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兩千多年來,菠菜、葡萄、核桃、玉米等外來農作物,沿著絲綢之路登上了中國古人的餐桌。神奇的“東方樹葉”—茶也隨之從中國傳播到世界各地。和平、繁榮、悠長的絲綢之路,見證了美食推動的文明交流互鑒,美食也成為增進中外友好感情的紐帶。如今,隨著共建“一帶一路”的穩步推進,美食同樣超越了語言、地域和文化的差異,成為多元文明和諧共處的助推器。
富有特色的絲路菜譜
哈馬爾罕絲路美食餐廳是中國知名餐飲企業—西部馬華集團旗下品牌。每隔一段時間,這個品牌的餐廳都會圍繞“一帶一路”概念推出新的絲路菜譜。希臘的海鮮沙拉、哈薩克斯坦的牦牛肉、中東的釀茄盒或西域的涼皮等佳肴,再配上摩爾多瓦果汁、意大利冰激凌或格魯吉亞葡萄酒等飲品,哈馬爾罕絲路美食餐廳用獨具特色的絲路美食,講述著“舌尖上的絲路”的歷史和現在。據西部馬華餐飲集團董事長、哈馬爾罕絲路美食餐廳創始人馬華介紹,絲路菜譜囊括了東西方和清真菜等世界主要菜系,這些菜系的共同點是都源于絲綢之路,蘊含著以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為核心的絲路精神的強大生命力。
“了解一個國家和民族最簡便的辦法,是從飲食開始的。生活中能品嘗不同國家和民族的美食,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民眾來說是一個享受的過程,更能直觀地感受到‘一帶一路’多種文明和諧共處的魅力。”上合組織前副秘書長王開文擁有多年的駐外工作經歷,他認為,美食作為文明融合的重要見證,能夠突破語言、地域、文化等差異,促進不同國家和文化的人民彼此相知相識。
體現絲路精神實質
透過一道道絲路美味佳肴,折射出的是共建“一帶一路”所倡導的共商、共建、共享理念。
共建“一帶一路”十余年來,中國與共建國家之間的經貿聯系越發密切,美食互動也更趨頻繁。如今,智利車厘子、阿根廷牛肉、厄瓜多爾大蝦、法國紅酒、新西蘭牛奶越來越多的外來食品源源不斷地進入中國市場,擺上普通人的餐桌。中國食品王畜進出口商會發布的《2024年中國進口食品行業報告》顯示,2023年我國食品進口總額達1401.8億美元,肉類、糧食等六大品類占比近八成,十年復合增長率超 11% 。
同時,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下,中歐班列、中歐陸??炀€、西部陸海新通道、連云港一霍爾果斯新亞歐陸海聯運等國際多式聯運穩步發展,來自共建國家的食材都能以最快的速度送達;再加上自貿協定、《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等政策的簽署和生效,都進一步擴大了“一帶一路”貿易交往,極大降低了商品的物流成本,也滿足了食客的味蕾。
據了解,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之前,在北京做西餐食材選擇面少,運輸周期長,成本較高。如今,在市場上可以方便、快速、低廉地買到來自世界各國的食材,這也為絲路菜譜不斷擴大提供了保障。拿中國市場上近年來暢銷的麒麟果為例,多年前,產自厄瓜多爾的麒麟果由于距離遙遠交通不便,很難以優惠價格在中國市場立足。厄瓜多爾加入共建“一帶一路”后,當地麒麟果憑借便捷的物流運輸和互惠政策,快速、低廉地進入中國市場,憑借汁水充足、絲滑清甜的特點,迅速贏得中國百姓的喜愛。
中國中亞友好協會前秘書長魯愛珍長期致力于推動中國與中亞國家的友好關系,親眼見證“一帶一路”給中國和中亞國家企業和民眾帶來的巨大實惠?!肮步ā粠б宦贰詷耸菍崿F互利共贏、共同發展繁榮,有力地促進生產要素有序流動、資源高效配置、市場深度融合,促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讓普通民眾獲得實惠?!彼f。


目前,中國進口的前六大進口食品品類依次為肉類及制品、糧食及制品、水產品、水果及制品、乳品、植物油,進口額均超百億美元。隨著來源和品類不斷豐富,進口食品已成為中國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的重要補充。
增進相知相識
來自英國利物浦的時尚博主路易斯,在中國的許多餐廳驚喜地吃到了英式炸魚薯條,直言“感受了家鄉的味道。”同樣感到驚喜的還有印度時尚博主德偉。他在北京的一些美食餐廳找到了印度的流行美食炸三角。
俄羅斯時尚博主愛麗克斯則強烈要求在許多餐廳推出的絲路菜譜中加入俄式美食。這位曾在北京長期求學和工作的俄羅斯姑娘會經常留意俄式美食在中國的最新動向?!耙粠б宦贰苯ㄔO以來,她發現有越來越多的俄式餐廳出現在北京、上海、重慶等大城市,一些俄羅斯食品也能很方便地在網上買到。
得益于“一帶一路”互聯互通建設,以及運輸業和冷鏈技術的快速發展,人們在中國許多城市的餐廳,能夠輕易地吃到真鱈、黑線鱈、比目魚、龍利魚和紅魴等“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盛產的新鮮魚肉。
共建“一帶一路”使全球各種特色食材和美食沿著絲路穿梭,豐富著人們的味蕾,也在無形中增進了人們對不同文化的了解?!肮步ā粠б宦贰瘓猿制降取⒒ヨb、對話、包容的文明觀,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以文明互鑒超越文明沖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優越,推動文明間和而不同、求同存異、互學互鑒。”中央民族大學資深教授胡振華長期研究民族文化的傳承與發展,他認為,絲路美食受到熱捧,絲路菜譜不斷擴大,本身就證明了美食可以作為文化交流的橋梁。


各具特色的絲路美食反映了人類多樣文明的魅力。攝影張也/人民畫報
新目標新機遇
在2023年10月18日舉行的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上,習近平主席在主旨演講中宣布中國支持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八項行動,其中強調“支持民間交往”“中方將同共建‘一帶一路”各國加強能源、稅收、金融、綠色發展、減災、反腐敗、智庫、媒體、文化等領域的多邊合作平臺建設”。這為“一帶一路”的文化交流指明了方向,也為絲路美食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
對于絲路美食的未來發展,胡振華強調,美食承載著文化、歷史與價值內涵,可以通過加強中外餐飲企業的交流與合作,通過制定行業準則、強化人才培養等方式,推動絲路美食的健康發展。王開文認為要完善體制機制。通過發展絲路美食,強化美食在文化交流中的影響力。“絲路美食具有鮮明的絲路地域特色,已經被共建國家或地區的人們廣泛認同和接受。可以通過發展絲路美食,體現絲路活動的交流、融合屬性,彰顯交流、包容、合作、共贏的絲路精神?!濒攼壅浔硎荆浴笆场睘槊酱罱ǜ黝惷裥南嗤ㄆ脚_,為不同主體間溝通對接,便利人脈網絡建設和了解當地民眾訴求,為攜手推進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搭建合作橋梁?!懊總€人心中有不同的絲路美食,而這正反映了人類文明多樣性的魅力?!瘪R華表示,隨著共建“一帶一路”進入第二個金色十年,中國餐飲企業要積極走出國門,與共建國家加強交流與合作,同時積極開展職業培訓和合作,通過培養創新性、國際化、復合型人才,讓絲路美食為各國文化和民心相通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