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關于在全黨開展深人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的通知》,明確既要鞏固拓展主題教育成果、深化黨紀學習教育成果,也要聚焦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推進作風建設常態長效一體推進學查改。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深刻把握政黨發展的規律性認識,不僅更為純熟有效地開展主題明確、目標清晰的集中教育,同時注重運用制度化、規范化的方式推動集中教育成果常態化長效化。黨的十八大至今,我們黨開展了8次集中教育,在建黨以來共計18次集中教育中占比超過 40% 。特別是在近些年的集中教育總結大會后,及時出臺鞏固深化集中學習成果的政策文件,如《關于鞏固拓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成果的意見》《關于推進黨紀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的意見》等,以黨內規范性文件的形式推動全黨理論學習、思想武裝和實踐轉化不斷深化細化。廣大黨員要深刻認識到黨內集中教育永遠在路上,正確把握黨內集中教育與日常學習實踐之間相互補充和辯證統一的關系,始終堅持在思想上、行動上將自己擺進去,讓理論成果直抵人心、觸及靈魂、指導工作,真正感悟和發揮馬克思主義的真理力量和實踐力量。
一、黨內集中教育必須以黨的創新理論為指引
堅持黨的創新理論武裝不僅要打好理論學習“攻堅戰”,聚焦每一次集中學習目標任務,做到學有所獲、學有所成,還要打好理論學習“持久戰”,堅持長期學習、貫通把握、反復思考,深入學悟蘊含其中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刻把握貫穿其中的馬克思主義精髓要義,不斷筑牢思想根基。
一是增強貫徹黨的領導的政治自覺。根據馬克思主義建黨學說,無產階級在完成自己歷史使命的過程中,不論是奪取政權的斗爭,還是取得政權后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都需要有革命政黨的領導。黨史和國史充分證明,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是中國人民改變歷史命運、踏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的根本所在。黨的領導關鍵是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恩格斯在論述核心權威重要性時指出,“能最清楚地說明需要權威,而且是需要專斷的權威的,要算是在汪洋大海上航行的船了。那里,在危急關頭,大家的生命能否得救,就要看所有的人能否立即絕對服從一個人的意志”。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明確了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為全黨貫徹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指明了方向。要在學習教育中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做到“兩個維護”的政治自覺,貫徹落實黨對一切事業實施全面系統整體的領導。
二是掌握蘊含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統一和貫穿于馬克思主義這一科學理論體系,是我們把握事物發展的規律性認識,觀察、認識和處理一切問題的根本指南。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在黨史上形成了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在新時代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的飛躍,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要結合黨史國史深刻領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兩個結合\"的邏輯意蘊,堅持學深悟透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真正掌握馬克思主義的精髓要義,才能在實現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道路上逢山開路、遇水搭橋,以不變應萬變。
三是深刻學悟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時代是思想之母,實踐是理論之源。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深刻把握黨在管黨治黨中無可替代的主體地位,始終堅持檢視自身、常思己過、自我革命,依靠自己力量保障黨的肌體健康。在這種時代呼喚、實踐探索、理論創新的基礎上,逐步形成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也為我們黨不斷自我揚棄、革故鼎新,破解大黨獨有難題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要深刻理解馬克思主義政黨批判性、革命性的鮮明品格,堅持將這種批判性、革命性對著我們黨自身,推動黨在不斷自我糾偏、否定之否定的矛盾運動中實現永續發展。要深刻把握我們黨先進性和純潔性的本質屬性,清醒認識到“四大考驗”“四種危險”依然存在,必須發揚自我革命精神,全力解決黨內不同階段存在的突出問題。要深刻把握“九個以\"的實踐要求,充分發揮紀檢監察機關作為監督專責機關和黨的自我革命專門力量的作用,完善我們黨發現問題、糾正偏差,勇于和善于自我革命的制度規范,打造黨實現“四個自我”的重要機制,深入推進黨的自我革命。
二、黨內集中教育必須以強化黨性錘煉為根本
黨性是一個政黨的本質特性。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性是黨員、干部立身、立業、立言、立德的基石。決定一個人如何的是品行,決定一名黨員如何的是黨性”。全體黨員要通過集中教育堅定理想信念、堅持人民立場、強化作風鍛煉、加強黨性修養,永葆共產黨人政治本色。
一是以堅定信仰信念堅守初心使命。從建黨之初,我們黨就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作為初心使命,并將之實踐于黨的全部奮斗中。要深刻認識堅定的信仰信念是我們黨在逆境中奮起的強大動力、在絕境中重生的精神源泉,同時也是我們黨在和平年代和經濟社會發展快車道上始終秉持本心的堅強保障。要時刻堅持補足“精神之鈣”,筑牢馬克思主義思想的堤壩,自覺抵御腐朽思想的侵蝕,經受住各種風險困難乃至驚濤駭浪的考驗,始終錨定正確政治方向,久久為功、善作善成,為實現黨的全部奮斗目標作出應有貢獻。
二是堅持站穩人民立場。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黨性和人民性從來都是一致的、統一的”。我們黨來自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為了人民,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沒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始終為了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而不懈努力。人民也始終緊緊團結在黨周圍,在黨的帶領下推動強化黨的建設,與黨共同走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大道上。沒有背離人民性的黨性,也沒有脫離黨性的人民性。要堅持把是否有利于人民群眾作為檢驗黨性強不強、工作實不實的重要標準,始終把人民立場作為根本立場,以高度的責任擔當著力解決群眾最關心的現實問題,增強人民信賴,厚植黨的長期執政根基。
三是黨性黨風黨紀一起抓。“黨性、黨風、黨紀是有機整體,黨性是根本,黨風是表現,黨紀是保障。”三者的內在一致性決定了必須將其作為一項系統工程,運用“全周期管理”方式,在提高黨性覺悟、涵養清風正氣、糾治紀法問題上同向發力、共同發力。黨的干部隊伍是黨的事業成敗的關鍵,也是黨的形象的具體表現。要把住黨性修養的基礎性作用,從思想上固本培元,推動黨員干部始終站在黨和人民角度思考問題、開展工作,不斷提高思想境界、改善工作作風,培養主動接受監督的政治覺悟,自覺在黨章黨規劃定的界線內活動,使黨的紀律得到全面貫徹;堅持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繼續深化作風建設,抓住“關鍵少數”,堅持以上率下,堅決破除特權思想和特權行為,發揮黨風涵育人心作用,提高黨員干部黨性修養,以優良黨風培育良好政治生態,推動黨的紀律全面生效;嚴明黨的紀律和規矩,強化黨規黨紀的執行,堅持從日常監督入手,既要積極有力有效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也要堅決查辦嚴重違紀問題,發揮黨的紀律剛性約束作用,為錘煉黨性、凈化黨風奠定制度基礎。
三、黨內集中教育必須以增強管黨治黨實效為著力點
黨內集中教育不僅是全黨統一思想、統一行動、統一部署的過程,同時也是推動全黨在管黨治黨上積極作為、擔當履職的重要舉措。必須深刻領悟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時代價值和深遠歷史意義,將黨內集中教育所得轉化為推動管黨治黨的實踐成效。
一是堅持用改革精神和嚴的標準管黨治黨。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和反腐敗斗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當前必須立足新征程黨的建設歷史定位、立足中華民族千秋偉業歷史征程,用改革精神和嚴的標準管黨治黨,推動黨的建設取得更大的成效。堅定把握用改革精神和嚴的標準管黨治黨的根本目的。要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確保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和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將黨的領導全面、系統、整體地落實落細,推動全黨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確保全黨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準確理解用改革精神和嚴的標準管黨治黨的核心要義。改革精神強調勇于創新、主動求變,積極破除各種不適應新時代新要求的問題和影響要素;嚴的標準既強調將過往經驗固化為政策制度,以更為清晰的標準指導實踐發展,同時要求在制度執行中嚴格落實,二者相結合充分體現了馬克思主義政黨建設堅持守正和創新的辯證統一。統籌推進用改革精神和嚴的標準管黨治黨的實踐路徑。始終堅持將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堅定維護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貫徹落實政治監督根本任務;繼續加強思想建設,強化科學的理論體系建設,推動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全黨;繼續加強組織建設,突出政治功能、組織功能強化組織體系,夯實全面從嚴治黨的組織基礎;繼續加強作風建設,不斷厚植黨的執政根基;繼續加強紀律建設,推動全黨形成遵規守紀的高度自覺;繼續加強反腐敗斗爭,堅持系統施治,始終高舉反腐利劍,不斷清除腐敗滋生蔓延的土壤和條件。
二是全面加強黨的紀律建設。“加強黨的紀律建設”在黨的十八大提出,在黨的十九大被納人“黨的建設總體布局”,在黨的二十大進一步深化為“全面加強黨的紀律建設”。我們黨是靠革命理想和鐵的紀律組織起來的馬克思主義政黨,黨的力量來自組織,組織要靠紀律來保障,必須深刻把握紀律建設的極端重要性。要堅持完善黨內法規制度,經常性開展紀律教育。持之以恒樹牢黨內法規的“四梁八柱”,不斷打通法規制度與實踐執行之間的“淤點”“難點”“痛點”,使各級黨組織和全體黨員的行為都有章可循,使黨的紀律的執行都“有法可依”;強化經常性紀律教育,鞏固紀律教育成果,不斷將紀律執行的關口前移,在“老生常談”中加強教育引領和監督提醒,更好發揮紀律建設的治本作用。深化運用“四種形態”,深刻把握“四種形態\"貫通規、紀、法,是一個環環相扣、嚴密完整的邏輯體系,體現了黨紀國法“無縫銜接”,實現了紀法雙施雙守、一體執行;要嚴格執行黨的紀律,精準運用“四種形態”,對待違反黨紀的問題,無論大小,發現一起糾治一起,將“嚴的基調\"長期堅持下去,堅持糾樹并舉推動建設良好政治生態。全面加強紀律建設,不能僅僅守在紀律的底線,而是要站穩紀律的前沿、規矩的陣地,要在持續糾治黨內不良傾向和不良作風的同時,加強弘揚黨內優良傳統,推動建設廉潔政治。
三是保持戰略定力和高壓態勢反腐懲惡。腐敗是黨長期執政面臨的最大威脅,經過新時代以來卓有成效的全面從嚴治黨,反腐敗斗爭取得壓倒性勝利并全面鞏固,但形勢仍然嚴峻復雜,必須一步不停歇、半步不退讓懲治腐敗。反腐敗是最徹底的自我革命,要不斷鞏固全黨在自我革命這一重大問題上的規律性認識和實踐性成果,推動全黨舉著“放大鏡”拿起“手術刀”,以刀刃向內的勇氣不斷發現弱化先進性、影響純潔性的“病原體”,革除病灶、解決問題。要聚焦政治風險、政治隱患,立足政治大局加強分析研判,針對不同行業性、系統性、地域性腐敗問題,堅持有計劃、分步驟開展專項整治,破解新型腐敗和隱性腐敗難題,不斷回應黨和人民關切。堅持一體推進“三不腐”,不斷深化“三不腐\"制度機制在把握管黨治黨規律上的有效運用,充分發揮其在鏟除腐敗滋生土壤和條件上“標本兼治”的作用。將“懲防治\"融合的系統觀念與各級黨組織、有關部門和黨員領導干部的“教育、監督、管理、糾正\"職能責任相統一,取得更多制度性成果和更大治理效能。
四、黨內集中教育必須以深入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為主線
新征程上,要用好黨內集中教育中習得的創新思想、理論總結和實踐經驗,沿著正確道路持續加強黨的建設,以黨的建設新成效推動中國式現代化行穩致遠。
一是推進政治監督具體化精準化常態化。政治監督是實現黨的政治路線的重要保障,是督促全黨堅持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確保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貫徹落實的重要舉措。邁人新征程,政治監督必須圍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這一主線,在具體化精準化常態化上下功夫。具體化要求政治監督必須內容具體、對象具體、方式具體。內容上以推動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為重點,聚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明確的重點任務,將“國之大者”的抽象概念變為日常工作的具體任務;對象上要將重點突出與全面覆蓋相結合,既要緊盯“關鍵少數”履職行權,又要讓全體黨員干部清醒認識到人人受監督,黨紀國法下沒有例外;方式上要與嚴肅黨內政治生活相結合,將紀律挺在前面,讓管理監督落到日常經常,變事后糾正為事前提醒,讓監督更好發揮政治引領作用。精準化要求政治監督必須緊盯黨的領導貫徹落實,精確結合各地區各領域各部門實際,保障黨中央政令暢通、落地見效。要在定事定性上精準,要去偽存真、出淺入深發現真問題,同時該是什么問題就是什么問題,不能將工作責任過度拔高為政治問題,也不能將政治問題大事化小、小事化無;要在量紀量責上精準,嚴格準確適用紀法規定,切忌黨紀政務處分畸輕畸重,同時要緊盯政治責任,精準區分不同職務崗位領導干部責任,抓好追責問責和整改監督。常態化要求政治監督應當融入日常性工作,體現在時時、事事、處處。要將政治監督貫穿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戰略謀劃、任務制定、責任分解、行動落實、績效評估的全過程各方面,明確各監督主體政治責任、細化政治監督職責,推動政治監督體系化發展,實現系統集成、協同高效;要不斷完善政治監督制度機制,圍繞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監督建章立制,豐富政治監督寓于日常工作的有效載體,推動形成運轉自如、全面覆蓋的政治監督大格局。
二是以高質量發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中國共產黨堅持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理論和實踐共同演進的歷史進程中開辟和拓展了中國式現代化,要堅定不移以高質量發展持續推動中國式現代化行穩致遠。高質量推進新時代新征程黨的建設。黨的建設高質量發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堅實根基,二者是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要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高質量推進黨的各項建設,讓黨的建設始終代表和符合中國式現代化的發展方向,不斷引領中國式現代化發展。高質量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是一個國家制度集合和制度執行的系統化體現,要完善各治理主體參與國家治理的制度機制,特別是突出和完善黨的領導制度體系,夯實和完善人民當家作主制度體系,讓制度制定和執行更好體現人民聲音,實現發展過程依靠人民、發展成果普惠人民。完善中國之治的治理范式。我們黨用上百年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新中國在黨領導下用幾十年走完了西方發達國家幾百年經濟社會發展道路,由此催生的中國式現代化用豐碩的理論成果和實踐成就展現了不同于過往的人類文明新形態。要持之以恒堅定“四個自信”,走好自己的路,健全中國之治的治理范式,不斷完善其中蘊含的意識形態與制度實踐等,為世界貢獻人類社會現代化發展的中國方案。
三是增強黨的長期執政能力。中國共產黨長期執政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也是黨以實際行動不斷科學回答時代之問、人民之問的必然。百年大黨,風華正茂。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中國共產黨善于把遠大理想、最高綱領同腳踏實地結合起來。黨的長期執政不僅致力于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更是立志于中華民族千秋偉業。要將全黨的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不斷推動健全和落實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制度體系,強化黨的領導在不同層級不同領域的耦合性和協調性。要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和機制優化,創新黨的創新理論武裝機制,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打造政治功能突出的組織體系,完善黨內法規制度體系,充分發揮規范性制度和協同性機制的引領作用。要加強在新征程上管黨治黨和治國理政的規律性認識,把黨的長期執政能力建設與國家治理效能提高結合起來,以科學的理念、制度、方法不斷提高黨長期執政的能力和水平。
【作者單位:中國紀檢監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