章的大學習大討論活動,是對學校“三綱八目”教學理論的完善和補充。它要求教師在課堂上“至少留出15分鐘的練習時間”,倒逼教師在課堂上少講、精講,使作業前移課堂、課后習題精選真正得到落實。
深化作業革命,提升教師研究作業的能力
第四階段,持續深化作業革命,讓“雙減”政策落地。在實踐“三綱八目\"教學法中,其中“一目”是“作業前移課堂”。自2022年“雙減”政策頒布以來,學校聚焦“作業\"專題,大力推進“作業革命”。
一開始,學校將有關作業方面的理論與實踐成果匯編成《“作業革命\"理論體系手冊》,初步構建“ 1+5 ”作業革命理論體系。“1\"指作業設計,“5\"指5項作業常規——作業布置、作業批改、作業反饋、作業講評和作業訂正。
然后,學校分階段組織“作業革命”系列理論培訓,嚴抓5項作業常規的落實:每周對5項作業常規采取四級評價機制,即教師自評、備課組組長評、教管主任評、教務處評。同時,學校加大對基礎作業設計的研究力度,全面啟動“對標人庫”《學練測》習題資源庫建設。“對標入庫”是依據課程標準,精選、精編作業習題,建立習題資源庫。
總的來說,進階式主題校本培訓是從學校教學教研現狀及問題出發,基于校本教研的教師專業成長需求,分階段提煉校本教研主題,持續開展一系列主題培訓活動。它是提升教師專業素養的有效途徑,也是學校開展校本教研活動的特色成果。在實踐探索過程中,學校取得兩個成果:一是建構了進階式主題化校本培訓機制。學校通過積極、動態的科研管理跟進,借助扎實、有序的校本培訓活動組織推進,引導全體教師形成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提升教師的研究實踐能力。二是完善了“層級聯動”校本教研活動體系。專家教師引路,資深教師幫扶,青年教師練兵,三級聯動,先后開展“三綱八目\"教學法、“習在課堂\"作業革命等教學專題培訓,將主題化研究成果應用到教學教研中,打造學校教學品牌。針對學校統一確定的校本教研主題,我們一般會按三個階段進行教研活動的培訓查擺、打磨匯報、抽查驗收,從提高認識、轉變行為、固化效果三個層面循序漸進,扎實開展好主題式校本教研活動。
通過進階式主題校本培訓與實踐,學校教師在扎實的校本培訓與教研中快速提升學科素養,提高教學教研能力,成為站穩課堂的“智慧型\"“研究型\"教師,讓家長更放心,讓學生更樂學、會學,也促進了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
(責編 韓玉兵 侯心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