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觀念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重要內容,強調系統是由相互作用、相互依賴的若干組成部分結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機體;要從事物的總體與全局上、從要素的聯系與結合上研究事物的運動與發展,找出規律、建立秩序,實現整個系統的優化。軍隊思想政治教育作為作用于官兵思想頭腦和精神領域的系統性活動,只有堅持系統觀念,用好系統思維,使用綜合集成的系統方法,才能有效推動新時代軍隊思想政治教育高質量發展。
一、新時代軍隊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鮮明的系統性特征
軍隊思想政治教育不是松散的集合體,而是諸多要素作為一個相互聯系的整體而起作用,這種系統性特征在新時代的大背景、大環境中顯得愈發突出和顯著,并呈現不同的表現形式。因此,對于新時代軍隊思想政治教育來說,只有基于系統性的視角考察其現實狀態,才能為其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的理論支撐。
(一)意識形態領域激烈斗爭要求軍隊思想政治教育更加注重整體效能。一個時期以來,意識形態工作面臨的內外環境更趨復雜,隨著國際力量對比持續朝著于我有利的方向發展,一些西方國家越來越感到如鯁在喉、如芒在背,采取各種手段加緊對我進行意識形態滲透,妄圖改變我軍的“顏色\"和“基因”。特別是進入信息化全球化時代以來,敵對勢力更加注重利用網絡的便利性和隱蔽性,加大對我意識形態滲透力度。他們利用新興媒體大肆鼓吹“軍隊非黨化、非政治化”和“軍隊國家化”,加緊對我實施“顏色革命\"和“政治轉基因”工程,妄圖對我軍拔根去魂。面對尖銳復雜的斗爭形勢,必須更加注重發揮軍隊思想政治教育的整體效能,變各要素單打獨斗為擦指成拳,變各局部各自為戰為渾然一體,形成上下聯動、左右銜接、整體發力的局面,實現“ 1+1gt;2 ”的整體效能。
(二)信息傳播快捷迅猛要求軍隊思想政治教育更加注重一體聯動。網絡深刻改變著人們的生產生活,也全方位、深層次影響著思想政治教育。網絡信息傳播沖破了時間、空間、人數的限制,使信息傳播更為快捷,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網絡信息內容海量,教育資源具有多源性、易獲取、即時性特征,極大豐富了思想政治教育資源;網絡空間虛擬開放、氛圍相對寬松,有利于迅速準確把握官兵思想脈搏;網絡交流民主平等、溝通互動性強,便于開展群眾性自我教育。但同時,互聯網信息復雜多樣、良莠不齊,一些虛假信息、負面言論對官兵的消極影響不可低估。網上意識形態斗爭尖銳復雜,敵對勢力加緊利用網絡進行思想滲透和政治煽動,對保持部隊政治堅定和純潔鞏固帶來很大挑戰。思想政治教育必須更加注重軍地內外一體聯動,將傳統課堂、社會輿論、網絡載體等教育渠道緊密結合起來,在統籌協調下集體聯動、相互配合,通過系統效應產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強大威力。
(三)現代戰爭聯合特征要求軍隊思想政治教育更加注重集成耦合。現代戰爭在信息技術的引領下,正在發生形態上的重大轉變,一體化聯合作戰成為基本作戰形式。一體化聯合作戰,本質上是要充分發揮聯合部隊的整體效能和各軍種的能力和個性,但又不是各軍種行動的簡單結合,而是要在信息的串聯下,把計劃、指揮、各軍種行動等有機地融合起來,形成更具威力的整體作戰。在一體化作戰中,戰場空間全域多維,作戰要素高度聯動,作戰節奏空前加快,作戰管理更加精細,呈現高度的體系化特征和集成性要求。人民軍隊的根本職能是能打仗、打勝仗,思想政治教育必須直面戰爭、聯通戰場,這就需要用現代戰爭的理念、方式規劃教育全局,通過加強各教育元素之間的集成耦合,形成一體聯動、高效運行的教育機制,為打贏現代化戰爭提供堅實的思想保證。
(四)教育對象多元趨勢要求軍隊思想政治教育更加注重合心合力。當前,大學生官兵比例顯著提高,他們文化程度較高,學習能力強,易于接受新事物,但思維穩定性差,由于思想還不成熟,獵奇心理強,對社會和網絡上的一些不當言論不能很好地鑒別,極易產生認識偏差。青年官兵入伍前經歷更加豐富,人伍動機更加多元,民主意識較強,個性和特長突出,但由于受社會思想文化影響,價值觀念相對多元多樣多變。部分官兵過分看重個人利益的滿足,一旦某些需求得不到滿足,就抱怨,牢騷滿腹,加之缺乏艱苦環境鍛煉,面對壓力挫折耐受力較弱。教育對象多元多變的趨勢,意味著傳統“單打一\"“自顧自\"的教育方式已不能滿足時代的需要,新時代軍隊思想政治教育必須樹立大教育觀,把方方面面的力量資源調動起來,通過合心合力提高教育的整體效能。
(五)內外環境快速變化要求軍隊思想政治教育更加注重系統調節。時代的變化必然造成環境的變化。從國際環境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進人加速演變期,國際環境日趨錯綜復雜,雖然和平與發展仍然是時代主題,但戰爭風險卻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大;從國內環境看,我國繼續發展具有多方面優勢和條件,但也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尤其是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從軍內環境看,國防和軍隊改革促使軍隊規模結構和力量編成發生了新的變化,精干化、一體化、小型化、模塊化、多能化等特征越來越突出,軍事政策制度改革有序推進,導致官兵的工作環境、成長路徑、職業前景和福利待遇都將產生重大變革。要有效應對內外環境快速變化對官兵思想可能造成的沖擊和影響,僅靠個別教育主體和單一教育手段顯然力不從心,必須從供給側和需求側雙方面入手,充分利用各種教育要素和教育資源,用系統思維設計教育流程,用系統方法調節教育進程,才能實現教育對環境變化的快速應變,確保官兵始終保持思想不動搖、精神不懈怠。
(六)教育手段日新月異要求軍隊思想政治教育更加注重優勢互補。當前,隨著新媒體成為信息交流主載體以及智能手機的普及,讓軍營進入“掌上時代”,官兵業余時間網上信息瀏覽、網上娛樂觀影等已成為新時尚。由此所導致的是一支粉筆、一塊黑板的傳統單一型教育方式逐步退出歷史舞臺,信息網絡的高效便捷催生了“互聯網 + 教育\"新模式,進而打通了線上線下,實現了虛擬空間與現實世界對接,慕課、微課等新興教育載體讓思想政治教育由“一時一地\"拓展為“隨時隨地”,“信手拈來\"的自主學習成為新常態。軍隊思想政治教育要積極適應教育方法手段的變化,就必須充分挖掘5G、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新手段,把傳統教育手段和新興手段結合起來綜合使用,通過系統內的優勢互補促進整個思想政治教育體系的整體躍升。
二、推動新時代軍隊思想政治教育高質量發展必須用好系統方法
系統方法,就是一種滿足整體、統籌全局、把整體與部分辯證統一起來的科學方法。新時代軍隊思想政治教育是系統觀念在思想政治教育領域的一次具體展現。因此,我們必須從系統的觀點出發,用好系統方法,在系統與要素、要素與要素、系統與外部環境的相互關系中,最優地處理官兵思想方面的時代性問題,不斷推動軍隊思想政治教育高質量發展。
(一)做好體系設計,激發新時代軍隊思想政治教育整體功能。系統是整體的系統,而不是局部的簡單疊加,這就要求我們在提出問題時,要從系統的整體出發,在解決問題時也要著眼于系統整體的要求。當前,軍隊思想政治教育的整體一致性和系統聯動性日益突出,單打獨斗、各自為政、效能分散的割裂式教育模式已經不適應建設世界一流軍隊的形勢要求。因此,必須從頂層設計開始就引入體系化思路,從整體出發著力構建新時代人民軍隊思想政治教育體系,對新時代軍隊思想政治教育進行一體設計、一體籌劃、一體實施,整合各方面、各領域、各層級的教育力量、教育資源和教育手段,突破傳統教育方式的專業邊界、行為邊界和時空邊界,形成整體抓教、合力抓教的大格局,充分激發新時代軍隊思想政治教育的整體功能。
(二)優化結構布局,增強新時代軍隊思想政治教育綜合效能。系統不是雜亂無章、無規可循的存在,而是按照一定的組織形式,有層次、有規律發展的,一旦結構出現偏差,系統勢必難以順暢運行甚至陷于整體癱瘓。因此,對于新時代軍隊思想政治教育來說,能否穩定運行并顯現系統效能,關鍵在于科學合理的結構布局。要堅持在黨的集中統一領導下,調動部隊、社會、家庭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和教育資源,整合網上與網下、課上與課下等各教育空間和教育環節,統籌軍、旅、營、連等各教育層級,持續優化教育領導體系、教育內容體系、教育方法體系、教育保障體系、教育評價體系,形成寬領域、大縱深、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格局,使各教育要素合理搭配、各教育層次錯落有致、各教育主體各司其職,不斷增強新時代軍隊思想政治教育綜合效能。
(三)加強協調配合,改善新時代軍隊思想政治教育運作機能。系統的各要素具有緊密關聯性,彼此之間相互影響、相互滲透、相互制約。如果能夠緊密協調、相互配合,系統運行就能充滿動能;如果互相掣肘、彼此割裂,系統運行必然日益衰減。因此,軍隊思想政治教育必須著眼動態分散和重心下移的現實情況,建立各教育層級、各教育主體、各教育單元、各教育方式間的協作配合機制,探索建立模塊化的教育資源配置模式,如設置教育方艙、教育分隊、教育資源池、教育專家庫等等,以利于教育隨時隨地做到即插即用、即選即用、即配即用,實現人才共育、資源共享、課程共用。同時在具體教育方式上,要注重多元結合,防止顧此失彼,堅持普遍教育和個別教育相結合、自我教育和外部教育相結合、說理教育和形象教育相結合、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相結合、專項教育和綜合教育相結合、課堂教育和網絡教育相結合,使新時代軍隊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彰顯綜合優勢,始終保持機能上的充沛動力。
(四)狠抓關鍵環節,促進新時代軍隊思想政治教育效益倍增。系統是整體聯動的,這就決定了某些重要環節對系統全局具有“牽一發而動全身”的關鍵作用,抓住這些關鍵環節,就能對系統運行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新時代軍隊思想政治教育不能搞大水漫灌、漫天撒網和平均用力,必須從粗放式教育轉向精準型教育,緊緊扭住聽黨話、跟黨走的政治要求,始終聚焦能打仗、打勝仗的打贏要求,牢牢把握法紀嚴、風氣正的作風要求,狠抓教育主體、教育內容、教育過程、教育手段、教育評估等關鍵環節,實現以點帶面、系統突破。當前,軍旅營體制下營一級的地位更加凸顯,營連級的教育作用日益提高,這就要求我們以營連為教育的關鍵層級,在基層思想政治教育上聚焦用力,在重點人、重點事上下功夫,在關節處、關節點上使猛勁,通過打基礎穩全局、抓關鍵帶整體,從而實現新時代軍隊思想政治教育效益的倍增效應。
(五)增進交流互通,提升新時代軍隊思想政治教育機體活力。系統不是封閉排他的,而總是在與外界開放交流的過程中維持著自身的動態平衡,這就要求著力打通系統內外部的信息壁壘,實現信息交換的互聯互通,以提升系統的機體活力。新時代軍隊思想政治教育雖然具有自身的獨立性,但并非自我隔絕,必須在與外界的交流互通中才能實現長遠發展、蓬勃發展。一方面,要把走出去與請進來結合起來,在立足自身抓好經常性教育的基礎上做好開門辦學,既積極邀請軍地名師名家進門授課,為官兵答疑解惑,又善于利用駐地周邊的紅色教育資源,積極組織官兵到現地接受思想熏陶和精神洗禮,促進官兵自覺傳承紅色基因,立起新時代革命軍人應有的好樣子。另一方面,要把對內挖潛與對外借鑒結合起來,在充分挖掘現有教育潛力的基礎上,積極借鑒教育學、心理學、倫理學、管理學、行為科學等其他學科的理論與方法,不斷豐富完善現有的教育體系和教育模式,有力激發新時代軍隊思想政治教育的機體活力。
(六)善于因時而變,強化新時代軍隊思想政治教育內生動力。系統受要素的相互作用而呈現強烈的運動性特征,這種永恒發展性決定了只有善于因時而變、因勢而變,從要素入手加強創新驅動,才能為系統的自我更新提供充足動力。進入新時代,我軍使命任務不斷拓展,高新技術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力推動力急速擴大,官兵思維能力和認知程度相比以往大幅提升。要不斷適應新使命、新技術、新形勢,就要不斷強化內生動力,積極創新教育理念、內容、方法、力量、工作運行和制度機制,持續改進和優化傳統的理論灌輸方法,把理論灌輸與啟發引導結合起來,融合運用案例式、情境式、互動式、沉浸式、自主式等教育方法,增強理論灌輸的吸引力。要注重用好現代網絡技術,使教育手段由傳統方式向圖文并茂、聲像交融的情境式教育跨越,積極探索利用網絡信息手段為軍隊思想政治教育開辟新課堂、拓展新領域、注入新活力。
【作者單位:海軍指揮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