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暑天,葵榴發,噴鼻香十里荷花。七月時值盛夏,高溫酷暑,溫馨提醒廣大讀者朋友:空調房內雖涼爽,要注意保持空氣流通,當心空調病找上門;夏季毒蟲活躍,毒蟲雖小,不可“輕敵”,要做好防護,掌握急救技巧;孩子們翹首以盼的暑假也即將來臨,家長需做好兒童暑期的安全教育,謹防意外傷害。
夏日炎炎,空調仿佛成了“ 續命神器”。但在涼爽一“夏”的同時,也別忘了提防空調病。
空調病,又稱空調綜合征,其并非醫學上的特定疾病,而是長期處于空調環境中,人體受到冷空氣的刺激,出現一系列如頭暈、頭痛、食欲不振、關節酸痛、腹痛、腹瀉等癥狀的統稱。若長期待在密閉的空調房里,還可能會出現慢性缺氧,造成不同程度的心肌缺血。有些空調清洗不到位,會引起支氣管哮喘等過敏性疾病。嚴重時甚至可能引起口眼歪斜、面肌痙攣等。其中,老年人,有心血管疾病、哮喘等人群,室內辦公人群,易過敏人群為空調病高發人群,尤其需要警惕空調病。
想遠離空調病,預防尤為關鍵。
●做好空調清潔工作。每年在重新啟用空調前一定要徹底清洗,使用期間建議每個月清洗一次濾網,清洗消毒后開啟門窗半小時左右。若為中央空調,應定期進行檢測,并使用專業的消毒劑,防止空調內積攢病毒和螨蟲造成呼吸道感染。
●定期開窗通風。早晚大換氣,平時小換氣??照{不宜從早開到晚,可在清晨或晚間氣溫較低時關閉,開窗通風15~20 分鐘,引入室外新鮮空氣;平時最好每隔2~3小時進行開窗換氣。
●室內外溫差不宜過大。夏日空調房溫度不低于26℃,室內外溫差不超過7℃。在勞動或運動后切莫貪涼猛吹空調,不要讓通風口的冷氣直接吹在身上,注意頸椎、膝關節等部位的保暖,否則體溫下降過快容易引發心腦血管疾病。
●室內保持合適濕度??稍诳照{房里種植新鮮的綠植,放置魚缸或是一兩盆清水,亦可使用加濕器,防止出現皮膚干燥、眼睛干澀等情況。
●適當增加戶外活動。長期在空調房里工作、生活的人群應在工作學習間隙到戶外透透氣,室外陰涼處活動一下,讓血脈暢通起來,增強身體的適應能力。同時,加強體育鍛煉,提升機體免疫力。
夏天氣溫飆升,但蜈蚣、毒蜂、蝎子這些“小麻煩”卻沒有歇息。和其他季節相比,夏季毒蟲咬傷事件激增。因此,掌握急救方法至關重要。
蜈蚣雖然只有小小一只,其顎足末端卻藏著毒腺,能分泌神經毒素和溶血毒素。一旦被它咬中,被咬處瞬間疼痛難忍,紅腫迅速蔓延,還可能引發局部淋巴管炎。部分患者還會出現頭暈、惡心的癥狀,嚴重時甚至會出現過敏性休克,因此,兒童和過敏體質人群一定要格外小心。
萬一被蜈蚣咬了,一定要牢記自救方法:保持冷靜,立刻找地方坐下或躺平;打開水龍頭,用流動清水搭配堿性肥皂,比如硫黃皂,交替沖洗傷口15 分鐘,以沖走毒液并中和毒素;用裹著毛巾的冰袋冷敷傷口,每敷10 分鐘歇2 分鐘,緩解疼痛,讓紅腫慢慢消退。千萬不能用嘴吸毒液。被叮咬后2 小時內一定要前往醫院注射破傷風抗毒素,切勿因疼痛減退而掉以輕心。
被蜜蜂蜇到時,皮膚上會留下一根小小的毒刺,周圍迅速腫起,就像鼓起了一個小饅頭。此時可用鑷子以45°角輕輕地把毒刺拔出來。拔完后,用肥皂水沖洗,最后再冷敷,讓疼痛和腫脹慢慢消退。
被蝎子蜇的地方會出現兩個小小的針孔痕跡,肌肉也開始不受控制地顫抖起來。此時必須立刻在靠近心臟的一端綁上帶子,但每15 分鐘要記得松開1 分鐘,給肢體“透透氣”,防止缺血。接著用冰敷給受傷的部位“降降溫”,減輕疼痛。
被紅火蟻咬一口,就像被燒紅的針尖扎了一下,火辣辣的疼痛瞬間襲來,皮膚上還會冒出一片密密麻麻的膿皰。此時應趕緊用流動的水沖洗,把毒液沖掉,再涂上爐甘石洗劑。要是還覺得難受,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抗組胺藥。
特別提醒,被咬傷后的24 小時是關鍵時期,一定要時刻留意是否出現呼吸困難或意識模糊的情況,一旦出現,立刻就醫。糖尿病患者和免疫功能較弱的人群,被咬后容易繼發感染,要做好防護和后續觀察。如果有機會,可以將拍到(千萬不要直接用手去碰)咬人的毒蟲的照片提供給醫生,以便醫生快速判斷毒源,對癥下藥,讓治療更精準有效。
每年的暑假是溺水、跌倒等意外事件的高發期。如何給孩子們快樂充實的假期加份保險?
●預防溺水,警鐘長鳴
在海灘、湖泊等水域附近游玩時,切勿私自下水,特別是不要在沒有救生設備或救援人員的情況下冒險,務必嚴格遵循警示標志指示,聽從救援人員指揮。孩子要加強游泳及落水后浮起技巧等水上安全知識的學習。
家長要增強安全意識和監護意識。嚴格要求孩子遵守防溺水“六不準”: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與他人結伴游泳;不在無家長或教師帶領的情況下游泳;不到無安全設施、無救援人員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擅自下水施救。此外,家長還要做到“四知道”:知道自己的孩子去哪里、和誰去、去干什么、什么時候回來。如果孩子未在約定時間回家,要第一時間尋找。
●假期居家,慎防兒童跌倒
兒童跌倒最常發生的地方不是在室外,而是在家中。家中常見的兒童跌倒包括絆倒、滑倒、跌落。預防兒童跌倒,家長可以從以下細節入手:
及時清除地面、臺階上的玩具、電線等易造成絆倒的雜物,鋪平存在褶皺的地毯。確保家具擺放在安全位置,可在尖銳邊角上貼上防撞條,購置家具時盡量選擇圓角家具,以防孩子摔倒后磕碰而造成嚴重后果。陽臺、窗口不應擺放桌椅類物品,防止兒童攀爬。家中窗戶應安裝防護裝置。
此外,家中地面應保持干燥,浴室宜鋪上防滑墊或貼上防滑磚。不給兒童穿不合腳的鞋子或過長的褲子,引導孩子注意腳下安全,走路時穩定重心,不要跑跳。